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五带 练 习 题 学习目标: 1、记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方向、周期),并能正确演示和解释自转、公转的基本的运动规律。 2、理解地球自转是如何产生了昼夜交替和解释时差现象。 3、比较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记住五带的划分(名称、界限、特点) ?你能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吗? 观察讨论 1.地球是围绕 什么自转? 3.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 2.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 叫做地球自转。 定义: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
2、俯视呢?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太阳光 由 于 地 球 不 透 明 1.昼夜更替昼夜更替 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绕转的中心:地轴。 3、方向:自西向东。 4、周期:一天,或约24小时。 5、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昼夜更替。 2.地球上不同地方,产生了时间差异先看到日出,东边时间早,西边时刻晚 3.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围绕地轴向东转, ?一圈就是一整天; ?北逆南顺看时针, ?方向判断它指点; ?昼夜交替它形成, ?西晨东昏辨时间 随歌谣学地理随歌谣学地理 自转歌谣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
3、太阳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 ?地球公转周期: 自西向东 约为365天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赤道 冬至 12.22 春分 3.21 秋分 9.23 夏至 6.22 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公转示意图 9月23日前后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赤道(0 ) 赤道 ( 0) 南回归线(23.5S )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冬季,12、1、 2月 秋季,9、10、11月 北回归线 (23.5 N)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 季节及月份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昼夜等长,无极昼极夜现象 昼长夜短,北极圈有极昼,南极圈有极夜现象 昼夜等长,无极昼极夜现象
4、 昼短夜长,北极圈有极昼,南极圈有极夜现象 23.5N 0 23.5S 23.5N 0 23.5S 3.21 春分 6.22 夏至 9.23 秋分 12.22 冬至 3.21 春分 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 定义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 _ 方向 自_向_ 旋转中心 _ 周期 约为_ 意义 _变化很明显 产生_ _长短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二、地球的公转 公转 西西 东东 太阳太阳 一年一年 四季 五带 昼夜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 季节 春分 赤道 3、4、5 月为春季 夏至 6 月 22 日前后 昼最长 夜最短 秋分 赤道 9、10、11 月为秋季 冬至 12 月 22
5、 日前后 昼最短 夜最长 三、四季的变化三、四季的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以北半球为例) 3 月 21 日前后 昼夜等长 北回归线 6、7、8 月为夏季 9 月 23 日前后 昼夜等长 南回归线 12、1、2 月为冬季 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1地球公转的特征 (1)概念: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称为地球的公转。 (2) 特征:地轴是倾斜 的,地球的北极始终指向北极 星附近。地球公转时,地球 的公转轨道和地轴之间存在 着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的度数 是 66.5。 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四季的变化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使得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热量不同,形成了四季北
6、半球的季节:春季(3、4、5 三个月), 夏季(6、7、8 三个月),秋季(9、10、11 三个月),冬季(12、1、2 三个月)。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规律如图 126。 (2)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地球的公转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 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 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 地球的公转 1、定义:地球绕太阳的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 2、方向:自西向东。
7、3、周期(时间):一年。 4、重要特征: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规定倾角),且空间指向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公转小结地球公转小结 4、重要特征: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规定倾角,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和公转的轨道平面保持66.5的夹角,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 5、产生的现象: (1)形成春夏秋冬四季 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
8、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特点: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2)昼夜长短变化(北半球为例) 春分日(3.21):昼夜平分。 夏至日(6.22):昼最长,夜最短。 秋分日(9.23):昼夜平分。 冬至日(12.22):昼最短,夜最长。 三、五带的划分 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同一时间内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情况不同,冷热就有差别,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五带。 五带 范围 气候特点 阳光直射与极昼极夜 情况 热带 23.5N23.5S 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 夜现象 北温带 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 夜现象 南温带 23.5S66.5S
9、 北寒带 终年严寒 南寒带 66.5S90S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终年炎热 23.5N66.5N 四季变化明显 66.5N90N 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 夜现象 地球五带的划分 地区 夏至日 夏至日冬至日 冬至日 冬至日次 年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 其以北地区 最大 由大变小 最小 由小变大 南回归线及 其以南地区 最小 由小变大 最大 由大变小 南 北 回 归 线 之间的地区 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最大,其他时间随 太阳直射点的远离和接近而变小或变大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受太阳直射点南
10、北移动的影响,某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不同地区的变化规律不同,正午太阳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具体见下表: 思考? 1、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 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 2、哪里有阳光直射现象? 哪里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 北寒带、南寒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级圈之间 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地区 有直射阳光 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获得热量多,气候终年炎热 得到热量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季节变化明显 获得热量少,气候终年寒冷 大多数月均温在20以上 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大多数月均温在0以下 练练 习习
11、 1、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其位置是( 160E, 23.5 S )。 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转动的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C、转动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3.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B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4.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有( D )。 A.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 B.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致 C.都围绕太阳转 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是自转的结果 5、将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
12、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A.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 B.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四季变化 6、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正确的是( B ) A、23.5S 冬至日 B、23.5N 夏至日 C、23.5N 冬至日 D、23.5S 夏至日 7.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B )。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极圈 8.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5W)位于( A )。 A、西半球 B、南寒带 C、东半球 D、中纬度 9.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C )。 A.上海(约31N) B.北京(约40N) C.海
13、口(约20N) D.厦门(约24N) 10、我国南极考察队由上海出发到我国的南极考察站中山站(69S,76E),途经地球五带中的几个。( B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11、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我国正处在四季中是( A ) 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 12.有关春分日时,我国各地学校昼夜情况是( A )。 A.我国各地所有学校昼夜等长 B.南方比北方学校所在地昼长 C.东部学校比西部学校所在地昼长 D.只有位于同纬度的学校昼夜等长 13.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位于( B )。 A.回归线上 B.赤道上 C.极圈上 D.本初子午线上 14.10月1日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 C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15.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 D )。 A.纬度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形地势状况 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 16、“五一五一”这一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进口美国大豆协议书
- 餐饮废品处理协议书
- 门诊输液带药协议书
- 资产收购终止协议书
- 防火治安责任协议书
- 轻微事故理赔协议书
- 露营基地合同协议书
- 创世纪教育合作协议书
- 剧组住酒店合同协议书
- 门面出租押金协议书
- 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控制电路
- GB/T 8923.3-2009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3部分:焊缝、边缘和其他区域的表面缺陷的处理等级
- GB/T 29645-2013塑料聚苯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
- GB/T 17766-2020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 FZ/T 21001-2019自梳外毛毛条
- 酵母菌的简单染色和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课件
- 光伏发电项目投标书
- 霍山石斛教学课件
- 【表格】面试评估表(模板)
- 管道吊装专项方案
- 房屋租赁协议简单版(个人租房合同可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