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实验研究方法及技术_第1页
化工实验研究方法及技术_第2页
化工实验研究方法及技术_第3页
化工实验研究方法及技术_第4页
化工实验研究方法及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乙酸乙酯制备的实验设计组员:5人学号姓名学号姓名20131414931522013141493182 2013141493092 20131414931022013141493018 实验技术路线的选择:乙酸乙酯的物性参数:外观:无色澄清液体。 香气:有强烈的醚似的气味,清灵、微带果香的酒香,易扩散,不持久。 熔点():-83.6; 折光率(20):1.37081.3730; 沸点():77.06; 相对密度(水=1):0.8940.89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04; 饱和蒸气压(kPa):13.33(27); 燃烧热(kJ/mol):2244.2; 临界温度():250.1; 临

2、界压力(MPa):3.8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73; 闪点()(开杯):7.2; 引燃温度():426; 爆炸上限%(V/V):11.5; 爆炸下限%(V/V):2.0; 室温下的分子偶极距:6.555*10-30;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酮、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根据查阅的资料,选择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生产乙酸乙酯。乙醇的物性参数:分子式 结构式 相对分子质量 46.07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熔点():-114.1 沸点():78.3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密度(空气=1)1.59;稳定性

3、:稳定;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用作溶剂;乙酸的物性参数:在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的无色液体;乙酸的熔点为16.6(289.6 K);沸点117.9(391.2 K);相对密度1.05;闪点39,爆炸极限4%17%(体积);纯的乙酸在低于熔点时会冻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目前,乙酸乙酯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乙酸酯化法、乙醛缩合法、乙醇脱氢法和乙酸/乙烯加成4种。乙酸酯化法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这是由于浓硫酸有酸性强、吸水性强、性能稳定、价廉等优点, 而且溶于反应物料中, 是均相催化反应, 反应均匀

4、, 因而在全塔内都能进行催化反应。催化作用不受塔内温度限制, 反应机理清楚, 容易实现最优控制, 这些优点可以使反应精馏生产装置大型化。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也有其不可克服的缺点, 即硫酸严重腐蚀设备,其强氧化性易引起磺化、碳化或聚合等副反应, 产品纯度低, 后处理进程复杂, 三废量大。 乙醛缩合法J .Am .Chem .Soc .发表了2 个醛分子在金属醇化物催化下发生歧化生成酯的Tishchemko 反应, 对于乙酸乙酯来说, 就是乙醛在以乙醇铝为主体的复合催化剂作用下, 经一步反应合成乙酸乙酯, 反应式如下: 该反应机理尚不十分清楚, 1973 年OrgamicChemistry Vol

5、 I .6thed Longman 说可能包含氢负离子转移:此法乙醛的转化率为97 %, 乙酸乙酯的选择性为96 %, 副产物主要是乙缩醛。20 世纪50 年代末欧洲开始建立工业化生产装置, 70 年代已大型化。我国南京化工研究院于1993年开始对该法进行研究, 目前已完成中试试验。黑龙江石油化工研究院于1999 年完成中试并进行了技术鉴定。广西化工研究院目前也对该法进行研究, 已取得阶段性研究结果。乙醛缩合法的缺点是催化剂铝上的配位体OC2H5 易被OH 基取代, 使催化剂失活,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乙缩醛易脱水, 脱出的水促进乙醇铝水解, 使催化剂很快失活。 乙醇脱氢法乙醇脱氢法生产乙酸

6、乙酯反应如下:反应历程包括乙醇脱氢转化为乙醛、乙醛与水歧化为乙酸和乙醇、酸醇酯化生成乙酸乙酯3 个连串反应。20 世纪90 年代初清华大学化学系首先对此工艺进行研究, 开发出催化剂Cu/ZnO/Al2O3/ZrO2 , 并获国家专利。英国Kvaerner 工程公司于20 世纪90 年代研究乙醇脱氢法生产乙酸乙酯, 同时已经在南非建成第一家工业化生产工厂。该工艺的关键问题在催化剂, 目前国内的催化剂选择性较差, 根据反应历程, 产物中有中间产物乙醛与乙酸, 另外还有副产物乙烯、丙酮等十几种。由于H2 对平衡的抑制及降低副反应要求, 单程转化率只为60 % 70 %。该工艺反应工段简单, 但分离设

