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搭石【设计理念】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旨在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情感,并由文想开去,感悟生活中相互关爱带来的快乐。搭石是农民诗人刘章写的一篇散文,语言朴素而清新,意境秀美。文章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非常平凡的镜头,但平凡中透出深意,朴素中闪烁出乡亲之间那种极淳朴、原生态的人性美。课文共有 5 个自然段,按照一定的顺序截取了五幅画面: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搭石”(即“摆放”搭石的画面),第二自然段写了“调整”搭石的画面,第三、四自然段写了几种不同情况下的“走”搭石的画面: 普遍的 “一行人走搭石”,
2、典型的 “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青年人、 老人走搭石” 。【学情分析】学生在本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强化了“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即“变话为画”的阅读方法。教学本课,继续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刻体会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同时,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但往往不能深入文本。【设计说明】根据课文特点及课后练习的要求,第一课时的教学,合理取舍课文内容,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
3、中心句,紧紧围绕“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背老人走搭石”这三部分文字,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品读,使学生读出了美的画面、美的情境,体会到了景美、人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美,阅读变成学生个体对文本的感受和具有创造性的鉴赏。运用多种教学形式重点研读“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伏”“理所当然”等词语,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一个切实的提高。【教学目标】( 一 ) 、知识目标: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二 )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三 ) 、情感目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通过平凡的事物感受美。【
4、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第 1页【教学 点】通 平凡的事物感受美。【 安排】2 课时【 前准 】 件、背景 料【教学流程】第一 一、文本 入,引出搭石,揭示 。1 入: 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 的家 , 他的家 是有名的花果之 , 桑蚕之 ; 有崇山峻岭,茂密森林;有叫不出名字的 禽走 ,有采不完的珍 材。山川,如画;流水,似歌。但作者每每 起家 , 得最美的 是家 的搭石。 , 就 我 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 的搭石。2板 , 。【 意 :一曲明快 松的 曲,配以教 的深情描述,将学生 入 文的洋溢着 郁生活气息的美的意境之中;几 形 不一的石 平整地跨 小溪, 起学生 “
5、搭石”的形象感知。】二、整体感知,初品“搭石”,引 深思。1学生自由 文。 :孩子 ,如果你是刘章的 ,你能不能用 中的 告 大家什么是搭石?2出示句子: 入秋天,天气 凉,家 的人 就是搭石。指名 ,相机指 “ ”的 音。3用自己的 一 什么是搭石?交流搭石 你留下的印象。4搭石 刘章 留下的印象:搭石,构成了家 的一道 景。板 : “构成了家 的一道 景”。【 意 :学生 着 ,是一种很好的 ,扣住了文章的精 ,抓住了 文章的主体感受,起到了以面促点的作用。】三、精 文,深入体会,品味搭石。默 2-4 自然段,想象画面。思考:搭石,构成了家 的一道的 景?你是从哪句子 出来的,把 些句子画
6、下来。(一) 画面一:一行人走搭石。第 2页1读通句子。相机正音:行xng2品析“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蕴含的声音美、画面美、意境美。 学习新词“协调有序”( 1)查字典理解“协调有序”。协调:配合得适当;“序”生字,掌握音形义;协调有序:配合得适当,很秩序。( 2)联系上下文,创设真实情境理解词语“协调有序”。师:作者写得如此生动,使我们如同身临其境,现在让我们走到那一行人当中去吧,通过朗读把画面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师生合作读。用击掌的方法来感受音乐般的美。( 3)你彷佛看到什么?(协调有序)听到什么?(踏踏的声音)【设计意图:词语教学应该是有层次的。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协调有序”字意,
7、再做动作理解词义。通过创设情境,一次一次朗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再通过拍击节奏,帮助学生想像画面,同时,也让学生深入体会到了画面的美。】学习新词“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1)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理解“清波漾漾”。( 2)查字典、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人影绰绰”。“绰”字是什么意思?(绰约:柔美。)读叠词,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把词语读出韵味,把词语读成画面。3创设情境,深入体会声音美、画面美、意境美。师:是啊,一幅如此优美的图画,真是让我们久久沉醉,请大家闭上眼睛(播放音乐,变换文字的排列,范读;配乐情境引读)。师: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 年,每年都有200 多天走在搭石上,一天走
8、上62 道,一共踏过了166400 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生融情朗读)4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第 3页 :因 搭石 人 如 如画的感 ,所以作者 (指板 ) (生:搭石,构成了家 的一道的 景。)【 意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精 妙 ,引 学生体会 感,培养学生 言感受能力,力 把 教学高效、丰 、立体。】(二) 画面二:一行人走搭石是美 的 景,如果有两个人面 面地走搭石,又是怎 的情景呢?1 你 幅画面的感受。( 礼 、 、很有礼貌、)2回扣“搭石,构成了家 的一道 景。”正是 的 美,温馨美,所以作者 (生 )“搭石,构成了家 的一道 景。”(三) 画面三:1那么“
9、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 的情景呢?2抓住重点 想像画面,感悟心灵美。( 1)学 生字:伏。( 2)做“伏”的 作,再 情景,相机点 :生活中最基本的美德,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3) 介搭石写作背景。刘章是当代 人,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 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三十年前,刘章 来到大城市工作,当他看到人 着 公共汽 的 候,看到人 无序地忽然横穿 路的 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 潺潺的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 得搭石上有情,有 ,有美,于是1980 年,他写出了散文搭石,把他心中 留的那份景、那份情 达 我 。3回扣“搭石,构成了家 的一道 景”。 :因 搭石上有情,有 ,
10、有美,所以(生 )“搭石,构成了家 的一道 景。”【 意 :三个画面,有主次地教学,做到“以学定教, 学而 ”,并且通 三次吟 中心句,每次都有不同体会和感悟, 深入,步步 ,一咏三 ,不露痕迹的理解人文内涵。】四想象拓展, 充画面,升 情感:1 :小小的搭石, 作者留下了那么多的回 ,搭石上 生的故事又何止 此, 会有 从搭石上走 , 会有怎 的故事 我 留下美好的画面呢?你能不能仿照 文中的句子,写几句 。2 件出示:假如遇到 _, _ 要 _,人 把 看成理所当然的事。第 4页3交流写 。 :当我 把情感 注于笔端的 候,也写出了如作者一 得品味的 句来。【 意 : 学生搭建了一个表达个性化 解的平台,学生在 个平台上表达自己的看法、 价等, 生之 可适 适当地展开 ,老 稍加启 ,既能 一步引 学生深化 文的理解,又能在充分的 中提高学生的口 交 水平。】五、回 。 有很多的假如假如是的, 一切美好的情感,都已 成 一种 ,一种理所当然。 种种的理所当然深深地扎到作者的灵魂深 ,深深地扎到我 的灵魂深 ,刘章 搭石念念不忘,他会由衷地 美(生 )“搭石,构成了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欠款起诉费用3篇
- 农产品购买合同的交货条款3篇
- 工程设计施工合同范本的建设周期
- 土地使用权及房屋买卖合同3篇
- 买房授权委托书样本格式3篇
- 劳动合同解除公告3篇
- 学生社会实践承诺函3篇
- 合伙关系终止合同3篇
- 2025基于社区的阿尔茨海默病三级综合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 煤炭加工厂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措施考核试卷
- 年产16万吨赤藓糖醇项目建议书
- 基层综合治理法律培训课件
- 三轴搅拌桩验收要求
- 2024年云南交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大支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 跨境数据传输与安全保护
- 制衣厂安全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及排查表
- ISO13485质量管理手册
- 辩论赛PPT模板模板
- 发电厂贮灰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写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