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 性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高考目标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纲知识梳理】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范围概念: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范围:有大有小,其中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成分构成作用营养方式地位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热、水、土、气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成分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自养型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动物、寄生微生物、根瘤菌消费有机物异养型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分解者腐生微生物、蛔虫
2、分解动植物遗体生态系统的关 键成分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 一种联系。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 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 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关系:【要点名师精解】一、正确理解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关系和地位相互关系地位分析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 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划分 是依据各自的代谢类型和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征来决定 的。即:根据某种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性分为三大 类群: 生产者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方面看属于
3、自养型,是 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够把非生物物质 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生物。绝大多数进行 光合作用,少数进行化能合成作用。 消费者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方面看属于异养型,虽 然存在着不同的级别,但是生态系统的非必要成分。主要指 各种动物。不过有些寄生细菌,它们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有 机物,在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小型消费者”的角色,故寄 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分解者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方面看属于异养型,是 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应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也包括一些腐食性动物,它们都能分解残枝败叶、尸体、粪 便等有机物,故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总之,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组
4、成成分的相互关系是:非生 物的物质和能量的作用是为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生产 者的作用是转化物质和能量;消费者的作用是推动物质和能 量在群落中的流动;分解者的作用是把物质和能量归还到无 机自然界。【例11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代谢类型描述正确的是:A. 动物都是消费者,同化作用类型只有异养型B. 植物都是生产者,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D.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 物成分【解析】一般地,动物属于消费者,特殊的动物如蜣螂、 蚯蚓等属于分解者;一般地,植物属于生产者,特殊的植物 如寄生类植物菟丝子等则兼有异养型特点;细菌也并非都属
5、 于分解者,如硝化细菌等就属于生产者;生产者一定是自养 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答案】D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如题图中的阳光不能纳 入食物链,食物链终点是不能被其他生物所捕食的动物,即 最高营养级,食物链中间不能做任何停顿,否则不能算作完 整的食物链。食物网中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营养级, 如题图中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昆虫、鼠。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 的类型,如题图中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既是捕食又是竞争关 系。食物网中,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外 一种
6、生物的影响,沿不同食物链分析的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 环节少为依据。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 而非取决于生物的数量。【例2】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 在该食物网中,H处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 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內会明显变人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 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 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解析】A项中,在这个食物网中,从生产者到最高营 养级的消费者,不重复的食物链有 A- B- H;A-c - ” H; A c F AH; A E D H;
7、A E F A H, 共五条,表述正确。B项中,在该食物网的五条食物链中,H分别处于第三、第四和第五营养级,表述也正确。c项中,先要清楚种群的年龄组成与种群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而不会有明显 变化,所以表述不正确。D项中,在该食物网中,若 c种群的数量下降,则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来弥补,通过食 物网中生物的这种相互补偿、相互制约的自动调节机制,生 态系统可维持平衡状态,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能保持相对的稳定,表述正确。【答案】c【感悟高考真题】3.请回答: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的形式进
8、行。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于 的太阳能。分解者通过和的方式将有机物分解成co2等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其中初级消费者是。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 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答案】co2绿色植物固定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兔和鼠食物链营养级.右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 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 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 .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解析】此食物网共有 8条食
9、物链,硅藻是植物,属于 生产者,不是分解者,生产者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最大。 而磷虾在每一条食物链中都是第二营养级,所以 c项对。【答案】c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解析】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反映的是种间关系中的 竞争。从“欺”入手,苗和草不同种,但是会争夺阳光,营 养,种间竞争关系。【答案】A.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 y、X、Z分别为、第二和第三 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一段 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图甲图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 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
10、对象专一引起 的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 象有选择的结果D. 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解析】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因为 y、X、Z分别为生态系统中、第二和第 三营养级的生物,从图乙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后,X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Z营养级生物捕食对象没有改变,个体数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 的;从图中不能看出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由于捕食 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某种生物处于劣势的现象不明显。因此A正确。【答案】A3.图11表示某生
11、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 述,错误的是A. 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 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c .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解析】本题考查食物网的相关知识,食物链有 所以A错。【答案】A.右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 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 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解析】此食物网共有 8条食物链,硅藻是植物,属于 生产者,不是分解者,生产者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最大。 而磷虾在每一条食物链中都是第二营养级,
12、所以 c项对。【答案】c.右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 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 长率变化趋势的是A.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c.水溞下降D.乌鱼上升【答案】B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子粒即作为鸡的饲 料,也可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 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牛与鸡之间竞争关系,理由是。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 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所固定的,无机环境中的碳以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假
13、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 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 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 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 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 人数将,理由是。【解析】分析题意,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是鸡玉米人牛牛与鸡之间所需食物资源不同,所以它们之间无竞争关 系,人与鸡之间构成捕食与竞争的关系,人与牛之间构成捕 食关系。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因此,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玉米所固定的 太阳能,无机环境中的碳以 co2的形式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 作用进入该人工群落的。依题意,理论上该农场供养日人数将减少,因为改变用 途的1/3玉米
