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方法2009_第1页
37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方法2009_第2页
37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方法2009_第3页
37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方法2009_第4页
37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方法200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v地基的变形与失稳类型地基的变形与失稳类型v塑性区的发展确定临塑荷载塑性区的发展确定临塑荷载v极限平衡法求解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极限平衡法求解地基的极限承载力v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极限平衡理论极限平衡理论土体处于理想塑性状态时的应力土体处于理想塑性状态时的应力分布和滑裂面轨迹的理论分布和滑裂面轨迹的理论应用范围:工程中常用于求解地基的应用范围:工程中常用于求解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和地基的和地基的滑裂面轨迹。滑裂面轨迹。 目前,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方法都是针对整目前,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方法都是针对整体破坏形式推导的,对于局部剪切和冲剪破坏体

2、破坏形式推导的,对于局部剪切和冲剪破坏情况,先按整体破坏形式计算,然后根据经验情况,先按整体破坏形式计算,然后根据经验加以适当的修正。加以适当的修正。求解思路:求解思路:仅有自重时仅有自重时,平面问题的静力平衡方程平面问题的静力平衡方程2. 极限平衡状态条件极限平衡状态条件无粘土无粘土粘土粘土0zxxzzxxxzz2121sincot2sin2121c无重介质地基的滑裂线网无重介质地基的滑裂线网BEFBpdC基本假定:基本假定:1 1)基础底面光滑)基础底面光滑2 2)地基土无重量)地基土无重量(=0)(=0)3 3)不考虑基础侧)不考虑基础侧面荷载作用面荷载作用(q=0)(q=0)1、当荷载

3、达到极限荷载pu时,地基内出现连续的滑裂面。滑裂土体可分为三个区三个区:: I.朗肯主动区朗肯主动区 II.过渡区过渡区 III.朗肯被动区朗肯被动区一、普朗特尔一、普朗特尔-瑞斯纳公式瑞斯纳公式1、 L.Prandtl课题(课题(1920)III按上述假定按上述假定Plantl求得地基中只考虑粘聚力求得地基中只考虑粘聚力c的的极限承载力表达式极限承载力表达式无重介质地基的滑裂线网无重介质地基的滑裂线网BEFBpC是土的内摩擦角的函数称为承载力系数式中, 12452cctgoucNcNetgctgcpctgNNetgNcNqNpqctgoqcqu1 ,245 2式式中中2 2、H.Reissn

4、erH.Reissner课题(课题(19241924)H.Reissner求得=0,c=0,仅考虑基础两侧地基土重量时,由基础侧面荷载q=H产生的极限承载力公式无重介质地基的滑裂线网无重介质地基的滑裂线网BEFBp实际地面实际地面dCDq的函数的函数是是称为承载力系数称为承载力系数 , 2452qqtgouqNqNeqtgp有重介质有重介质地基的滑地基的滑裂线网裂线网BEFBpC3、索科洛夫斯基课题、索科洛夫斯基课题索科洛夫斯基用差分法求得索科洛夫斯基用差分法求得c=0,q=0,仅考虑,仅考虑容重容重时的极限承载力公式时的极限承载力公式tgNNNVesicNBNpqu121970 21)建议用

5、下式计算)建议用下式计算(的函数的函数为承载力系数,是为承载力系数,是式中式中BEFBp实际地面实际地面dCDqI理论模式的通解:理论模式的通解:被动应力区被动应力区主动应力区主动应力区245245NDBtgQ21Btgz BtgQ21Dq理论模式1主动应力区主动应力区(1)被动应力区被动应力区(2)Dq) 2() 1 (13) 1 (1) 1 (3)2(1)2(3BtgQ21)1 (2)21(2)2(32231tgctgtgBqtgctgBtgq21)2(3)2() 1 (131主动应力区主动应力区(1)被动应力区被动应力区(2)Dq)2(1) 1 (1) 1 (3)2(3Btgq21tgc

6、tgtgBq2)21()1 (23tgctgtgctgtgBq22)21() 1 (221BtgPu21) 1 (1Btgq21Btgq21tgctgtgctgtgBq22)21() 1 (221BtgPu21) 1 (1qcruqNcNNBtgqtgtgctgtgBBtgtgctgtgctgtgBqP2)(2)(22122)21(43522的的函函数数或或者者说说是是都都是是、其其中中, qcrNNN普朗特尔公式的进一步发展:普朗特尔公式的进一步发展: 1、1953年,卡柯(Caquot)、凯利赛尔(Kerisel):tgNNqr) 1(2 2、1955年,梅耶霍夫(Meyerhof):)4

7、 . 1 () 1(tgNNqr 3、1961-1970年,汉森(Hansen):tgNNqr) 1)(8 . 15 . 1 ( 4、1973年,维西克(Vesic):tgNNtgtgNctgNNqrqqc) 1(2)exp()245() 1(0 21cqrucNqNBNp对于实际工程中对于实际工程中c、q、均不为零的各种情况可将均不为零的各种情况可将以上各式合并,即可得极限承载力的计算通式:以上各式合并,即可得极限承载力的计算通式:式中Nq、Nc、N称为承载力系数,它们都是的函数,可以查表求得。地基承载力由三部分组成:地基承载力由三部分组成:1、滑动土体自重所产生的抗力;、滑动土体自重所产生

