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地测量施工方案_第1页
某工地测量施工方案_第2页
某工地测量施工方案_第3页
某工地测量施工方案_第4页
某工地测量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1、建筑设计概况12、建筑结构概况13、工程测量难点及有效措施14、工程测量控制思路1三、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工作22、仪器的准备23、测量校核34、图纸的学习与审核3四、施工安排31、人员的配备32、控制网的建立和测量4五、分项工程测量方法61、钢筋工程62、模板工程73、混凝土工程74、二次结构75、楼地面86、屋面工程87、针对本工程沉降观测及基坑观测88、室外工程测量129、竣工测量12六、质量管理131、现场人员质量控制132、轴线的投测与精度控制133、测量工作的管理14测量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技术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

2、测量规范gb50026-93、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高层建筑设计及施工规程、测绘出版社控制测量学、建筑施工手册制定本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二、工程概况1、建筑设计概况本工程为 总建筑面积 2、建筑结构概况本工程为5个单体楼,结构为剪力墙结构和砖混结构,一个地下车库和一个配套公建,结构为框剪结构,楼体较多,工程规模较大,工期紧,测量任务较重。且0.000绝对标高不一致,且有的单栋楼有不同0.000,测量工作要求比较高,工作必须做到认真、细致、严谨。3、工程测量难点及有效措施测量工程涉及到土建施工、装修施工等,测量控制工作尤为重要。本工程规模较大,工期紧,测量任务较重。为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精度

3、,提高施测效率,在测量工作中,我们将全面推行数字化测量控制技术,采取科学的、先进的测量手段,使测量工作成为智能化施工的第一道工序。4、工程测量控制思路(一)进场后依据测绘院给出的坐标点,在每个子单位工程四角即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侧设立导线控制点,然后通过全站仪将轴线交点投测到施工场地,再使用经纬仪转动角度布设轴线加密控制网进行定位。为保证顺利放线,每个子单位东、南、西、北侧设四个轴线控制点。轴线控制点要与全站仪投测的轴网互相校核。(二)依据测绘院给出的海拔高程点定出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点。轴线及高程控制网建立完成后,请监理验线,合格后作为下一道工序的放线依据。每次测设各楼及周边位置时,用全站仪投

4、测,数据由测量组依据图纸进行计算,质检组人员利用cad对图纸中的坐标进行推算,两者进行比较验证,结论在规范允许误差内相同后进行放线施工;结论不同时,双方同时进行验算直到结论达到规范要求,以保证施工质量。(三)控制测量放线的要求是:“快、准、严、高”即放线快、点线准、要求严、标准高。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工作(一)技术准备(1)进入现场的测量器具要有在计量检定周期的审定;(2)校核规划设计院定位桩,红线桩,水准点和城市导线点;(3)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4)建立测量数据库。2、仪器的准备(一)根据本工程的情况,配备现有测量仪器,集中光学、微电子技术、通信联络、计算机等技术设备。仪器名称规格

5、及型号数量精 度(mm)用 途全站仪zeiss14c1台1(2mm+2mm/kmd)导线控制网电子经纬仪djd2-1g5台2轴线投测、平面放线细部尺寸线电子水准仪dl-102c5台1mm高程控制测量激光垂准仪dxj35台h100/3mm竖向投测、水平扫描钢卷尺、塔尺、对讲机、计算器、计算机等若干作为辅助工具(二)上述各种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送到有资质的检定单位进行检验、校正,取得检定合格证书。设专人负责保管、保养,并做好现场标识,以保证所有仪器设备的完好使用和有效受控。3、测量校核(一)、定位依据(红线)桩的校核:对甲方提供的

6、定位依据桩的坐标进行内业坐标计算,得出其边长d、内夹角。计算后并实地对场地内的定位依据桩进行外业校测,校测红线桩的允许误差:角度60、边长12500、点位相对误差5cm,在校核合格后作为工程定位的依据。(二)、水准点的校测:对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实地采用附合测量法进行校核。其闭合差10mm时作为整个工程高程引测的依据。4、图纸的学习与审核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图纸。首先审核总平面图,校对点位坐标、距离是否对应,定位依据、定位条件是否明确合理,建筑物的几何位置关系是否符合要求和满足规划用地的要求;其次审核建筑、结构、设备施工图,主要校核平、立、剖面图是否对应一致,轴线间距、高程、结构尺寸和装修细