14、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一部分能量, 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答案】无它们所需食物资源不同捕食与竞争捕食玉米太阳能co2减少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 失了不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龙眼、 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果树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是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竞争土壤水分和营养共同生活,互惠互利A.B.c .D.【解析】菟丝子吸收果树而不是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影 响果树的光合作用;与龙眼、柑橘为寄生而不是竞争关系。【答案】D.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15、.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 定能固定co2c .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 定是植物【解析】生产者是营养级,可能为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的细菌,固定 co2合成有机物,自养型,都 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答案】D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 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用的 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 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 果。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缺点是 和。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和,鱼类属于该生 态系统的。生物修复系统构建
16、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和。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解析】杀藻剂处理水华的主要缺点:污染环境和使藻 类产生抗药性。在该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生产者是藻类和挺水植物,鱼类属于消费者.种间关系的主要变化: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 捕食藻类等.挺水植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固定在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答案】污染环境和使藻类产生抗药性。藻类挺水植物消费者.种间关系的主要变化: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 捕食藻类等.挺水植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通过光合作
17、用将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固定在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 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 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 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 能量来自所固定的太阳能。假如鲫鱼的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j,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j和j。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 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
18、 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 是缺少。此时该水池中食物链只剩下2条,请画出这2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 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体发 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是。【解析】:食物链都是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图 中的鲫鱼为止,可以看出其中水草开始的有2条,绿藻开始的有3条,共计有5条食物链。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 200j,来自绿藻提供的就是 50j,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 效率为10%那么需要绿藻500j ;其中轮虫提供的就是100j, 从消
19、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那么就需要轮虫500j。水面长满了浮萍,将会遮光,导致水草缺少光照而死 亡,同样绿藻也大量死亡,轮虫缺少食物而死亡。五种生物 死亡3种只剩下引入的浮萍和剩余2种构成两条食物链。绿藻爆发覆盖水面,水中溶解氧气减少,动物死亡。最终绿藻 大量死亡导致细菌大量反正消耗氧气,厌氧菌大量繁殖产生 硫化氢等气体,导致水体发臭。【答案】5绿藻和水草00500光线绿藻【考点精题精练】下列各项中,包含非生物因素的是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物种答案c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光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20、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 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 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就将骨中的脂肪转 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这些蠕虫与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 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物学中属于互利共生c .这种细菌在繁殖时不可能发生有丝分裂D.可创造一个富含有机物和02的人工环境培养这种细菌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如硝化细菌
21、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食草动物c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如大肠杆菌D.能量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右图是一个生态系统内成分的相互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字母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中,e为三级消费者,f为分解者,可以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测定 b的种群密度B. 如果大量捕杀e,则d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多后减少 c .由于长期使用 DDT c类群产生了对DDT的抗药 性,c类群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变异的结果D.若b产生60ol氧气,则流入c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 当于ol葡萄糖的能量;进入c的能量一部分通过 c的呼吸作 用被消耗,一部分传给f,约有10% 20%的能量传给d 答案c有研究表明,一些生活在
22、阔叶树上的食叶甲虫是落叶林 中的重要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有误的是A. 食叶甲虫属于营养结构中的第二营养级B. 食叶甲虫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 .食叶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食叶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不应位于最底层答案B下图是某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 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A. 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和B. 和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c.通过食物链tttt,获得的能量最多D.若种群因某种原因数量下降5%短时间内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右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 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23、. 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B. 辛从食物链甲T丙T乙t丁t辛获得的能量最少C .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的只有丁和辛 答案D认真观察下图的食物网中,可以看出“蛇”所处的营养级是: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c .三级消费者 D.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 答案D0.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 蛇处于2个不同营养级c .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D.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同化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同 化的总能量1.右图表示有关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中 的信息,指出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这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图中所有生物和光能、 co2、 H2o N2B. 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c.图中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蝉属于第二营养级即 次级消费者D.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约为流入螳螂能量的25100倍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是:A.光合作用B.化能合成作用c .绿色植物D.太阳光能答案D3.XX年7月初,青岛奥帆赛海面被大量浒苔覆盖,形似草坪,一人躺在上面不会下沉。经多方努力,浒苔被及时处 理从而保证了奥帆赛的正常进行。XX年5月的太湖“蓝藻事件”也曾引起全国关注。关于上述两个自然现象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A. 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25、是相同的,它们都可 导致大量鱼类死亡B. 浒苔和蓝藻都可通过有丝分裂快速繁殖,二者的繁殖速率均受温度的影响c.浒苔和蓝藻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但是只有浒 苔细胞中具有叶绿体D.这两种现象警示我们应该积极治污减排,坚持可持 续发展战略水华和赤潮分别是淡水水域和海水水域长期被污染,使 水富营养化而产生的,都会给水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 失。与此现象关系最大的生物是A、蓝藻类B、苔藓类c、草履虫D、细菌类对生态学相关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生态因素可以影响生物各项生命活动,其中温 度对植物的形态分布起决定性作用B.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且水 平方向上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分层现象C. 由草T食草昆虫T食虫鸟T猫头鹰所构成的捕食食物链中,猫头鹰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D.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用联系词把概念之间有意义的联系表示出来的一种图形叫做概念图,由概念、连线和联系词组成。联系词和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xx公司新春文艺联欢晚会
- 电力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教学质量检测数学含答案
- 2025项目经理聘用合同样本
- 2025合同法竞业禁止条款范文
- 电影院疫情防控物资储备与管理预案
- 物流业智能调度与路径规划系统优化方案
- 农业产业化资金筹措与管理手册
- 化妆品行业产品配方设计与开发流程规范
- 移动应用开发与运营指南
- 四新技术培训课件
- 游泳对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 《社会保险法解读》课件
- 汞中毒学习课件
- 浙江嘉华晶体纤维有限公司年产300吨超高温陶瓷纤维棉及600吨高温陶瓷纤维棉制品环境影响报告表
- 国际商事调解的流程和程序
- 渗碳渗氮的作用及氮碳共渗和碳氮共渗的区别
- 中国高铁发展史
- JGJT220-2010 抹灰砂浆技术规程
- 《交通流理论》课件
- 胰胆线阵超声内镜影像病理图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