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药处方分析运用在中药药学服务中的临床效果_第1页
探讨中药处方分析运用在中药药学服务中的临床效果_第2页
探讨中药处方分析运用在中药药学服务中的临床效果_第3页
探讨中药处方分析运用在中药药学服务中的临床效果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讨中药处方分析运用在中药药学服务中的临床效果关键词:药学服务; 中药; 处方分析;0 引言近年来, 随着我国药学服务的不断发展, 中药房药学服务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不仅需要进行传统的药品调制, 还包括辅助治疗、药品调配以及处方分析等一系列内容, 尤其是处方分析, 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在一定程度上对减少用药差错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3。因此, 本文研究了中药药学服务中运用中药处方分析的临床价值,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中药房的中药处方1200份为研究对象, 年龄20-81岁, 平均 (50.5±18.4) 岁

2、, 其中女500例, 男700例, 疾病类型:泌尿系统疾病300例、消化系统疾病550例、呼吸系统疾病350例。1.2 方法1.2.1 处方分析方法:收集中药处方的不合理运用情况, 并且对不合理处方的原因进行分析, 包括诊断与方剂不符、未标注脚、药物配比不当、用药重复以及用量错误等。1.2.2 中药处方分析的运用方法:通常情况下, 运用中药处方分析包括以下几点: (1) 处方注脚。注脚的作用是简要描述和介绍中药, 比如药效提高方法、药材的煎煮时间以及煎煮方法等, 配药医师要对中药处方注脚进行明确标注, 并且根据处方注脚,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2) 配药禁忌。在对中药处方进行配制时, 配药禁忌

3、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参考依据, 所以配药医师在配药时, 要严格按照配药禁忌要求, 并且在审核配方和配药时, 应该严格掌握药材的药力、药量以及药效等, 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 合理配药。需要注意的是, 一旦出现配伍禁忌或患者自身条件禁忌时, 应该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 及时为患者更换处方; (3) 用药剂量。运用中药对病症进行治疗时, 应该严格控制中药的使用剂量, 如果不能对药物剂量进行合理、科学的控制, 不仅会影响疗效, 还容易出现诸多毒副作用, 严重的情况下, 还可能导致医疗事故。所以在配制中药处方的药量时, 配药医师要对药物剂量进行严格控制, 并且尽量做到因病而异、因人而异。同时, 在对

4、中药处方进行配制时, 还应该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 酌情控制给药剂量, 比如在配制体质虚弱者、残疾人士、老年患者、儿童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处方时, 尽量减少给药剂量, 并且运用温性药物, 尤其是一些毒性较强的药材, 应该对其使用剂量进行严格控制; (4) 符合诊断要求。配药师在对中药进行配制时, 应该与主治医师保持有效、及时的沟通, 并且根据诊断结果的疾病症状, 确定中药处方和配制比例, 使用药风险降低, 保障用药安全。1.3 观察指标。对中药处方的不合理情况进行观察, 包括药物配比不当、用量错误、诊断与方剂不符、用药重复以及未标注脚等。1.4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13.5软件分

5、析数据, 运用χ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 以P2 结果2.1 中药处方的不合理情况。本次研究的1200份处方中, 90份不合理, 占7.5%, 其中20份为诊断与方剂不符, 占1.67%, 25份为未标注脚, 占2.08%, 12份为药物配比不当, 占1%, 9份为用药重复, 占0.75%, 24份为用量错误, 占2%。2.2 干预前后中药处方的不合理情况比较。干预后, 中药处方的不合理发生率下降明显, 对比差异显著 (P表1 中药处方干预前后不合理情况对比n (%) 3 讨论在中医治疗中, 中药处方是比较重要的一个依据, 也是中医辨证施药的一个具体表现4-6。在中药药学服务中运用中药

6、处方分析具有以下优点: (1) 可以与经典处方相结合, 制定合理的加减治疗方案; (2) 能够及时发现处方中的临床适应症和用药功效, 有助于提高配药医师配制方剂的准确性; (3) 能够进一步检查中药处方中的药物配伍禁忌、用药方法以及用药剂量等, 避免出现失误情况, 从而使中药房的药学服务水平提高; (4) 可以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进行检查, 避免出现重复用药情况; (5) 在一些带有脉案的中药处方中运用处方分析, 可以确定处方中的立法、主症以及诊断等, 使配药医师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 对方剂进行调制, 真正做到辨证治疗7-9。在本次研究中, 与干预前相比, 干预后的中药处方不合理发生率

7、明显下降, 这一结果与谢华金10-11等研究报道一致。由此可见, 临床上将中药处方分析运用在中药药学服务中, 可以使中药处方的不合理现象减少, 使不合理处方比例降低, 从而使中药房的药学服务质量提高。参考文献1赵宇菁.中药药学服务中中药处方分析的应用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 (32) :4541-4542.2胡爱萍, 李娜.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 2017, 23 (08) :143-145.3李海涛, 刘丹, 蔺爽.处方分析在中药药学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 14 (07) :39-40.4周海坚.处方分析在中

8、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 (08) :1532-1533.5谢华金, 邱芝青, 蔡德, 等.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07) :28-29.6倪观锋, 朱学鑫, 苏亚军.我院中医科2016年中药处方130719张用药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 2018, 25 (09) :36-37.7徐洋洋, 吴萍, 周仲瑜, 等.面痛病古代处方用药规律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 30 (04) :686-689.8丘远聪, 郑建华, 陈文滨, 等, 周丹.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 2018, 16 (06) :167-169.9郑红霞.中药处方点评在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 2018,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