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上课_第1页
山居秋暝上课_第2页
山居秋暝上课_第3页
山居秋暝上课_第4页
山居秋暝上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诗歌基本知识介绍 诗歌发展的概况:诗经楚辞汉魏五、七言古体诗唐诗宋词元曲明传奇清(集大成)现代诗(自由体、律诗)诗诗歌歌古体诗古体诗句数、字数、格律要求不严格句数、字数、格律要求不严格近体诗近体诗律诗(八句)律诗(八句)绝句(四句)绝句(四句)七律七律五律五律七绝七绝五绝五绝押韵押韵 平仄对仗平仄对仗字数、句数字数、句数词词(诗余、诗余、长短句长短句)有词牌限制格律,依据长短可分为长有词牌限制格律,依据长短可分为长调(调(91字以上 )、中调()、中调(59到90字 )、小)、小令(令(58字以内 )曲曲(词余(词余)有宫调、曲牌限制格律有宫调、曲牌限制格律分为杂剧、散曲。散曲分为套数、小

2、令分为杂剧、散曲。散曲分为套数、小令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歌歌”“”“行行”“”“吟吟”“”“引引”等)等) 每首每首八句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有有五言五言律诗、律诗、七言七言律诗。律诗。四联:为四联:为首联、颔联、颈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尾联(末联)。)。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必须是对偶句。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有严格的声律要求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第二、四

3、、六、八句押韵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每首定格为每首定格为四句四句,有,有五五言言绝句、七言绝句绝句、七言绝句,偶有六,偶有六言绝句。言绝句。2、4句要求押韵。句要求押韵。 王维早年就信奉佛教,又由于张九龄罢王维早年就信奉佛教,又由于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的政局变化,他后期过着一种相、李林甫上台的政局变化,他后期过着一种亦官亦隐亦官亦隐的生活,淡出政治舞台,皈依佛门,的生活,淡出政治舞台,皈依佛门,栖身于山水田园的极乐世界,所以他后期创作栖身于山水田园的极乐世界,所以他后期创作的大量的山水诗,基本上是一种雅致

4、的情韵,的大量的山水诗,基本上是一种雅致的情韵,把大自然当作把大自然当作纯洁的理想王国纯洁的理想王国,多是描绘,多是描绘幽静幽静的山林,闲适的农村的山林,闲适的农村,表现出流连光景寄情山,表现出流连光景寄情山水的娱悦和高蹈出尘的满足,曲折地寄托了自水的娱悦和高蹈出尘的满足,曲折地寄托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之情。己对官场的厌倦之情。诗歌特点:诗歌特点: 一、一、“诗中有画诗中有画”(苏轼语)(苏轼语) 二、以禅入诗二、以禅入诗 三、风格多样三、风格多样 以清幽淡雅为主以清幽淡雅为主 山居秋暝山居秋暝王维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5、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五律一般节奏:五律一般节奏:221 / 212 朗诵指导朗诵指导l li, i, 助词无义。助词无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山居秋暝XiXi,凋谢,凋零,衰败。,凋谢,凋零,衰败。xunxun,喧闹,喧哗。,喧闹,喧哗。暝暝m mng, ng, 傍晚。傍晚。HuHun, n, 洗。洗。喧喧浣浣来来歇歇新新自自xn

6、xn,刚刚。,刚刚。随意随意susuy y,任凭,任意。,任凭,任意。z z,自当。,自当。正音释词正音释词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山居秋暝暝暝喧喧浣浣来来歇歇新新自自随意随意文意疏通文意疏通首联首联颔联颔联颈联颈联尾联尾联(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新降,秋天的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新降,秋天的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清新爽。清新)(皎洁明亮的月光把苍翠的松林照亮,清清的泉水在石上皎洁明亮的月光把苍翠的松林照亮

