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江三峡通航管理智能信息化系统长江三峡通航管理智能信息化系统 ” 工程总体规划工程总体规划 规划编写思路规划编写思路 总体规划总体规划 信息共享信息共享 资源共享资源共享 管理体制革新管理体制革新 三个平台三个平台 的建设的建设 关键关键体现体现 应用系统应用系统 功能功能 三峡局的现状、支撑技术及发展规划三峡局的现状、支撑技术及发展规划 如何实现以信息流满足三峡局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流如何实现以信息流满足三峡局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流 应用系统及综合决策总体集成应用系统及综合决策总体集成( (三个平台三个平台) ) 工程信息中心、工程信息中心、“数字航运数字航运”的新思路、新方法的新思路、新方法 总
2、总 论论 工程总体框架规划工程总体框架规划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业务服务平台建设业务服务平台建设 综合决策平台建设综合决策平台建设 应用系统的综合设计应用系统的综合设计 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规划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规划 汇报提纲 1.1 1.1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背景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背景 一、总 论 1.2 1.2 对信息化的基本理解对信息化的基本理解 1.4 1.4 规划编制原则与标准规划编制原则与标准 1.3 1.3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目标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目标 航运安全航运安全 两坝统一调度两坝统一调度 船舶待闸时间及船舶待闸时间及 闸室利用率闸室利用率 海事
3、、防洪、灾海事、防洪、灾 害预报等信息共害预报等信息共 享与综合决策享与综合决策 原型航运原型航运 模型航运模型航运 虚拟航运虚拟航运 航运管理智能化航运管理智能化 综合决策科学化综合决策科学化 信息系统数字化信息系统数字化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 ” 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 高性能计算机高性能计算机 海量数据存储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 宽带网络技术宽带网络技术 航道运行管理问题航道运行管理问题 实现手段建设目标实现手段建设目标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分布式计算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 元数据技
4、术元数据技术 分布式空间数据库分布式空间数据库 互操作技术互操作技术 总 论 1.1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背景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背景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 方案主要阐述在长江三峡航运管理水域内,建方案主要阐述在长江三峡航运管理水域内,建 设基于设基于Internet2Internet2的综合信息应用平台,把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的综合信息应用平台,把先进的互联网技术 (Internet/IntranetInternet/Intranet)、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GPSGPS)、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GSMGSM,C
5、DPDCDPD,CDMACDMA)、智能决策系统()、智能决策系统(IDSSIDSS) 等有机的结合并广泛应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全过程、多目标监控、等有机的结合并广泛应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全过程、多目标监控、 自动优化管理运行的信息化系统,最终实现长江三峡航道的运行管理智自动优化管理运行的信息化系统,最终实现长江三峡航道的运行管理智 能化、综合决策科学化、信息系统数字化。能化、综合决策科学化、信息系统数字化。 1.2 1.2 对信息化的基本理解对信息化的基本理解 简言之,简言之,“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就是构建基于计算机平台及其网络系就是构建基于计算机平台及其网络系 统之上的数
6、字化航道管理,它是对真实长江三峡航运管辖流域客观世界统之上的数字化航道管理,它是对真实长江三峡航运管辖流域客观世界 的形象描述与再现,在可视化条件下提供优化调度方案和决策支持,增的形象描述与再现,在可视化条件下提供优化调度方案和决策支持,增 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总 论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将综合应用多种现代高新技术,进将综合应用多种现代高新技术,进 行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分析,实现对长江三行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分析,实现对长江三 峡航运管辖流域的航运、港监、公安、通信、灾害预报等峡航运管辖流域的航运、港监、公安、通信、灾害预报等 各
7、种信息共享,建设三个各种信息共享,建设三个“信息平台信息平台”。 形成由地理信息、通信信息、通航信息、水文信息等形成由地理信息、通信信息、通航信息、水文信息等 组成的组成的“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 形成以形成以“两坝统一协调,船舶优化调度两坝统一协调,船舶优化调度”为骨架的为骨架的 ; 形成具有专家智能、分布决策、冲突协调功能的形成具有专家智能、分布决策、冲突协调功能的 。 总 论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的主要作用:的主要作用: 1 1)提高航运管理工作水平)提高航运管理工作水平 对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对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 规范航运工作规范航运工作 真
