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窟艺术的宝库 1 教学目标 1.应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 艺术的宝库 ,这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 2.应会 :通过查找资料 ,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对敦煌石窟有代表 性的造像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3. 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 ,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 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 ,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 2 学情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下册开篇欣赏课。本课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了 解和学习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 ,从石窟艺术追溯到佛教的起源 ;从对雕塑、壁 画艺术的欣赏 ,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 ,文化的了解
2、 ,对宗教文化的了解 ;同时通过 对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国外所谓探险家的掠夺 ,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 ,激 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 3 重点难点 (1)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2)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4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 教学活动 活动 1【讲授】石窟艺术概述及缘由 v 石窟艺术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 , 尤以丰富多彩的 壁画著称于世。石窟的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 ,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 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 ,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
3、史迹画 ,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 ,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这里有 高大的坐像 ,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 ,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 ,数量众多 ,堪称 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活动 2【讲授】四大石窟( xx 窟)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 25 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 壁上,上下五层 ,南北长约 1600米。始凿于 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 开凿,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 v 敦煌自西汉起即为西域重镇 , “丝绸之路 ”的畅通也使得中国和中亚及西方诸 国的商业、文化交流得以发展 ,佛教和佛教艺术即是循此路线 ,经敦煌传入中国 的。唐代是中国封
4、建社会的高峰期 ,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交流最活跃的时期 ,莫高 窟的营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仅至武周圣历元年 (公元 698年),即已有 “窟室一千 余”。 五代时期及宋代 ,河西地区相对稳定 ,当地统治者及僧、民又开凿了许多洞窟 , 并对前代洞窟进行了全面维修。西夏统治期间 ,几乎没有开凿洞窟 ,仅是对以前的 石窟加以改建或修补。元代 ,密宗佛教盛行 ,所以期间开凿的石窟均带有密宗色彩 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鲜为人知 ,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道士王圆箓发 现藏经洞被后 ,旋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 ,其中英国人斯坦因 ,先后 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还有法国人伯希和 ,掠
5、走 5000 件文书精品 ,美国人 华尔纳用化学胶布粘走壁画 26 幅等,现在中国只保留了不到两万件文物。 活动 3【讲授】四大石窟( xx) 16、17、 v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 16 公里的武周山麓 ,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 , 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 45个,计 1100多个小龛 ,大小造像 51000 余尊, 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 ,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1961 年国务院公布 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五个石窟现在分别被命名为第 18、19、20窟,也称“昙曜五窟 ”。 文成帝去世后 ,即位的献文帝和孝文帝于公元 467-494 年间继续在武周山麓 凿洞
6、塑像 ,形成了云岗石窟建造的第二个时期 ,也是最盛的时期。这时期开凿的石 窟共分五组 ,即现在的第 7、8双窟,第9、10双窟,第 1、2双窟、第 5、6双 窟和第 11、12、13窟。 v 云岗石窟的主佛像 ,高 14 米 ,为三世佛之一。面部表情祥和 ,鼻梁高挺 ,但双 目为后人所补 ,略显不协调。 vxx 菩萨头部 v 富有人间的生活气息 ,形成了中国的人像雕刻。脸形丰腴 ,为当时典型的中 原人物形象。也正是这种原因 ,才能博得广大信众的崇敬和喜爱。 “昙曜五窟 ”是云岗石窟中开凿最早的 ,它们形制基本相同 ,平面呈马蹄形或椭 圆形,穹窿顶,前开拱门,门上方开明窗 ,高达15米以上,但形
