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慢病监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1页
国内外慢病监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2页
国内外慢病监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3页
国内外慢病监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4页
国内外慢病监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内外慢病监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龚怀宇魏咏兰贾勇鹿茸汪森然孙嘉明商要介绍了慢性病监测管理信息化在国内,外的发展及现状.并从标准化,整合化和互动化三方面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乍了探讨;指出标准化将是慢性病监测信息化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与慢性病专病管理系统则将茈为慢性病防控的主要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与病人实现互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皂键词慢病监测信息化标准化整合化互动化)oi:10.39694.issn.1673-7571.2009.012.009;tatusinquoanddevelopmenttrendofinformationizationofmonitoring

2、andcontrolofchronicdiseaseathomeandbroad/gonghuaiyu,weiyonglan,jiayong,etal/chinadigitalmedicine.-20094(12):37to38tbstractitintroducesthedevelopmentandstatusinquoofinformationizationofmonitoringandcontrolofchroniciseaseathomeandabroad.anddiscussesitsfuturedevelopmentfromthreeaspects,namely,standardi

3、zation,tegrality,andmutuality.itpointsoutthatthestandardizationisanimpoantdirectionforitsfuturedevelopment,andthe:ommunityhealthserviceinformationpla#ormandthespecialcontrolsystemofchronicdiseasewillbethemajormode3rpreventionandcontroiofchronicdisease;besides,basedonit,theinteractionisalsorealizedbe

4、tweendoctorandatient,whichfullyembodiestheideaofpeopleoriented.eywordschronicdiseasemonitoring,informatization,standardization,integration,interaction:undprojectchengdusubjectintheeleventhfive-yearplanperiod(no.07ytzd973sf一020);orrespondingauthorwandainformationco.,ltd,shanghai200040,p.r.c.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

5、生活方式的转变,慢性非传染病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莴_3j.慢性非传染病的快速增长和有效的管理手段不足,是公共卫生发展中的一个难题.全球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中心内医疗发展模式转变和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建立涵盖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社会心理服务,计划生育指导等综合性土区卫生信息化服务模式成为世界各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主要方向.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慢性病监测信息化的发展和趋夸,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深化慢性病预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为国家制定慢性病控制发展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基金项目:成都市十一五课题(编号:07ytzd973sf一020)通讯作者:万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2000

6、40,上海市静安区南京16oo号5楼d成都市医学信息所,610091,成都市青羊区提督4#54号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10041,成都市龙祥路4号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200040,上海市静安区南京1600号5楼371慢性病管理信息化慢性病管理信息化主要是通过建立涵盖广泛的慢性病监测信息网络,系统地开展规范,持续的常规监测并结合定期的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信息和管理的一种卫生服务模式.随着电子信息档案在各国的普及和发展,慢性病监测管理将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工作的一部分.2国内,外慢性病监测信息化发展2.1国外概况在国外,慢性病监测管理逐步从单一病种过渡到多病种,从局部应用发展到区域共

7、享.以美国为例,1956年通过全美健康调查法案,1960年开始进行全民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和全美卫生问卷调查(nhis),1972年全美肿瘤研究所在11个地理区域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系统(seerprogram),1984年建立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brfss).1985年,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研发了电子健康管理系统(mint)并广泛应用,后更新为cprs(computerizedpatientrecordsystem),并于2003年在美国长滩和塞普尔韦达.一口英国哥伦比亚慢性病管理系统(cdm)推广应用.慢病信息化管理模式有效地推动了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与病人的自我健康促进

8、及其他心理,健康支持系统相结合将更加有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系统及相应的慢性病专业系统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将是未来发展慢性病信息化管理的方向.2-2国内概况我国慢性病监测信息化发展相对较晚,各地开展方式也不一.上世纪8o年代后期,我国部分省市开始对慢性病进行监测,开展最早的是38ll誊磐薯天津,建立了各级医院基础上的慢性病发病,死亡报告系统.随着国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建设也不断加快.2006年,天津开始建设慢性病信息系统并应用;无锡开展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整合的慢性病管理工作,并取得初步成功.同年,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中进行了全区慢性病普查,建立了社区卫生

9、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了对慢性病患者的精细管理.2008年,北京信息管理科学研究所与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向卫生部疾控局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捐赠基层慢病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它的全面应用将进一步规范慢病管理工作,为社区医生管理慢性病人提供简单易行并切实有效的模式.目前各地慢性病监测系统建设过程中指标并不统一,且发展模式不同,应进一步统一规2,ju发展.3慢病监测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3.1标准化目前,各地开展的基于不同系统和指标的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存在较大差异,使信息共享和各地合作存在一定困难,不能有效适应日趋迫切的慢性病综合防治需要.标准化将是慢性病监测信息化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3_2整合化单独的

