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01 压强和浮力 从粒子到宇宙(必刷实验题)(原卷版)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10/f1b3936d-1271-460b-9ecb-237184394bdc/f1b3936d-1271-460b-9ecb-237184394bdc1.gif)
![中考专题01 压强和浮力 从粒子到宇宙(必刷实验题)(原卷版)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10/f1b3936d-1271-460b-9ecb-237184394bdc/f1b3936d-1271-460b-9ecb-237184394bdc2.gif)
![中考专题01 压强和浮力 从粒子到宇宙(必刷实验题)(原卷版)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10/f1b3936d-1271-460b-9ecb-237184394bdc/f1b3936d-1271-460b-9ecb-237184394bdc3.gif)
![中考专题01 压强和浮力 从粒子到宇宙(必刷实验题)(原卷版)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10/f1b3936d-1271-460b-9ecb-237184394bdc/f1b3936d-1271-460b-9ecb-237184394bdc4.gif)
![中考专题01 压强和浮力 从粒子到宇宙(必刷实验题)(原卷版)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10/f1b3936d-1271-460b-9ecb-237184394bdc/f1b3936d-1271-460b-9ecb-237184394bd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01压强与和浮力 从粒子到宇宙(期末必刷39道实验题)题型、知识点涵盖全面,难度梯度分明一、实验题1(2020苏州市吴江区同里中学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1)实验中通过观察_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2)对比_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_;(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是否正确,_并叙述理由:_。2(2020苏州市吴江区黎里中学八年级期末)小明为了估测大气压的值,选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进行实验。(1)如图甲所示,
2、小明先测量出了注射器 _的长度,读数为_;(2)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底端,排净空气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按如图乙所示安装好实验器材,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器筒,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8.2N时,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则小明测得的大气压的值为_;(3)此实验结果比标准大气压_,原因可能是_。3(2020苏州市吴江区黎里中学八年级期末)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1)如图甲所示,该实验装置的名称是_。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_ (填“漏气”或“不漏气”);(2)实验前,小强发现压强计U
3、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A再多加一些红墨水 B倒出一些红墨水C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D按压金属盒的橡皮膜(3)小强保持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答:_,原因是:_。4(2020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八年级期末)小迪在吸管的下端装入适量的小钢珠后用蜡封住并使底部平整,制成了简易的密度计,如图所示,将密度计放入液体中呈漂浮状态,h 为密度计浸在液体中的深度。(1)吸管的下端装入适量小钢珠,是为了使吸管能_漂浮
4、在液体中;(2)漂浮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_(大于/小于/等于)它的重力;(3)将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时,测得两次 h 相差 1cm,已知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3,则密度计浸在水中的深度是_cm;(4)若测量液体密度时,密度计接触到容器的底部,测得的密度值将_(大于/小于/等于) 实际值。5(2019江苏连云港市八年级期末)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_。(2)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_N
5、,得到的结论:_。实验步骤ABC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1.61.80.50.3(3)实验中,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 _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6(2019仪征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周末小明看到爷爷将软管连到自来水龙头上,打开水龙头后利用软管喷出的水来浇花草细心的小明发现,爷爷将软管出水口按住变扁后,从软管出来的水喷得更快、更远为了弄清其中的道理,小明进行了相关研究。(1)查找资料:小明了解到一个新的物理量:流量,流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用字母Q表示,即Q = V/t,流量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建立模型:如
6、图甲所示,截取一段软管AB(粗细均匀的软管可视为圆柱体),若水流在内向右匀速流动,设水流速度为v、管内通道的横截面积为S、水从B端流到A端所用时间为t,则AB间水柱的体积V=_(用含S、v、t的表达式表示,注意体积V和速度v字母符号的区别);从而根据流量的定义可得Q = v S,它表示流量等于流速与横截面积的乘积。(2)小明很快明白了:水龙头接上软管打开后,在水流量相同的前提下,将出水口按住变扁后,出水口的面积_(变大/变小/不变),根据Q = v S可知出水口水流的速度_(变大/变小/不变),所以喷得更远。(3)小明继续进行研究,打开水龙头,自来水通过一段软管流过如图丙所示的水平玻璃管待水流
7、稳定后,竖直玻璃管_(C或D)管中的水面较高。(4)小明打开水龙头(流量不变)向一容器中注入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丁,则该容器的形状可能是_(口大底小/粗细均匀/口小底大)。(5)小明还发现打开水龙头后(流量不变),只要水流不散开,就可以观察到水柱越来越细,如图乙所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7(2020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八年级期末)小华同学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她把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示数如图所示,再将它分别浸入水和盐水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N,该金属块的体积是_m3;(2)图乙、丙、丁、戊几种情况中,图
