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检测类脚本_第1页
纺织品检测类脚本_第2页
纺织品检测类脚本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视频脚本视频总体结构:片头?试验导入?试验原理与要求 ?试验过程与要点演示 ?试验结果与计算?报告要求。试验导入与试验原理统一由李一老师讲解。纤维一、棉纤维长度1工作任务描述(实验目的)罗拉法长度分析仪法用于棉纤维的长度测定。将试样首先用手扯法整理成一端平齐小棉束,接着用一号夹子在黑绒板上整理成为一端整齐,层次分明的棉束。然后用一号夹子夹住棉束整齐的一端,放入 Y111罗拉式长度分析仪的加压辊与沟槽罗拉间。棉束整齐端在外, 整齐端切线恰好与沟槽罗拉外表面相切,纤维从罗拉与压辊的钳口处至整齐端的原始长度为罗拉的半径9.5mm (罗拉周长为 60mm r=60/2 n),转动手柄10,罗拉回转,逐

2、步送出棉束。 用二号夹子夹取未被罗拉与压辊钳口夹持的纤维,得到长度依次间隔2 mm的分组纤维,将这些纤维小束在天平上称重,得到各组纤维重量。 根据各组长度及对应的重量可计算棉纤维主体长度、品质长度、平均长度及短绒率等指标。记录原始数据,完成项目报告。2操作仪器、工具及试样Y111型罗拉式长度分析仪(如图 5-19 ),扭力天平(称量 50mg和25mg各一台,分度 值分别为0.1mg和0.02mg),黑绒板,限制器绒板,一号夹子、二号夹子,垫木,压板,梳 子,镊子,小钢尺。试验棉条。画面与字幕、配音的配合:0130 ”:棉条制作24”:测试用具339”:扭力天平537”:计算圆盘633”:取样

3、652”:整理纤维703”:称重719: 30mg 左右8:59再次手扯整理试样10:55限制器黑绒板10:581号夹子11:09 稀梳11:11 密梳11:55 做的过程中不得丢弃纤维12:25用1号夹整理纤维13:49 剩余的纤维整理后,放回试样中16:43Y111罗拉长度仪16:52 将刻度旋转到 9mm17:37 放入试样整齐端向外17:54加压、锁紧、放下溜板18:09 将刻度旋转到 10mm18:11用2号夹子夹取纤维,每个长度段夹取三次18:46将取出的纤维归拢放置19:00 旋转手柄两圈,19:02再次夹取纤维19:29 如此反复操作直到 16mm时20:06 16mm时抬起溜

4、板,取样以溜板为界限21:56如此反复直至取样结束23:07称取每组重量并记录27:45计算真实重量和其他长度指标片尾:【依据GB/T 6098.1 2006棉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罗拉式分析仪法】 试验结果的计算1、真实质量试验测得的各组纤维质量为称见质量,包含有上、下相邻两长度组的部 分纤维在内,所以各组的称见质量必须加以修正,以获得真实质量。真实质量的计算按式(1):(1)mj =0.1 阿4 +046 +03 阿式中:mj第j组纤维的真实质量,单位为毫克(mg);第j组纤维的称见质量,单位为毫克(mg); 第j-1组纤维的称见质量,单位为毫克(mg); 第j+1组纤维的称见质量,

5、单位为毫克(mg);真实质量总质量与称见质量总质量相差不应超过土1mg2、主体长度 主体长度的计算按式(2):式中:Lm主体长度,mm ;Ln最重组长度纤维的组中值,mm;Gn重量最重组纤维的真实重量,mg;Gn-1 重量最重组前一组纤维的真实重量,mg ;Gn+1重量最重组后一组纤维的真实重量, mg。3、品质长度:又称右半部长度或主体以上平均长度,是长度大于主体长度纤维的平均长 度。品质长度的计算按式(3): 小(3)F_A-卜阿2( 4)式中:Lp品质长度,单位为毫米(mm);d相邻两组之间的长度差异(即组距,d= 2mm);YLm所在组内,长于Lm部分纤维的重量,单位为毫克(mg);k

6、最长纤维组顺序数。4、短纤维率长度等于和短于15.5 mm (细绒棉)或19.5 mm (长绒棉)的短绒重量占总 重量的百分率称短绒率,计算按式(5):.7-1X I 00%(5)式中:R 短纤维率(短绒率),%; i 短纤维界限组顺序数。5、质量平均长度质量平均长度的计算按式(6):(6)式中:L质量平均长度,单位为毫米(mm);Lj第j组纤维长度的组中值,单位为毫米(mm)6长度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长度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计算按式(7)和式(8):2=1r乏XJF-II(7)CK = xlOO% L(8)式中:s长度标准差,单位为毫米(mm);CV 长度变异系数,。7、数值修约各项长度指标计算结

7、果修约至1位小数;长度标准差修约至2位小数。数值 修约应按GB/T 8170的规定进行。【关于精密度(重复性和再现性),详见GB/T 6098.1-2006第11.】8、实验报告试验报告包括各项长度指标,并写明批样来源,样品编号,试验日期, 温、湿度条件和检验依据等。试验报告单参见标准GB/T 6098.1-2006的附录 D。二、纤维细度测试一一气流仪法纤维细度测试1、工作任务描述用气流仪测试棉纤维马克隆值。学会测试仪器的使用;了解气流仪的测试原理,掌握表达纤维细度的指标与测试方法;记录原始数据,完成项目测试报告。马克隆值(Micronaire )是一定量的棉纤维在规定条件下用马克隆气流仪测