10、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将不再成为主要手段,整合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平台将涵盖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心理和计划生育等多领域,在开展慢性病管理方面也会发挥更大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与慢性病专病管理系统将成为未来慢性病防控的主要模式.3.3互动化随着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普及和发展,慢性病监测信息化不仅涵盖病人就诊时收集的基本信息和疾病状况,还将包括由病人主动记录的饮食,运动,身体感觉等情况,其服务模式将呈现互动化和人性化,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参考文献j1】吴多文,范华,肖晓艳.国内慢性病的现状,流行趋势及其应对策c-u.中国临床康复,2005,9(47):126-128.【2】庄立辉

11、,刘明亮,郭继志,等慢性病防治现状分析uj.卫生软科学,2009,23(_1):64-68.3】盛梅,胡万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健康管理卟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25(4):309-312.【4】黄煊,范启勇.电子健康档案对实现慢性病目标管理的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08,6(8):863-864.5宋秀玲,马文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方式及内容1_华南预防医学,2006,32(6):7475.j6】刘丽红,黄毓明,黄玲,等.社区健康服务站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u】医学信息,2003,16(1):12-14.【7】武文娣,吴静,李敏,等.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发展与研究趋势u1.中国

12、卫生统计,2007,24(4):444446.88jhaaak,doolanbd,grandtcd,eta1.theuseofhealthinformationtechnologyinseven.nations.intjmedinform,2008,77:848854,i9j9杨绪娟,杨功焕,李新华.慢性病信息工作的发展现状与展望u】.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12(9):287-289.1o】alexander.sy,mshsj,amync,eta1.anetworkbasedsystemtoimprovecareforschizophreniaj.applicationofinfor

13、mationtechnology,2004,11:358367.11】pateltg,pogachlmbarthrh.ckdscreeningandmanagementintheveteranshealthadministrationu】.amjkidney.dis,2009,53(3):$78一$85.(12dorr:d,bonner.lm,cohen.an,eta1.informaticssystemstopromoteimprovedcareforchronicj.jammedinformassoc,2007,14:156163.13】greenacj,fortinap,maclurea

14、m,etalinformationsystemsupportasacnfcalsuccessfactorforintjmedinformj,2006,75:818828.14】welchwp,dawnbazarkor,kittenk,eta1.electronichealthrecordsinfourcommunityphysicianj.jammedinformassog2007,14:320328.15】winkelmanwj,frcpckll,rossospc.patientperceivedusefulnessofonlineelectronicmedicalj_jammedinfot

15、inassoc,2005,12:306-314.16】霍飞,沈成凤,张凡.基于bs模式的慢性病网络报告系统开发与应用u】.疾病监测,2008,23(6):39039217】徐明,严玉兰,周志毅.无锡市社区慢病防治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u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359360.18】王建辉,张选,禹震l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建立城市社区慢性病管理省略模式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慢性病啪.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2):2324.【19糜跃萍,杨自力,黄建萍,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动态监测规范化管理的探讨田.江苏预防医学,2005,20(1):7678.f2o杨绪娟,杨功焕.慢性病信息系统的

16、指标及其收集方法的研究u】.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3,11(2):7173.f21焦建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信息监测现状叭医学动物防制,2005,21(10):737-739【22】iakovidisi.towardspersonalhealthrecordcurrentsituationobstaclesandj】.intjmedinform,1998,52:105115.【收稿日期:20091021】(责任编辑:赵士洁)吴凯熊志强邓素彤姚俏玲摘要为加强对医院卫生材料的管理.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开发了代销材料管理子系统应用于医院代销材料的管理.介绍了系统在软件需求和设计阶段的设计思想,应

17、用的成效及达成的预期目标.关键词代销材料dfd图er图usecase类图doi:10.39694.issn.1673-7571.2009.012.010softwaredesignofsubsystemofhospitalstoragemanagementformaterialonconsignment/wukai,xiongzhiqiang,dengsutong,etal/chinadigitalmedicine.-20094(12):39to42abstractinordertostrengthenthemanagementofhospitalhealthmaterialandreduce

18、themedicalsewicecost,itdevelopsthemanagementsubsystemofmaterialonconsignmenttocontrolthehospitalsmaterialonconsignment.itintroducesthedesignthoughtofsysteminsoftwaredemandanddesignphase,effect,andexpectedtargetafterapplication.keywordsmaterialonconsignment,dfd(dataflowdiagram),er(entity-relationshipdiagram),usecase,cla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