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答题技巧教学目标1.1. 结合练习掌握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答题技巧2.2. 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常见的表现手法,学会赏析。 教学重难点11教学重点掌握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答题技巧2.2.教学难点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常见的表现手法,学会赏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在做诗歌鉴赏题时,经常会遇到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考查。面对这 些题时,我们有时候会无从下手,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说一下表现手法以及这类 题的答题技巧。二、关于表现手法1 1 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表达效 果,感染读者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 分产生效果。22常
2、见的提问方式(1)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简要分析。(2) 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3)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三、结合练习,掌握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答题技巧。1.1. 阅读乱后,理解这首诗的内容,想一想这首诗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明确: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平原荒草遍地,寂寥无声,而村落升起炊烟, 又见生机。宿荒草”与动新烟”对仗工整,荒”与 新”对比鲜明,反差强烈。突 出战乱后村落初见人烟的生机,在巨大的反差中表现诗人对战乱后生机复苏的欣 慰和对战乱的憎恶之情. .2.2.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三步走(1) 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
3、2) 具体写出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平原荒草遍地,寂寥无声,而村落升起炊烟,又见生机。宿荒草”与动新烟”对仗工整,荒”与 新”对比鲜明,反差强烈。(3) 分析该手法表达的效果以及所蕴含的感情。3 3 解题的注意事项(1) 注意试题中出现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不同概念。(2)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联系。区别 表现手法是用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的手法。而 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的手法,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 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联系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比喻、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有
4、时也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在具体的语境中,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 了文章表现力,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 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燎香图室内燎沉香,消溽暑沉闷4.4.结合练习,掌握答题技巧以及和修辞手法的联系。南歌子黄庭坚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词的下片主要运用哪些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明确:比喻(拟人)(或答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柳叶喻双眉,梨花 喻脸庞,以 皱”眉和 倾”泪刻画伊人伤离的形象,通俗而又贴切。想
5、象、 虚实结合(或对比)。别时”句,由眼前凄凄惨惨的离别场面回想到当初相见 时的欢乐情景,但往事不堪回首,只能使临行时的心情更加沉重。以景结 情。末句略去登舟以后借酒遣怀的描写,只说半夜酒醒,唯见月色皎洁,江 水悠悠,无限离恨,尽在不言之中,颇具蕴藉含蓄之致。(答出两种手法即可。)四、总结回归课本,总结表现手法,熟悉并掌握。五、探究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 是中国文人心灵的栖居地,是中华民 族心灵的寓所。一首首简单的诗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所以诗歌的学习对我 们而言有着很多的意义。我们也可试着写一写古典诗歌,并且把这些手法应用其 中,来体味古典诗歌的魅力。举一反三,这些手法我们也
6、可以运用到具体的写作 之中,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词人周邦彦的苏幕遮,大家把课本翻到第5050 页. .先请大家一起诵读一下这首词.(生读) 问题一大家诵读完这首词,下面请同学来说一说词人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 感?(?(学生回答) (总结)表达了羁旅愁绪(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故乡遥,何日 去)情感的基调是伤感低沉的因而在语速上要缓慢,低沉,绵长. .串讲: :大家都知道词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所以词也是非常讲究韵律美的苏幕遮 一词押仄韵到底,我们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韵脚和重点词的重读,结合作者在词 中表达的情感,即气韵,读出作品音乐美和情韵美下面我们结合刚才的分析