8、得的指标,其实质是透气性量度,但以马克隆刻度表示,马克隆刻度是建立在已由国际协议确定了其马克隆值的成套“国际校准棉花标准”基础之上的,马克隆值没有计量单位。 马克隆值是同时反映棉纤维细度和成熟度的综合性指标,其数值越大,则棉纤维越粗,同时也反映棉纤维的成熟度较高。马克隆值分三个级,即A、B C级。B级为马克隆值标准级。马克隆值分级范围如图1所示:弓4及以下3.53637-4.24 95 0及以上矗B级C级图1棉纤维马克隆值分级马克隆值检验是用马克隆气流仪逐样测试马克隆值。每个试验样品,根据其马克隆值确定马克隆值级。计算各马克隆值级所占的百分比,其中百分比最大的马克隆值级定为该批棉花的主体马克隆

9、值级。2、操作仪器、工具及试样Y175棉纤维气流仪(如图5-23)或MC棉纤维马克隆仪、链条天平、蒸馏水、加水漏斗、镊 子、干湿球温度计、校准棉样及原棉实验室样品。3、Y175型棉纤维气流仪实操步骤(1 )压差表及压差天平调整(2)校正阀校验(3)仪器调整好后称量试样。取下砝码,放入试样,使指针在“”形符号中间,此时的试样质量为8g。(4 )打开试样筒上盖,将称好的试样分几次均匀装入试样筒,不得丢弃纤维,盖上试样筒盖并锁定在规定的位置上。将手柄扳动至前位,在压差表上读取马克隆值(估计到两位小数)。(5)将手柄扳动至原来位置(后位),从而打开试样筒上盖,取出试样。如此再进行第 二份棉样的测定。画

10、面与字幕、配音的配合:00:37 称样盘00:58马克隆值度数盘01:27接通气泵电源(或捏动充气球)向贮气筒内充气02:10 压差天平调整从压差表下部钩子上取下 8g砝码放置在称样盘内, 旋转天平调正旋钮,直到指针指示在压差表面“”形符号的中间03:10校正阀校验【粗调】将校正塞插入试样筒内(以扭转动作插入);将手柄往下扳至前位,手柄杆为水平状态;将校正塞顶端的圆柱塞拉出,检查压差表的指针是否在 Mic2.5 ,如果指针不在2.5Mic ,调节零位阀(左侧的一个旋钮),直至合适(顺时针旋转时指针向右移、 逆时针旋转时使指针向左。将校正塞的圆柱塞推入,检查压差表指针是否指示在校正阀的标 定值6

11、.5Mic上,如果不在标定值上,调节量程调节阀(右侧的一个旋钮),直至达到标定值(顺时针转动时指针向右移)。重复校正,直到二个标定值均能基本达到。将手柄回复至后位。 取出校正塞,放回校正塞托架内,并当即固定之。05:18仪器粗调好后称量校准棉样【微调】。取下砝码,放入校准棉样,使指针在“”形符号中间,此时的试样质量为8g05:45打开试样筒上盖,将称好的校准棉样之一均匀装入试样筒【低马克隆值校准棉样的 值为2.59,不得丢弃纤维,盖上试样筒盖并锁定在规定的位置上。将手柄扳动至前位,在 压差表上读取马克隆值。微调旋钮,使马克隆值为2.59 0.16:16用校准棉样二再次校准仪器【高马克隆值校准棉

12、样的值为5.44 7:24 再次依次放入马克隆值为2.59和5.44的校准棉样校准仪器。调整到符合要求为止。11:14现在放入中马值的校准棉样校准仪器12:18仪器调整好后称量试样。在称样盘上放入试样,使指针在“”形符号中间,此时 的试样质量为8g12:48打开试样筒上盖,将称好的试样分几次均匀装入试样筒,不得丢弃纤维,盖上试样筒盖并锁定在规定的位置上。将手柄扳动至前位,在压差表上读取马克隆值(估计到两位小数)。13:11将手柄扳动至原来位置(后位),从而打开试样筒上盖,取出试样。如此再进行第二 次棉样的测定【若试样两次的马克隆值的差异没超过0.10,测量结果为两次的马克隆值的平均值;若差异超

13、过 0.10时,则进行第三次测试,以三次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结果,按数 字修约规则修至一位小数。片尾:实验报告要求试验所依据的标准(GB/T 6498-2008 )材料来源:皮棉、棉卷、棉条。如果可能,说明棉花类型(细绒棉、长绒棉)或品种;试验样品的数量,每份试验样品的试验试样数;计算每份试验样品的平均值;所用仪器的类型、制造厂和型号。三、原棉成熟度测试一一中腔胞壁对比法1、工作任务描述(实验目的)掌握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熟悉不同成熟度纤维的外形特征并掌握测定棉纤维成熟系数的方法。实验原理棉纤维的成熟度是指纤维胞壁加厚的程度和纤维中纤维素充满的 程度。胞壁愈厚,纤维素淀积的愈多,成熟度愈

