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初夏是一幅画_第1页
江南的初夏是一幅画_第2页
江南的初夏是一幅画_第3页
江南的初夏是一幅画_第4页
江南的初夏是一幅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he way to grow is to know how to shut up and work hard, to be low-key and humble, to learn to be strong, and to be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 in every cherished day.(页眉可删)江南的初夏是一幅画 江南的初夏是一幅鲜活的动画。江南的初夏是一幅画。江南的初夏是一幅画【1】江南的初夏是一幅风俗画。当东方呈现鱼肚白,早起的居民打开临河的窗户,趿着拖鞋,打着呵欠,伸着懒腰,睡眼惺忪地闻着那早已弥漫了半条街的大饼油条香味,聆听着挤进门缝的“豆

2、浆、粢饭糕”的水乡小调。至夜幕降临,性急的居民又迫不及待地拎出竹椅子,搬个小板凳,讲起“山海经”。江南的初夏是那么古老悠久。江南的初夏是一幅风景画。金色的阳光抚摸着生机盎然的江南田野,微微显出热的威力。绿色的麦穗,从孕育它的娘肚中钻了出来,新奇地注视着蔚蓝的天空,随风摇摆。绿色的油菜,脱去金黄的外衣,伸出一支支小“手指”,兴奋地向麦穗招手。绿色的小草,扮演着魔术师的角色,眨眼间蹿上了几寸。桃树抛却了春季羞涩的粉红,摇晃着稚嫩的小脑袋,含笑向大家打着招呼。所有的绿色,都在自家的坐标上组成“江南绿色初夏图”。江南的初夏,是那么生机勃勃。清澈的池水恬静地接受微风的吹拂,潺潺的小溪欢快地奏着江南初夏晨

3、曲。树枝、花草随风“跳”着“华尔兹”。鱼儿、虾、螃蟹随曲欢蹦乱跳着“迪斯科”。江南的初夏是那么欢乐奔放。江南的初夏是一幅音乐画。长江边,太湖畔,芦叶“哗哗”,赶制着香甜粽子翠绿的外衣。一只只白虾,被欢笑着的孩子“拷”干了水潭,“啪啪”地从泥浆中跳出。乡村中,鸡鸭猪羊召集“票友”青蛙组成合唱团,精彩的排练,与小巷深处“豆腐花”、“小馄饨”的叫卖声遥相呼应。江南的初夏是那么悦耳赏心。江南的初夏又是一幅静止的素描画。青砖黛瓦流线地勾画着古老街道上的青石板,轻拂的垂柳丝婀娜地连着河边的渔网,青青的芦苇描绘着长江、太湖的边框。江南的初夏是那么简洁素静。江南的初夏,正悄悄地为火热的盛夏涂抹着色彩斑斓、热情

4、奔放的油画。江南的初夏是那么亮丽美好,意气风发。秋风起菱角香【2】“绕城菱莲一千顷,三秋菱歌满街头。”又到了菱角上市的季节,伴随着卖菱人的吆喝声,望着篮筐里菱角那牛角般的可爱模样,思绪好似又回到了童年的那片水塘。菱角,又名“水中落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茎为紫红色,开鲜艳的黄色小花,菱角皮脆肉美,因外形犹如尖尖的牛角而得名,国人寓意“棱角分明”、“锋芒毕露”。本草纲目中说: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可见它的营养价值。自古以来,菱角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杜甫的“沉竿续缦深莫测,菱叶荷花净如拭”;王维的“漾漾泛菱行,澄澄映葭苇”等,宛如一幅幅清新迷人的菱塘色彩画

