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作业1_第1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作业1_第2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作业1_第3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作业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作业 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论语、诗教; 2、兴、怨; 3、美、善; 4、知言;浩然之气; 5、论其世也;尚友也; 6、 自然;人为; 7、意;意; 8、,报任少卿书 ;发愤著书; 9、古今之变;一家之言; 10、比; 兴;二、名词解释1、(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怨 说是孔子在论语 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 中说: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 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 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

2、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 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 兴、观、群、怨 说对后世影 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2、(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 虚静 ,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 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 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 精神状态。庄子 大宗师说: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 虚静 ,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 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 绝学弃智 的基础上方可达到,

3、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 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 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 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 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 庄子的 虚静 说对后世影响极大, 后世的文学家和 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 说的影响。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 虚静说联系的。庄子认为 虚静 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 是 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 从创作主体来说, 必须具备 虚静的精神状态, 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 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 必须要达到 物化 的状态。什么是 物化呢?在庄子看来, 进入虚静状态之后, 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 就会忘掉一切

4、, 甚至忘了自己, 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 而达到认识上的 大明 。 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 (天)和客体的 自然 (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 物化的境界,这就叫做 以天合天 。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 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孟子的 以意逆志 说3、孟子的 以意逆志 :孟子在孟子 万章上中说: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 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提出了以意逆志 说。所谓 以意逆志 ,就是说说诗者(即读 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 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

5、作品,比较接近 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 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后世大 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4、司马迁的 发愤著书 说: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 诗三百,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提出了 发愤著书 说。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 伟大人物的事迹和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真正伟大的作品, 大都是作 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 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 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 争、发愤著书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对汉武帝刘彻并没有发泄私愤,而 是既写了他残忍、 好大喜功

6、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迹, 也写了他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的 伟大之处, 有着公正的 实录 精神。 发愤著书 说对后来韩愈的 不平则鸣 说、欧阳修的 诗穷而后工 说都有很大的影响。三、单项选择题1、 B; 2、 A; 3、 D; 4、 A; 5、 A。四、翻译题1、孟子对万章说: 一个乡村的优秀人物,就会和那个乡村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国家级的优 秀人物就会和国家级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性的优秀人物就会和天下性的优秀人物交朋 友。和天下性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感到不够, 就又向上去追论古代的优秀人物。 吟诵他们的 诗歌, 研读他们的著作, 不了解他的为人,可以吗?因而要追论他的时代。 这就是向上追寻 古

7、人而去与他们交朋友啊。 提出了 知人论世 说2、世人所贵重的道,载见于书籍,书籍不过是语言,语言自有它可贵之处。语言所可贵的 是(在于它表现出的) 意义, 意义自有它指向之处。 意义的指向之处是不可以用言语传达的, 而世人因为注重语言而(记载下来)传之于书。世人虽然贵重书籍,我还是觉得不足贵重, 因为这是贵重(那)并不(值得)贵重的。本来,可以看得见的是形状和色彩;可以听得见 的是名称和声音。可悲呀!世人以为从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就足以获得那大道的实际情 形。可是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实在是不足以表达那大道的实际情形的。知道(大道)的 不说,说的又不知道(大道) ,那世人又岂能认识它呢!这是

8、庄子的 “言不尽意” 说,强调了语言文字的局限性, 指出语言文字不可能把人们复杂的 思维内容充分地表现出来, 为后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意在言外” 的传统的产生和意境说的 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五、问答题1、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答: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主要应该指论语八佾中的一句话,“子谓韶 , 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 ”中提出的 “尽善尽美 ”。就是说要求文艺作 品 “尽善尽美 ”,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孔子为什么说韶是“尽美矣,又尽善也 ”呢?历代经学家中有一种解释, 因为韶乐是舜乐,舜有圣德, 是受禅让而得天下, 故“尽 善尽美 ”;武乐是周武王乐,

9、武王是以征伐取天下,孔子反对用武,故认为武乐 “尽 善”而不 “尽美”。但到底什么样才叫 “尽善尽美” 呢?我个人认为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 就是论 语为政篇的“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 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其和 也。”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从文 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 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 不要过于直露。总之,什么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呢?就是孔子所说的“尽善尽美” 。怎样才能做到 “尽善尽美”呢?也是

10、孔子所说的“思无邪” ,即要求文学艺术作品的“中和”之美! 2、试简析论语中的 “兴、观、群、怨 ”说 答:“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 文中说: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 兽草木之名。 ”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 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 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 达到和谐, 起到团结人的作用; 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 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 “兴、观、群、怨 ”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

