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小记-《听取蛙声一片》_第1页
创作小记-《听取蛙声一片》_第2页
创作小记-《听取蛙声一片》_第3页
创作小记-《听取蛙声一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作小记:听取蛙声一片 第八届中国盆景展览会上佳作纷呈,本期特刊出听取蛙声一片、龙骧虎视、萧疏散淡话秋林等三件作品创作小记,以飨读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贺淦荪大师主持湖北省盆景研究会工作,几乎年年都召开盆景学术研讨会,动势盆景理论体系构架基本是在这个时期树立起来的。在1999年湖北荆门召开的第五届华中地区盆景学术研讨会上,为了配合会议的中心议题“景盆法”,我将平时准备创作树石盆景有关的草图石树畅想,分送给与会的盆友以征求意见,得到许多真诚的肯定,索要复印者络绎不绝。后来,又加写了若干文字,以石树畅想漫谈树石盆景的创意与创新为题,选择其中部分草图,发表于花木盆景1999年第7期,反馈中得知到有很

2、多盆友表示非常赞赏。在石树畅想这组草图中,其中有一类表现形式,是在景盆之中表现水域的内容,如观鱼胜过富春江、几层苍翠拥群峰、春风又绿江南岸、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等等,包括我后来创作的绿荫生处待涌潮都属于这类形式的盆景。 2000年,我从车水马龙、喧闹嘈杂的闹市中心搬迁到市郊,正值春浓季节,四周散发着田野的芬芳,安静得只剩下鸟儿们的啼啭。有一天晚上,突然一阵蛙鸣,引来四处青蛙的合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直到天明,仿佛一曲田园的交响,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合谐!给我很大震动的是:水池中的这些青蛙竟是从菜市场屠刀下解救后投放的!为了表现人与自然的合谐,就产生了创作这件盆景作品的初衷。 萦绕于心中想要去表现的主

3、题,到朦胧设计的意象,物化为可视可触的盆景作品,有一个长期的制作过程。按意选材是这个过程中的第一步,只有在选材的过程中朦胧的意象才能逐渐地清晰起来。为了显示春夏季节时期,我选用了蓝灰色的英德石,在组织丛林的用材上,考虑到“脱衣换锦”是最佳欣赏时期,因此选用了萌发率特强的榆树,为此我将准备创作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树、石素材“征用”了大部分。要表现“蛙声”,在“景盆”中必须要突出“池塘”的表现,为此我找了一块洁白的汉白玉嵌入“景盆”的中间部分,并十分仔细地处理好“池塘”的坡脚,使之有长短、大小、高矮、曲折的变化。在英德石造景的“盆”中,在预留的种植穴里分别种植大、中、小榆树数株,借以表现远、中、近景。

4、在这一组丛林树木组织结构中,注意了高矮、曲直、疏密、聚散等等对立统一的法则,特别是远景处的小树,由于石隙缝小,当时都是扦插榆根,经过多年的修剪才得以成形。 中国树石盆景源远流长,在表现形式上也丰富多彩。贺淦荪先生在论树石盆景和景盆法中列举了大量的例证,有许多精辟的论点值得我们重视:“纵观古今中外树石组合的表现形式,归纳起来有下列诸法:一、以石为主缀树法:二、以树为主配石法;三、以石为盆植树法;四、树石相依,组合多变法”。“景盆法外求造景,内求造盆,造景抒情,以形传神”。听取蛙声一片在树石组合结构上属于景盆法的造型范畴,外求造景、内求造盆,景是春天田园池塘之景,盆是能栽树植林之盆。造景为盆的最大

5、优势,在于去掉了人工痕迹装饰美的盆盎,将自然美与艺术美充分融合而提升了作品的审美价值。过去在石上植树,称之为石上树,一般都是充分利用石隙石缝,凿通掏空,使其能多多填土种植,以外形能完整者为佳,其难度往往是能够遇到称心如意之石的机缘太少。造景为盆,则是以人的审美观念为前提,以须要栽植树木的位置为要求,充分利用各类不同形状的自然山石,将其组合结构起来,以达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台审美要求的构成,这是将自然美与艺术美熔于一炉的造型。在景翁之中去表现水域,虽独立成形,亦能组合成景,达到组合多变的目的,但主要选择单独观赏,是因为其表现元素本身比较丰富的原因。 在景盆去表现水域,也借鉴和吸收了水旱盆景与砚

6、式盆景的一些表现元素。当代中国的水旱盆景的发展,高度完美,在表现各类水域的表现上,显得充分而全面:砚式盆景也以表现各类水域为主,但使用不规则的异形底板为盆为座,造成十分活泼的情态,这两点都是值得学习吸取的。水旱盆景与砚式盆景在制作上相对于景盆来说要自由和轻松一些,二者既可以“石包土”,又可以“土包石”,甚至于土面上只贴苔藓便可。而在景盆之中去表现水域相对难度要大些,是因为要用石造“盆”、用石包“盆”。 中国盆景艺术的创作道路应该是宽广的、多元的,但是,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是艰难的。当今树石盆景在探索与沉淀之后,程式化的作品很难走出固定的模式,要在借鉴与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去寻觅“另类”的结构方式,以完成自身的渐变与大变,这是盆景艺术创新必须面临与需要思考的课题。创意是作者观察生活、表现生活、抒发审美理想、表达审美意识的起点,凝聚在盆景作品中的“意”,是盆景艺术语言的内核,在创作中要运用一切表现手段去服务于“意”传达。不同的创意会有不同的艺术结果,同一创意也会因为表现手段不同造成不同的差异,因而创意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表现手段。在创意中可以体察出作者的本质力量、胸怀、学识、性格和修养,为此,我以为创意在盆景艺术的创新和突不破中有着直接的关联。 听取蛙声一片创作至今,一晃十多年了,其间各种反映的意见都有,我都认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