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笔记整理_第1页
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笔记整理_第2页
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笔记整理_第3页
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笔记整理_第4页
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笔记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笔记整理 第一章美学 产生过程: 审美意识 审美者 对自身审美活动的 非理性自觉 的自觉意识 【包括审美 理想 审美趣味 】 美学思想(审美思想) 审美者有了对美、审美活动的 理性自觉思考 ,但没有上升到对 审美活动的整 体进行全面研究 ,多以 哲学、文艺评论 或者创作经验总结 的形式出现 美学学科 有意识地对审美活动进行 整体性独立思考 的学科 美学之父 :鲍姆加登 1750美学 标志 着学科的建立 1. 1735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 可理解 的事物:通过 高级 认识能力作为 逻辑学的对象 去把握的 可感知 的事物:通过 低级 认识能力作为 知觉的科学 或“美学的”对象 来感

2、知 的 2. 1742 法兰克福大学开设 美学课 3. 1750美学 原因: 莱布尼茨: 认识区分为 模糊的认识 和 明晰的认识 ,明晰的认识分为 明确的 明晰认识 和混 乱的明晰认识 ,作为理性主义者他 不看重 混乱的明晰认识 顾城: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 沃尔夫: 知识分为 理论的 知识 和实践的 知识 ,理论的知识包括: 本体论、宇宙论、心理 学、科学 他在心理学中 不重视 感觉能力 影响:拉丁语着作影响不大认为美学是对 感性认识能力 的研究 影响到后来的美学家把 审美经验 当作美 学研究的 重点内容 ;美学 低于 逻辑学 学科的发展 : 康德: 1790判断力批

3、判 提高了美学学科的 地位 美学逻辑学伦理学 平等 扩大了美学的 影响 黑格尔: 美学 影响到美学研究的 重心 研究 感觉和情感 的学科 在我国的发展 : 1 出现 19 世纪 60 年代 传教士的 英汉辞典 中出现 aesthetics 词条译为 审美之理审美学 1875 花子安 教化之议 出现“ 美学 ”一词 2 美学研究的开始 20 世纪初 王国维蔡元培 把美学介绍给国人推动了它的发展 1902 王国维翻译 哲学概论 桑木严翼 1903 蔡元培翻译 哲学要领 科培尔 1906 王国维要求国内文科大学 开设 美学课程 美学研究对象 : 应当定位在:以 艺术 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

4、 人对现实 的审美关系 ,进而研究各种 审美 对象 审美 意识 审美 范畴 美感 经验 美学 思想 我国最早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 鲍姆加登观点 :认为 美学对象 就是研究 美、研究 感性认识的完善 感性认识的完善:人类 认识过程中 的 感性认识 阶段 产生的 美感 构成 感性认识(美感)的 条件 : 1 寓杂多于整一 整体与部分 协调 一致 2 意象 的 明晰生动 形象生动而有个性 尽管他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但并 不排斥 艺术 并以 艺术的研究 为主要内容 他说:“美学是以 美的方式 去思维的 艺术是美的艺术 的理论 ” 研究对象:【 美感艺术美的规律 】 黑格尔 的观点:研究对象:【 美

5、的艺术 排除自然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 :研究对象:【大于美包括 整个艺术理论 】 近代心理学派 :研究对象:【 审美活动中 的 客体、主体 、以及主客体的 辩证关系 美学的基 本内容包括 美、美感、美的创造美育 】 什么是美学? 美学作为一门 社会科学 是在社会的 物质生活 和精神生活 的 基础上 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 美、美感、 美的创造 及 美育规律 的一门科学。 这一定义反映了美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 人类审美活动的对象(客体) 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的 美的一般规律和原则 ,还包括 审美活动的主客体的关系 人的审美心理规律、美感产生与发展规律等 为什么学习美学? 1 时代 的需要

6、当今是 前现代、现代 与 后现代 的混杂时期;西方 后工业社会 艺术、审美深入生活;消费领域中 价值 消费转向审美消费 2, 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的需要 美学研究能 促进创作 。欣赏 和批评 丰富人民的 精神生活水平 3 开展审美教育 的需要 狭义:有意识的 通过审美活动特别是艺术活动 培养 人的审美能力 进而提高人的 综合性精 神能力 的活动 广义: 通过 审美活动实现 人的自我生成 怎样学美学? 1 学好哲学特别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 2 理论联系实际 美学史的 理论实践 和艺术实践 3 独立思考 1要有自己的认识 2要系统的学习研究 掌握 知识要点 补充: 1鲍姆加登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 知逻