8、_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3)做甲、丙、戊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_是否有关;(4)做_三次实验(选填“甲戊”序号),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保持_不变,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是否有关;(5)以下用到的研究方法与第(3)、(4)中用到的方法相同的是_(填字母)。A用光线来表示光B探究深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C将泡沫小球靠近发声的音叉,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D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将小车从同一高度释放8(2020苏州市吴江区七都中学八年级期末)小明有以下实验器材:2mL的注射器、10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他要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1)本实验的原理是二
9、力平衡和p=_;(2)为了粗测大气压的值,因选择的注射器是_;(3)将下列实验步骤填写完整: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长度为4.00cm;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_Pa。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_;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由此可知,此
10、时活塞所受到的_(摩擦力/大气压力)为0.3N。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了大气压的值。9(2020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同学们用空塑料瓶和细沙等实验器材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g取10N/kg,水=1103kg/m3)(1)为了测出塑料瓶的体积,小明进行如下操作: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在左盘中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33g;在空塑料瓶中装入适量细沙,拧紧瓶盖,在瓶颈系一细绳,手拿细绳将塑料瓶完全浸没于烧杯的水中(瓶没有接触烧杯,水未溢出),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获得平衡,所用砝码总质量和
11、游码所示质量之和为167g,则塑料瓶的体积是_cm3;(2)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如下三种猜想,并举出了相应的实例猜想一,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例:铁块在水中下沉,木头浮在水面上;猜想二,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例:鸡蛋可以在水中下沉,在盐水中可以浮起来;猜想三,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实例:在游泳池里,人越往下蹲感觉到水向上托自己的力越大。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选择了装入细沙的塑料瓶和其他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根据实验步骤d和_(填序号),可以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根据实验步骤c和d可以验证猜想三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对该猜想对应的实例,合
12、理的解释是:在游泳池里,人越往下蹲受到的浮力越大,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有关;要验证猜想一是否正确,可以在塑料瓶中_后再进行探究;同学们讨论认为:猜想一和猜想二中的实例反应了物体的浮与沉可能与密度有关,要选用一个能漂浮在图e中盐水上的物体时,物体的密度应小于_g/cm3(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3)小明根据图中a-e的实验操作,给出一种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如图a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装沙的塑料瓶在空气中的重力G;如图c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装沙的塑料瓶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其示数为F1;如图e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装沙的塑料瓶浸没在盐水中(未接触烧杯底),其示数为F2;则:盐水密度表达
13、式为:=_。(用上述字母和水的密度水表示)10(2020江苏苏州市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下列4种猜想:猜想1: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2:浮力大小与物体浸人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猜想4: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1)如图1所示,小明把一个柱状固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使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逐渐增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此实验说明猜想 _ 是正确的;(2)如图2所示,小明将同一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此实验为了验证猜想 _ 。在实验中,观察到石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则说明石块
14、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_ (选填“大”或“小”);(3)为了验证猜想3,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_ ;(4)为了验证猜想4,小明将重力相同而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到所受浮力大小不相等,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请指出他的实验方法的错误: _ ; _ ;(5)如图3所示,将装置放在电子秤上
15、,把浸没的物体缓慢下沉(物体未碰到烧杯底部),电子秤的示数 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2020江苏苏州市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小明想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其探究过程如图所示:(1)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_。小明在调试时发现,用手捏金属盒的橡皮膜时,U形管中的液柱几乎不动,可能的原因是_;(2)在实验中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这是用了_法;(3)实验A、B、C、D中控制不变的量是深度,这是为了探究_;(4)比较_两组实验的现象,得到的结论是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5)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通过比