8、的抗力;2、基础两侧均布荷载、基础两侧均布荷载q所产生的抗力;所产生的抗力;3、滑裂面上粘聚力、滑裂面上粘聚力c所产生的抗力。所产生的抗力。二、 Terzaghi(太沙基)课题地基基础间摩擦力很大。当地基基础间摩擦力很大。当地基破坏时,基础底下的土地基破坏时,基础底下的土楔体楔体ABC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处于弹性平衡状态,称为弹性核。称为弹性核。AC面与水平面面与水平面呈呈角。角。ACB0当地基与基础间摩擦力很小当地基与基础间摩擦力很小时,地基破坏时,基础底下时,地基破坏时,基础底下的土楔体的土楔体ABC也处于弹性平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但衡状态。但AC面与水平面呈面与水平面呈45+/2。1.基本

9、条件(1)条形基础,垂直中心荷载;)条形基础,垂直中心荷载;(2)考虑地基土的自重,基底土的重量)考虑地基土的自重,基底土的重量0(3)基底可以是粗糙的;)基底可以是粗糙的;(3)忽略基底以上部分土本身的剪切阻力)忽略基底以上部分土本身的剪切阻力,简化为上简化为上部均布荷载部均布荷载q= DD mD2. 2. 假设的滑裂面形状假设的滑裂面形状被动区过渡区刚性核(1)地基破坏时沿着)地基破坏时沿着CDF曲面滑动,出现连续的滑动面。曲面滑动,出现连续的滑动面。DF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2。ADF为朗肯被动区,为朗肯被动区,ACD为对数螺线过渡区。为对数螺线过渡区。(2)将基

10、础底面以上的地基土看作均布荷载)将基础底面以上的地基土看作均布荷载q= D,不考虑,不考虑其强度,将这一部分土体视为松散体。其强度,将这一部分土体视为松散体。CDFAEp=Ep1+Ep2+Ep3 WpuB3、考虑刚性核的平衡1)当基底绝对粗糙时,夹角为;2)考虑刚性核的平衡:荷载: pu自重:W粘聚力:C被动土压力EpEp1:土体自重Ep2:滑裂面上粘聚力Ep3 :侧向荷载tgNNNctgNtgNqrqoqC18 . 11)245(cosexp21223, , 式中qcruqNcNBNp21在上述假定的基础上,可以从刚性核的静力平衡条在上述假定的基础上,可以从刚性核的静力平衡条件求极限承载力件

11、求极限承载力01020304010203010008060705040604020cNqNrN1)基底完全粗糙时的太沙基承载力系数(经验值)基底完全粗糙时的太沙基承载力系数(经验值)修正:修正:2 2)对于局部剪切破坏的情况)对于局部剪切破坏的情况( (软粘上和松砂软粘上和松砂) ),太沙,太沙基根据应力基根据应力应变关系资料建议用经验的方法调整抗应变关系资料建议用经验的方法调整抗剪强度指标。即:剪强度指标。即: )3/2(3/2tgarctgcccqruNcNDNBp32210修正:修正:01020304010203010008060705040604020cNqNrNcNqNrN比比普朗特

12、普朗特-瑞斯纳承载力公式偏大瑞斯纳承载力公式偏大,因为考虑了基底摩擦和土体自重。)(18 . 11)exp()245(2凑出来的半经验公式式中tgNNNctgNtgtgNqrqqC, qcruqNcNBNp21对基底完全光滑时:对基底完全光滑时:修正:修正:245003 3)方形和圆形基础极限承载力公式)方形和圆形基础极限承载力公式 方形方形 圆形圆形cqrucqrucqrucqrucNDNBNpNcNDNBpcNDNBNpNcNDNBp2.16.02.16.02.14.02.14.00000修正:修正:局部局部剪切剪切破坏破坏整体破坏整体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整体破坏整体破坏三、三、

13、Hansen(汉森)修正公式(汉森)修正公式ccccccqqqqqqrrrrrrubgidscNbgidsqNbgidsBNp211 1、基础地面光滑,考虑荷载倾斜、偏心基础形状、基础地面光滑,考虑荷载倾斜、偏心基础形状、地面倾斜的影响地面倾斜的影响2 2、半经验性公式,在我国港口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半经验性公式,在我国港口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应用ccccccqqqqqqrrrrrrubgidscNbgidsqNbgidsBNp21总之:极限承载力总之:极限承载力p pu u的组成的组成 BN /2cNcDqNq四、影响极限承载力的因素四、影响极限承载力的因素qcqNcNNB2滑动土体自重产生的抗力滑动土体自重产生的抗力滑裂面上的粘聚力产生的抗力滑裂面上的粘聚力产生的抗力侧荷载侧荷载 D D产生的产生的抗力抗力(1) 、 的影响的影响pu 影响滑裂面形状的大小,承载力因数的大小.滑动土体的体积, q的分布范围, 滑裂面的大小.思考:当地基中地下水上升到滑动区域内时,对极限承载力有影响吗?哪类土影响大,哪类土影响小?(2) 宽度B增加为2B,滑动体体积增加为原来的22倍(提供的抗力),由此增加的承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