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文言文_第1页
如何写文言文_第2页
如何写文言文_第3页
如何写文言文_第4页
如何写文言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古今汉语的同形词语,只有一些基本词(“天“地”、“山”、“水”等)和一些专有名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都有了变化。或词义扩大,或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或感情色彩不同。有的变得完全不同,如“汤”、“烈士”、 “爪牙”(古代指武臣,无贬义);大多数情况则是,一些多义词语,只是其中一两个义项古今相同,其他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比如“伐”古今都有“砍伐”、“讨伐”的意义,但古代还有“功业”、“自我夸耀”的意义。 另外,现代汉语中的一些 双音词,古代都是一个词组,意义自然也就相差很大。如“祖父”、“形容”等。阅读文言文,如果不注意古今意义的差别,以今度古,望文生义

2、,就很易出错。下面将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语,按单音和双音两类分列于后,括弧内注明古义或古代才有的意义。对古代是词组现代是双音词的不再加以说明。单音词被(遭受,覆,盖,通“披”兵(武器,军事)除(建筑物台阶,任命官职)床(一种坐具)存(思念、爱抚)党(古代居民组织,偏袒)豆(古食器)多(称赞)伐(功业,自夸)访(咨询)坟(土堆,高大,古代名著)讽(背诵,委婉劝告)封(疆界,筑土为坛祭山神,分封)国(国都,城邑,封地,地方)购(悬赏捉拿)河(专指黄河)恨(遗憾)集(栖止)几(希望)假(借给,借 助,宽容)江(专指长江)揭(高举)就(靠近,完成)窃(表自谦)穷(困窘,竭尽)劝(勉励)去卩(退, 推辞,回

3、头)去(离开,相距)让(礼让,责备)稍(渐渐)少(稍微)身(自身)是(这)适(前往)树(种 植,培养)速(招来,邀请)汤(热水,开水)涕(眼泪)偷(得过且过)臭(气味)厌(满足,吃饱)再(两 次,第二次)造侄IJ去,成就)贼(祸害,残害)遮(拦住)走(快行)双音词百姓(百官)卑鄙(地位 低微、见识鄙俗)处分(处置,安排)从容(语言得体)聪明(听力好与眼力好)大块(自然界)地方(土地 的纵横)独立(单独或孤独站立,超群不凡)反复(改变以往局面,书信来往)放心(散失了的志意)非常(意 外情况)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流风余韵)逢迎(迎接)感激(感动奋发)光景(光阴)故事(往昔的事, 旧例)横行(纵

4、横于四方而无所阻扌当)交通(勾结,彼此相通)结束(整装,装束)经济(治理国家)舅姑(公1 .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古今汉语的同形词语,只有一些基本词公与婆婆)具体(具备形体)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可怜(可爱,可惜)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美人(妃嫔)莫非(没有不是)南面(登上帝王之位)便宜(因利乘便)其实佗的果实,他或它的实 际)妻子(妻子和儿女)亲戚(父母家人,族内外亲属)秋天(秋季的天空)青春(春天)人民(百姓)三 尺(指剑,指法律条文)Lh东(嵯山以东,太行lLi以东,华山以东)身体(亲自实行)首领(头和脖子)书记(主管文书的官员)虽然(虽然这样,即使这样)提纲(抓住纲领)同志

5、(志向 情趣相同)突出(突然出现)文法(法令或法令条文)文章(法律条文,文彩)无赖(无所依恃,无聊)无 论(不要说)无日(没多少日子)牺牲(古代祭祀用的家畜)县官(指天子,指朝廷或官府)消息(消失和 生长)行李(外交使者)形容(形体和容貌)学者(学习的人)颜色(容貌)野人(居住在郊野的种田人) 一贯(用同一原则、理论贯彻始终)一再(一次和两次)以为(把看作,使成为)殷勤(诚挚而恳 切)因为(因此作影响(影子和声响)鱼肉(残害与欺凌)于是(在这丈夫(成年男子,泛指男 人)丈人(对男性长者的尊称)爪牙(武臣,泛指辅佐之人)政治(政事)指示(指出来让看)智力(智慧 和力量)中国(泛指中原地区)祖父(

6、祖辈和父辈)左右(侍从人员)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 一 词多义这种语 言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存在的,但在文言文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突出。理解文言文的词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在上下文中准确把握多义词的特定含义。课本编者列出的 340个常用文言实词都是多义词,应是学习的重点。在这340个实词中,出现频率更高所含义项较多的又是下面100个实词。拔、拜、暴、报、被、比、鄙、敝、兵、薄、策、察、乘、除、从、殆、 当、度、恶、伐、访、放、封、覆、负、盖、固、顾、故、观、国、忽、华、会、或、几、羁、及、疾、济、假、 兼、间、简、见、将、藉、就、咎、举、遽、觉、堪、克、旷、临、略、蒙、靡、莫、屏