7、部尺寸是否相符。四、施工安排1、人员的配备(一)配备测量技师1名、测量工5名;(二)测量组长:组长由测量技师担任,参与测量方案的编制,主要负责放线及协调测量放线与其它工种的合作。(三)验线员:负责放线后的验线工作,并报请监理验收。(四)测量员:负责放线工作的具体实施,边坡、周边建筑变形观测、测量和变形观测资料整理编制。(五)配备测量验线人员是测量放线的重要质量保证系统,放线人员与验线人员同等重要,在验线过程中不能依照放线人员的思路放线,从不同点、线来重新施放,这样才能确保放线点位的可靠性和精度,然后交付监理验线。以三级校核为基本原则,决不缺少其中任何一项。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并将证书上报甲方

8、、监理经审批后方可上岗。2、控制网的建立和测量为保证总体工程和各分项工程测量工作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总承包方将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控制网分为二级:第一级为施工现场控制网,第二级为建筑物控制网。(一)、测量基本原则测绘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在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程序上“先控制后细部”。施工控制网分为施工平面控制网和施工高程控制网,布网时从整体到局部,建网时从高精度到低精度逐级加密。(二)、原始基准标桩的交接及校测工程开工前,及时联系建设方,进行现场原始永久性的基准桩的交接。交接桩测量资料必须齐全,并附有桩位示意图,标明各种标桩平面位置和标高,必要时

9、附文字说明,依照资料,进行控制点交接工作。同时,应及时组织测量人员对雇主提供的基准标桩进行必要的复测工作,并在3天内将复测结果书面提交给雇主。经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如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雇主和交桩单位。(三)、高精度整体控制网的布设根据场区平面规划和建设方提供的测量基准点为依据,建立建筑物平面控制网(见测量控制网平面图)。首级高程控制借用平面控制网的桩点进行布设,这两个控制网是工程整体控制和变型监测的依据和基准,以保证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连贯性和统一性。(1)工程测量控制网布设及等级划分按二级控制,即首级控制网(施工现场)、二级控制网(建筑物)。(2)分项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分项工程施工控制网根据

10、施工进度分不同阶段进行测设。它的布设原则要满足相关施工细部测量或施工控制的要求,全面覆盖。采用场地坐标系。(3)施工坐标系的建立为了与设计图纸坐标一致,选择轴线网中轴与轴交点为坐标原点建立施工相对坐标系坐标(笛卡尔坐标),并将轴线点和其他平面控制点坐标换算成施工坐标系坐标,换算公式为:(x-x0)cos+(y-y0)sinx-(x-x0)sin+(y-y0)cosx、y施工相对坐标系坐标;x、y城市坐标系坐标;x0、y0中心点坐标,为换算角。(4)控制网的精度设计一级高程控制网的技术指标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引测,相邻两点高程误差要求小于0.1mm。二级高程控制网的技术指标按国家三等

11、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引测,相邻两点高程误差要求小于1.0mm。楼层标高放线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指标进行,采用引测方法进行附和水准测量。(四)、施工控制网测设(1)施工(首、二级)施工平面控制网测设二级控制网建立在首级网的基础上,布设成建筑物矩形或“井” 字形平面控制网,由建筑物主轴控制线(桩点)组成,精度按国家二级导线精度指标进行,施测时应与城市导线点联测。根据本工程结构形式特点,在布设首级(二级)网时优先选择穿过工程主体结构,且在利于竖向传递的轴线或特征线。(2)施工高程控制网测设控制网布设为闭合水准路线,并与测绘院提供水准点联测以确定起算高程。水准点位的布设选择在首级平面控制网桩点上。首级施