16、较_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12(2020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八年级期末)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中。(1)实验中,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对_(填“针筒”、“活塞”)的压力;(2)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可以近似看成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拉力F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是一对_(平衡力/相互作用力);(3)研究对象受大气压力的受力面积等于注射器的截面积。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出_的长度L;(4)计算大气压值,其表达式为p=_;(5)实验中,小华正确使用了测量仪器,且读数正确,但她发现测量结果总是偏小,其主要原因是_;(6)另一方面,考虑到活塞与针筒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
17、华改进了实验,如图2所示,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活塞通过水平细线及定滑轮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9.8N,然后向外缓慢抽出杯中的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5.6N,已知活塞面积为710-5m2,则所测大气压的值为则活塞与注射器筒之间的摩擦力为_N,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_Pa。13(2020江苏苏州市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1) 在安装好液体压强计后,发现不管用力重压还是轻压, U型管内水面高度差几乎不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_ ,调整的方法是 _ 。A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18、B往右边支管吹一口气 C将右管中液体倒出一些(2) 将压强计调整正常后,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型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 _(3)固定好探头所处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不变,这说明,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 _ (选填:相等/不相等)。(4)如图乙、丙所示,小明将探头分别放置在不同液体中深度相同的位置,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_ 。(5)小竹同学改装了液体压强计,将U型管的两端都分别连接了软管和探头,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的液面是齐平的,小竹将两个探头分别置于装有密度为甲、乙
19、的液体的甲、乙容器中,当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U形管的液体位置如下图所示,则甲_乙(选填:大于/等于/小于),为了使得U形管液面再次齐平,小竹将 _ 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增大;当U形管再次齐平后,一旁的小建测出了此时两个探头在甲乙两容器中所处的深度h甲和h乙,则甲= _ (用乙、h甲和h乙表示)。14(2020江苏苏州市盛泽一中八年级期末)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小明同学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侧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大气压(填
20、“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填序号)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做如图所示的检查时,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端液柱的高度差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3)压强计调节好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所示。他发现图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杯子中盛的是盐水,小明的结论并不可靠,理由是:_;(4)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端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下面操作不能使两端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_。(填序号)A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BU形管中换用
21、密度更小的酒精C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15(2020苏州市吴江区七都中学八年级期末)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如图(a)、(b)所示两个实验(1)在上述实验中,根据 _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2)通过观察图(a)、(b)可得出结论 _ 。此后该同学又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作用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其原因是 _ 。(3)设图(b)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_pc。(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 _
22、 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16(2020苏州市吴江区七都中学八年级期末)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_;(2)实验步骤 A中先让注射器吸
23、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的目的是_,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目的是_;(3)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_ cm2。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_ Pa;(4)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找出了下列可能原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A B C D(5)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
24、步骤,这是为了_,则大气压强的值应为_ Pa。17(2020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生活,善于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探究。(生活发现)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作出猜想)猜想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猜想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_ 有关。(实验验证一)为验证猜想一小明进行如下实验爆作:步骤一:取一根长约为1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