7、、窃、倾、穷、趋、去卩、 再、身、审、实、适、属、数、徒、望、微、危、文、闻、向、相、谢、信、行、幸、许、恤、益、因、弓I、遇、 援、古今字),既矢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矢系到对词句的正确理解。因为所用通假字在文中所表达的意义不是该字本身的意义,而是所通“本字”的意义。只有识别其通假的身分,明了其所通的本字,才能作出恰当的解释。通假字之于本字,大部分是同音字或音近字(这是就古代读音而言的),只有少数是形体或偏旁相近。通假字的读音,一般可按所表示的本字的现代读音来读。现 将中学i吾文课本古代诗文中的常见通假字及其读音、意义分列于后。用文言文写书信 书信和格式:信文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

8、间四部分组成。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称谓应尊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原则,选择得体的称呼。正文: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1、问候语:问候语要单独成行,以示礼貌。有“你好”、“近好”、“节日好”等。2、先询问对方近 况和谈与对方有矢的情况,以表示对对方的重视和矢切。3、回答对方的问题或谈自己的事情和打算。4、简短地写出自己的希望、意愿或再联系之事。敬语:写信人在书信结束时身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多用“此致、即颂、顺祝”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下一行项格处,用“敬礼、X安、安康”等词与前面呼应。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

9、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署名应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一般写给领导或不太熟悉的人,要署上全名以示庄重、严肃;如果写给亲朋好友,可只写名而不写姓;署名后面可酌情加启禀词,对长辈用“奉、拜上”,对同辈用“谨启、上”信封:信封上应依次写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邮政编码要填写在信封左上方的方格内,收信人的地址要写得详细无误,字迹工整清晰。收信人的姓名应写在信封的中间,字体要略大一些。在姓名后空二、三字处写上“同志、先生、女士”等称呼,后加“收、启、鉴”等字寄信人地址、姓名要写在信封下方靠右的地方,并尽量写得详细周全一些。最后填写好寄信人的邮政编码。书信的成分有

10、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六个部分。文中绝对不可以出现你我他的字样。常用书信套语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不尊敬一父母:膝下、膝刖、尊刖、道鉴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同学:砚右、文几、台鉴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祝愿语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长辈:恭请崇安 敬请福祉敬颂颐安师长:敬请教安 敬请教祺 敬颂海安平 辈:顺祝署名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 对平辈:谨启 鞠启 手书对晚辈:字示白谕启辞启辞,就是信文的开 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 属于信件正文

11、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佶中还常口J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 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跪禀者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即禀者 同上。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冋辈,也可用于下对上。谨启者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冋辈。径启者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般公私书函通用。拜启者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敬呈者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

12、私书函。恳启者用于平辈,表不下面信文将与求助于对方的内容。兹启者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哀启者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专启者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再启”字样。结语结语,即式书信中也形成

13、了一系列常。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书不具。不备。不赘。书不尽意。不尽欲请对方回信: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告诉对方不答复对方询问:辱蒙垂询,略陈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悴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久不晤见,甚念贤劳。H癸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

14、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矢对方的事情,表示矢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 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 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 短意长,不一一细说。恕不一一。不宣。不悉。言。临颖不尽。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

15、吝赐教。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用劳神回信: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惆,勿劳赐复。 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请人应允: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表示矢切: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表示感谢之情:诸荷优 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即颂近已。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

16、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 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 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以下为常见祝辞: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专此,致专此,祝专此即请专此布达,即颂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即颂 即请 顺效顺祝或为:此候此请顺致顺颂即候或为:祝颂请问致候 对尊长,

17、可选用: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敬叩 敬祝 故请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恭颂 恭请 恭候为强调郑重其事:谨祝谨贺对晚辈:此询顺 祝即问祝(你)愿(你)盼望对祖父,颂祝;起居永福对父母辈,颂祝:金安福安对尊长:康安钧安崇 安履福颐安对女长辈:慈安懿安坤安玉安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春社暑安秋棋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 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岁祺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常时可颂:近祺日祉时吉时绥起 居安吉行止佳胜工作顺利台安大安当日可达之信,颂:晨安早安午安晚安刻安对女性可颂:淑安妆安阎安对 未婚女子,颂: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

18、愿:学业锐进工作好 生活愉快幸福健康进步侍棋课祉祝收信人全家:阔府康泰全家幸福祝收信人夫妇:双安俪安俪祉贺有喜庆事者, 道:喜安庆祺贺新婚者:燕安燕喜贺生子者:麟安对家 居者,颂:潭安 潭祺 潭祉对行旅者:客安 行祺 旅一帆 风顺旅居康乐唁丧,请候:礼 安孝履问病,祝颂:早日康复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否极泰来 对知 识界,可泛颂:文安道安研安文祺雅祺对编辑:编祺编安对写作者:著祺撰安笔健对教师: 教祺教安诲安 对军界:勋扯 戎安 对政界政安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筹祉财安吉利隸祺盈祺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万事顺遂百事称心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 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 意避免。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对尊长:叩叩上叩禀敬禀对平辈:上敬上谨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