11、 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3、庄子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在文学史上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答:庄子哲学本身崇尚自然,主张清净无为。因此,在文艺美学思想上,庄子派把崇尚 自然、反对人为作为其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 作为其审美标准和艺术创作的原则。 庄子 秋 水篇明确提出要“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 ,否定和取消了人的智慧和创造,这种哲学 观点反映在文艺美学方面,就形成了崇尚自然,反对认为的审美标准和艺术创作原则。 庄 子将尊重自然绝对化,这无疑存在着片面性,但庄子中的一些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故 事,如庖丁解牛、 轮扁斫轮等, 无不阐发其崇尚自然的艺术创造原则和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

12、, 庄子 在这些故事里反复要说明的是这样一个道理: 即艺术虽也是人工创造, 但因其主体 精神与自然同化,因而也绝无人工斧凿痕迹,从而达到天生化成的境界。后世受庄子影 响的文学家、 艺术家、 批评家也都把这种境界作为对文学创作进行文学评价的一个标准, 特 别重视那种无人为造作之迹的合乎天然的艺术创造, 他们反对雕琢堆砌, 主张淳朴无华; 反 对矫揉造作,主张天然化成。这是庄子 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对后代文学艺术家艺术 创造影响的主要积极方面。 例如后代的大诗人陶渊明、 王维、苏轼等的创作无疑都受到过 庄 子文艺美学思想的影响,创作了许多自然纯朴,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作品。4、孔子主张 “诗可以怨

13、 ”,请指出:什么是 “诗可以怨 ”?它对我国古代诗 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答:诗可以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1)从诗学理论方面看: “诗可以怨 ”被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范畴后,被后世的文学 批评理论家们经常称引和阐述, 因而成为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一个传统理论命题, 其内涵就是诗歌可以用来向统治者进谏,可以批评不良的政治现实,不过这种批评要委婉, 不直露。例如汉代司马迁在评价屈原 屈平之作离骚 ,盖自怨生 发愤著书 ”说。汉代毛诗大“怨 ”情(诗品序说: “离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们常常称引、 阐述和丰富这一理论命题, 和他的离骚等作品时,就特别

14、强调他的“怨 ”的特点,认为也”( 史记 屈原列传 ) ,并且提出了其本质是怨愤和直谏的 序的 “讽谏 ”说、南朝梁钟嵘的诗品序特别强调诗歌要抒发 群托诗以怨。 ”)、唐代韩愈则提出了本质与司马迁 “发愤著书 ”说一脉相承的 “不平则鸣 ”说、 白居易则提出了诗歌文章 “为时为事而作 ”的美刺说等等,无不是在继承和发扬孔子 “诗可以怨 ”的理论传统。即使到了现当代,很多文学理论批评家强调诗歌等文学创作要“干预现实”“干预生活 ”,也是 “诗可以怨 ”的理论传统的继续和发扬。( 2)从诗歌创作方面看:由于孔子 “诗可以怨 ”被引入诗歌理论批评,成为儒家诗教的一个 重要内容, 并被用来指导诗歌创作

15、, 古代许多进步诗人文学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这个 理论,并用来指导自己的诗歌创作,这也就形成了中国诗歌中的 “怨 ”即干预社会生活, 批评黑暗政治的现实主义传统, 从屈原、 陶渊明、 杜甫、白居易、 陆游,及至清代的龚自珍、 魏源、黄遵宪等人都在自己的诗歌作品里描写社会现实生活, 批评不良政治, 主张社会改革, 这无疑是受孔子 “诗可以怨 ”的影响, 并以之指导自己的创作, 创作了许多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的诗歌作品。即使是现代当代诗人的郭沫若、 闻一多、艾青、 臧克家等人的批判黑暗社会的 作品,也可以说是 “诗可以怨 ”精神的继承。总之,孔子的 “诗可以怨 ”是培养造就中国诗歌现 实主义的优

16、良传统的一个重要原因。5、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了严格的实录精神,请结合文学史简述这种实录精神和 创造原则产生了什么影响?答: 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最早肯定司马迁的实录 精神的是东汉史 学家班固他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 史记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 谓之实录。实录 就是班固所说的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即真实地记述历史 人物和历史事实,不夸张,不隐瞒。 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他的 实录 精神,他受到 汉武帝的残酷打击和迫害, 因而 发愤著书 ,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 实录 精神。例如在 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 而是客观地记述武帝的事迹, 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他的 残忍和好大喜功以及求仙访道、 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 对汉高祖, 也是既写了刘邦的推 翻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 他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也揭露了他的 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