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外防腐施工技术交底记录_第1页
管道外防腐施工技术交底记录_第2页
管道外防腐施工技术交底记录_第3页
管道外防腐施工技术交底记录_第4页
管道外防腐施工技术交底记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 C1-3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1600交底部位油库工艺系统管道外防腐工程编号日期20010年9月19日油库工艺系统输油管道外防腐技术交底第I条施工准备节1.013.1预制场地规划a)综合预制场地的统一安排和部署,规划管道除锈区、防腐管加工预制区、防腐材料存 放区、成品管堆放区等;b)防腐预制区的部署要保证道路畅通并做好周围排水工作。节1.023.2技术准备a)认真作好对设计图纸的审查,尽快掌握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建设单位等 协商解决;b)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防腐产品的使用说明书等编制施工方 案、作业指导书做好现场施工技术交底;c)对操作人员进行有关的技术和安全

2、知识的上岗前培训等。节1.033.3材料准备a)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和材料分批到货计划,保证正常的 施工使用;b)做好现场材料的检验、试验、标识及保管工作,防腐涂料等易燃、有毒危险品需单独 存放,配备消防器材;粘胶带的存放按不同的种类、规格整齐堆放。节1.043.4施工机具准备根据工程需要制定施工机具进厂计划,施工机具使用前作好安全性能检查及安装调试工 作,做好机具的日常维护和防雨、潮、防漏电等防护工作。(a)3.4.1除锈设备包括:a)喷砂机具:包括6m3压缩机,空气过滤器,喷砂罐,喷抢,轴流风机等;b)抛丸机具:成套抛丸设备,包括除尘设备;工程名称1600交底部位油

3、库工艺系统管道外防腐工程编号日期20010年9月19日c)动力机具:电动钢丝网、砂轮机等;d)辅助机具:开关柜、安全照明等。(b)342防腐设备:高压无气喷涂机(气泵、喷枪);配料桶,搅拌器,量筒,滤网,油刷等。(c)3.4.3缠绕设备:管道自转滚动胎、自动缠绕小车等;节1.053.5作业条件准备a)施工环境温度应高于金属露点温度 3C以上;b)空气相对湿度应低于80x,雨、雪、雾等气候条件下,应停止露天施工;c)在风沙较大时,没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不应喷涂底漆(涂刷)和缠绕胶粘带第II条 4施工工艺节2.014.1施工程序节2.024.2材料检查与验收(a)4.2.1 一般规定a)各种原材料均应

4、包装完好、有产品说明书、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包装上应注明生 产日期和存储有效期;b)到货的材料应按批次进行抽验,并由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合格的检试验报告后方工程名称1600交底部位油库工艺系统管道外防腐工程编号日期20010年9月19日可使用;c)检验合格的材料应分类存放,并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并隔绝火源,远离热源;d)粘胶带的存储温度宜为-20C35C。(b)422聚乙烯胶粘带聚乙烯胶粘带按用途可分为防腐胶粘带(内带)、保护胶粘带(外带)和补口带三种,聚乙烯 胶粘带的性能应符合表04-1的规定。聚乙烯胶粘带性能表04-1项目名称防腐胶粘带(内带)保护胶粘带、(外带

5、)补口带颜色黑厚度(mm)基膜0.15 0.400.25 0.600.10 0.30胶层0.15 0.700.15 0.250.20 0.80胶带0.3 0 1.100.4 0 0.850.30 1.10基膜拉伸强度(MPa) 18 18 18基膜断裂伸长率(K) 150 150 200剥离强度(N / cm)对有底漆钢材 18 18对背材510510510吸水率(K)0.350.350.35水蒸汽渗透率(24h)(mg/cm2)0.450.45 15表干时间(min) 0.7一层底漆一层内带一层外带加强级 1.4一层底漆一一层内带(搭接为胶带宽度的5055%)一层外带(搭接为胶带宽度的50%

6、55%)注:1.对于普通级防腐层,当胶粘带宽度小于或等于75mm时,搭接宽度可大于或等于10mm;当胶粘带宽度大于75mm,小于230mm时,搭接宽度可大于或等于 15mm;当胶粘带 宽度大于或等于230mm时,搭接宽度可大于或等于20mm ;工程名称1600交底部位油库工艺系统管道外防腐工程编号日期20010年9月19日2. 胶粘带宽度的允许偏差为胶粘带宽度的土 5%。3. 焊缝处的防腐层厚度应不小于设计厚度的 85%(b)442涂底漆a)超过使用期的漆料严禁使用(一般漆料的使用期为一年);b)由专人按产品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比例往漆料中加入固化剂,并搅拌均匀。使用前, 应静置熟化15min3

7、0min,熟化时间视温度的高低而缩短或延长;c)底漆的配制应根据当天的使用量进行,用多少配多少。配制好的油漆使用时间一般不 能超过4h(或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时间);d)当底漆较稠时,应加入与底漆配套的稀释剂,稀释到合适的粘度时才能施工。一般要 求加入稀释剂的量不应超过油漆用量的 5%;e)底漆在使用前应再进行搅拌,未搅拌均匀的漆料不得使用;f)钢管表面预处理合格后,应尽快涂底漆。当空气湿度较大规定值时,必须立即涂底漆;g)底漆要求涂敷均匀、无漏涂、凝块和流挂等缺陷,涂膜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c)4.4.3胶粘带的缠绕a)底漆表干后,即可进行防腐层的施工;胶粘带解卷时的温度应在5C以上;b)当管