7、,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流淌。流淌。)(竹林深处传来阵阵嬉闹的笑语声,那是洗衣服的妇竹林深处传来阵阵嬉闹的笑语声,那是洗衣服的妇女们结伴归去;莲叶摇动,渔船返航顺水而下。女们结伴归去;莲叶摇动,渔船返航顺水而下。(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连徜徉。 ) 初步感知:初步感知:这是一幅以什么为题的画呢这是一幅以什么为题的画呢? ?诗题中诗题中“山居山居” 、“秋暝秋暝”分别是什么意分别是什么意思?思?“山居山居”:山中的居所。:山中的居所。“秋暝秋暝”:秋天的傍晚。:秋天的傍晚。本诗写秋天傍晚的山景秋天傍晚的山景。首联在全诗有

8、什么作用?首联在全诗有什么作用?作用:作用: 1、点明时间(傍晚)、地点(山中)、点明时间(傍晚)、地点(山中)、 季节(秋)季节(秋) 2、照应标题、照应标题 3、染幽静清新的氛围。、染幽静清新的氛围。 4、奠定全诗愉悦闲适的情感基调。、奠定全诗愉悦闲适的情感基调。“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 空气清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颔联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历来传诵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作者为读者描绘了怎样的意境的名句。作者为读者

9、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1、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落下来。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发光、随风飘荡。2、意境幽美、清新。、意境幽美、清新。3、表达诗人对山间美景的喜爱。、表达诗人对山间美景的喜爱。 延伸延伸:分析意境型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提问变体: 这首诗

10、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答题步骤:描绘图景。描绘图景。 点氛围(意境)。点氛围(意境)。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萧瑟凄凉等。 明感情。明感情。三读悟三读悟“意意”“清泉石上流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境啊! “

11、明月松间照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落下来。二读悟二读悟“境境”颈联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描绘了一副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画面 ? 1、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盈盈地归来了。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花摇动,水波

12、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大山的宁静。2、意境欢快热闹。、意境欢快热闹。3、表达作者、表达作者对山间生活及淳朴民风的喜爱。对山间生活及淳朴民风的喜爱。“竹喧归浣女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外。 “莲动下渔舟莲动

13、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破了大山的宁静。 二读悟二读悟“境境”三读悟三读悟“意意”两联都是写景,所选意象有何不同?两联都是写景,所选意象有何不同?明月、青松、清泉、白石、翠竹、青莲明月、青松、清泉、白石、翠竹、青莲山村的自然美山村的自然美清新、宁静清新、宁静浣女、渔舟浣女、渔舟村民的生活美村民的生活美淳朴、善良、闲适、安乐淳朴、善良、闲适、安乐景、人和谐统一,景、人和谐统一,风景清幽、民风淳厚

14、:风景清幽、民风淳厚:这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这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明确:明确: “王孙自可留王孙自可留” 是诗眼是诗眼.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联化用一联化用楚辞中楚辞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反其义而为反其义而为“可留可留”,便把诗人向往隐居、,便把诗人向往隐居、流连忘返的情绪和意境和盘托出,流连忘返的情绪和意境和盘托出,“留留”遥遥呼呼“空空”,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对月、松、泉、石、竹等意象的钟爱和对月、松、泉、石、竹等意象的钟爱和选择,也间接表现了诗人的高洁情趣和选择,也

15、间接表现了诗人的高洁情趣和对淡泊自由人格的追求。对淡泊自由人格的追求。 山居秋暝山居秋暝山居秋暝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孙自可留。 源于老庄哲学,成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晋陶渊明手笔,继于于晋陶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王维)孟(孟浩然)。特点:特点:以描绘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为主要内容,表达内容,表达对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的喜爱对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的喜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尚情怀,以及,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对现实的不满。诗歌。诗歌风格清新风格清新自然自然,意境,意境淡远闲适淡远闲适。 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总结: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总结: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官场仕途的厌倦,怀才不遇、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官场仕途的厌倦,怀才不遇的苦闷。的苦闷。(归园田居归园田居与诸子登岘山与诸子登岘山)B、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宁静、平和、归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