7、备多, 流程复杂, 主要是副产物必须分离, 微量的乙醛、丁醛、巴豆醛气味难闻, 须充分脱除。由于分离工段塔多, 因而能耗比传统工艺还高, 操作设备多的同时, 人员费用也相应较高。 乙烯与乙酸直接加成法 随着化学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 炼油技术的不断提高, 乙烯已经成为一种丰富而价廉的化工原料。由于乙烯与乙酸直接加成反应生产乙酸乙酯既是原子经济型, 又是环境友好型的反应, 因此乙酸和乙烯加成酯化合成乙酸乙酯的新工艺备受化工界关注。乙酸和乙烯酯化合成乙酸乙酯的研究报道始于20 世纪60 年代, 该工艺的关键在于催化剂体系的研制。现有的催化剂体系主要为以下几类:矿物酸及磺酸类催化剂, 氧化物类催化剂,

8、 粘土矿物类催化剂-层状硅酸盐, 离子交换树脂类催化剂, 杂多酸化合物催化剂。上述几种催化剂中, 杂多酸化合物结构较稳定, 通过改变其组成元素可以达到调变其性能的作用。正因为杂多酸化合物有此良好的催化特性, 所以杂多酸化合物对此反应的催化作用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重视。 传统的乙酸酯化法工艺在国外被逐步淘汰,而大规模生产装置主要采用乙醛缩合法、乙醇脱氢法和乙酸/乙烯加成法 ,其中新建装置多采用乙酸/乙烯加成法,我国的乙酸乙酯则主要采用乙酸酯化法进行生产。实验研究方法: 此实验重点在于合成乙酸乙酯,重在可逆反应本身,所以选择热模实验法;在工业生产前要做工业规模实验,确定工业工艺参数。 实验流程: 乙

9、酸和乙醇酯化得主反应是 由上述反应可知,此反应是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需要一个浓硫酸加料系统; 以乙酸和乙醇作原料,需要原料加料系统; 反应物都是液相,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需要一个抗腐蚀的反应器; 由于此反应是可逆反应,要增大转化率,工业的一般做法是导出产物,因此需要一个产物乙酸乙酯的导出系统; 从反应器出来的初步产物含有杂质,需要一个除杂系统。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乙酸和乙醇酯化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流程,如下图:乙酸贮槽 产物导出 浓硫酸 精馏塔 除杂系统 产物乙醇贮槽实验内容: 反应温度对实验指标的影响实验 反应原料配比对实验指标的影响实验 反应时间对实验指标的影响实验 催化剂浓硫酸

10、的浓度对实验指标的影响实验实验设计:此实验有4个主要的实验因子,采取正交实验设计得到最佳实验条件。ABCD四个因子,各因子假设有3个水平,采用第二个正交表实验号列号水平ABCD111112122231333421235223162312731328321393321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按上表所列的实验一一进行。参考文献:1. 赵权江. 醋酸乙酯生产技术进展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7(11) 2. 李玉芳,李明,伍小明. 乙酸乙酯的生产技术及市场分析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10(07)3. 黄焕生,黄科林,杨波,卢军,李若华. 乙酸乙酯合成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化工技术与开

11、发. 2007(12)4. 金栋; 肖明. 乙酸乙酯的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 2010(6)5. 杨春辉;代淑梅;李秋园;郑英钢;王伟.乙酸乙酯的生产精制工艺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2015年第3期39-40,共2页6. 杨晶晶.乙酸乙酯的生产工艺及工艺改进J.中国西部科技.2015年第1期45-46,66共3页7. 刘明. 乙酸乙酯的市场需求与生产方法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04.doi:10.3969/j.issn.1006-7906.2004.05.0188. 韦毅;黄科林;王桂英;彭小玉.乙酸乙酯合成的研究进展J .大众科技 .2013年6期9. Screen

12、ing of Kluyveromyces strai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ethyl acetat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 cultivation system外文期刊 Christian LoserThanet UritFranziska NehlThomas BleyEngineering in Life Sciences, EI SCI 2011 410. Techn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Bioethanol-Based Chemical Process: A Case Study on Ethyl Acetate外文期刊 Nguyen T. Hong ThuyYasunori KikuchiHirokazu SugiyamaEnvironmental Progress & Sustainable Energy, EI SCI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