14、高。成熟系数K:根据棉纤维腔宽与壁厚比值的大小(与纤维形态有关,见图1。)所定出的相应数值,即将棉纤维成熟程度分为18组后所规定的18个数值,最不成熟的棉纤维成熟系数定为零,最成熟的棉纤维成 熟系数定为5,用以表示棉纤维成熟度的高低。棉纤维成熟系数与腔宽 壁厚比值间的对应关系见表1。正常成熟的细绒棉的成熟系数一般在1.52.0,低级棉的成熟系数图1棉纤维的腔宽与壁厚a腔宽b 壁厚1.71.8时,较为理想。长绒棉在1.4以下。从纺纱工艺与成品质量来考虑,成熟系数在 的成熟系数通常在 2.0左右,比细绒棉高。表1成熟系数与腔宽壁厚比值对照表成熟系数0.000.250.500.751.001.25腔

15、宽壁厚比值32 2221 131298654成熟系数1.501.752.002.252.502.75腔宽壁厚比值32.521.51.00.75成熟系数3.003.253.503.754.005.00腔宽壁厚比值0.500.330.200.00不 可察 觉2操作仪器、工具及试样生物显微镜、挑针、镊子、小钢尺、钢梳、黑绒板、载玻片和盖玻片、胶水、玻璃皿、试验棉条。A显微镜调节(1) 检查显微镜各主要部件的状态是否正常,包括粗动和微动调焦装置,机械移动装 置,光阑等。(2) 将显微镜面对北光或人工光源,板动镜臂,使其适当倾斜,以观察者能舒适地坐 着为度。(3) 选择10倍的目镜放在镜筒上,40倍的物

16、镜装在转换器上并转至镜筒中心线上, 以便调焦。(4) 将集光器升至最高位置,并开启光阑至最大,用一目自目镜向下观察,调节反射 镜,使整个视野呈一最强而又均匀的光度为止。(5) 去掉目镜,观察物镜后透镜,调节反射镜和集光器中心,使物镜后透镜处光线均 匀明亮,再调节光阑,使光阑与物镜后透镜大小相一致或稍小些,放上目镜。B试样整理(1) 取样:从试验棉条中取出重约46mg的试样。(2) 整理棉束:用手扯法把试样整理成一端整齐的小棉束。先用稀梳后用密梳从棉束整齐一端纤维梳理另一端,舍弃棉束两旁纤维,留下中间部分大约180?220根纤维。(3) 制片:将载玻片放在黑绒板上,在载玻片边缘粘些胶水。左手捏住

17、棉束整齐一端,右手以夹子从棉束另一端夹取数根纤维均匀地排在载玻片上,一直排完为止,待胶水干后, 用细针把纤维整理平直,相互平行,然后用胶水粘牢纤维另一端,轻轻地在纤维上面放置盖玻片。C操作步骤(1) 用粗调装置将镜筒稍许升高,将制好的片子放在载物台机械移动装置内。(2) 再旋转粗调装置,将物镜下移至最低位置,注意不触及盖玻片,移动机械移动装置,使物镜中心对准载玻片横向中部。一般在制片时在载玻片上从纤维整齐一端810mm处各划一根兰线,沿兰线范围内进行观察。(3) 自目镜下视,用粗调装置慢慢升起镜筒,至见到纤维时立刻停止,再调节微调装 置,使试样成象清晰。(4) 转动移动尺横向手轮,使试样自右向

18、左移动,逐根观察。根据纤维形态和腔宽壁厚比例来确定纤维成熟系数。一般观察一个视野来决定纤维成熟系数。形态特殊的纤维可在兰线范围内来回移动以扩大视野范围。观察时应在天然转曲中部纤维宽度最宽处测定,没有天然转曲的纤维亦须在观察范围内最宽处测定。根据纤维形态特征及棉纤维中腔宽度和胞壁厚度的比值,确定成熟度系数。边观察边记录。画面与字幕、配音的配合:0: 10 取样0: 40整理棉束用手扯法把试样整理成一端整齐的小棉束。先用稀梳后用密梳从棉束整齐一端纤维梳理另一端,舍弃棉束两旁纤维,留下中间部分大约180?220根纤维2:10制片将载玻片放在黑绒板上,在载玻片边缘粘些胶水。左手捏住棉束整齐一端,右手以

19、夹子从棉束另一端夹取数根纤维均匀地排在载玻片上,一直排完为止,待胶水干后,用细针把纤维整理平直,相互平行,然后用胶水粘牢纤维另一端,轻轻地在纤维上面放置盖玻片。5:30用粗调装置将镜筒稍许升高,将制好的片子放在载物台机械移动装置内5:506:00 再旋转粗调装置,将物镜下移至最低位置,注意不触及盖玻片,移动机械移动 装置,使物镜中心对准载玻片横向中部。一般在制片时在载玻片上从纤维整齐一端810mm处各划一根兰线,沿兰线范围内进行观察。6:0014:48 重复演示 取样棉束整理制片15:00逐根观察。根据纤维形态和腔宽壁厚比例来确定纤维成熟系数。一般观察一个视野 来决定纤维成熟系数。 形态特殊的

