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农用地转用(一)农用地及农用地转用的概念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分类的规 定,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因此任何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或者不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都不是农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用地、 养殖水面等。农用地转用,是指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确定的农用地依据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及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报 批后转变为建设用地的行为。 农用地转用又称为农用地转为建设 用地。为利用土地转为建设用地以及农用地内部之间的相互转换 不属于农用地转用的范围。(二)农地转用制度审批程序土地管理法第44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 转为建设用
2、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 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 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的,由国务院批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 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 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 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 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 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批准。”(三)农地转用程序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程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3、提出申请。由组织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县、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农用地专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等批准手续。2、逐级报批。按规定由县、市人民政府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国家产业政策及补充耕地等情况进行审 查。3、组织实施。农用地转用经批准后,由事实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农用地转 用的实施。如果占用耕地,必须履行补充耕地的义务和责任。二、征用土地(一)征用土地概念征用土地是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依照法定程序将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并依法给予被征用土
4、地单位和个人一定补偿的行为。征用土地实行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 两级审批制。(二)征用土地审批权限国务院批准征用土地的权限是:1、征用基本农田;2、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 35公顷;3、征用其他土地 70公顷以上。其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市县人民政府没有征用土地的审批权。(二)征用土地的程序征用土地的程序是:1、拟定征用土地方案,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2、公告征用土地方案;办理征地补偿登记;3、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交付被征用土地。(四)征用土地公告征用土地公告应当包括:1、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2、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3、征
5、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员安置途径;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地点。(五)征用土地补偿标准根据土地管理法第 47条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 需要安置 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单位平 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 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 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 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三 年平均年
6、产值的十五倍。依照规定标准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 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 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 产值的三十倍。三、建设用地审批(一)建设用地概念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分类的规 定,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即用于修建各种 物体的土地。建设用地的类型包括:(1)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即城 乡居民住宅、学校、医院、商业、道路、给排水、电力、电讯、 防洪、供热等公共设施用地;(2 )工矿用地,即工业用地和矿业 用地,包括工业产房、各种仓库、动力设施
7、、各种堆场、道路、 矿山操作场地及配套设施等用地;(3)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包 括机场、铁路、公路、港口、航道、水电站、水库及人工运河等 用地,不包括天然河道用地;(4 )旅游用地,即专门供旅游参观 的设施用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游乐厂、高尔夫球场等用地;(5) 军事设施用地,包括军事训练、军事指挥、防务设施、营房、武 器装备仓库等用地;(6)其他建设用地,除上述之外的各类建筑 物、构筑物用地。(二)建设用地使用权及特征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利用土地营造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建设的权利。建设用地使用权分为国有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和 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国有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公民、 法人和其他
8、经济组织进行非农业建设依法使用国有土地的权利。 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和个人进行非农业生产 建设依法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权利。 法律对集体土地建设用地 使用权的主体有较为严格的限制, 一般只能由本集体及其所属成 员拥有使用权。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和其他经 济组织进行建设,需要使用集体土地,必须经过征用,使之转为 国有土地后才能取得使用权, 即国有土地使用权。一般不允许全 民所有制单位或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拥有集 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有以下几个特征:(1)建设用地使用权同农用地使用权相区别,是对土地进 行非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而从事建
9、设的权利。也就是说 建设用地是不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2)建设用地发展权属于国家,土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在土地用途管制的前提下依法使用土地。任何建设占用土地, 都必须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审查, 特别是农用地转为建设 用地,必须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占用农用地不符合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的,不予批准,建设项目不得立项。(3)禁止集体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搞房地产建设。(三)建设用地申请报批程序1、项目用地预审建设单位在申请建设项目的同时应向建设项目批准机关的 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预审申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收文后5个工作日内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 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
