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工作部署讲话_第1页
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工作部署讲话_第2页
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工作部署讲话_第3页
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工作部署讲话_第4页
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工作部署讲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工作部署讲话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养老服务体系暨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以及民政部、省民政厅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重点谋划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更精准地满足广大老年人更多层次、更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下面,就高质量推进全市养老服务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一、强化统筹协调高位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扎实成效一是政策引领日趋完善,兜底保障更加扎实。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围绕落实好党和zf惠老政策托底保障职责,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出台了“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医养融合

2、发展的意见等35个政策性文件,覆盖了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各个方面,为养老服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以提高zf托底保障能力为抓手,实现困难家庭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保尽保,符合特困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特困供养,低保和特困供养对象实现100%。农村特困对象按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农民人均收入50%的标准确定供养金,有入住意愿的失能、半失能特困对象全部纳入护理型养老机构供养。组织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与分散供养特困老人和留守老人签订关爱服务协议,zf年均为全市*万特殊困难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为*万名老年人办理安康关爱保险,覆盖率达*%以上。二是养老配套布局落子,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全面

3、落实国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任务,全市共建有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个,城市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个,农村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个,老年中央厨房*个,社区助餐点*个,幸福互助院(关爱之家)*个,接收上门服务的居家老人数达*万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全市共建成各类养老机构*家,各类养老床位*万张,每千名常住老人拥有养老床位*张。医养融合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签约率和覆盖率分别达到*%。“互联网+养老”迅速发展,市级建立了12349居家养老信息平台,构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年服务人数达*多万人。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在开放大学建

4、立健康与养老教育学院,创办淮海经济区健康养老职业教育集团,在*医科大学和部分养老机构建立培训基地,共培训养老护理员*万人次,引进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多人。三是养老改革持续深化,服务质量逐年提升。圆满完成国家第二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试点成效位列全国绩效考核优秀第三位;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创新城市。养老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城市公办养老机构全部实现公建民营,农村敬老院*%实现公建民营,*市在农村敬老院体制机制改革中探索出成功经验。向社会力量开放养老服务市场,投资兴建*个养老服务重点项目,引进了*等一批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养老集团。连续4年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

5、设专项行动,*家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达到国家“提升”档次标准。编制实施*居家和社区养老设施建设与运营规范。开通*等智慧养老平台,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在全国率先开展养老机构消防达标工程,受到国家和省民政部门的充分肯定。二、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切实扛起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要明确养老服务在进入新发展阶段里的战略定位。从大局看,我国用20多年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人口老龄化进程,这与世界上先期进入老龄化的发达国家明显不同,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一旦老龄化问题应对不当,会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从我市看,全市老年人口

6、总数超过*万,老龄化率达到*%,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万人,占老年人口*%,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市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左右,我市将接近重度老龄化社会,少子老龄化状态仍居高位,常住人口抚养比持续攀升,对全社会基础养老服务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明确养老服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功能定位。养老服务要立足于与新发展格局相契合的特征,走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要促进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融合,畅通养老市场循环。通过培育消费习惯、提升消费体验、提供定制式产品和服务,引导养老服务需求扩大。积极引入社会企业参与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政策向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乃至综合

7、性产业政策升级,培育竞争优势强、研发能力强、用户黏性强的养老产业主体。要促进养老服务提供主体之间的融合,畅通政企合作、政社合作。zf更好地发挥规划引领、政策支持、监督管理等作用,守住基本养老服务底线。企业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效率较高、适应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优势;社会组织更好地发挥非营利性和植根基层的优势。充分发挥zf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各自优势,通力协作,形成补短板、锻长板、降成本、提质量的整体合力。要促进养老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畅通养老服务要素流动。通过跨业务、跨方式、跨行业的相互融入,盘活新要素,释放新动能。比如通过“医”与“养”的相互盘活,提高养老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率,扩大养老

8、服务供给。要让养老服务与全周期健康、现代金融、先进制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深度融合,为“双循环”、新格局作出重要贡献。要明确养老服务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上的责任定位。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年轻人就有可期的未来。从导向看,养老服务是实现老年人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必须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起点,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统一。从需求看,随着高龄老年人数量增多,老年人的带病率、失能率不断上升,全社会对于生活照料、社会支持、康复护理、长期照护、老年医疗等专业化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加,广大老年人的服务需求逐渐从保障生存型向品质生活型转变;消费理念逐渐从日常必需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社会角色逐渐从接受照顾型向寻

9、求社会参与型转变。三、聚焦重点难点精准发力,蹄疾步稳推动养老服务体系持续优化第一,要聚焦均等化,突出普惠性,加快落实以“全覆盖织密网”为内涵的“增量”要求。通过直接供养、zf购买服务、老年人福利补贴等方式,优先将经济困难的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群体纳入zf兜底范围,对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老年人做到100%供养。要把握“三个必须加快”:一是必须加快完善基本养老和照护服务制度。市、县两级要全部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明确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内容、标准和支出主体,实行动态管理。要全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保费筹集、评价评估、支付标准、监督管理等政策机制。在主城区推

10、行基本照护保险制度运行基础上,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的专业化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并向县(市)区推广。鼓励商业保险机构研发和提供长期照护商业保险产品,提供个性化长期照护服务。二是必须加快推动城乡养老协同发展。全面落实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要求,确保新建小区养老服务用房每百户30平方米以上;已建成的住宅区,要通过新建、改建、回购、置换或租赁等方式,确保达到每百户不低于15平方米的标准。要加大床位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十四五”期间,全市护理型床位、适老化改造户、家庭照护床位数要达到“三个10000张(户)”。三是必须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要大力实施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工程,全