20、纤维可在兰线范围内来回移动以扩大视野范围。观察时应在天然转曲中部纤维宽度最宽处测定,没有天然转曲的纤维亦须在观察范围内最宽处测定。 根据纤维形态特征及棉纤维中腔宽度和胞壁厚度的比值,确定成熟度系数。边观察边记录。结果及分析:(1)试样平均成熟系数Z Ki口K二Z ni(2)未成熟棉纤维百分率成熟系数0.75及其以下的纤维根数之和 未成熟棉纤维百分率=X100%测定的纤维总根数每根试验棉条试验两个试验试样,每个观测180220根纤维。两个试验试样结果的差值应符合相关精密度的规定。平均成熟系数修约至 2位小数。片尾: 试验报告包括各项试验结果,并写明批样来源、品级长度、品种、样品编号、试验日期、温

21、 湿度等。四、涤棉混纺比测试-化学溶解法化学溶解法是最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用化学溶解法进行定量分析时,抽取有代表性的试样,如试样为纱线则剪成1cm的长度;如试样为织物,应包含织物中的各种纱线和纤维成 分,并将其剪成碎块或拆成纱线;毡类织物则剪成细条或小块。试验时,每个试样至少准备2份试样,每份试样质量不少于1g;平行试验结果差异应w 1 %,否则应予重试。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试样一般需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方法如下:(1) 一般预处理:取待测试样放在索氏萃取器中, 用石油醚萃取,去除油脂、蜡质等非纤维性物质,每小时至少循环6次;待试样中的石油醚挥发后,将试样浸入冷水中浸泡lh,再在(65 5

22、)C的温水中浸泡lh,水与试样之比采用100:1,并不断搅拌溶液;最后抽吸或离心脱水、 晾干。(2)特殊预处理试样上不溶于水的浆料、树脂等非纤维物质,如用石油醚和水不能萃取掉,则需用特殊 的方法处理,并要求该处理对纤维组成没有影响。一些未漂白的天然纤维(如黄麻、椰子皮等),用石油醚和水正常预处理,不能将所有天 然的非纤维物质全部除去,此时也不采用附加的预处理,除非试样上有石油醚和水中都不溶 的保护层。对于染色纤维中的染料,可作为纤维的一部分,不必特别处理。根据纺织品中所含纤维的组分不同,可以分为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四组分及以上纤维混纺产品。不同组分纤维的混纺产品,其定量分析

23、的具体方法有一定 差异。定量分析结果有三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即净干重百分率,结合公定回潮率的含量百分率,包括公定回潮率和预处理中纤维损失和非纤维物质除去量的含量百分率。1、 净干重量百分率(1)(2)场=100-卫式中:pl不溶解纤维的净干重量百分率,%p2溶解纤维净干重量百分率,%m0预处理后的试样干燥重量,g;ml试剂处理后,剩余的不溶纤维的干燥重量,g ;m3已知不溶纤维的干燥重量,g;d-不溶纤维在试剂处理时的重量修正系数。2、结合公定回潮率的纤维含量百分率(4)Pn 二 (5)式中:p-不溶纤维结合公定回潮率时的含量百分率,%pn -溶解纤维结合公定回潮率时的含量百分率,%P1 -不溶

24、解纤维的净干重量百分率,%P2 -溶解纤维净干重量百分率,%w1 -不溶纤维的公定回潮率,%w2 -溶解纤维的公定回潮率,%3、包括公定回潮率和预处理中纤维损失和非纤维物质除去量的纤维含量百分率xlOO西(10&+谓+勺)A(ioo+Hj +q)+昱(ioo+岑+$)(7)pA不溶纤维结合公定回潮率和预处理损失的含量百分率,%pB溶解纤维结合公定回潮率和预处理损失的含量百分率,%pl 不溶解纤维的净干重量百分率,%p2 溶解纤维净干重量百分率,%w1不溶纤维的公定回潮率,%w2溶解纤维的公定回潮率,%bl预处理中不溶纤维的重量损失和/或不溶纤维中非纤维物质的去除率,%b2预处理中溶解纤维的重量

25、损失和/或溶解纤维中非纤维物质的去除率,根据混纺纱溶解前干重和溶解后剩余纤维干重,按式(1)和(2)计算混纺纱干重混纺百分比或按式(4)和(5)计算混纺纱标重混纺百分比。重现性用置信度为 95%时的置信界限来表示,即,在不同的实验室里,应用标准方法, 对相同混合物的试样进行一系列分析时,在100次试验中仅有5次超出范围。片尾: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采用的标准;b)混合物的全部组分或某一组分的测得结果;c)如采用特殊处理去除浆料或整理剂则要详细说明;d)每一个单值及其平均值,均精确至0.1 ;e)注明上述结果是基于:1 )净干重量百分率;2 )结合公定回潮率的纤维含量百分率;3)包