12、工高程控制网按二等水准网的精度进行设计,观测采用二等水准观测方法。(3)桩点的设置首级平面控制桩基准点布设在无变形影响的区域;二级平面控制桩基准点布设在变形影响较小的区域;监测点设在变形量大,能确切反映变形量和变形特征的位置;并经设计确认后长期保留。水准基点借用平面控制桩。(4)测量标识测量控制点应妥善管理保护,确保桩点不被压盖、碾轧、扰动,所有控制桩点、监测点均设标识牌,牌中注明桩点的名称、精度等级、点号、数据及管理单位;对于细部测设的点位、线段用油漆进行标识,注明其性质和相关数据。五、分项工程测量方法1、钢筋工程利用往返观测将工作基点引测至墙竖向钢筋上,此项工作的精度不得低于水准网的精度要

13、求,此工作经复测无误后,交给工长作为整个施工层标高控制的依据。工长在进一步引测过程中,层间偏差值不得超过3mm的要求。现场标高点用红或蓝胶带纸进行标识,应注意胶带纸上下边的统一。在绑扎门窗洞口过梁时,可用5m钢卷尺将标高向上传递,拉尺过程中应保持立筋垂直,以免造成立筋垂直偏差过大,而导致出现过梁钢筋偏低的质量问题。工长在过程控制中,应注意检查以下部位标高情况:梁梁接头钢筋的顶标高,看钢筋是否有保护层,锚入本楼层的墙筋顶标高,电梯井下口上部筋顶标高等。2、模板工程板底模支设高度是依据测设于脚手架立杆的标高点,所以测设脚手架立杆的标高点是模板工程标高控制的着重点。测设时可选择位于满堂脚手架的角点、

14、中间点底部稳定可靠、垂直的的立杆,将标高测设其上,扶尺人员是注意标高的上方是否有扣件、横杆阻碍标高点向上的传递。然后有红或蓝胶带纸做统一的标识。测设完毕后可沿立杆向上传递,定出水平杆的标高点,利用细线将各标高点连线,检查合格后,可将此细线作为其它脚手架搭设的依据。待部分板模铺设完成将水准仪架设其上,检查模板面标高、平整度以及相邻两块模板的高低差。若发现问题,现场改正。工长在过程控制中,应注意检查以下部位标高情况:吊模侧模底标高,外墙模板标高是否低于混凝土顶面标高,跨度不小于4m梁、板跨中标高是否按要求起拱,电梯井底模,焊接预埋件标高高差等。3、混凝土工程待板底模铺设完成后,即可将水准仪架设其上

15、,将距混凝土面500mm的控制标高测设在剪力墙竖筋及暗柱立筋上,测设标高的数量应保证每面墙上有一标高点,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将各标高点拉线,检查找平,此外工作面上也架设一台激光扫平仪随时动态地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将混凝土顶面标高偏差值控制在5mm以内。4、二次结构(一)根据结构施工时的轴线控制线放出二次结构的墙边线,门窗洞口线,并弹出墙边的控制线作为装饰时抹灰的控制线。(二)按施工图绘制皮数杆,作为控制墙体砌筑标高的依据,皮数杆上应有1米线位置,以及窗台、过梁、圈梁的竖向位置。(三)设置皮数杆的位置应选在施工段两端,最大间距不超过15米,施工时皮数杆应固定在构造柱钢筋,皮数杆上的

16、500mm线应与结构钢筋混凝土墙、柱身上抄测的水平线对齐。(四)校测结构时作的+1.000线,在各房间柱、墙上抄测出交圈的1米线,作为地面面层、设备、门窗安装的标高依据,同一房间内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2mm,同一屋内误差应小于3mm。5、楼地面(一)校核四周墙面与柱身上测设出1.000米线,作为地面面层与设备安装,门口安装吊顶等施工的标高控制线。在不便于用水准仪的地方或立面上可安装连通水准管找平。电梯厅所使用的标高应与电梯施工所使用的标高一致。以防止出现错台现象。(二)基层打点冲筋后,用相应精度检查控制基层标高,检测点间距,大厅宜小于5m,房间内小于2m;吊顶施工时校核吊顶强度以保证楼层净空。