11、面推广*市农村敬老院改革成功经验,2022年全部完成农村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今年除主城区和*市外,其他每个县(市)区至少要建设2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要加快推进农村特困供养机构运营机制改革,拓展居家上门服务、老年人能力评估、康复护理、职业培训等功能。要积极依托行政村、较大自然村,按标准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农村幸福院、互助性老年活动站等养老服务设施,加大农村养老普惠性床位建设,确保到2025年全市所有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普惠性床位达到50%以上。第二,要聚焦多元化,突出融合性,加快落实以“提品质求精细”为内涵的“增效”要求。围绕服务品质和精细化综合施策,增加优质养老服务供

12、给。一要加强居家与机构双向互动。立足解决居家养老供给不足、质量不高问题,实施“养老机构服务社区化”,为周边社区老人提供餐饮、洗浴、康复、护理等专业服务,充分发挥专业资源最大效应;立足老人不愿离家、不愿离开社区的实际,实施“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化”,大力发展嵌入式小型养老机构,打造一批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十四五”末,全市要新增3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30家。要制定完善家庭适老化建设标准及规范,健全完善家庭照护床位建设运营补贴和养老服务支持政策。二要强化线上线下精准服务。积极促进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老年健康检测、服务管理、康护照料等领域推广应用,鼓励养老机构开发各类智慧服务项目,加快

13、普及智慧养老服务。全市要建设互联互通的市、县、镇、村四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涉老信息市域范围共建共享。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养老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开展辐射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积极发挥城乡社区、物业公司、驻徐单位作用,支持相关机构为周边老年人提供质优价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三要推动医养康养起势发力。充分挖掘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改扩建一批村(社区)、镇(街道)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推动养医签约式、养中有医式、医中有养式、社区居家巡诊式“医养融合”机构建设,为高龄、重病、失能等重点老年人群体提供居家健康管理、家庭病床服务。积极推广康复辅具进社区服务,

14、支持社区配备康复辅助器具并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指导。第三,要聚焦产业化,突出特色性,加快落实以“促活力可持续”为内涵的“增能”要求。紧紧围绕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推动*经济区中心城市养老高地建设。一要优化调整养老产业空间布局。要把全市养老服务业空间布局规划与*城市更新改造计划相衔接,按照主城区、*区、*区板块和其他县(市)板块进行空间布局。重点在主城区打造5个养老服务基地,*区、*区规划建设三个康养小镇。其他县(市)根据各自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化布局。要全力争创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争取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加大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项目建设,推动养老服务对象逐步覆盖全老龄人群。二要

15、提升养老研发和消费能力。实施“养老服务+”新业态培育行动,围绕全市老年人多样化、高质量服务的刚需难点,精准研发一批以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监测、体育健身、文化娱乐、金融服务、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产品,打造智能化、定制化、菜单化全年龄段的养老服务产品矩阵。积极发展休闲养老、旅居养老、候鸟式养老和老年电子商务,增强养老服务业市场消费能力。扶持引导社区、养老机构、老年大学设置针对老年人的智能信息技术培训课程,解决老年群体“数字鸿沟”难题,满足老年人智能消费新需求。三要积极构建区域养老产业格局。探索建立区域养老服务共同行动制度和项目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经济区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机制。加快建设*经济技

16、术开发区大健康产业园,培育*高新区养老产品制造基地,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健康食品加工园区,加大养老项目专项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构建内涵丰富的老年健康产业集群,形成上下游衔接配套的产业链条、骨干企业和配套企业相互促进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强老年用品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建设辐射淮海经济区的养老产品交易专业市场,探索开发嵌入式老年用品租赁市场,推动养老产品流通推广。第四,要聚焦人性化,突出丰富性,加快落实以“优服务塑品牌”为内涵的“增色”要求。一要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定期巡访独居、空巢、留守老年人工作机制。积极推广“养老服务顾问”模式,发挥供需对接、服务引导等作用。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

17、模式落地,探索建立时间银行积分兑换养老服务制度。鼓励低龄老年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通过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形式,实现低龄互助、守望相助。丰富老年文化生活,组织开展老年艺术节、老年体育竞技、老博会、老年春晚等,打响“动起来的夕阳红”品牌。二要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聚焦养老服务重点监管领域,围绕加强质量安全、从业人员、资金、运营秩序监管以及加强突发事件应对等五个方面,对养老服务机构实现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牢牢守住质量和安全底线。要加大对老年群体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的警惕性,帮助老年人守好养老“钱袋子”;要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养

18、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集中排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三要加强养老标准化建设。加大国家、省、市养老服务标准贯彻力度,建立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全流程养老服务管理、服务规范标准体系,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五级养老机构达10家,四级养老机构达到20家,三级养老机构40家以上,养老机构基本服务安全规范标准达标率100%。加强专业化养老社会组织建设,委托开展养老服务质量评估、安全评估、职业培训等技术性工作,推动涉老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四、强化责任担当狠抓落实,以机制创新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一要创新思维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养老服务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举措来推动工作落实。在工作导向上,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等工作要从试点示范向点面结合转变,推动综合类养老服务改革“盆景”变“风景”。在发展重心上,要从原先较为单一的困难兜底养老服务向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转变,强化城乡间、板块间、区域间养老服务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在推进方式上,要从行政推动为主向zf、市场、社会共同引领推动转变,有效调动企业、社会组织等市场主体积极性。二要加强部门协同,强化要素保障。养老服务涉及的部门多、职能广,要加强对养老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