8、实记录工作流程真实记录工作流程 2 2)提高航运工作效率提高航运工作效率 实现大范围内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大范围内信息共享、协同工作 提高信息提取速度和甄别准确度提高信息提取速度和甄别准确度 减少大量重复性劳动。减少大量重复性劳动。 3 3)提高航运安全应急能力)提高航运安全应急能力 实现船舶全程监控实现船舶全程监控 实现安全预警和导航实现安全预警和导航 总 论 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 “3S”技术、通技术、通 信与远程监控信与远程监控 技术、虚拟现技术、虚拟现 实技术、大规实技术、大规 模存贮技术等模存贮技术等 采用预测技采用预测技 术、决策技术、决策技 术和现代管术和现代管 理方法等理
9、方法等 系统科学方系统科学方 法、仿真技法、仿真技 术手段、变术手段、变 尺度效应分尺度效应分 析、多维度析、多维度 耦合技术等耦合技术等 综合决策平台 专家专家 智能智能 分布分布 决策决策 冲突冲突 协调协调 业务服务平台 多分辨率多分辨率 分布式数分布式数 学模型学模型 多尺度分多尺度分 布式数学布式数学 模型模型 多维度分多维度分 布式数学布式数学 模型模型 基础信息平台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存储与管理 总 论 自然航运自然航运 数据数据信息信息知识知识 图像、图形图像、图形 基础属性数据基础属性数据 专题属性数据专题属性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数
10、据挖掘数据挖掘 模型模型 ES/IDSSES/IDSS 模型模型 虚拟仿真虚拟仿真 软、硬件平台软、硬件平台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 船舶调度船舶调度水文情报水文情报闸室管理闸室管理灾害预防灾害预防宏观规划宏观规划 综合决策综合决策 方案、决策方案、决策 措施、服务措施、服务 优优 化化 调调 度度 总 论 1.3 工程建设目标工程建设目标 从现在起到从现在起到20102010年,年,整合整合辖区流域现有的信息网络,辖区流域现有的信息网络,开开 发发三峡局管辖区域信息资源;三峡局管辖区域信息资源;建设建设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健全健全信息化信息化 管理体制,形成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体系
11、框架,管理体制,形成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体系框架,全面提供全面提供 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达到达到“两坝统一调度,联合两坝统一调度,联合 运行运行”的智能优化调度目标;的智能优化调度目标;初步建立初步建立通航信息化教育培训通航信息化教育培训 体系,体系,培养和造就培养和造就一批通航信息化技术和管理人才,使三峡一批通航信息化技术和管理人才,使三峡 局的各项工作再上台阶,力争在国内通航管理行业处于领先局的各项工作再上台阶,力争在国内通航管理行业处于领先 地位。地位。 近期目标:近期目标:20102010年年 总 论 中期目标:中期目标:20152015年年 到到2
12、0152015年,年,完善辖区流域现有的信息网络完善辖区流域现有的信息网络,全面开发,全面开发 三峡局管辖区域信息资源,三峡局管辖区域信息资源,重点建设重点建设长江三峡流域船舶调长江三峡流域船舶调 度、水文情报、调度监控、政务管理、灾害预防等度、水文情报、调度监控、政务管理、灾害预防等业务决业务决 策支持系统和综合决策系统策支持系统和综合决策系统。通过。通过“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工工 程的建设,程的建设,为各级航道管理部门提供快速、准确、灵活的为各级航道管理部门提供快速、准确、灵活的 综合信息的决策支持,使三峡局的各项管理工作实现数字综合信息的决策支持,使三峡局的各项管理工作实现数字
13、 化、智能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化、智能化、网络化、多媒体化。 最终目的是让长江三峡航道能够发挥窗口示范功能。最终目的是让长江三峡航道能够发挥窗口示范功能。 总 论 1.4 1.4 规划编制的原则与标准规划编制的原则与标准 1 1、规划原则与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指导思想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规划编写以工程规划编写以需求为导向,实用为目标需求为导向,实用为目标。 按照按照“统一规划,各负其责;平台公用,资源共享;重点优先,分统一规划,各负其责;平台公用,资源共享;重点优先,分 步建设步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不同层次、不同业务系统间、不同建设时期的指导思想,明确不同层次、不同业务系
14、统间、不同建设时期 的建设内容及其相互协调关系,强调资源的建设内容及其相互协调关系,强调资源( (软、硬件及人力资源软、硬件及人力资源) )共享,共享, 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开发。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开发。 2 2、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根据需求,对根据需求,对“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 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等方面进行充分评估论证。综合分析用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等方面进行充分评估论证。综合分析用 户功能需求、数据需求、系统环境以及时间效益,在此基础上,将各种户功能需求、数据需求、系统环境以及时间效益
15、,在此基础上,将各种 信息资源按合理的框架组织设计,形成可操作的智能信息化系统框架体信息资源按合理的框架组织设计,形成可操作的智能信息化系统框架体 系和规划方案。系和规划方案。 总 论 (1) (1)规划年限:规划年限:20102010、20152015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是一个巨型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一工程建设是一个巨型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一 个不断建设完善的过程。根据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更新周期,我们对个不断建设完善的过程。根据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更新周期,我们对“智智 能信息化系统能信息化系统”建设规划按建设规划按20102010年(初步建成)和年(初步建成)和201520