10、审报告。2、申请用地建设单位持可行性研究批复或其它有关批准文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用地手续。建设单位提出用地申请时,应当填写建设用地申请表并附具如下材料:(1) 建设单位有关资质证明。(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或其他有 关批准文件。(3)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 告。(4)初步设计或其他有关批准文件。(5)建设项目总平面布 置图。(6)占用耕地的,必须提交补充耕地方案。(7)建设项目 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应提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3、拟定方案(一书四方案)市、县人民政府土地仃政主管部门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建设用地申请,应当受理,并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
11、0日内拟定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 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4、上报审批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到上报的建设项目呈报说 明书和有关方案后,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审批权限在省的, 应当在5日内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审批权在国务院的,省政府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提出审查意见后,按程序直接报送国务院。 各项方案经批准后,按程序直接报送国务院。各项方案经批准后,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批件后 5日内将批复发出。5、组织实施“一书四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制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在被征用土地所在的乡、
12、镇范围内公告。支付征地也补偿费用。6、颁发证书市、县人民政府土地仃政主管部门按照供地方案向建设单位提供土地,并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或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建设单位依照规定办理土地登记。四、农用地转用、征用土地和建设用地审批的关系农用地转用审批是指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是土地用途发生变更的审批;征地审批是指将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土地,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审批;建设用地审批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提供 给建设单位使用的审批。 三者之间的内涵和管理方式不同, 但在 实际工作中相互交叉、联系。除不需要办理征用手续的之外,分三种情况:1、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属于国务院,而征用土地批准权属于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 国
13、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时, 同时批 准征用土地,不再另行办理征用土地审批。2、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和征用土地批准权都属于省级人民政 府的,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时,同时批准征用土地,不 再另行办理征用土地审批。3、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属于省级人民政府而征用土地批准权属于国务院的,先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后,再报国务院批准征用土地;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的文件作为国务 院批准征地的依据之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 集镇建设用地区内 在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征用土地审批后,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 用地区外建设项目单独选址和办理农用地
14、转用、征用土地的,建设用地的审批权由批准农用地转用的人民政府行使。五、临时用地(一)临时用地概念临时用地是指工程建设施工和地址勘察需要临时使用,在施工或者勘察完毕后不再需要使用的国有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包括因临时使用建筑物或其他设施而使用土地。临时用地期限-般为一年。(二)临时用地批准权限建设项目施工和地址勘察需要临时使用土地的,未占用耕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占用耕地0.2公顷以下的,应当报地区行政公署或设区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 管部门批准;占用耕地0.2公顷以上的,应当报省土地行政主管 部门批准。(三)临时用地审批手续临时用地应按下列程序和办法办理手续:1、临时用
15、地单位就临时用地征得土地所有权者或国有土地 使用者同意,并就补偿和使用后恢复等事项初步达成协议。2、临时用地单位向当地县、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提出临时用地申请,并附其与土地所有者或者国有土地使用者达 成的原则协议。在城市规划区的,还应当取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 部门的同意。3、县、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临时用地的用途、使用方式、土地权属、补偿、复垦措施及退还时间等进行审查后, 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发给临时用地许可证。占用耕地的,应当依法上报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4、临时用地经依法批准后,临时用地单位根据土地权属与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正式
16、 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并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 偿费。临时用地获得批准后,用地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用途和期限合理使用土地。用地期满后,应当交还土地并恢复原地貌。(四)临时用地使用权因建设所需对农村集体土地的临时使用权,是全民所有制单位因建设需要依法取得的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 内临时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测, 临时需要材料准备场、运输道路 和其临时设施,在已征土地不能满足需要时, 经批准工程项目用 地和地质勘测机关批准,全民所有制单位可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签订临时用地协议,取得临时使用权。这种土地使用权期限短, 一般不超过2
17、年,且是有偿的。使用期满,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归 还,并恢复土地的生产条件。(五)临时用地补偿标准关于临时用地的土地补偿费用, 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由 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可视临时使用土地的时间长短和对土地所有 人造成的实际损失来计算。如地质勘查临时用地,用农用地的, 可视给农业生产造成的实际损失情况确定补偿费用。损失一季农作物产值的,补偿一季;损失二季的,补偿二季;损失全年的, 补偿全年产值。对地上附着物(如青苗、树木)造成损害的,使 用人应酌情予以补偿,补偿费应支付给附着物产权所有人。 如在 国有土地上进行勘察的,如给原国有土地使用者造成损失的, 也 应酌情给予补偿。补偿不同于赔偿,补偿是以适当为原则的。六、农村宅基地(一)农村村民住宅用地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可以申请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但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的标准。已经达到或者超过标准的,不得再申请使用宅基地,也 不得在农村购买住宅。但由于房地产继承等原因形成的多处住宅(包括宅基地),原则上不作处理,村民可以出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律师起草环境保护协议起草及审查收费标准合同
- 2025年度合同主体变更审批流程与责任追究规范
- 2025年度养老服务行业退休人员劳务聘用合同
- 2025年度专业市场营业场所租赁合同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个体户雇工劳动权益保护与晋升机制合同
- 2025年度房屋抵押借款合同风险预警与防范策略
- 2025年硫酸铁行业现状分析:全球硫酸铁市场规模将达975.91亿元
- 2025年包装设备行业前景分析:包装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实现显著提升
- 2025年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作品集合同范本
- 保安员综合理论考试题库备考500题(含各题型)
- X证书失智老年人照护身体综合照护讲解
- 2025劳动合同法重点法条导读附案例详解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度花卉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合同2篇
- 2025年度花卉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合同3篇
- 小学班会-交通安全伴我行(共25张课件)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案例)
-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4版》课件 第1、2章 概论、需求预测与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