26、括公定回潮率和预处理中纤维损失率的百分率;4)包括公定回潮率和非纤维物质除去率的百分率。五、纺织材料吸湿性测试一一烘箱法1工作任务描述(实验目的)用天平称得纺织纤维的湿重,然后在一定温度的烘箱内烘干纺织纤维, 称得干重,由公 式计算求出纺织纤维的回潮率和含水率。 通过试验掌握烘箱的基本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建立在通常温湿度条件下,对不同纺织纤维回湖率大小的初步概念。原理烘箱法是纺织材料吸湿性测试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烘箱是利用电阻丝加热,并根据需要自动调节, 保持箱内温度一定。温度是依据能使水分蒸发而不使纤维分解变 质的原则加以规定。目前国家标准规定的烘燥温度是:棉为105 3C,毛

27、和大多数化纤维105110 C,蚕丝为140145C。恒温调节利用水银触点式温度控制器来进行。纺织材料中水分的重量占材料干重的百分率称之为回潮率。其计算式为:W = G=-G 100(%)Go式中:w纺织材料的回潮率(%);G 纺织材料的湿重(g);Go纺织材料的干重(g )。2操作仪器、工具及试样试验仪器为YG747型通风式快速烘箱(如图 6-18 )及天平(分度值10mg)。试样为棉、 羊毛、蚕丝、苎麻、粘胶纤维、涤纶、锦纶、腈纶、等各种纺织纤维。画面与字幕、配音的配合:11”13”:箱体16”18 ”:面板23”36 ”:预定温度设置36”:设定好以后,如果已放置已知湿重的棉花,就可以开

28、机加热43”:烘箱的结构50”:里面有8个篮子57”:篮子的底部是网状的1 ”:便于热空气穿过试样110”130 ”:称量棉花的湿重并记录15”:称量好的棉花放入烘箱14”:关好箱门151”213”:开机,开始加热。待箱内温度升到设定的 105C时开始计时,25后按下暂停, 静置1(分钟)228” 2 46”:开始第一次称量250”:称好后继续烘,5(分钟)后按下暂停,静置1 (分钟),开始第二次称量并计算,判断是否已烘干。3324”:测试完毕,仪器还原、关机,清理现场,完成实验。依据【GB/T9995-1997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回潮率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二位。几份试

29、样的平均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如果测试在非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则对恒重进行修正。片尾:试验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样品的名称、编号、原料;平均回潮率;回潮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取样方法;试样的数量;所用烘箱的型号;指明是箱内称重还是箱外称重;试验日期;任何偏离标准的细节。六、纤维强度的测试1、工作任务描述(实验目的)掌握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熟悉不同成熟度纤维的外形特征并掌握测定棉纤维成熟系数的方法。实验原理了解电子单纤维强力仪的结构原理,熟悉测试方法和操作要领,分析参数设置的原因,掌握打印结果的含义。(1)断裂强力:纺织材料受外界直接拉伸到断裂时所需的力,是表示拉伸力绝对值的一种指标,基础

30、单位为 N (牛顿),衍生单位有:cN(厘牛),mN(毫牛),kN(千牛)等。各 种强力机上测得的读数都是强力, 例如单纤维、束纤维强力分别为拉伸一根纤维、 一束纤维 至断裂时所需的力。强力与纤维的粗细有关, 所以对不同粗细的纤维和纱线强力没有可比性。(2)相对强度:单位细度纤维或纱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包括断裂应力、断裂强度和断裂长度等。 断裂应力 单位面积纤维或纱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单位N/mm2 (牛顿/平方毫米)或Mpa (兆帕)o其计算公式为:Py =S式中:o断裂应力(N/mm2);P纤维或纱线的断裂强力(N);S纤维或纱线截面积(mm2)。 断裂强度:指每特(或每旦)纤维所能承

31、受的最大拉力,单位为(或N/旦)。其计算公式为:P 、PPtex 十或p den _TtNden式中:Ptex特数制断裂强度(N/tex);P纤维的强力(N);Tt纤维的特数(tex);Pden旦数制断裂强度(N/旦);Nden 纤维的旦数(旦)。 断裂长度:单根纤维或纱线,延续很长,握持上端,当握持点下悬挂总长内纤维或纱线的自身重力把纤维或纱线自身沿握持点拉断(即重力等于强力) 时,这个长度就是断裂长度。一般断裂长度用 Lp表示,单位为千米。在生产实践中,测定纤维或纱线的断裂长度不 使用悬挂法,而是用强力折算出来的。其计算公式为:LpPg Tt1000式中:Lp纤维的断裂长度(km);2g重

32、力加速度(等于 9.8m/s )。(3)断裂伸长率:纤维或纱线拉伸时产生的伸长占原来长度的百分率称为伸长率。纤维或纱线拉伸至断裂时的伸长率称为断裂伸长率,它表示纤维承受拉伸变形的能力。其计算式为:L - LoLo100%T 100%式中:L0纤维加预张力伸直后的长度(mm);L纤维拉伸伸长后的长度( mm);La纤维断裂时的长度(mm);纤维的伸长率;p纤维的断裂伸长率。操作仪器、工具及试样电子式单纤维强力仪、张力夹,麻和羊毛纤维各若干。画面与字幕、配音的配合:10”:测试部分16”:主机及输入按键19”:打印输出2325 ”:夹持测量部分36”:测量间距20mm37”: 10mm44”:仪器

