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贝多芬与钢琴编译| 郭 嘉近代市民社会与钢琴从某个侧面来看 ,钢琴明显地区别于小提琴、 管乐器等乐 器。与其他乐器不同的是 ,钢琴具有“家庭中的乐器”这种特 别的意义。 人们想拥有钢琴的欲求 ,从钢琴诞生以来一直持续 至今 ,这究竟有什么样的背景呢 ?钢琴诞生于 17 世纪末 ,然而从 18 世纪末开始 ,这种乐器 才突然受到社会的注目。 因为从这时起 ,形成了以中产阶级为 中心的市民社会 ,钢琴是随着市民社会的进程而发展起来的。 钢琴 (它的前身是一种叫做羽管键琴的古钢琴,这种古钢琴被使用到 18世纪末 )不仅是非常贵重的高价品 ,而且以前这种键 盘乐器的演奏者也仅限于王侯贵族。但是进入19
2、 世纪后 ,随着市民社会的扩大 ,情况发生了变化。 具有经济实力的市民也 都去购买这种乐器 ,学习钢琴 ,在自己家里举行沙龙音乐会等 , 钢琴的普及推动了产业的发展。钢琴的形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制作一台钢琴 大约需要四千个左右的零件 :键盘等木质材料 ,共鸣板的材质 , 外框的材质 ,用于粘贴白键的象牙加工 ,作为黑键材料的黑檀 木,复杂的击弦装置 ,金属弦的材质 ,铸铁框的制法等等 ,制作 一台钢琴还需要聚集多种多样的技术。在钢琴改良取得进步 的 19 世纪 , 从制作技术角度来说钢琴是一种工业制品也并不 过分。为了追求性能更好的钢琴 ,各国制造商展开了激烈的技 术竞争。1851
3、年于伦敦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玻璃和铁的水 晶宫(会馆 )象征着新时代的开始。在这次博览会上 ,参展国展出许多钢琴制品 ,展开技术能力的竞争。 在这以后的每次博览 会上 ,都有许多钢琴制品被展出 ,钢琴真的成为当时的高端产 品。有张力的琴弦 ,极薄的铸铁框 ,用高压技术压缩的毛毡琴 棰等 ,没有高度的技术能力是制造不出钢琴的。但是 ,仅是高端制品还不可能使钢琴得到普及。 由于是价 值非常高的物品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三角钢琴在当时是可望 而不可即的。靠储蓄积攒财力的人们只有去购买那些大批量 生产和小型的廉价钢琴 ,由此才使钢琴真正普及推广开来 ,并 使它成为社会经济繁荣与振兴的一个标志。贝多
4、芬与钢琴贝多芬出生的 1770 年 ,正是钢琴进行大规模改革的时期。波恩时代的贝多芬接触的键盘乐器都是羽管键琴。他真正接 触到钢琴是在到达维也纳之后。 1792 年移居维也纳的贝多芬 邂逅的钢琴竟是莫扎特喜爱的瓦尔特制作的钢琴。贝多芬的 早期作品都是为这种钢琴创作的 ,但是他也流露出了对这种 乐器的不满。 在信中他这样写道 :“ 钢琴的乐器改良非常落后 虽然是钢琴但却发出像竖琴一样的声音。 ”他说施特莱希亚 的钢琴是最优秀的 ,但也说到这种乐器太棒了 ,也有不利于作 曲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 ,当时钢琴的性能 ,最让人易于了解的就是它的音域。 资料中有贝多芬奏鸣曲使用的最高音与最低音的音
5、域表,以此为基础 ,来看一看乐器的发展。从这个表的音域来看,到1803年为止的钢琴奏鸣曲的音域 ,只使用到从F1到f3为止的 五个八度的范围。 也就是说 ,贝多芬使用的乐器音域只有五个 八度 ,当时只有尽可能巧妙地使用这个音域来进行创作。下面请看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里使用最高音与最低 音的一览表。从上表可以知晓到 1803 年为止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使用 的音域被限制在五个八度之内。但是 , 不仅仅是限制在其中 , 正确地说应该是勉强地限制在其中的。在钢琴奏鸣曲第一首 第四乐章最后的部分中,三个点的f音,多次反复出现。实际上 这个音就是当时钢琴的最高音。为了能够限制在这个音域里 ,可以看到很多
6、为此而特意 变更旋律的情况。下面让我们看看贝多芬是如何施行变更的。例 1 钢琴奏鸣曲第三首 (作品 2 之 3), 第一乐章在上例中 ,由于超过了 f3 的音域 ,因此改变了旋律线。贝 多芬希望被演奏的是用小字写的音符。例 2 钢琴奏鸣曲第四首 (作品 7), 第二乐章在上例的低音区里 ,因为不可能有比 F1 更低的音了 ,所以在第5小节里E成为单音、D提高了一个八度。而在现在的 钢琴里E当然没必要变成单音,D也没有必要提高一个八度。例 3 钢琴奏鸣曲第六首 (作品 10 之 2),第一乐章例 4 钢琴奏鸣曲第六首 (作品 10 之 2),第一乐章在这首奏鸣曲里 ,看得出贝多芬在高音声部上煞费