7、,再来 读一遍这首词吧. .(生读) 串讲: :很好,大家的这一遍朗读明显比初读好了很多,可见有意识的注重韵脚和情 感基调对诗歌的朗读会起到指导作用. .问题二:作者的情感是需要一些外在的景物来寄托的,所以我们先来看上片,请大 家谈谈你对上片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 .(生答)板书:潮湿,湿润的暑气鸟雀呼晴图过渡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欢快拟人的手法风荷图 室外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欣喜动态美,力度美注意点:当学生涉及风荷图,结合提问三:怎么解读这几句对荷花的传神描绘呢?(?(学 生三到四位)总结: :当宿雨初收,晓风吹过水面,在红艳的初阳的照射下,圆润的荷叶,绿净如拭,亭 亭玉立的荷
8、花,随风一一摇曳生姿,只一个“举”字就将荷花的动态美,向上挺立的 力度美刻画的十分传神串讲:“叶上初阳干宿雨”是词人来至户外之所见。“初阳,接“晴” “宿雨”承“溽暑”。荷叶上反映出旭日的光彩,进一步把“晴”字形象化、具体化了。“宿雨”的被蒸发、被晒干,不仅在点染“晴”字,同时还扣紧“溽暑”这一季节特 点。串讲:“燎沉香,消溽暑”作者刚刚醒来,便嗅到昨夜点燃的沉香仍弥漫室内,那 使人感到闷热潮湿的暑气,已经消失。“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溽暑消失,天气放晴,故鸟雀也十分活跃,从争噪 的鸣声之中透露出雨后新晴带来的喜悦“侵晓窥檐语”,是对“呼晴”作进一步 的补充。作者听到鸟雀的欢叫之声以后, 由
9、于关心天气的阴晴,他立即睁开眼帘 朝窗外望去,首先看到的便是雀儿们映着拂晓的晨曦, 立在屋檐上往下窥视,一 边彼此叫个不停。“窥”将鸟雀在晨曦微露中活灵活现的神情描摹地很到位 ;“语”, 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赞美这几句说:“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提醒课文注释: : 富丽精工)学生回答完问题三后,教师进行上片小结在一个闷热的夏初新雨后的清晨,作者由眼前的实景不断地转换而情随景异,情感 变化巧妙:由燎香消暑的沉闷到鸟雀呼晴的欢快直至风荷摇曳的欣喜到上片结束,词人的情感已经发展到了高潮,那么他的下片情感走向还能怎么发展 呢,我们一
10、起来看下片. .下片作者重在抒发羁旅愁绪(教师读“故乡遥,何日去?家住 吴门, ,久作长安旅”)问题四:浓重乡愁词人需要有情感的依托,他是怎么排解这一浓重的乡愁的呢 ?(?(学 生回答)“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作者再现了童年时的结伴嬉戏画面, 不直说自己思念家乡,而从友人角度落笔,反写不知道旧友是否记得,江南五月,众 人结伴划船进入荷塘深处(即芙蓉浦)而今又是一年五月天,在外羁旅的词人,只 能“梦入芙蓉浦”,借梦境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使作者思归之心得到片刻 的满足。串讲: :这种反写的手法是我们在古典诗词阅读中经常会遇到的,不防一起来看看: 问题五: :举例: :白居易邯郸
11、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 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分析这首诗的反写手法. .(学生回答)作者宦游在外,“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是作者却不直说自己冬至日形单影只地思 念家中的亲人,而是通过设想家中亲人深夜难眠念叨自己这个“远行人”来表达 自己思家的复杂细腻情感. .串讲: :至此我们可以理清作者的内在情感脉络了 :由上片的沉闷到欢快再到欣喜, 达到高潮,继而再由愁思到最终的排解,正是“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再把全词按 照感情基调的变化,一起来读一遍. .(学生齐读)串讲: :把握了这首词内在的情感走向,问题六:作者上片的写景与下片所抒发的羁旅思乡之情是怎样融汇贯通的
12、呢 ?(?(学 生回答)作者选用风荷作为了纽带意象,构建起上下片之间的桥梁,又和下片的“芙蓉浦” 暗合作者由眼前的实景风荷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吴门亦是以“三秋桂子汁里荷花”而著称,从而思绪纷飞,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词人的笔下本非北方特色的风 荷竟也是如此的摇曳生姿,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以我观物,外物 皆着我之色彩。”那梦中的芙蓉浦正是作者灵魂的栖息地,也是作者的梦中家园. .问题七: :要求: :从“荷”的意象分析入手,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以下两首词. . 甘草子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3、系裙腰张先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 圆。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学生回答)赏析提示:这首甘草子是一篇绝妙的闺情词 。“乱酒衰荷,颗颗真珠雨”,比 喻贴切,句中“乱”字亦下得极好,它既写出雨洒衰荷历乱惊心的声响 ,又画出 跳珠乱溅的景色,间接地还显示了凭阑凝伫、寂寞无聊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杨慎词品谓张先的系裙腰“词秾薄而意优柔,亦柳永之流也”。词人见到 东池中的荷叶才刚刚泛绿,小如铜钱;便想到荷花生长的过程最终要“结藕开花” 的,于是心中便有些许安慰,与心上人的见面,尚待时日,还没有到真正“结藕 开
14、花”的时候,但终究有“结藕开花”之日。(“藕”、“莲”运用象征手法,“藕 断丝连”,“莲”谐音“怜”,古诗词中常用莲来表示爱情。)问题八: :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结合“因声求气”的方法来鉴赏这首词长相思唐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学生回答) 课后作业:按要求将鉴赏内容形成不少于5050字的文字. .赏析提示: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倚楼思念亲人的情形。在明亮的月光下,年轻 的女子,凝望脚下着悠悠的流水,遥望着远处绵绵的群山,孤独无助的身影,充 满了哀愁憔悴面容。思女的形象朦胧而又仿佛很清晰。词的上阙连用了三个“流”字,写出了水的