33、的设定1145”:根据实验需要,按菜单提示设置实验参数150”:夹持纤维,进行测量154”212”:取下上夹头夹持纤维213”216”:按照纤维选择的预加张力夹216”224”:将夹持好纤维的上夹头挂好226”231”:拧紧下夹持器236”:测量间距20mm28”:按下红色按纽开始测量240”245”:纤维正在被拉伸246”3:纤维断裂,下夹持器自动返回,数据被记录和打印334”:测试完毕,仪器还原、关机,清理现场,完成实验。片尾:结果修约按GB/T 8170规定,断裂强力、断裂强度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断 裂伸长、变异系数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关于统计术语和计算,参见 GB/T 14337-2

34、008附录C (包括置信界限和试 验数量的再确定)】5、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包括:a)样品的名称和规格;b )被选作批量样品包装件的号码标识;c )采用的试验方法及所有的试验参数;d)实验室样品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如果计算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则要写入 报告;e )经协商后对试验步骤的修改提示及其他与本标准不一致的部分;f)观察到的异常现象;g)试验日期。纱线单纱强力试验完成后应提供下列试验结果:1)断裂强力平均值,CN (两位有效数字);2)断裂伸长率平均值, (两位有效数字);3) 如果需要,提供断裂强力变异系数(修约至0.1%);4) 如果需要,提供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修约至0.1%);5)

35、如果需要,提供纱线的线密度,tex (三位有效数字);6)如果需要,提供断裂强度,cN/tex (修约至0.1cN/tex )根据国家标准,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本标准编号(GB/T3916);2)样品的批量或者其他标志;3) 卷装的形式(管纱、筒子纱等)、整理状况(染色、漂白等)和卷装纱退绕方式(轴向或者侧向);4)采用的调湿和试验用大气条件;5)采用的抽样方案、进行试验的式样数量,如有可能,给出舍弃的式样数量;6)使用仪器的型号;7)采用的试验方法(A-D)8)隔距长度、拉伸速度和预张力;注:如果测试无捻的工艺或者工业复丝纱,要报告加捻的捻数和捻向“S或“ Z”。9)使用的夹持器和夹

36、钳的型式;10)试验日期。纱线毛羽纱线的毛羽测试脚本一、1 一 6录音加字幕:纱线的毛羽测试实验目的:用纱线毛羽仪测试纱线毛羽。 学会测试仪器的使用;了解投影计数法纱线毛羽测试原理, 掌握表达纱线毛羽的指标与测试方法; 观察纱线毛羽的空间分布特征。 操作仪器、工具及试样: YG172型电容式纱线毛羽测试仪、 各种短纤维纱。7一 1 04供纱架,用来安装测试纱线试样。预加张力器,在测试一般纱线时需将张力器的张力片拆下,现在是没有装张力片的。在测试上浆后纱线时,磁性张力器施加张力 不够时,需将预加张力器装好, 根据纱线情况调节施加张力。 磁性张力器,用于给纱线施加 合适张力,逆时针张力变小,顺时针

37、张力变大。经过导纱轮,通过这个检测头,采用光电转 换原理,实现纱线毛羽的检测。 再通过导砂轮,经过纱线调位装置,用于调节纱线在罗拉胶 辊上的牵引位置,防止长时间在同一位置牵引而引起胶辊出现沟槽。然后经过胶辊,按下该键胶辊脱开,此时引入纱线,松开后胶辊闭合将纱线夹住。其中5T 57删除。1 05 一 T 12 删除。1 13一 1 34接通主机及打印机电源,仪器进入待机状态,面板显示“CL YG172 ”,按“自检”,面板显示“ J”,按确认,仪器开始自检。自检正常,面板显示“J Good”,再按“自检”,仪器回到待机状态。1 35 一 1 53 删除。1 54一2 32按参数键,片段长度灯亮,

38、可对其进行设置,用切换键设置个、十、 百位、数字键和打印键改变数值,通常设为10m。按确认键保存设置。2 33一 3 15再按参数键设置试验次数,数码管左边两位显示的是批次管数,右 边两位显示的是试验次数,其数值设置方法同片段长度的设置方法,批次管数和试验次数的取值是有限制的,两者的乘积不得超过1000,比如设置为两管两次。3 16 3 42按参数键,设置测试速度,用切换键可实现测试速度在10、15、30、60、100m/min之间的切换,其中标准测试速度为 30m/min。3 43一5 10按参数键,设置纱线品种,首先显示的是纱线品种代码,按切换键、 数字键和打印键选择品种代码,按确认键确认

39、品种代码,用切换键实现光标闪烁位的改变, 按数字键和打印键实现数值的改变,完成所有位的设置后,按确认键保存设置。5 11一 5 37再按参数键,进行其它设置。按功能键,可依次实现1至8项功能的 设置。其中5 17一 5 29删除。5 38一6 38首先进行第一项设置,设置打印方式,最右一位为“1 ”表示实时打印,为0表示非实时打印,用数字键实现0、1之间的切换。右边第二位为 1表示打印全部,为0表示只打印批次报表。 右边第三位为1表示允许打印图形, 为0表示不打印图形,按确 认键设置有效。6 39一7 28按功能键设置第二项,为打印图形设置。用数字键实现0、1之间的切换,按切换键实现光标位置的