25、,在室温(20)下用水银封闭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下表面的位置,如图甲;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 _ 为止;步骤三:再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得出结论) _ 。(实验验证二)小红利用传感器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装置,探究验证猜想二。(1)实验中,小红要控制气体的 _ 、 _ 不变,改变 _ ,测量 _ ;(2)小红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试验次数压强p(Pa)体积V(m3)pV值(Pam3)11.591050.7510-521.201051.0010-530.9
26、71051.2510-540.751051.6010-550.601052.0010-5分析表中数据,可得结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一定时,压强与体积 _ 。18(2020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某班同学课外时间利用实验室器材,来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一)小明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同一物体A逐渐浸入到密度为0的液体中,并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一些结论。(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甲、乙、丙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所
27、受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有关/无关);(3)由实验可知A物体的重力为_N,A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的浮力是_N;(二)小红组认为:物体浸没之前所受浮力大小可能还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为了探究这个问题,老师为她们准备了以下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足够多的水与水槽、一个密度大于水(表面标有等距离线)的均匀长方体,如图戊。为了便于弹簧测力计挂住长方体,老师在长方体上设置了a、b、c、d四个挂扣。请你用以上器材帮助小红完成以下实验步骤和分析论证的设计。(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挂在a处,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一条线处,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用弹簧测力计挂在_处,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_处,读出并记录弹
28、簧测力计的示数F2。(分析论证)若,说明物体浸没之前,它所受浮力大小与_;若,说明物体浸没之前,它所受浮力大小与_。19(2020江苏南通市八年级期末)小薇同学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探头进行了液体压强和浮力的综合探究。(1)紧密蒙在探头下端的橡皮膜,形变程度越大,说明它所受的液体压强越_。(2)实验时的情形如图乙所示,比较图乙和图乙_,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比较图乙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_有关。(4)小薇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探头继续探究:向溢水杯中注水,直到溢水口水流出时停止加水,最后溢水杯中的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用细线悬挂
29、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探头刚好浸没,如图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量筒中,排开水的体积为_mL,此时探头所受的浮力为_N;探头从图乙位置不断缓慢往下放(不接触底部,细线足够长),排开水的质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填字母)。A一直变大B先不变后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20(2020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八年级期末)(7分)小华同学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她把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示数如图所示,再将它分别浸入水和盐水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N,该金属块的体积是_m3;(
30、2)图乙、丙、丁、戊几种情况中,图_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3)做甲、丙、戊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_是否有关;(4)做_三次实验(选填“甲戊”序号),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保持_不变,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是否有关;(5)以下用到的研究方法与第(3)、(4)中用到的方法相同的是_(填字母)。A用光线来表示光B探究深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C将泡沫小球靠近发声的音叉,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D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将小车从同一高度释放21(2020江苏泰州市八年级期末)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1)实验步骤
31、: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细铅丝图中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 ;把密度计放在盛盐水 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的长度h2 。请回答下列问题:(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2)密度计是利用_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 (填“越小”或“越大”)。所以密度计的刻度越往下越_(填“小”或“大”)。(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盐水=_。(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用水表示)22(2020扬州市梅岭中学八年级期末)在物体的浮与沉学习中知道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则
32、称为悬浮。不少同学认为只要是平衡状态下也可以称为悬浮状态,大林同学提出如果在水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液体阻力的作用不可称为悬浮状态,为此全班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认为若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能算悬浮状态,同时提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阻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上网查询资料了解到同一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所受阻力与物体的迎流面积(形状)和物体运动速度有关。为了探究在液体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同学们借助自制潜水艇进行了下列探究。(1)让自制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如图A,然后再其底部放置一些体积相同质量忽略不计的泡沫小球(如图B),通过不断调整发现自左向右在底部依次黏贴1个、4个、9个泡沫