15、蜿蜒曲折,悠远绵长,也酿造了 一种低徊缠绵的情韵。“吴山点点愁” 为本阙点睛之笔。“汴水流,似水流,流 到瓜洲古渡头”如果没有后边“吴山点点愁”,则没人任何意义。而有了 “吴山 点点愁”,那悠悠的流水仿佛也就蕴含了绵绵的思念与哀愁。下阙连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与强烈。“思悠悠,恨悠悠,恨 到归时方始休,” “归” 了吗? “休” 了吗?没有,只是一个空想,想来想去,最 终还是“月明人倚楼”。诗人运用浅显流畅的语言,和谐舒缓的音律,以“恨” 写“爱”,巧妙而又明了地勾画出了思女形象,表现出了思女复杂的感情。特别 是那悠悠的流水和交接的月光,更烘托出了无限哀怨忧伤的情怀,极大地增强了
16、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深、词义蕴藉的特点。教学目标:1 1、因声求气,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词的意境美;吟咏诗韵,体会诗词的情感美 。2 2、通过探究,掌握朗读吟诵诗词方法教学重点: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赏析这首词。教学难点:总结近来三周时间学习古代诗词的收获(感受、长进)教学时授: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初中时我们学习了周敦颐的 爱莲说其中写尽荷花品格的语句是一一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周敦颐颂莲之后,历代文人咏荷之作迭出,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篇咏荷名作- -苏幕遮。二、诵读感知-初步赏析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让我们在大声的
17、吟诵之中去感悟、体味诗歌的韵味和情感吧。1 1、学生自读词文,把握词作感情。2 2、指定学生诵读,学生自评、教师评点。3 3、教师范读,学生点评。4 4、学生自读中反复揣摩。(你认为每句中哪些字词最富表现力,该重读,为什么这样处理?)5 5点几名学生分析怎样朗读。这首词上阕写景,整体格调活泼,诵读时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同时又要读出词人 情绪的变化。学生1 1:“燎沉香,消溽暑”情绪烦闷,声音低沉,语速稍慢;学生2 2: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转为欢快,声音清脆,节奏加快,情绪饱满;学生3 3:“叶上初阳”三句,此人已经置身室外,视野开阔,境界清远,诵读时语势要连贯,中音中速,“风荷举”重读,要
18、读出英姿飒爽的感觉。下阕抒发怀乡之情,格调轻柔,如梦似幻。学生4 4:“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四句要放慢语速,以喃喃 自语的感觉诵读出来。学生5 5:“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人芙蓉浦”三句写词人梦回故乡,要 充满深情,突出梦幻的感觉。6 6教师总结:缓慢低沉-欢快活泼-欣喜轻快-缓慢深情-梦幻轻柔7 7、点名学生再次朗读。(通过刚才朗读、揣摩、指导后,看他是否超过刚才那位同学)三、赏析名句-深入赏析(同学们,你认为你最喜欢最欣赏这首词中哪一句,为什么?或者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最好,好在哪里?)1 1、“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中有两个词用的精准,请找出并分析。“呼”“窥”字的作
19、用。鸟雀叽叽喳喳的鸣叫,非常欢快,好像在互相转告天气转晴的消息。“呼”字非常有神采,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词人循声望去,看到鸟儿们一大早就已经在屋檐下探头探脑、 互相交谈了。“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2 2。“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几句描写词人看到的荷塘 美景。【在这个雨后初晴的早晨,明丽的阳光照在翠绿的荷叶上,荷叶上还有昨 夜的雨滴在滚动,一颗颗,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被晒干。放眼望去, 水面上的荷叶就像玉盘一样圆满,经过雨水的洗涤又那么清新润泽,一片一片在 微风中亭亭玉立。】王国维说:“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你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XPE销售合同范本
- 劳务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化妆品合作合同范本
- 关于门窗合同范本
- 2024年厦门国际机场防爆安检人员考试真题
- 加工电子合同范本
- 保安个人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2024年深圳市龙岗区青少年业余体校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山东青岛高新区营商环境观察员社会招募笔试真题
- 农资分公司加盟合同范例
- 2021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课文翻译
- 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真题
- 《网店运营与管理》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案
- 打印版 《固体物理教程》课后答案王矜奉
- CAD术语对照表
- 学术论文的写作与规范课件
- 香港牛津新魔法Newmagic3AUnit4Mycalendar单元检测试卷
- 中考《红星照耀中国》各篇章练习题及答案(1-12)
- Q∕GDW 11612.43-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3部分:应用层通信协议
- 自动化物料编码规则
- 第1本书出体旅程journeys out of the body精教版200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