7、苦心。 对他来说 ,因为没有 f3 以上的音了 ,他蒙受想象不到的压力。 在例3里,本来需要降b这个音,却被e代替。在例4里,也同 样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变更了原本想表现的音域。例 5 钢琴奏鸣曲第七首 (作品 10 之 3),第一乐章例 5 的低音部里感觉到相当不自由。 此乐谱中 ,虽然记上了低声部 E 音,但贝多芬使用的钢琴是不可能演奏出这个音 的。这个音要用单音去演奏吗 ?但是这样的话 ,就会变成非常奇妙的作品。在贝多芬的想象力中显然低音E 发出了声音 ,但是现实的钢琴却不存在这个琴键。例 6 钢琴奏鸣曲第 10首(作品 14之 2),第一乐章例 7 钢琴奏鸣曲第 10 首 (作品 14 之
8、 2),第一乐章在这首奏鸣曲中看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这个时期贝多 芬使用的瓦尔特钢琴的最高音是 f3, 也就是说到高音 f 为止 , 但是在这首奏鸣曲里出现升 f 这个音却是理所当然的要求。 谱例 6 的一个乐句里只有升 f 这个音不能被代替。从这里 ,可 以推测出此时在维也纳可能已经有了超过五个八度音域的 钢琴。这首奏鸣曲被创作出的 1799 年 ,伦敦已经制作出六个 八度的钢琴 ,由萨斯威尔制作。 现在明确地知道贝多芬拥有超 越五个八度音域的钢琴是在 1803 年 ,是赠送给他的埃拉尔德 钢琴。因此说 ,当时在维也纳已经开发出超过五个八度音域的 钢琴 ,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不可思
9、议的是 ,在这首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里 ,有几处应 是降a的音,被贝多芬用f音代替了。之所以会这样,很可能当 时已经有了能奏升f音而不能奏降a音的钢琴。可是这种冒险性的尝试 ,只是偶尔为之。 因为使用不能演 奏的音的钢琴还没有被普及 ,这样会影响到乐谱的销路。 下面让我们通过钢琴奏鸣曲第 17 首 ,更深刻地体验一下贝多芬关于音域的问题。例 8 钢琴奏鸣曲第 17首(作品 31之 2),第一乐章谱例里指示的几处 ,是这首奏鸣曲最具紧张力的地方,也是这首众所周知被题名为“暴风雨”作品的高潮所在。这个 高潮是怎样造成的 ,就不能不涉及到当时钢琴音域的界限问 题。原本应该按八度上升到降b 音 ,遗憾的是
10、键盘上没有这个音,因此,贝多芬采用把最高音停止在d音的手法,相反的却让人感觉到更大的压力 ,其结果是产生出无与伦比的表现力。在奏鸣曲的第三乐章里,低音区乐谱上的E音,是现实的 钢琴音域里所没有的音。 虽然一般被使用的乐谱 ,都是校订者 根据当时的钢琴能够演奏的音来确定的,但是这里低声部的 E音却是当时钢琴不可能演奏的音。在第 18 首奏鸣曲里也出 现了相同的情况。与埃拉尔德钢琴的相遇英国式的钢琴钢琴的历史由于贝多芬的存在而获得极大的发展。在他 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乐器的不满,其中一项就是音域。 因为当时钢琴的音域只有五个八度,而向他提供超过这个音域的乐器是在 1803 年。贝多芬用埃拉尔德制作
11、的英国式新型钢 琴,创作出了名作“黎明”和“热情” 。接受赠送给他的埃拉 尔德新型钢琴 ,使贝多芬受到巨大的冲击 ,音域的宽阔使他非 常惊奇 ,而且触键的感觉也完全不同。 那架埃拉尔德钢琴与现 在钢琴的击弦机构相同 ,与维也纳的钢琴相比 ,能发出厚重的 声音 ,而且手指感到很大的负担也是它的一大特色。 贝多芬曾 经说过他的“手指疲劳” 。例 9 钢琴奏鸣曲第 21 首“黎明” (作品 53), 第一乐章从这首奏鸣曲开始 ,贝多芬使用的钢琴音域超越了 f3 音 的界限。 它出现在运用颤音静静地向高音域攀升的地方 ,使人 感到贝多芬也在为此而感动。钢琴奏鸣曲第 21 首“黎明” (作品 53),第
12、一乐章 (手稿 ) 例 10 钢琴奏鸣曲第 23 首“热情” ( 作品 57),第三乐章 贝多芬的“热情”把埃拉尔德钢琴的性能最大限度地调 动出来。 在这首奏鸣曲里 ,首次使用了埃拉尔德钢琴的最高音 c4,在举例处,如实地表现了从低音到最高音 c4渐趋高涨的情 绪,但是完成“热情”之后 ,贝多芬也开始对埃拉尔德钢琴感 到不满 ,因此依赖友人钢琴制作者施特莱希亚对这架钢琴进 行了一些修改。那以后,大约在 1809年左右 ,贝多芬用维也纳式施特莱希亚钢琴进行创作。此钢琴的音域从F1到f4,有六个八度。贝多芬于 1817 年开始创作钢琴奏鸣曲第 29 首“槌击” 钢琴奏鸣曲。用施特莱希亚钢琴从第一乐
13、章创作到第三乐 章时,英国又赠送给贝多芬一架新型的钢琴一一布劳伍德钢 琴。贝多芬用这架英国钢琴创作了奏鸣曲的第四乐章,也就是说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到第三乐章使用的是被称为施特莱 希亚的维也纳制造的钢琴 ,而创作第四乐章时使用的是被称 为布劳伍德的英国钢琴。两种钢琴的音域相当不同。施特莱 希亚是从F1到f4的六个八度、布劳伍德是从C1到c4的六个八度 ,这种音域的差异在作品中也被反映出来。例 11 钢琴奏鸣曲第 29 首“槌击” (作品 106),第一乐章例 12 钢琴奏鸣曲第 29 首“槌击” (作品 1 06),第四乐章 这首奏鸣曲之后 ,晚年的贝多芬 ,虽然接受了别人赠送的 格拉夫钢琴 ,但