5、。秋风一起,菱叶蓬蓬翘起,菱角差不多就该采摘了。离家不远的水塘里,生长出许多野生的菱角,菱叶翠绿,开着黄色的小花,等到成熟的时候,站在池塘边,放眼望去,满目的青翠,却看不到菱角。原来,它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地藏在菱叶下,只有将菱叶翻起来,才能看见那些挂在紫红菱茎上的小菱角。采菱的时候,需要一个特别的工具,那就是一米长、半米宽的椭圆形菱桶。母亲穿上雨靴,套上旧衣服改出来的袖筒,只见她,跨步踏进菱桶里,坐在木板上,弯下腰和头,伸出一只手,拉住水面上的菱叶翻过来,几枚浅绿色的菱角藏在里面,用力一掐,随手往后抛进菱桶里。接着两手慢慢划水,菱桶向前。菱桶像一艘小船,在密密麻麻的菱叶中穿行。我站在水塘边观赏

6、着母亲的表演,不多时,当母亲划着菱桶上岸时,菱桶里就堆了许多绿色的菱角。菱角煮熟了特好吃,黑得像漆,闪闪发亮,菱角的白仁,吊着人们的胃口。放在嘴里一嚼,就觉得面面的,有点甜味,细细品来,有一种微苦、稍甜的感觉,那种甘香的味道,叫人越吃越爱吃,久品不厌。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让它的尖角给刺破了嘴,虽说很是小心,可有时还是“中标”了。宋代杨万里有首食菱诗:“鸡头吾弟藕吾兄,头角崭然也不争。白璧中藏烟水晦,红裳左袒雪花明。”风趣幽默,令人捧腹。“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郎有情妹有心,就好像两角菱,也是同日生呀!我俩一条心。”这首脍炙人口悠扬动听的采红菱唱出了另一种爱情的味道。如今,想吃菱

7、角的话,也只有去菜场买了,虽说特别方便,但是却少了儿时的那种采菱的快乐。那段充满愉悦的幸福时光,也只有永久留在了记忆的童年里。素素的月饼【3】现今,提起中秋月饼,人们就会联想到一些词,如:“天价”、“豪华”、“精美”等。可是,剥离了那过度包装的外衣,我却看到了月饼的“朴素”。于是,母亲做的土得掉渣但糅进了朴素亲情的花味糖月饼,便在千里之外散发着诱人的芬芳,以致我披星戴月地往家赶,狠狠地咬上一口儿时,家居乡村,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差,那时做的月饼差不多一个口味,就是甜,乡亲们都把这种月饼叫做糖饼。虽然同为甜,但我家的月饼却甜得与众不同,这全靠母亲的持家手艺。我家的小院里种植有槐树、桂花树以及几株玫瑰

8、花,花开时节,母亲便把槐花、桂花、玫瑰花采摘下来,用白糖和红糖分别淹制后做成月饼或汤圆的馅料。于是,带着花味的饼香便永远飘在童年的中秋记忆里了。中秋节前,一般都是家乡的农忙时节,但无论多忙多累,母亲总会挤出点时间为我们做月饼。母亲先把微微发过酵的面粉揉成团状;然后用擀面杖擀成一张张面饼,并把各种花式糖馅放在中间,再把面饼包起来,搓圆,用手轻轻地将面团压成圆饼,月饼的雏形就算做好了;最后,用一个上面雕刻着花边纹及“丰收”、“幸福”、“团圆”等文字和图案的模子在圆饼上面摁一下后,便可以放进锅里,蒸熟了就是香香甜甜的花味糖月饼了。为了使月饼看上去更精致一些,母亲就给蒸熟了的饼子刷上点菜油,放在一口平底铁锅里烤制一番,待月饼黄酥酥后即可。即便这样,月饼的模样依旧很土气,但却呈现出一种朴素的品质。当母亲用瓷盘将月饼盛出来时,我就迫不及待地去拿,可刚拿到手上就被烫得赶快放下。又吹气,又扇风,月饼终于凉了下来。拿起一个,咬下去,母亲做的月饼太好吃了,甜而不腻,花香四溢,酥软爽口。月圆中秋,母爱留香,这份朴素的美味让我心醉中秋之夜,在家中小院里摆上一张大圆桌,桌台上放着精心准备好的菜品以及雕成月亮形状的各种水果,当然圆桌的中央还少不了一盘花味糖月饼。皓月当空,倾泻的月光洒在桌面上,一桌普通的饭菜瞬间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