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学生负面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_第1页
化解学生负面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_第2页
化解学生负面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_第3页
化解学生负面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_第4页
化解学生负面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解学生负面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作者姓名:王国永工作单位:叶县洪庄杨初级中学联系电话解学生负面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内容摘要】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常有情绪波动。有的负面情绪如不及时化解,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及学习, 还会对班集体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帮助学生化 解负面情绪,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使班级管理更加顺畅有效,使班级更加和谐向上。【关键词】心理 情绪 化解 健康人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情绪色彩,并以不同的状态显露出来。情绪分为负性 情绪和正性情绪,也就是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现代心理学家将人的基本情绪归 纳为五类:快乐、愤怒、厌恶、恐惧、内疚。除了快乐之

2、外,其他情绪都可以归 入否定性情绪。不论哪一类情绪,都会在人的行为上留下烙印,使人的活动具有 某种情调,激发或压抑个人的积极性。当我们被否定性的负性情绪如抑郁、忧伤、 焦虑、厌恶、愤怒等所困扰时,我们的生活最容易遭受打击或损伤。持久的否定 情绪是典型的自我挫败行为,最终的受害者是自己,它导致生活困扰、人际关系 冲突和各种心理障碍,最终可能演化为智力障碍(如判断力下降、思维运转不灵、 工作总是出错等)和躯体化症状(如偏头痛等神经官能症、心血管系统疾病、骨 癌等),严重地阻碍我们的人生走向成功与幸福。学校生活复杂辛苦,学生情绪常有波动。正常的情绪波动无需干预,不良的 情绪变化必须给予关注。不然,学

3、生的负面情绪就会越积越严重,成为问题学生, 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成为班级建设的不和谐因素,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 来不应有的损失。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帮助学生化解负面情绪,维护学生心理 健康,使班级管理更加顺畅有效,使班级更加和谐向上。一、关于愤怒愤怒情绪大家都有切身感受,但它的强烈程度和带给人的伤痛却因人而不 同。其共同表现为:血液涌向四肢躯干、脑部,心率加快、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 产生强大的身心能量,以应付激烈的行动。愤怒、生气、不满、仇视、鄙视等情 绪都属于激惹冲动类情绪。这种性格类型人,常容易产生难于控制的行为。有位女同学,性格比较暴躁。原因开始于他的幼年时代,其父母打工长年不在家,

4、他常受别人欺侮。父母回来后也因她不听话,学习不好而骂她甚至打她。在学校,老师也经常责罚她。一直以来还有学生嘲笑她歧视她。 由于上述种种原 因该生情绪经常很坏,一点小事就可能引起她的暴怒。该生怀着错综复杂的心情, 长时地体验着愤怒冲突情绪,难以释怀。有次因某男同学议论她缺点她差一点拿 凳子砸伤他。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就多方了解这个学生,通过家访、走访、谈 心等手段弄清这位女生心理成因, 然后悉心辅导。我是这样疏导她的:当你陷入 愤怒情绪,首先调动自己的自制力,并弄清愤怒情绪的根源。(1 1)采取内心质问: “在我的生活中,究竟是谁给我造成了怒气冲冲的感觉,这种感觉从什么时候就 开始反复体验的?

5、”通过分析会发现,自己的愤怒具有较长的历史根源。(2 2)分析一下发怒或冲动或报复的后果, 重要的是会对自己会造成什么后果。(3 3)怎样 使自己不过分冲动?平常要训练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放松能力,尽量做到避免冲动后的遗憾。同样是别人不友好的举动,关键在于自己怎样去理解。(4 4)尝试做出建设性的行动来改善人际关系。试试推迟你的动怒时间。一旦你意识到可以 推迟动怒,你便学会了自我控制。推迟动怒也就是控制愤怒。我并给该生制定训 练方法。经过多次练习后,她知道了如何消除愤怒。二、关于内疚内疚感包括耻感、自责心理、自卑心理、无地自容,觉得自己像是欠了别人 的债似的。这是一种消极无益的情绪。为这类情绪

6、所缠绕的人,常常会沉湎于往 事,为过去所做的事情而自悔自恨。 有哲学家说:“内疚的人是生活在过去的人, 他们不去体验现在的快乐,更没有明天的梦想,他们仅仅在不断的反省自己的错 误与过失,从而试图为自己的失误还债。”许多人在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受到内疚 情绪的影响,而至精神抑郁。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内疚是导致抑郁的主要情绪 根源,它实际上是指向自我的愤怒与不满, 也是抑郁症患者惯常的症状表现,因 而,极端抑郁的人往往有自杀倾向,他们有一种对自我的极端自责和否定。有一个学生,因小时玩火烧了自家一间卧室,他的爸爸也因救火而受伤。该 生总有一种内疚感,长久地忐忑不安。虽如此,他并没有鲜明表达。长期受内疚