14、却没有用这架钢琴进行创作。贝多芬早就说过在音色方面施特莱希亚的钢琴是最优秀的,但奇怪的是贝多芬用了一个极其不可思议的理由 ,说“施特莱希亚的钢琴好得 过火了 ,无法使用”。尽管当初创作“槌击”钢琴奏鸣曲时 使用了施特莱希亚琴 ,但接受了布劳伍德钢琴后 ,贝多芬立刻 改用此乐器 ,并用适合于此乐器的音域来进行创作。贝多芬时代钢琴的音质贝多芬时代的钢琴性能与现代钢琴极其不同。因为全部 都是木制的 ,余音很短 ,琴弦的张力较弱 ,音域不同时音质也不 统一 ,延音踏板的性能及踏板的个数等这些构件都与现代的 钢琴有相当大的区别。能充分发挥踏板余音的作品要数 “悲怆” 奏鸣曲 了。踏板的用法与余音的美学“
15、月光”奏鸣曲踏板的用法及踏板与余音的关系是 最为有趣的。这首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注明senza sordini,按照今天的解释就是 “一直踩着延音踏板” 来演奏 ,但那只是当时 的钢琴才能奏出的效果。例13 钢琴奏鸣曲第 14首“月光” (作品 27之 2),第一乐 章贝多芬时代钢琴的特色是装有许多踏板 ,多数情况下竟 装有五个踏板。为什么会使用如此多的踏板呢 ?主要是为了 奏出弱音的效果。 也就是说 ,在钢琴演奏方面当时最主要的着 眼点是 ,奏出多彩而富有变化的弱音。 所以如此也有钢琴性能 上的问题 ,也就是说 ,仅仅通过手指的操作就能奏出丰富音色 的钢琴 ,在当时还没有制造出来可以说 ,贝多芬
16、所活跃的时代正是钢琴技术革新充满着 戏剧性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里不仅是钢琴的音域 ,钢琴音质的 表现也有着巨大的变化。 并且 ,也是这个时代造成了维也纳钢 琴与英国钢琴这两种击弦方式不同的钢琴成为竞争对手。在 贝多芬的创作生涯里 ,初期时使用了维也纳式的瓦尔特钢琴 , 而创作“黎明”和“热情”奏鸣曲时则使用了法国人埃拉尔 德制造的英国式钢琴。 在这之后 ,再次使用了维也纳式的施特 莱希亚钢琴。在创作 “槌击”钢琴奏鸣曲时又竟然使用 了两种不同的钢琴施特莱希亚和英国式的布劳伍德的 钢琴 ,所以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 ,可以清楚地反应出各个 钢琴的个性与性能。用今天的钢琴来演奏时 ,我们有必要了解贝多芬是如何 吸取了每个钢琴的个性与性能的 ,这样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鉴定评语(8篇)
- 2024年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新华书店分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成人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考核试卷
- 2024年金沙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纸板容器电商渠道拓展考核试卷
- 消防知识与应用考核试卷
- 安徽工程大学博士专职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2024
- 自行车骑行与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考核试卷
- 水产品腌制工艺流程考核试卷
- icu护士履职考核个人总结(7篇)
- 长螺旋钻桩施工记录
-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肺动脉高压
- 三氯化硼-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DB11T 1518-2018 人民防空工程战时通风系统验收技术规程
- 交互设计全流程解析(17章)课件
- T∕CGMA 033001-2018 压缩空气站能效分级指南
- DB34T1589-2020 《民用建筑外门窗工程技术标准》
- 磨煤机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
- 辽宁省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含成绩表学年评语表体检表家庭情况调查表完整版高中档案文件
- 壁饰设计(课堂PPT)
- 钢管扣件进场验收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