16、15年进行。年进行。 (2)(2)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最终应该是一个覆盖辖区全流域的信工程建设最终应该是一个覆盖辖区全流域的信 息化系统工程,规划范围是葛洲坝两坝上下息化系统工程,规划范围是葛洲坝两坝上下59 km59 km水域。但不同地段有水域。但不同地段有 不同的业务要求,规划建设的重点不同,因此,不同的业务要求,规划建设的重点不同,因此,本项本项“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 工程建设规划,在考虑辖区全流域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应工程建设规划,在考虑辖区全流域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应 用需求,对流域中两坝间航运调度业务进行重点规划。
17、用需求,对流域中两坝间航运调度业务进行重点规划。 3 3、规划年限和范围、规划年限和范围 总 论 2.1 2.1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工程总体框架 2.2 2.2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体系结构体系结构 二、“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规划 2.1 2.1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工程总体框架 采用天网、地网合一,有线网、无线网互补的设计理念,采用天网、地网合一,有线网、无线网互补的设计理念, 通过将第二代互联网技术(通过将第二代互联网技术(Internet2Internet2)、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GPSGPS)、地理信息系
18、统()、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GSMGSM,CDPDCDPD, CDMACDMA)、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IDSS)等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等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 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全程多目标监控、自动优化管理的信息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全程多目标监控、自动优化管理的信息 系统。按照系统。按照 “一个核心一个核心”以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为核心;以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为核心; “两个重点两个重点”以数字化管理与统一指挥调度系统为重点;以数字化管理与统一指挥调度系统为重点; “三个集中三个集中”将数据、设备、应用集中管理
19、;将数据、设备、应用集中管理; “四个特征四个特征”建立概念、工程、标准、文化特征库;建立概念、工程、标准、文化特征库; “五个统一五个统一”形成统一数据库、统一标准、统一开发平形成统一数据库、统一标准、统一开发平 台和技术路线、统一用户管理与统一门户台和技术路线、统一用户管理与统一门户 的框架进行的框架进行“数字航运数字航运”工程建设。工程建设。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规划 2.1 2.1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工程总体框架 1 1、安全、稳定与可靠性、安全、稳定与可靠性 2 2、先进性与实用性、先进性与实用性 3 3、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 4
20、 4、面向应用、面向应用 5 5、开放性与标准化、开放性与标准化 6 6、可扩展性与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与可维护性 7 7、信息增值、信息增值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规划 ERP门户服务门户服务 统一用户管理统一用户管理 通用信息服务通用信息服务专用信息服务专用信息服务各类工具服务各类工具服务 ERP应用公共平台与资源管理应用公共平台与资源管理 大容量存储大容量存储超级计算超级计算统一数据库统一数据库 基础设施(网络设施与网络架构)基础设施(网络设施与网络架构) 外部信息系统外部信息系统 系统与信息安全体系系统与信息安全体系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的结构模型的结构模型 2.1 2
21、.1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工程总体框架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规划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规划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的基础平台是其它应用系工程的基础平台是其它应用系 统的基础,包括基本软、硬件平台的建设、通讯和网络统的基础,包括基本软、硬件平台的建设、通讯和网络 设施的建设等。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主要包括:设施的建设等。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主要包括: 数据存储与安全管理系统建设。 数据传输系统整合、发展与建设;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建设; 信息共享政策、标准与管理体系建设;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
22、框架规划 业务应用系统是业务应用系统是“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应用的工程建设应用的 核心,是以基础信息系统为依托,包括核心,是以基础信息系统为依托,包括业务模型库、方法业务模型库、方法 库和知识库:库和知识库: (1 1)设计流域模型体系框架和模型库结构)设计流域模型体系框架和模型库结构 (2 2)制定不同尺度模型整合标准)制定不同尺度模型整合标准 (3 3)制定不同维度模型耦合标准)制定不同维度模型耦合标准 (4 4)结合应用系统,开发完善模型体系)结合应用系统,开发完善模型体系 (5 5)制定统一的模型可视化标准,开发共享可视化平台)制定统一的模型可视化标准,开发共享可视化