7、式却近似僧人修禅所居 的草庐。窟内主像形体高大 ,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 ,两侧各有一佛侍立或倚座 ,合为 “三世佛 , ”但,主从相差悬殊。 主像背后雕饰华丽的舟形背光直达窟顶中央 ,壁间遍刻千佛 ,有的还刻有贴壁 雕的菩萨、罗汉等形象 活动 4【讲授】四大石窟( xx) v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的伊水河畔,现存石窟1352个,石龛750个,佛 像 97300多尊,号称“十万佛像 ”。另有石刻佛塔 39座,碑刻题记 3680块,与敦煌、 云冈、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佛教石窟 ,因而闻名于世。龙门石窟有 “佛教石刻 艺术博物馆 ”之誉 , 古阳洞位于龙门西山南部 ,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它原为
8、天然石灰岩洞 后被加工为椭圆形平面 ,穹窿顶的石窟。正壁雕一佛二菩萨二石狮 ,南北两壁各凿 三层像龛 ,雕有飞天、佛传故事和礼佛图等。宾阳洞位于龙门西山北部 ,是龙门石 窟中继古阳洞后开凿的第二大窟 ,在北魏龙门石窟中最有代表性。原计划修建三 窟,但耗时 23年,动工 802,366人次仅完成了宾阳中洞 龙门石窟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珍品。尽管千余年来的风吹日晒和人为破坏,尤 其是清末和民国年间中外强盗和奸商不断将佛像和浮雕凿下盗卖至国外或毁坏 , 使得石窟中伤痕累累 ,但它至今仍然以惊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每一个热爱艺术的 人。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 (公
9、元 493907年)期间 ,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 题材的艺术作品 ,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活动 5【讲授】四大石窟( xx 石窟) v 麦积山是甘肃省天水市东南 30 公里处的一座孤峰 ,高仅 140 米 ,呈圆锥形 , 如同农家堆起的麦垛 ,故名麦积山。石窟分布在这座小山丘南侧绝壁悬崖上 ,现存 有 194窟,7000多尊大小佛像 ,近 2000米壁画 ,窟中以泥塑为主 ,被中外学者誉为 “东方雕塑博物馆 ”。 v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城东南 45 公里处 , 秦岭山脉西端 ,因其外观 “如民 间积麦之状 ”而得名。石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 (公元
10、 384-417 年),以后南北 朝时期的北魏、西魏、北周和隋、唐、宋、元乃至明、清等十几个朝代,都在这 里进行了营建。 后秦时期 ,佛教在关中得到大力传播 ,麦积山石窟即是此时开凿的。按照时间 石窟的营造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是第一阶段,也是石窟开 凿的高潮期 ;隋代、唐代为第二阶段 ,但现在保存下来的作品已不多 ;宋代是第三阶 段,是麦积山石窟兴建的又一个高峰 ,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一定的地方色彩。 这是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种 ,在石碑上开龛造像 ,呈浮雕效果。麦积山石窟的开 凿年代在北魏与宋代之间 ,主要以南北朝作品为主 ,其造像风格以 “秀骨清像 ”为典 型代表。 活动
11、6【讲授】石窟艺术(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 v 石窟的建筑艺术 现存 500 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的 492 个 ,有禅窟、殿堂窟、塔庙 窟、穹隆顶窟、 “影窟”等形制 ,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 40余米、宽 30米 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 窟型 ,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 ,加以消化、吸收 ,使它成为我国民 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活动 7【讲授】石窟艺术的特点 1、建筑 以石洞窟为主 ,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 2、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凭。 3、总体平面依崖壁作带形展开 ,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 4、由
12、于建造需开山凿石 ,故工程量大 ,费时也长。 5、除石窟本身以外 ,在其雕刻、绘画等艺术中 ,还保存了许 多我国早期建筑形象。 活动 8【讲授】石窟的建筑艺术 现存 500 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的 492 个 ,有禅窟、殿堂窟、塔庙 窟、穹隆顶窟、 “影窟”等形制 ,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 40余米、宽 30米 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 窟型 ,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 ,加以消化、吸收 ,使它成为我国民 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活动 9【讲授】石窟的壁画艺术石窟壁画 富丽多彩 ,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 ,山川景物 ,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 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 ,是十六国至清代 1500 多 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 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 ,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 ,是中华民族 发达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 ,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 ,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 的形象史料。 活动 10【讲授】石窟的彩塑艺术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 ,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 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 ,有圆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