17、6、屋面工程(一)首先检查各向流水实际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测定实际偏差。(二)屋面四周测设水平控制线及各向流水坡度控制线。(三)卷材防水屋面测设十字直角控制线,上人屋面按地面面层施工测量方法施测。7、针对本工程沉降观测及基坑观测本工程地质情况极其复杂,且楼体比较多,基础施工正逢雨季,沉降观测尤其重要。(一)、沉降观测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应布置在变形明显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用精密电子水准仪采用二等沉降观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工程变形监测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测绘部门进行施测。(1)沉降观测的等级确定该工程变形观测精度等级的确定,借鉴国际测量工作者协会(pjg)于1981年第16届大会提

18、出的常用取值方法,即:为实用目的,观测值中误差不应超过变形允许值的1/201/10,或者12。结合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和工程测量规范中有关沉降观测条款,并参考同类工程经验,确定该工程属二等变形等级,即达到: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0.5,相邻变形点高差中误差0.3(高程点的高程中误差和点位中误差系相对于最近基准点)。(2)沉降观测基准网的建立及高程系统a.建立基准网控制网可布设成闭合水准网,有条件时附合在已有水准点上。水准基点应埋设在变形影响区域外的基岩或稳定的原状土层上,应保证其稳定可靠,能长期保存。基准点作为沉降测量的起始依据,其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测区周边地形概况及工程规模特征,我们拟在远离该

19、工程变形影响区域的地方埋设4个基准点,构成闭合或附合图形的沉降观测基准网。本工程采用假定高程系统。b.基准点埋设拟采用深埋水准基点,埋设深度视工程地质情况而定。c.工作基点埋设工作基点是为了便于就近施测沉降观测点,在测区内距建筑物基础深度的1.52.0倍外布设,工作基点可在已有稳定的永久性建筑物墙体或基础上设置,如无条件,应做1.5米深桩。(3)沉降观测点布设与埋设a.布点原则观测点的布设应做到密度适中,能够监控拟建建筑物的整体变形和局部变形,结合我公司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同类工程经验,具体布置时还宜符合下列规定:建筑物四角或大转角等特征位置或外墙每隔815米(规范规定为10-15米)左右或每隔

20、23根柱基上;沉降缝、伸缩缝的两侧;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的接壤处;建筑物的不同结构、不同基础形式的分界处;重型设备与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比如电梯井等部位;b.布点参照上述原则,我们按甲方提供的结构平面图布设观测点,点位位置及数量。c.观测点埋设观测点在埋设时应注意避开障碍物并保证有足够的准确立尺的空间。在长期的观测过程中,由于施工影响,难免会发生观测点被损毁的情况,此时一定要对重点部位的观测点标志进行及时恢复,以保证沉降测量工作的连续性、监测工作的即时性。(4)观测a.基准网观测按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网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往返较差、附合或环形线闭合差0.3mm,每站高差中误差0.13mm,相邻基准点

21、高差中误差0.5mm。观测周期:由于该工程规模较大且工期较长,监测控制网作为沉降观测的起始依据,所以其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水准基点埋设完毕,待其稳定后即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应连续进行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基准点的原始高程数据,建网初期每月观测一次,连续三次,基准网相对稳定之后每三个月一次对垂直位移监测网进行一次检测,连续四次;建网后期视基准网稳定情况改为半年或一年检测一次,直至观测工作结束,暂定15次。按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网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往返较差、附合或环形线闭合差0.3mm,每站高差中误差0.13mm,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0.5mm。观测周期:由于该工程规模较大且工期较长,监测控制网作

22、为沉降观测的起始依据,所以其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水准基点埋设完毕,待其稳定后即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应连续进行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基准点的原始高程数据,建网初期应每月观测一次,连续三次,基准网相对稳定之后每两个月一次对垂直位移监测网进行一次检测,连续四次;建网后期视基准网稳定情况改为半年或一年检测一次,直至观测工作结束,暂定12次。b.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沉降观测的精度指标:环线闭合差0.6mm,每站高差中误差0.3mm,视线高0.3m。观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对于整体工程作为独立的变形体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在联测时必须按附合水准路线至少联测两个水准基点,以保证具有测量施工

