关键海蜇的养殖技术培训_第1页
关键海蜇的养殖技术培训_第2页
关键海蜇的养殖技术培训_第3页
关键海蜇的养殖技术培训_第4页
关键海蜇的养殖技术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 主讲:刘革利l分类地位 l形态特征 l 分布与移动 l生殖与发育 l摄食与生长 l水池 l附苗器 l卤虫卵孵化设备 l供排水系统 l自然海区采捕 中国北方沿海,应在自然种群性腺第一个成熟高峰期,即8月末至9月初采捕亲蜇。由于海蜇个体繁殖力强,所用亲蜇数量不多。同时又因海蜇个体大,且身体柔软易碎。应十分重视所捕亲蜇的质量,最好能用手抄网捕捞; 用其他网具捕捞时,下网至起网的时间不宜太长。捕到的亲蜇应立即置于船上备好的大桶中暂养。之内。l从外形或性腺颜色难于准确鉴别海蜇的雌雄。可用镊子从生殖下穴处插入,取出一小块性腺放大2040倍观察。卵巢呈现大小不等的球形颗粒,精巢内的精子囊呈不规则肾形。

2、l一般将雌雄个体分池畜养,可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或其它小型浮动物,23次/天。 l蓄水和水处理 l雌雄配比 l抽样镜检 l产卵后移出亲蜇 l浮浪幼虫活泼游,左旋自转。变态为螅状幼体的时间,快者24小时 ,多数为34天。前端附着形成足盘和柄部,后端形成口和触手;如变态时未遇到附着基,则在浮游状态下变态,柄部向上倒悬浮于水面。柄端具粘性细胞,接触附着基易于附着。山羊养殖, l浮浪幼虫定量后,一般采取如下管理措施。 投放附苗器 添加新鲜海水 重复投放浮浪幼虫 l螅状幼体的培养 l螅状幼体的管理技术 l培养螅状幼体主要技术是适时投饵和换水,促进早期螅状幼体(4触手),正常发育,迅速长齐16长触手。 l室内

3、水池培养 l室外土池越冬 l螅状幼体定量之后,应倒池,全部换水。一般采取如下四条管理措施: 控制光度 保持低温 适时投饵 适时换水 l室外土池冰下越冬方法:土池深2米,用竹竿搭成框架,将附苗器吊养于土池中,下部距池底50厘米。上部离水面50厘米。冬季池面冰层最厚时约为30厘米。螅状幼体于10月下旬移入土池。 l碟状幼体的培育 l碟状幼状的管理技术 l横裂生殖过程 l温度对横裂生殖的诱导作用 l光度和营养对横裂生殖的影响 l营养条件是影响螅状幼体生长和个体大小的主要因素 l换水l投饵l充气l虾池混养海蜇 l不对海蜇专门投饵 l30亩以上 l水深1.5米以上 l池壁陡峭,池底相对较硬 l护坡或下风口池壁被覆塑料薄膜l放苗前,应将池底处理 l肥水 l短途运输,可使用内壁光滑的各种器具,无需充氧。l长途运输,应使用塑料袋充氧方法,伞径1520毫米幼水母运输密度为600800个/升。若运输时间过长(超过5小时),应考虑适当降温并降低密度,以保证运输成活率。 l投放数量l最适水温 l投放地点l观察水色判断水质肥瘦 l将滞留于池边的幼水母(通常伞径小于15厘米)送回深水处l对其生长进行观查l清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