7、感折磨的他,非常胆小和木讷。我是这样开导他的:1 1、认识到这种情绪毫无意义,它既不能改善生活的质 量,也无法享受学习的乐趣。2 2设法面对和理解他所一再逃避的问题,他实际上 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长期为内疚情绪所困扰并付出身心代价, 要么就认真审视 自己的日常生活并设法改变这状况。3 3、检查造成内心冲突和焦虑的观念,用新 的观念替代陈旧的观念。自己的错属无心之错,况且当时年幼无知,没有责任能 力。所有知情人都已原谅自己,有的已经忘却,自己何须念念不忘,耿耿于怀呢?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就让它随风而逝吧。经过一段疏导,该生情绪逐渐乐观起来。三、关于厌恶厌恶包括讨厌、恶心、难受、拒绝、不满等。抽象

8、的地说,生活中凡是和真、 善、美相对立的东西,都容易引起人们的厌恶情绪。但实际上并不如此泾渭分明, 有时厌恶情绪与真善美的标准似乎无关, 它不过是由于某种挫折感引起的,比如 升学、应聘、晋级受阻受挫。挫折感通常是当个体的愿望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发生 的,它导致人的心理失调。长期处于对某一对象的厌恶感中的人, 可能会把这种 厌恶感“泛化”到更多的对象身上,从而严重影响当事人的社会适应功能,造成 人际关系紧张。有这样一件事情:彤彤和萌萌本来是一对好朋友,可彤彤听说萌萌在背后说 自己坏话。彤彤就厌恶起萌萌,双方关系渐渐冷淡起来。发现这一情况后,我找 两人分别谈话,告诉他们友谊的珍贵,让他们重温两人关系好

9、时的美好时光, 并 教给他们相处之道:给与和包容。又让两人当面交流,互表诚心。两人又重归于 好,关系更近。四、关于恐惧恐惧感包括担心、惧怕、被威胁感、不安、焦虑等。在负性情绪中,恐惧是 最常易出现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因为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困难与矛盾太 多太多一一担心长得不好看、担心不能胜任工作、担心朋友背叛自己、担心配偶 在情感上抛弃自己、害怕生病、害怕孤独、害怕穷困潦倒、害怕别人对你印象不 好、焦虑考试不及格、焦虑高考落榜丢面子、害怕失业等等,无以穷尽。因恐惧而导致的心理疾病可算是缤纷多采,如疑病症、强迫症、焦虑症、恐 怖症等,仅恐怖症就包括有对人恐怖、异性恐惧、对物恐怖、广场恐怖、动

10、物恐 怖、高空恐惧、社交恐怖等。日常生活中常见有人总是怕别人说三道四,怕社会 舆论压力,怕被别人拒绝而使行为受阻,这些所有的“怕”,都会严重影响事业 顺利开展和成功。比如升学考试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孩子的情绪变得不稳定,暴躁易怒,女 孩子变得爱哭,男孩子变得爱发脾气爱冲撞;失眠或嗜睡;突然变得没有食欲或 暴饮暴食;自习时长时间的分心,注意力难以集中,脑子里总想其他的事情,拿 着笔看似在学习,可是一个小时也做不了两个题;对周围的声音非常敏感,尤其 是学校里其他同学翻卷纸或写字顿笔的声音; 常常为自己浪费时间而深深懊悔不 能自拔,以至于影响后续的学习、生活;经常头痛、颈痛、后背痛、心悸,而到 医院

11、检查又检查不出任何器质性病变;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发烧感冒、慢性腹泻、 皮肤过敏等等,这些看似很平常的一些细微表现其实都是孩子考前焦虑的症状, 都需要班主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调节。“三步法”缓解孩子的考试焦虑第一步,告诉孩子,老师在你那么大的时候也曾有过类似的困惑,所以老师 很理解你的感受,心理学上称之为与孩子“共情”,这样可以让孩子放下防备, 敞开心扉和你畅谈并接受你的调整和建议。第二步,针对孩子的担心和困惑进行安抚和解答,老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孩 子的立场和角度化解问题,不要高高在上用评价或批评的态度面对孩子,否则只 会让孩子更加反感排斥、更加焦虑。第三步,协助孩子做好情绪放松。做好第一步,可以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得到 合理的宣泄,考试焦虑程度大概就减少了 30%30%左右,第二步帮助孩子解惑答疑, 调整错误认知,扫除观念上的障碍,这是抓住焦虑的根源解决问题。 这一步做好 了,孩子的考试焦虑基本上就减少了 60%-60%- 70%70%了,第三步帮助孩子做自我放松 训练,从情绪着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