7、辑学 、情美学、意伦理学 2 人的 审美价值态度 :是一个人对 审美价值认为 的 理性认识 3 原始审美意识的 标志 :能 制造 工具 使用 工具 许家窑人的石球 4审美意识的 形成 :远古 时代人类 已有 审美意识,它的产生是一个 历史的过程 ,根本上说是 与人类的 生 产劳动 分不开的。 5美学思想的 两个基本特点 :1能够借助语言形式 进行传播 2具有 理论的形态 ,明确的理论观点 和要领 范畴 6学科建立 的基本条件 :1 有专门的美学 着作 2 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 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 一) 柏拉图 【大哲学家大教育家 柏拉

8、图学园 】 美学理论: 1大希庇阿斯篇 提出“ 美是什么 ”的问题 2 主张美来源于 美本身 即美的理式 ( 世界存在的依据 也来源于理式 “理 式说”) 理论贡献与不足:理式论柏拉图论爱情 贡献:1 努力追问美本身 区分了“什么是美的” 和“什么是美” 2 讨论了各种美的定义 启发 思考 批判 错误观点 如 美不是恰当不是有用 错误:1 客观唯心主义 2 割裂 了一般与个别 的关系 (二)康德 【德国大哲学家美学家】 观点:审美的规定是鉴赏判断的主管原则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原则 贡献与不足: 1审美与功利、概念 无关审美活动 独立了但削弱了 它与真、善 的联 系审美 其实是有功利意义 的它以

9、 客观功利 为 前提 能 完善人格 2 审美依据“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原则 肯定了 审美 主体的能动性 不 过是 主观唯心主义 3 审美鉴赏的 判断 只是 主观的普遍性 (三)黑格尔 观点:美是 理念 的感性显现 贡献与不足: 1体现了 理性与感性 的统一但是是 唯心主义 的 2 认识到了 内容与形式 的统一但是是 唯心主义 的 3 强调审美活动中 主客体 的统一但还是 唯心主义 的 (四)克罗齐 观点:美是 直观 贡献与不足:承认 主观非理性 的作用 但有 主观唯心主义 的缺点 (五)弗洛伊德 观点:美是 性欲的升华 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 上探索美的根源: (一)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的学生大哲

10、学家大教育家 吕克昂学园逍遥学派 】 观点: 1 美在 物体的形式安排与体积 2 承认 摹仿 的美,认为 艺术创作就是摹仿 3 论 悲剧的美 (二)达芬奇 观点:美是 可以用感官去 认识 的事物的性质 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 比例关系 上 (三)荷迦斯 【英国 18 世纪风俗画家艺术理论家 英国绘画之父 】 观点: 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 和 量;所有这一切 彼此矫正 ,彼此偶然的 约 束、共同合作 而产生了美 (四)博克【英国 18 世纪美学家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集大成者】 观点:美是 客观的 美感的形成与人的 生物本能 有关 (五)狄德罗 观点: 1“美在关系”说 2 他将美

11、和美感混为一谈 没有划清两者的 界限 从社会生活 来探索美的根源: 19世纪 俄国 革命民主主义者 车尔尼雪夫斯基 提出 “美是生活” 1. 美是可爱的 生活是可爱的 2. 美是 活生生的、多样性的 生活也是活生生的、多样性的 贡献: 1批判了黑格尔的 唯心主义美学 ,坚持了美的客观性 2 超越 了过去的唯物主义美学从 自然属性来理解 美,将其 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3 具有 革命性 对沙皇的强烈 批判 不足: 1 对生活的理解还 没有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 的层次 2 分析美的本质时 缺少辩证法 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 途径 ? 基本途径: 1,从 事物的 客观属性 中 探求美 2,

12、从 客观的 精神世界 中探求美 3,从 主观的 心意状态 中寻找美 4,从事物 之间的关系 中探讨美 5,从人类 社会生活本身 探求美 6,从 社会化了的人的 审美实践活动 中 求解美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结合着 善(功利) 研究美: (一)国语 ?楚语上;“伍举论美” 这是 从人民利益出发 的审美判断标准 (二)墨子的 “非乐” 思想 承认艺术是美的 但从 功利的角度 来理解美才去否定艺术和美的 (三)孔子 1 承认 艺术、美 的 作用 2 意识到 美与德 之间 有不同、有冲突 3 要求 美善的统一 (四)孟子 1 把精神愉快 和感官愉快 等同起来,为把 审美活动与道德活动

13、统一起来 奠定了基 础 2 充实之为美 养成 道德的善 就是充实就是美 (五)荀子 人欲是过度的是恶的 主张 学习礼义以抑制 性恶 劝学 1肯定艺术的作用反对“非乐”思想同时 肯定人欲的合理性 能刺激人民去创造财 富 2 化性起伪 可以实现人格完善就是美 结合着艺术 来研究美: (一)从主客观 的关系 研究美 主客观的统一 是意境 ,即 美 (二)从内容与形式 的关系上研究艺术美 艺术美 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其 中内容起决定作用 (三)从风格 上研究美 结合着 物质现实 来认识美: (一)汉末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评 认为人的面貌 反映 人的命运 (二)南朝齐梁时期刘勰 文心雕龙 为文之用心精细的