33、球,然后使其从水底部浮起,当上浮一段时间进入指定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潜水艇的运动过程,如图C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对于在底部黏贴泡沫小球而不是其它地方黏贴的目的是_;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三次潜水艇上浮运动的速度之比是_,他们受到的液体阻力之比是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一液体中,当物体的迎流面积(形状)相同时,_。(2)为了研究“阻力与迎流面积(形状)的关系”,同学们提出改变迎流面积(形状),利用如图D所示的潜水艇由水底同时浮出,比较潜水艇浮出水面的先后顺序即可比较所受阻力的大小,这样的方案_(“可行”或“不可行”)。 (3)在一次实
34、际的操作中,某同学让自制潜水艇以5cm/s的速度匀速直线下潜,至杯底后,潜水艇排出100cm3的水,该潜水艇以5cm/s的速度匀速直线上浮,潜水艇的外壳及体积不发生改变,试求该潜水艇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到的阻力约为(_)A1N B0.5N C0.25N D0N23(2019江苏无锡市八年级期末)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每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1)由(b)、(c)实验步骤得到的数据可以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_(选填“有关”或“无关”)(2)由(c)、(d) 实验步骤得到的数据可以得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无关(3)由实验数
35、据可以求出该物体浸没在浓盐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N.(4)用弹簧测力计悬挂另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3kg/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求:物块的质量_;物块的密度_;物块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24(2019江苏苏州市八年级期末)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探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的实验.(1)小强与小磊合作,自制了一个气压计,从玻璃管的管口向瓶内封闭少量气体,使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到
36、瓶口以上,如图所示,此时瓶内的气压_(大于/小于/等于)瓶外的气压.(2)小强托着气压计从一楼开始上楼,每上一层观察一次玻璃管内水面与瓶口的高度差,小磊将数据记录成如下表格楼层1234567高度差(cm)5.25.55.86.16.46.77.0(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从一楼至七楼的过程中,玻璃管内水面与瓶口的高度差在逐渐增大,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_.(4)从一楼至七楼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变小/不变/变大).(5)如果在瓶中装满液体,就可以制成一个的测量_仪器.25(2019镇江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用手边的铅笔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1)如图1所示,手指压铅笔尖,手感到疼因为力的
37、作用是 _ ;(2)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匀速拉动,如图2所示根据 _ 比较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由此可得: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可以 _ (选城“增大”或“减小”)摩擦力;(3)如图3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并保持静止,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_ 一对平衡力(选填“是”或“不是”);此时,两手指的感觉不同,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_ 有关;(4)用适量的铁丝绕在铅笔的一端制成一个简易“密度计”,并将它先后放到水和某液体中,其静止后的位置如图4所示,该密度计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水和F液,则F水_F液,两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水_液(两个空均
38、选填“”“”或“=”)26(2020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配重_,使吸管能竖直漂浮在液面上(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液、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液_水(选填“”、“”或“=”),液与水、h及H的关系式是液=_(3)小明根据图(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
39、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2刻线的_(选填“上”或“下”)方(4)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c)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简便尝试:_27(2019江苏扬州市八年级期末)小明在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密度计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交的刻度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1)如图甲、乙所示,让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可以判断:装水的容器是_(甲/乙),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 m1、m2
40、,则 m1_(/)m2(2)小明将一支铅笔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铜丝体积忽略不计),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 1.0g/cm3; b.将其放入酒精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酒精的密度值 0.8g/cm3; c.像标弹簧测力计刻度一样,将整个铅笔均匀标上刻度,你认为刻度 0.8 应该在图丙中的_(p/q)点. 他将做好的密度计放入已知密度 0.9g/cm3植物油中进行检验,发现液面明显不在 0.9g/cm3的刻度处你认为原因是_.(3)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液,密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
41、深度为 h(如图丁)、自制密度计的质量为m,铅笔的横截面积为 S,请你推导出 h 与液的关系式:h= _(用给定的字母表示推导结果).要使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可适当_(增大/减小)配重.(4)若测量液体密度时,密度计接触到容器的底部,测得的密度值将_(大于/ 小于/等于)实际值.28(2019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八年级期末)小明每天测量同一个鸡蛋的质量,再把鸡蛋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浮沉情况后,取出放好下表是他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鸡蛋的体积保持不变,g=10N/kg,r=1.0103kg/m3 )(1)第 57 天鸡蛋所受浮力为_N,鸡蛋的体积为_cm3 ;