23、时所必须的检核条件,减少测量误差的发生。在将高程向下传递时也应进行往返观测。观测周期:考虑到拟建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物受风荷载、施工荷载等影响较大,并参考同类工程变形速率及具体的施工进度,观测周期按如下确定:结构施工阶段每施工二层观测一次;主体结构封顶观测一次,主体结构完成后每月一次观测三次,每三个月一次观测三次;竣工验收后视建筑物稳定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每隔三个月观测一次,观测四次,然后以半年为周期观测两次,半年观测一次直到建筑物沉降趋于稳定。观测中的注意事项:采用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作好测量中的各项原始数据的记录工作(包括气象条件、施工阶段等

2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的条件下工作。每次观测时,一般不允许以间视法进行,若受条件限制,亦应注意对建筑物的主要变形特征点(如转角点、不同结构分界点、地基变化点等)的监测;每次观测时,仪器禁止安放在施工现场有振动机械影响的区域,包括重型起重机械等设备。 提供观测资料包括:每次观测中间成果;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何在、时间、沉降量曲线图;沉降观测分析报告等。(二)、基坑变形观测土方工程支护结构的变形观测采用水平和竖直位移多种方法进行观测,直线坡壁采用经纬仪小角度或视准线法监测,观测点间距约2030m,并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测距的方法监测,在超深区等重点部位加测滑动式测斜仪进行监测,根据现场

25、具体情况还可辅以后方交会法和导线测量法进行监测。变形观测按三等进行,其控制网借用场地域平面控制网。垂直位移按二等水准精度指标进行监测,各观测站点要和远处空间点位进行角度锁定。监测的作用是及时反映出被监测物体的实时状态,预测其发展趋势,为有关部门提拱信息反馈,确保建筑物、重要设备及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本工程的变形监测均采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实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自动化、智能化。每次监测结束后,将监测数据、监测结果和根据已有成果分析得出的变形规律及发展变化趋势等信息,以电子和书面两种形式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8、室外工程测量施工区域内各类管线、道路纵横分布,道路有地上和地下两种形式。施工的关键

26、是建筑物正确定位和建筑物之间各类接口的正确连接。测量工作是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控制网布设要以满足施工需要为前提,平面控制网采用一级导线测量,高程控制网采用二等水准测量。道路及各类管线的细部放样要符合相关要求,要及时做好竣工测量准备工作。9、竣工测量本工程的竣工测量工作由指定具备资质的测绘部门承接并负责编制方案和具体实施。其内容应包括:建筑物定位坐标;建筑物檐高和散水高程;建筑物与周围相邻建筑物位置关系和尺寸,以及室外各道路、管线位置和标高等。作为承包商应全力配合和协助承担竣工测量施测单位,尽快完成竣工测量,保证工程顺利验收。六、质量管理1、现场人员质量控制(一)测量工程师要根据施工进度和

27、测量方案的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并作好施工测量日志。(二)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校检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三)本工程的测量防线工作必须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的精度要求。(四)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作业人员在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立即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格项立即进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检记录。互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至合格。交接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给下道工序,交接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

28、,并注明日期。2、轴线的投测与精度控制(一)土方施工阶段,主要采用经纬仪坐标放样法进行测设准确定位;地下结构主要以混凝土结构为主,主要采取经纬仪坐标放样和坐标测量相结合,向待测面投测控制点。为保证测设的精度要求,应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控制桩上进行。每个待测面要投测不少于3个控制点。控制点在使用前应经过角度、距离校核,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为便于测设,每个施测面的控制点应尽量保持上下相符。(二)0.000以上主体工程施测方法采用全站仪三维测量结合高精度经纬仪和激光铅直仪竖向传递进行控制。为便于上层结构的施测,采用投影线法或投影线延长线法,即在上层结构的投影区域内测放出其在下层水平面的投影点、线,以作为上部结构施工和构件安装的测量控制和监测依据。另外,在施测方法上主要采用内控结合外控法控制。在建筑物内适当位置预留足够的内控点,并用其他的控制点进行联测、校核。确保每层结构面上测设轴线控制网的准确性,以作为轴线向上传递的基础,并逐层传递。每层投测的轴线控制网(点)和转换接力层的控制点应定期与外侧控制点联测、校核。控制点每个施工流水段设置4个,要保证点与点的通视,便于丈量。(三)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投测施测面上控制点的测设精度按一级平面控制实施。 3、测量工作的管理(一)测量管理工程现场所有测量工作由总承包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