14、研究肯定 美的客观性 (三)柳宗元 美在自然 自然是客观的自然的美就存在于自然的变化中 (四)刘禹锡 1 自然是客观的 2自然的规律 是客观的提出理数势 三个哲学范畴以揭示自然规律 3 天与人 相交胜,还相用 (五)郭熙 美在 自然中 (六)王夫之 1 肯定美是 自然本身的属性 2 主张艺术美是 自然、现实美 的 反映 第四章真善美和丑 美和真善的关系 : 什么是美?什么是善? 自由创造 是合目的性 与合规律性 的统一, 合规律性是 真,即 客观世界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 ; 合目的性是 善,即 合乎功利性 真善美的联系与区别? 美与真 的联系:美的产生在 人的实践 中,以 对真的认识和掌握 为

15、前提。真指 客 观世界自身变 化、发展的规律 ,真理是对其的正确认识 。 区别:1 真是客观规律本身 ,可以在人、人的实践之外独立存在。而 美不是 客观规 律本身, 不能离开 人的实践, 不能离开 人的功利目的和生动形 象 2 真是 求知的对象 美是 欣赏的对象 美与善 的联系:美以善为 前提,这里的善包括 人的行为道德及其以外的许多事 物的社会功利 性质 ,也就是指 符合人的目的性 。 区别:1 与功利的关系不同, 美和功利是一种间接关系, 功利是潜伏在形象中的。 善则与功利直接相联系 2 内容和形式不同, 善有形式但不讲求形式美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的基础 上注重形式。 3 善是 意志活动的对

16、象 美是观 赏的对象 总之美 离不开 真善但 又有所不同 美和丑: 美和丑的 同一性 :1 相互依存 。没有丑就无所谓美没有丑的衬托就不能鲜明的显 示出美的 光辉 2 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美和丑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永恒不变 的而是随着事物的发展、历史的演变而变化的 【美和丑是在 同一基础上相互对立的 美的反面就是丑】 艺术丑: 第五章形式美 什么是形式美? 是指自然、生活、艺术 中各种 形式因素 (色彩、线条、形体、声音 )及其规律 的组合 所具有的美 形式美的 特征:1 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 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有联系又有区别 美的形式不 能脱离美的内容;形式美对于美的具体内容具有相对独

17、立性 2 形式美 概括了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特征具有一定的 抽象性 体现的内容 是间接的朦胧的 3 与 自然的物质属性、规律 有着密切的联系 形式美的 根源 :生活实践 形式美的 相对独立性 :不同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等 不是 具体的美的客 观事物的形 式不直接体现 美的形式的内容是 依靠 形式本身引起人的 美感的形 成了 形式本身特定的抽象意义 构成形式美的主要因素 :一些物质属性 及其组合对应关系 如线条色彩形体料质 声音等 物质属性及其相互组成的关系 形式美的主要法则: 形式美的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 经验总结 和抽象概括 主要包括: 1 对称均衡 2单

18、纯齐一 3调和对比 4比例 5 节奏韵律 6多样统一 要使多种多样的形式因素 达到“统一”,需要以下 条件 : 1 确立 主从 关系 。 即在许多形式因素中要有 一个中心 使各个形式因素组成围绕 这一中心 的、 有秩序的结构 2 确立 生发 关系 。 即多样统一的形式美中形式因素是从 一个中心点一级一级地 生发开来 生发关系 可以一致也可以变化中求和谐但 必须有一定规律 形式美的法则 在美的创造中的 意义 : 1 研究探索 它能够 培养 我们对形式美的 敏感指导 人们 更好地去创造 美的事物 2 掌握 它能够使我们 更自觉地运用 它表现 美的内容 达到 美的形式 与美的内容 的 高度统一 运用

19、形式美法则应 注意: 1 首先要 透彻领会 不同形式美的法则的 特定表现功能 和审美意义明确 欲求的形 式效果 之后再根据需要 正确选择适用的 形式法则从而 构成适合需要的 形式美 2 它不是凝固不变的 随着美的事物的发展它也在 不断发展 因此在美的创造中既 要遵循 它 又不能 犯教条主义 要灵活运用在形式美中体现创造性特点 第六章审美范畴 优美与崇高: 优美与崇高是 美的两种类型本质 上都是 人的自我创造的生动显现 但是在 表现特 征和 给人的美感 的方面有显着区别 优美 的特点:美处于 矛盾相对统一和平衡 状态 形式上表现为 柔媚和谐安静秀雅 的美 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山明水秀等 美感 上给人

