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病虫害防治及高产技术整理_第1页
豆角病虫害防治及高产技术整理_第2页
豆角病虫害防治及高产技术整理_第3页
豆角病虫害防治及高产技术整理_第4页
豆角病虫害防治及高产技术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豆角病虫害及防治技术一、 豆角叶斑病症状:角叶斑病主要有煤霉病、轮纹病和褐纹病等,其中以煤霉病发生最为普遍,秋豆角发病较严重。煤霉病初在叶片上生紫褐色斑点,后扩展成1-2厘米大的近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病斑边缘不明显,表面密生煤烟状霉,叶背尤为显著。严重时,数斑整合成大斑,引起叶片早枯脱落,仅茎顶端残留几片嫩叶。轮纹病叶面初生深紫色小斑,后扩展为圆形、呈赤褐色的鲜明轮纹斑。茎部产生浓褐色、不规则形的色斑,蔓延及全茎,可使植株上端枯死。荚上生赤紫色斑点,后扩大为褐色轮纹斑。褐纹病近地面的叶片发病多,病斑赤褐色圆形,呈同心轮纹,病斑中央灰色,表面散生黑色小粒点。防治方法:1、苯甲丙环唑+嘧菌酯+二

2、氢钾700800倍稀释均匀喷雾,防效在70%以上;2.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巨力星481,800900倍稀释均匀喷雾防效在80%以上;3.斑立净+巨力星481,8001000倍液稀释均匀喷雾防效在90%以上;二、豆角白粉虱症状:白粉虱是顽固性害虫、迁移性大、抗性大,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此虫繁殖能力极强,繁殖速度极快,数量大,群聚为害,温室与露天一季可发生10代左右,18-27,8天发育一期,7天产卵一次,5天一代,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此害虫,雌虫的产卵一次大约3000-4000粒,繁殖速度特快,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危害豆角生长结果。防治方法; 1、噻虫嗪+吡蚜酮,稀释1000-120

3、0倍均匀喷雾,防效在70%以上; 2、联苯+螺虫,稀释1000-1500倍均匀喷雾,防效在80%以上;3、 龙灯白粉虱1+1,稀释1000-1500倍均匀喷雾,防效在90%以上。三、豆角蓟马症状:蓟马能危害豆角整个生育期,主要为害其心部,造成豆角卷叶,严重时死心,生长点停止生长;在高温干燥季节常造成豆角的茎尖萎缩、叶片畸形、落花落荚等,严重影响豆角产量和品质,甚至完全失收。防治方法:(1)噻虫嗪+螺虫乙酯1000-1200倍均匀喷雾,防效在70%以上;(2)联苯+氟虫腈1000-1500倍均匀喷雾,防效在80%以上; (3)龙灯蓟马(1+1) 1500-2000倍均匀喷雾,防效在90%,尤其对

4、抗性蓟马效果突出。四、豆角红根病症状:在豆角苗期发病,主要危害植株根部和茎基部,病菌从伤口侵入;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水渍状红褐色斑点,以后变为暗褐色或黑褐色,稍凹陷或开裂;主根腐烂或坏死,侧根稀少,植株矮化,容易拔出。严重时主根全部腐烂,茎叶枯死。幼苗感病会导致幼苗茎基部变红褐色,严重时略有凹陷。防治方法:1、 多菌灵+福美双+恶霉灵800-9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红根效果能达到60%,2、中生菌素+乙蒜素+甲霜灵,800-1000倍,均匀喷雾或灌根,能治疗豆角红根病80%以上,3、同灭红根(1+1)+巨力星481,800-1000倍液,喷雾,可防治红根病90%以上。五、豆角病毒病症状:豆角病毒

