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部分少数民族的礼貌礼节6_第1页
第二节部分少数民族的礼貌礼节6_第2页
第二节部分少数民族的礼貌礼节6_第3页
第二节部分少数民族的礼貌礼节6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礼貌礼节教案制作: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赵丽华 礼貌礼节4-2-6 学科 礼貌礼节授课教师执教班级授课日期 年 月曰 课题 第四章 我国部分民族和港澳台地区礼貌礼节 第二节部分少数民族的礼貌礼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掌握壮族、土家族的礼貌礼节、节庆习俗和饮食习惯等礼仪知识 能力 培养学生对零散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 学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礼貌礼节知识,开拓视野,完善礼仪学科的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 壮族、土家族的礼貌礼节、节庆习俗和饮食习惯等礼仪知识 教学难点 壮族、土家族的礼仪习俗中的喜好及禁忌 教学方法 教授法、启发法、演示法教学课时 教学用具 教学

2、教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与 教学意图 【课题导入】 播放影片刘三姐片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少数民族,你从哪些方面的表现做 出的判断? 引起注意, 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 【新课教授】 第四章 我国部分民族和港澳台地区礼貌礼节 第二节部分少数民族的礼貌礼节 ? 概述 简述西南的地理区域特点、主要民族及分布特点。 十一、壮族 (一)简介 壮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 族。早在公兀前三世纪,居住在今广西、云南的壮族就和当时中原人民有了较为密 切的交往。壮族有语言,通用汉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 撞”、僮”。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

3、文。1957年壮文方案被国 务院批准,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 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 器。壮族妇女则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 称,还有风格别致的 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壮族还以唱山歌闻名,山歌言词婉转、 讲究押韵、富有感染力。壮族还善舞,具有悠久历史的铜鼓舞”节奏鲜明,舞步 雄健。 ?居住区域东北三省为主 ? 人口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壮族人口有1617.88万人 ?生活形式一一在历史上就善于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种植水稻。 ?服饰特色一一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

4、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 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 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课件展示 情景表演, 教师引导评 析。 宗教信仰:壮族宗教的起源很早,它从自然崇拜开始,经历了动植物崇拜、图 腾崇拜、祖先崇拜至多神崇拜的过程。 (二)礼貌礼节 ? 生活礼仪 有客人来访,他们都会热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双手奉上茶。有客人 在家,不可以大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和客人共餐,要两腿落地,和肩 同宽,不能跷二郎腿。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 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

5、, 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 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 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 鸡翘必须敬给老人。 (三)节庆习俗 ?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阅读课本。 ? 提问引导:找一找与汉族节日名称相同的节日? ? 与汉族的节日进行对比 春节 儿童节 ? 特色民族节日:请学生制作小组电子展板,下一次课交流 (四)饮食习惯 ? 饮食特点:主食、烹饪技法、喜好风味 ? 对饮食习惯进行归纳总结,填写表格 喜欢的食物 不喜欢的食物 (五)禁忌 ? 生活禁忌 ? 家居禁

6、忌 课件展示表 格答案 强化记忆礼 仪禁忌,突 破教学难点 ? 饮食禁忌 ? 其他日常生活禁忌 对壮族的礼貌礼节进行小结 十二、土家族 (一)简介 土家族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 县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宣恩、利川、恩施等县(市), 重庆市的酉阳、秀山、黔江等县,以及贵州省的印江、沿河等县。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 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 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 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

7、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 舞蹈有 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 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 打家伙”等。 居住区域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人口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土家族人口有802.81万人。 生活形式从事农业。 服饰特色:土家族服饰具有尚检朴”的总体特征。土家人多用自织、自染的土 布(家机布)做衣料。男子多穿黑色或蓝色,女子将布染成鹿子闹莲”、喜鹊 闹梅”、双凤朝阳”等富有喜色的图案。 男式服饰的基本特色是:上衣为琵琶襟”,后来逐渐穿对襟短衫和无领满 襟短衣;缠腰布带;裤子肥大,裤脚大而短,皆为青、蓝布色,多打绑腿

8、;头 包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呈人”字形;脚穿偏耳草鞋、?满耳草鞋、布鞋或 钉鞋。 女式服饰的基本特色是: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 筋”),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后改为 裤脚上镶三条彩色花边的大筒裤 (二)礼貌礼节 ? 生活礼仪 土家族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时粗 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 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 (三)节庆习俗 ?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阅读课本。 ? 提问引导:找一找与汉族节日名称相同的节日? ? 与

9、汉族的节日进行对比 过年 ? 特有运动项目:请学生制作小组电子展板,下一次课交流 小贴士:哭嫁 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 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 贤德的标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 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哭嫁,源于妇女婚姻 之不自由,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今天,婚姻自由了。土家 族姑娘在结婚时也还要哭嫁,但现在的哭嫁仅是一种仪式罢了。 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独特形式。新娘出嫁的头天晚上,爹娘邀请亲邻 中的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围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称陪十姊妹歌。十姊妹 围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十摆”,新娘哭 一摆”,厨师在桌上摆一样菜,摆完后, 其余九姊妹轮次哭,最后又由新娘哭十收”,厨师再一样一样将酒菜收进,菜收完, 陪十姊妹活动即告结束。哭嫁的歌词内容很多,十摆”、十收”有哭祖宗之德,爹 娘之恩,姐妹之谊,兄嫂之贤,故土之情等等,有时也骂媒人。陪哭多是难分难舍 的缠绵之词。音律多用七字八句的顺口溜,女口爹娘恩德比天地,哺育教养心操碎, 树欲静而风不息,恩德未报就别离。远望故里盼归期,归来又能住几时?门前小河长 流水,女儿眼泪长长滴。” (四)饮食习惯 ? 对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