42、(2)试猜想鸡蛋存放时间越长,质量越小的原因是_;(3)设第 1 天鸡蛋受到浮力为 F1,第 70 天鸡蛋受到的浮力为 F2,则有 F1_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根据表格的现象请说出如何鉴别出新鲜鸡蛋和存放时间较长的鸡蛋_29(2020江苏泰州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课本上的几个小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1)在图甲所示实验中,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此时会观察到_的现象,这是由一于在瓶底浇冷水后,液面上方_,导致液体的沸点降低所致. (2)图乙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为观察到小瓶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大瓶瓶盖应该
43、_(旋紧/拧开);为使漂浮于水面上的小瓶子下沉,小明应_ (松开/捏紧)手指. (3)如图丙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制成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当用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止的铝箔条左端,再靠近其右端时会观察到铝箔条_(均被吸引/均被排斥/一次被吸引,另一次被排斥).此实验中,通过铝箔条的转动可推断橡胶棒的带电情况,这种实验方法是_(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30(2019江苏泰州市八年级期末)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乙中物体未放入前溢水杯装“满”了水,物体浸没
44、后,水全部溢出到旁边的小烧杯中溢出水倒入量筒后的情况如图丁所示(1)为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_两图,结论是_;(2)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甲、乙两图中F1和F2的大小,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此结论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3)根据浮力的知识,由图示信息可得: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N;图丙中盐水的密度为_kg/m3(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4)爱动手的小明在经历上述探究实验后又制作了如图戊装置“浮沉子”,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将大塑料瓶密封后,用力挤压塑料瓶后,小瓶
45、下沉;小芳也学着做了一套该装置,可用力挤压大塑料瓶后,小瓶却始终不能下沉,则可能的原因是_(答出一种即可)31(2017江苏泰州市八年级期末)李老师在学校的物理社团活动中,组织学生制作“浮沉子”1,器材:塑料瓶1个(含瓶盖),吸管1根,回形针1枚,剪刀1把,烧杯1只,适量水2,制作与原理(1)剪一小段吸管,长约3厘米,再对折,将回形针套进对折的吸管管口,使吸管不会张开,就完成了浮沉子如图甲,吸管受力能对折说明_(2)将烧杯装水,把做好的浮沉子轻轻放入调整浮沉子,使浮沉子漂浮在水面上,只露出水面一点点如图乙此时浮沉子受到的重力、浮力分别为G1和F1;在塑料瓶中装水(接近瓶盖下沿),把调好的浮沉子
46、放进塑料瓶里,盖紧盖子,用手挤压瓶子,可以看到浮沉子下沉并能悬浮在图丙中的位置,此时浮沉子受到的重力、浮力分别为G2和F2,则G1_F1,F1_F2(选填“”、“”或“”)(3)在制作过程中,小陈同学盖紧了盖子,用很大的力也未能使浮沉子下沉老师说,你轻轻地摇晃几下瓶子,再用力试试果然,小陈轻轻地摇晃了几下瓶子后,微微用了点力就使浮沉子下沉了,摇晃后浮沉子易于下沉是因为_你还有其他方法吗?请说出你的方法_32(2020江苏南京市八年级期末)小华利用气球做了一组小实验,如下图所示:(1)如图(a)所示,用羊毛衫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头发被吸引,这是因为带电体有_的性质;(2)如图(b)所示,
47、将吹足气的气球固定在玩具小车上,当打开气嘴放气时,小车将向左运动,这说明_;(3)如图(c)所示,将气球放入杯中,吹鼓起气球,这时提起气球能把杯子吊起来,杯子被提起是因为气球对杯子_;(4)如图(d)所示,将气球放在钉板上,再将木板放气球上,并向木板上放置重物,气球变形但不会被戳破,这是用_的方法减小压强的;(5)如图(e)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气球中间沿纸面向外快速移动物块,小华会观察到_。33(2020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八年级期末)小明和同学在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相关实验。(1)如图,小明把一块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测得示数为2.5N,手持弹簧测力计的上端,把玻璃板往下全部放入水中一定深度处,再慢慢提起弹簧测力计,当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2.5N(大于/小于/等于),其中的原因是_;(2)小华和小琴两个探究小组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设备,小华小组用的是甲图所示的一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小琴小组用的是乙图所示的下大上小的容器。两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都应先注入一半体积的水,然后将另外一种液体注满设备。最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颠倒几次,发现容器中的液面降低,这说明了_。通过比较你觉得_小组的实验效果更好。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4064-1:2024 EN Water meters for cold potable water and hot water - Part 1: Metrological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 包露与配偶2025年度离婚经济补偿及赡养费协议
- 2025年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施工总承包协议
- 2025年度环境安全监测与治理服务合同协议
- 班级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安排计划
- 库存分析对仓库决策的支持计划
- 急诊呼吸机使用规范与管理计划
- 提高团队创新力的工作总结计划
- 2025年建筑铝挤压材项目建议书
-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计划
- 2025年度度假村景观设计及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年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物业公司行政人事部职责
- 模具检测知识培训
- 医疗健康行业保密免责协议书
- 《设计思维与方法》课件
- 2025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主要知识点
- 第一课走进人工智能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 第25章 概率初步(2)-2024-2025学年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招聘4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