8、道为焊接钢管时,对焊缝两侧的凹陷部位可采用与底漆及胶粘带兼容性较好的腻 子或其它材料填充(通常根据需要可向胶粘带生产厂家购买);c)缠带方法:钢管安放在自转滚动胎上,胶粘带安放在电控轨道行进防腐小车上。也可 使用其它机械或手动工具。在涂好底漆的管子上按搭接要求缠绕胶粘带,胶粘带始端与末端搭 接长度应不少于1/4管子周长,且不少于100m。内带和外带的搭接缝处应相互错开,并尽可 能地错开焊缝。缠绕时胶粘带边缝应平行,不得扭曲皱折,带端应压贴,使其不翘起;d)防腐管缠绕时管端应有100mm150mm的焊接预留段:e)缠绕异型管件时,应选用合适宽度的补口带 (最好使用专用防腐带,例如基膜薄、胶层 厚

9、的补口带),应根据管件的形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手工缠绕。缠绕异型管件时的表面预 处理和涂底漆要求管本体相同。工程名称1600交底部位油库工艺系统管道外防腐工程编号日期20010年9月19日(d) 444预制防腐管的标志、堆放与搬运a)合格的防腐管在距管端1m处应做出标志,标明钢管的规格、材质,防腐层的类型、等 级(普通级:红;加强级:绿),检验员代号,涂敷厂名称,生产日期和执行标准等;b)防腐管的堆放层数以不损坏防腐层为原则,不同类型的成品管应分别堆放,并在防腐 层间及底部垫上软质物,避免损伤防腐层;c)防腐管装卸搬运时,应使用宽尼龙带或专用吊具,严禁摔、碰、撬等有损于防腐层的 操作方法。节

10、2.054.5补伤a)修补时应修整损伤部位,清理干净,涂-上底漆:b)使用与管本体相同的胶粘带或补口带时,应采用缠绕法修补;可以使用专用胶粘带,采用贴补法修补。缠绕和贴补宽度应超出损伤边缘50mm以上;c)使用与管本体相同胶粘带进行补伤时,补伤处的防腐层等级、结构与管本体相同。使 用补口带或专用胶粘带补伤时,补伤处的防腐层性能应不低于管本体防腐层。节 2.064.6 补口a)补口时,应除去管端防腐层的松散部分,除去焊缝区的焊瘤、毛刺和其它污物,补口 处应保持干燥。表面预处理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b)连接部位和焊缝处应使用专用补口带(如胶层厚、基膜薄的补口带),按第443条的方法进行缠带补口,补口

11、层与原防腐层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c)补口胶粘带的宽度宜采用表04-4规定的规格。管径与补口胶粘带宽度配合表表04 4公称管径(mm)补口胶粘带宽度(mm)20 405050 100100150 20015025095020010001500230工程名称1600交底部位油库工艺系统管道外防腐工程编号日期20010年9月19日d)补口处的防腐层性能应不低于管本体。节2.074.7管道敷设4.7.1聚乙烯胶粘带防腐管道埋地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a)下沟前,防腐管露天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b)管沟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c)管沟的清理及下沟、回填、吊装应符合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规定;d)管道下沟前

12、应进行100%的电火花检漏,检漏电压应符合第5.4条的规定;e)管道回填后的检测应按照相应的管道施工验收规范执行。4.7.2聚乙烯胶粘带防腐管道架空敷设时,应符合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第III条防腐层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胶粘带防腐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节3.015.1表观检查对管线进行全线目测检查,在预制厂应逐根目测检查,补口、补伤处应逐个检查,防腐层 表面应平整,搭接均匀、无永久性气泡、皱折和破损。节3.025.2厚度检测按管道防腐层厚度无损测量方法(磁性法)SY0066进行测量,厚度应符合表04-3的要求。 每20根抽查一根,随机测量一处,每处按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测量四点;每个补口、补伤处随

13、 机抽查一处。厚度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查,仍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节3.035.3剥离强度检测用刀环向划开10mm宽、长度大于100mm的胶带层,直至管体。然后用弹簧秤与管壁 90 度角拉开,拉开速度应不大于 300mm/ min,剥离强度应符合04-1的规定。该测试应在缠好 胶粘带4h以后进行。每千米防腐管线应测试三处:补口、补伤处的抽查数量为补口或补伤总 数的1%。若一处不合格,应加倍抽查,仍不合格,全部返修。工程名称1600交底部位油库工艺系统管道外防腐工程编号日期20010年9月19日节3.045.4电火花检漏在预制厂应逐根检查,在现场对管线进行全线检查,补口、补伤处应逐个检查,在现场对 管线进行全线检查,补口、补伤处应逐个检查。检漏探头移动速度不大于0.3m/ s,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