5、病又称花叶病,主要表现在叶子上,叶片出现深浅绿相间的花叶,花叶的绿色部分凹凸不平形成袋形,叶片通常向下弯曲,部分品种染病后叶片畸形、植株矮小、黄叶及病株生长缓慢,导致开花延迟,开花结荚少,豆粒上产生黄绿色花斑, 有的病株生长点枯死或从嫩梢开始坏死。防治方法;1、吗啉胍+氨基寡糖素600-700倍液,均匀喷雾,防效在70%以上。2、嘧肽霉素+葡萄糖粉+病毒灵稀释600-700倍,均匀喷雾,防效在80%以上。3、清毒(1+1)+巨力星481稀释1000-1500倍,每七天一次,连续2-3次,防效在90%以上。六、豆角白粉病症状:豆角白粉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初发病时叶背产生紫褐色斑,并覆有

6、一层稀薄白粉;叶正面沿叶脉产生白色粉斑,即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和菌丝体。严重时造成粉斑相互连合成片,终致叶片枯黄乃至脱落,严重发病的地块提早拉架而造成减产。防治方法:1、 根据市场需求选育和选用抗病高产良种。2、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适当多施磷钾肥。3、.腈菌唑+枯草芽孢杆菌+乙嘧粉稀释900-1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效在80%左右;.四氟醚唑+甲托+巨力星481稀释900-1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效在80%以上;.白粉3合1+巨力星481稀释900-1200均匀喷雾,防效在90%以上,视病情增减稀释倍数,安全高效持久,不反弹。新型豆角高产栽培技术豆角也叫豇豆,其习性和栽培技术和四季豆相似。

7、豆角的生长特点虽然有根瘤菌能固氮,但它们是以嫩荚及嫩豆粒为收获物的,所以氮素供应不可少,尤其是前期。氮:磷:钾=1:0.6:1.3,微量元素钼能促进根瘤旺盛发育,豆类对硼、锌等微量元素也很敏感,所以在合理施N、P、K肥的基础上,喷施硼肥、钼肥及锌肥,对提高豆类的结荚率,促进籽粒饱满和提高产量有一定的作用。下面龙灯植保技术部专家谈谈豆角的高产栽培技术。一、 整地播种选用未种过豆类的田块为宜,重茬地要消毒,因为重茬地很容易发生根腐病、枯萎病,引起豆角枯蔓死藤,很难防治。1、消毒。亩用生石灰6080公斤沤田,710天后排水、晒白;可在种植之前用高锰酸钾500倍液或者霸道组合套餐一公斤袋装拌细土撒施或

8、者冲施。2、按地力高低选择做垄,垄面宽约40厘米,高30厘米。在垄面开10厘米深小沟,亩用1000公斤腐熟粪水淋沟。晒白后松土,选择适合品种,种子晒4小时后用水浸湿,用百菌清原粉拌种,每500克种子用药粉25克,在小沟内播种,单行植,每隔20厘米播两粒种子,播后用土杂肥或火烧土覆盖,淋水。二、苗期管理播种两天后根据垄面干湿情况轻淋水,保证出苗所需水分,经过56天当豆秧具两叶一心时,用霸道组合套餐小袋1000倍均匀喷雾,用以防治根腐病、疫病等病害。及时拔苗,保证每20厘米一株。用药时注意药粒不要接触植株。根据豆秧生长情况适当施肥,亩用尿素35公斤,加等量钾肥兑水10001500公斤,施后淋薄水。防治豆蓟马是苗期重点,豆蓟马危害幼嫩心梢也即是常见无梢抽出,只见两片叶,俗称“盲心”。防治豆蓟马可用蓟马组合套装+巨力星481每隔2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三、收获期管理播种约60天,植株进入生殖生长,收获期出现,每隔7天施肥1次,每次亩用复合肥10公斤加尿素5公斤,用粪肥100公斤混合沤3天,加水1500公斤施于垄面,施后淋薄水,或者在垄边穴施,亩用复合肥20公斤加钾肥10公斤加尿素10公斤,在垄边隔35厘米开小穴施下,每垄施一边,隔10天后在另一边用等量肥料施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