40、切换。右边第一位为1表示打印测试管毛羽指数的直方图,0为不打印;右边第二位为1表示打印样条图,0为不打印;右边第三位表示打印几毫米毛羽长度的样条图,按确认键设置有效。7 29一9 16按功能键设置第三项,自动剔除功能设置,指的是仪器将每次的1mm 测试值与同管纱线第一次的测试值进行比较,若两次测试值之差除以第一次测试值得出的百分比超过设定值则仪器报警,并自动剔除此次异常测试值。右边第一位为1表示自动剔除功能有效,为0表示无效,右边第二位表示上门限,第三位表示下门限。门限值50%用5表示,用数字键和切换键实现数值的设置,按确认键保存设置。注意:当纱线外表短毛羽数量极少时,不要启用自动剔除功能。9

41、 17一 10 16 按功能键设置第四项,温湿度设置,左边两位表示温度,右边两位 表示相对湿度。用数字键和切换键实现项目内容的设置,按确认键保存设置。其中9 21 9 52 删除。10 17一 12 14按功能键设置第五项, 日期设置,从左边第二位开始分别设置 “年”、 “月”、“日”,用数字键和切换键实现项目内容的设置,按确认键保存设置。其中10 3712 05 删除,12 09一 12 14 删除。12 15一 12 32按功能键设置第六项,时间设置,右边四位分别用来设置小时、 分钟,用数字键和切换键实现项目内容的设置,按确认键保存设置。12 33一 13 23按功能键设置第七项,操作者设

42、置,仪器可以储存三个操作者,每个操作者可以输入四个字,从左边第二位数字代表第几位操作者,用数字键实现操作者之间的转换。每个操作者的数值可以通过说明书附图获得。按确认键保存设置。13 24一 13 50按功能键设置第八项,单位名称设置,仪器可以储存三个单位名称,每个单位名称可以输入十个字。从左边第二位数字表示代表第几个单位名称,用数字键实现单位名称的切换。按确认键保存设置。13 51 一 14 13 删除。14 14一 15 50按主机面板的纱路图将纱线正确地导入纱路,设置好张力大小。然后按启动/停止键,使罗拉带动纱线运行,检查纱路上的纱线运行正常,按测试/暂停键,开始测试,纱线每个片段长度测试

43、完的间隙中,面板左边显示当前测试的管数,右边显示当前测试的次数,测试中左边显示毛羽长度,右边显示次毛羽长度的测试值。一管纱线测试完成后,仪器自动停止测试, 经换管操作后继续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打印机将根据打印设置 输出测试结果。其中14 29一 14 47删除。15 50一 16 32 删除试验完成后应提供下列试验结果:1)计算样品的平均毛羽指数与变异系数;2)按照GB/T8170规定的方法将试验结果修约至三位有效数字。根据国家标准,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调湿、试验所用的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式样暴露的时间;2)样品的批号或其他标志;3)样品的材料、规格、数量和卷装形式;4)取样时间、

44、数量和贮藏天数;5)仪器型号;6)式样预加张力、毛羽的设定长度、纱线片段长度、试验次数和测试速度;7)样品的平均毛羽指数和变异系数;8)试验日期;9)偏离本标准的任何细节。纱线线密度纱线的捻度测试脚本一、1 一 12 删除,加片头(设备全景),打字幕:纱线的捻度测试,适用标准GB/T2543.12-2001实验目的:将纱线夹在捻度仪左右纱夹中,通过右纱夹转动对纱线退捻。对于股线采用直接退捻法,单纱采用退捻加捻法(张力法)测试单纱和股线捻度。操作仪器、工具及试样:纱线捻度仪、挑针、剪刀、单纱、股线各若干。二、12一 22插纱座,用来放置管纱,主机,还可以配置打印机,将测试结果输出。23一46附件

45、盒,有测试时所需要的工具, 不同重量的预加张力重锤,挑针,放大镜。47一 1 9 删除1 10一 1 19根据纱线的特数,在张力挂重盘上挂置相应的张力砝码。1 20一 1 44定位器,控制摆片纱夹的移动。1 45一 2 25伸长限位器,设置纱线可以伸长的最大限度。由于单纱采用退捻加捻法,故需设置伸长限位。2 26一 2 29 一、单纱的捻度测试(并打字幕),开启主机“电源”开关,屏幕显 示王采单。2 29一 2 41删除2 42 4 09光标所在“设置”位,按回车键进入设置状态,屏幕依次显示:捻 度单位、纱线号数、试验方法、捻回数。首先设置捻度单位,按向右方向键,再按向 下方向键,改变单位,再

46、按一次回车键加以确认。然后继续按J 键,设置纱线号数,按一次回车键加以确认,继续按J 键,设置试验方法为一次退捻加捻法。设置捻回数时,在不清楚纱线的捻回数的情况下,尽量设置较小的数值,按回车键保存。4 09一 4 18 删除4 18一 6 25按J 键显示下一屏,设置试样捻向、打印方式、每管次数、试验次 数,根据国标每管至少测试20次。按J 键显示下一屏,设置试样长度为250mm,同时把隔距长度调整到相应长度位置,然后依次设置速度、时钟、日期,按回车键回到 主菜单,按向下键,光标显示在工作键。6 26一 6 50 删除。6 51一 8 30设置限位伸长为 4mm,舍弃2-3m纱线。将试样固定在