20、 轻松愉快心旷神怡 的审美感受 根本 上体现了 作为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处于相对统一的状态 使人产生和谐愉 快的美感 崇高的特点:美处于 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 具有压倒一切的 力量和强劲的 气势 形式上粗狂激荡刚劲雄伟 美感 上给人 惊心动魄激愤昂扬 的审美感受 根本 上体现了 作为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处于激烈矛盾状态 所显示的伟大精神 和力量 悲剧: 悲剧的客观效果: 1 反映了 先进社会力量 在严酷的实战斗争中 的苦难和死亡美暂时 被丑压倒因此 它使人产生一种 痛苦之感 是痛苦之中的愉快 使人心灵受到极大的 震撼 即悲剧 中的崇高感 2 人们在欣赏悲剧时不仅仅是流泪同时由于 美在受到摧残时显示出 光

21、辉的品质 又使人在道德感情上受到 “陶冶” 在美感的各种形态中 悲剧引起的美感 最接 近 道德的审判 和 实践的意志 3 在悲剧的美感中显示着 认识与情感相统一 的 理性力量伦理特点 非常突出悲剧 必然使人痛苦但革命的悲剧使人 从痛苦中产生力量 使人从先进人物的痛苦和 毁灭中认识到真理 它能唤醒人们鼓舞斗志从而使人们 受到教育 悲剧的几种类型: 它的 本质在于 悲剧的矛盾冲突 由于矛盾 性质不同 悲剧艺术 分为几种类型: 1体现历史是 英雄人物的牺牲 :属于革命的悲剧 在悲剧对象中占有 重要地位 悲剧人物特点 1 自觉扞卫真理 为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而 斗争 2 牺牲的 英雄 与人民的命运有着深

22、刻的联系 3 在巨大的苦难中显示出他们的 崇高品质 这种悲剧的特点 不是悲惨是 悲壮 不是怜悯 是自豪 不是恐惧是 无谓 2 在 私有制条件下 善良的普通人民 的 不幸和苦难 :“几乎无事的悲剧”象“无声 的语言一样” 3 旧事物旧制度 的悲剧 :在一定历史阶段上曾经先进合理的社会力量、 制度随着 社会的 发展开始转化为 旧的力量 而 与社会的历史进程 相矛盾 但又还没 完全丧失自己的合理性 旧势力为争取自己的合理性而 斗争遭到 的不幸苦难 和死亡 带有一定的悲剧性 补充: 什么是悲剧?悲剧的性质何在? 悲剧是 崇高的集中体现 一种 崇高的美 本质:历史的必然要求 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23、 之间的 悲剧性冲突 特征:通过 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 显示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 抗争 在严重的实践斗争中显示出 先进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 在这里悲剧是一个 美学范畴 不是戏剧的种类 由悲剧的客观效果得出 悲剧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1 认识生活道路上充满 矛盾曲折 和艰苦的斗争 为实现伟大理想需 付出代价 有时 要付出 生命代价 2 激发人们学习 英雄人物在严酷的实践斗争中所表现的 崇高品质 和极大的 精神 力量 3 激发人们对丑恶事物的 憎恨 增强美丑的 识别能力 它使人们自觉向进步人物学 习树立 崇 高理想 追求 崇高美好人生境界 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着名观点: 1 亚里士多德 的观

24、点 悲剧最重要的是 情节有特定对象特定人物 它所引起的对人的 恐惧与怜悯 在积极方面起到 陶冶作用 2 黑格尔 的观点: 承认悲剧冲突的必然性 抹杀正义和非正义的 区别有一定 乐观主义因素 3 车尔尼雪夫斯基 的观点: 批判 了黑格尔的 唯心主义 悲剧是人生中 可怕的事情与艰苦斗争有联系 批 判了黑格尔悲剧中 死者都有罪过的思想 反对 黑格尔悲剧 冲突的必然性 4 马克思恩格斯 观点 历史的必然要求 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之间的 悲剧性冲突 5 鲁迅 的观点 悲剧将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 毁灭 给人看 喜剧: 喜剧性艺术的 特征 : “寓庄于谐”:用诙谐可笑的形式 表现 生活的深刻本质 庄: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 深刻的社会内容 艺术家创作它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 谐:主题思想的 表现形式是诙谐可笑的 戏剧中“庄”与“谐” 辩证统一 于一体 庄:灵魂 谐: 独特审美效果 原因 生活中 喜剧的本质 决定了 喜剧艺术的本质特征 : 1 一切艺术的 源泉都是生活 2 生活中的喜剧的本质:在 倒错乖讹自相矛盾 的形式 中显示生活的本质 喜剧艺术中“寓庄于谐”的 基本方法: 1 在倒错中显真实 使假象 并不掩盖 本质 而是揭露 本质 2 以夸张增强喜剧效果 体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 提炼理解 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