47、可移动的夹 钳上,注意不要使捻度有任何变化,然后将试样引入旋转纱夹,调整试样长度使指针 至零位,“零位”指示灯亮即可。剪断多余的纱线,按向上键,右纱夹旋转,纱线开始 退捻,并逐渐伸长,伸长至 4mm时,纱线开始加捻,左纱夹逐渐回到零位,显示屏显 示捻回数。8 31一 9 23二、股线的捻度测试(打字幕),放开伸长限位。测试之前设置纱线 号数、捻回数、试样捻向,试验方式为直接退捻法。9 24一 9 26固定左纱夹。9 27一 9 45 删除9 46一 10 15舍弃2-3m纱线。将试样固定在可移动的夹钳上,注意不要使捻度有任何变化,然后将试样引入旋转纱夹,调整试样长度使指针至零位,“零位”指示灯

48、亮即可,剪断多余的纱线。10 16一 10 23 删除10 24一 10 28按向上键,右夹钳旋转至预置的捻回数后停止。10 29 一若捻度未退尽,按向上方向键,用挑针从左边开始挑开,使得捻度退尽。显 示屏显示纱线捻度。结果的计算和表示线密度是指1000米长的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是法定计量单位。其计算式如下:式中Tt纤维或纱线的线密度,tex ;L纤维或纱线的长度,m或mm)G纤维或纱线的公定重量,g(或mg);根据国家标准,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说明试验是按国家标准进行的;2)样品的描述;3)以Tex制表示的平均线密度;4)使用的抽样方案及式样数量;5)每绞试验绞纱长度

49、;6)式样线密度变异系数和线密度偏差率(如需要);7)所选用的程序,所用的商业回潮率或商业允贴;8)供应烘箱空气的温湿度;9)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纱线条干均匀度结果的计算和表示CVm千1)纱线条干不匀的测试结果主要有以下几项指标:条干不匀变异系数 米纱疵数、不匀曲线图、波谱图、变异系数-长度曲线图等。2)当测试一批式样时,可以计算 cvm值、千米纱疵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3)试验结果的千米纱疵数保留整数,其余均保留两位小数。根据国家标准,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本部分的编号;2)测试的日期;3)样品的描述,包括卷装类型;4)仪器型号;5)纱条速度、检测量程等必要的试验参数;6)批样的试验结

50、果,包括:条干不匀变异系数 CVm千米纱疵数;7)如果需要,不匀曲线图、波谱图、变异系数 -长度曲线图等;8)偏离本部分的任何细节。纱线捻度实验结果计算1)由于试样长度为500mm计数器示值即是以每米表示的捻度。2)样品平均捻度按式(1)计算每个样品的平均捻度:(1)式中:t 样品捻度平均值,捻/m;二:ts全部试样捻度总和;n式样数量。3)变异系数如需捻度的变异系数及95汕信区间,按标准统计方法计算。4)捻系数捻系数按式(2)计算:1/2:二tT/1000 (2)式中:捻系数; t 捻度,捻/m T 纱线线密度,tex。注1:捻系数也可以用纱线的公制支数(N)进行计算:二t 1/N 1/2

51、o注2:如果需要捻度单位为捻/10cm的捻系数,按公式J = tT1/2计算,其中t为 捻度(单位为捻/10cm) o由于。与公式(2)的口不等,所以试验报告中应同时 报出的值。根据国家标准,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试验报告应说明试验是按照标准进行的, 注明所遇到的附加要求。另外,依 纱线的类别不同给出下列信息:1)样品的规格;2)样品形态(卷装纱,轻纱,织物)描述;3)所用仪器;4)取样方法;5)式样数量;6)隔距长度;7)预加张力;8)样品的平均捻度及其变异系数;9) 每个卷装的平均捻度及其变异系数百分率(如需要);10)95%勺置信区间(如需要);11)纱线捻向;12)捻系数(如需要);

52、13)任何偏离本程序的细节。织物一、织物厚度测试(插入文字)1、试样准备试样取样时,测定部位离布边的距离应大于150mm并按阶梯形均匀排布,各测定点都不在相同的纵向和横向位置上,且应避开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和折皱。试样调湿和试验用的标准大气按 GB/ T 6529的规定,采用二级标准大气,常规试验可米用三级标准大气。(插入文字)2、仪器调节(建议补一个仪器的镜头)解说:本实验使用的仪器是YG141N数字式织物厚度仪。00:03-00:38这是厚度仪的附件,里面包括不同直径的压脚和压重块以及测量标尺。国家标准规定了不同织物选择不同的压脚和压重块(插入表格)织物测厚仪的压脚面积和直径压脚面积压脚直径适用织物厚度压脚面积压脚直径适用织物厚度/mm2/mm/mm/mm2/mm/mm507.981.60250056.4311.2910011.282.26500079.8015.9650025.225.0410000112.8422.57100035.687.14各类织物的压力推荐值织物类型压力 /cN/cm 2织物类型压力 /cN/cm 2毡子、绒头织物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