23、平台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规划 决策支持是决策支持是“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服务功能的最高层服务功能的最高层 次的应用,是整个系统的中枢。它以各业务应用系统为次的应用,是整个系统的中枢。它以各业务应用系统为 主体,完成对长江三峡辖区流域水事活动的监测、分析、主体,完成对长江三峡辖区流域水事活动的监测、分析、 研究、预测、决策、执行和反馈的全过程。研究、预测、决策、执行和反馈的全过程。 决策支持包括两个层次:领域业务支持和综合决策决策支持包括两个层次:领域业务支持和综合决策 支持支持。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规划 综合决策支持示意图综合决策支持示意图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
24、接收系统接收系统 水情灾情水情灾情 接收系统接收系统 GPS接收接收 系统系统 网络共享网络共享 设备设备 网络服网络服 务器务器 过坝调度过坝调度船舶管理船舶管理 港监、海事港监、海事 灾害防治灾害防治 具有具有DSS功能支持的用户终端(专业应用系统)功能支持的用户终端(专业应用系统) 决策支持小组决策支持小组 预决策过程预决策过程 决策方案报告决策方案报告 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数据仓库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数据仓库 模型库、知识库、方法库模型库、知识库、方法库 大屏幕大屏幕 监视监视/显示系统显示系统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规划 决策者决策者 2.2 2.2 “智能信息化系统
25、智能信息化系统”体系结构体系结构 图形、图像数据图形、图像数据其它属性数据其它属性数据水文、灾情数据水文、灾情数据GPS/GIS数据数据 业务应用系统业务应用系统 综合决策综合决策 业务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 数据仓库数据仓库 知识库知识库 方法库方法库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规则规则 模型库模型库 综合决综合决 策平台策平台 业务服业务服 务平台务平台 基础信基础信 息平台息平台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规划 图形、图像采集图形、图像采集其它数据采集站其它数据采集站水文、灾情数据水文、灾情数据GPS/GISGPS/GIS数据数据 数据中心及分中心数据中心及分中心 综合决策综合决
26、策 虚拟仿真中心虚拟仿真中心 综合管理综合管理/ /服务服务/ /研究研究 数据备份中心数据备份中心 智能决策支持中心智能决策支持中心 其它来源数据其它来源数据 TCP/IPTCP/IP 模型库模型库 专门机构专门机构 业务应用业务应用 船闸管理船闸管理 船舶调度船舶调度 海事港监海事港监 灾害预防灾害预防 网上办公网上办公 教育培训教育培训 视频会议视频会议 知识库知识库 专门机构专门机构 方法库方法库 专门机构专门机构 宽带网络宽带网络 整合的多种传输手段整合的多种传输手段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规划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流程图工程建设流程图 需求调查分析需求调
27、查分析总体规划总体规划规划设计规划设计 详细设计详细设计软硬件建设软硬件建设系统测试系统测试 验收验收试运行试运行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规划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要适应未来功能升级的工程建设要适应未来功能升级的 要求,整个软件系统在开放性、兼容性、扩展性等方面必要求,整个软件系统在开放性、兼容性、扩展性等方面必 须有良好的特性,这需要在方案总体设计过程中须有良好的特性,这需要在方案总体设计过程中,在软件体在软件体 系结构的层次上进行充分的考虑,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系结构的层次上进行充分的考虑,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 划分出合适的应用模块,制定统一的标准,统一规划,统
28、划分出合适的应用模块,制定统一的标准,统一规划,统 一设计,以确保工程完成后,一设计,以确保工程完成后,“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是一个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的应用系统,而不仅仅是一个个独立的软件有机的、整体的应用系统,而不仅仅是一个个独立的软件 系统。应用程序开发模式:系统。应用程序开发模式: 构件化开发构件化开发 层次结构模块层次结构模块 应用程序接口应用程序接口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规划 前端前端后端(中间件)后端(中间件) 资源应用接口资源应用接口 资源共享管理资源共享管理 统一资源管理统一资源管理 资源映射资源映射 任务调度任务调度 异构整合异构整合 现有资源现有资源新
29、增资源新增资源 应用程序应用程序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规划 v 应用集成,以工作流管理系统为核心,连接各种主要 应用系统,为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传输和交换平台, 同时管理从各应用系统中提取的和决策有关的数据; v 支持和管理应用系统的协同工作,控制实施决策并进 行跟踪。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规划 决策过程执行服务 决策过程定义工具 工作流引擎 管理和 监控 工具 决策客户 应用 专业应用 “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框架规划 三、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基础信息平台是“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信息化工作的 基础。主要规划、建立和完善数据采集、传输体系,采用有 效的数据设计、存储、管理
30、技术和手段,提供安全、可靠、 及时的数据共享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3.1 3.1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的目标与任务3.2 3.2 信息共享标准与管理体系建设规划信息共享标准与管理体系建设规划 3.3 3.3 数据数据 采集建设规划采集建设规划 3.4 3.4 数据传输建设规划数据传输建设规划 3.5 3.5 数据存储与管理建设规划数据存储与管理建设规划 3.6 3.6 基础信息平台安全体系建设规划基础信息平台安全体系建设规划 业务业务 数据库数据库 基础基础 数据库数据库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 数据挖掘系统数据挖掘系统 数据数据 仓库仓库 数据集成、共享、交换平
31、台数据集成、共享、交换平台 船船 闸闸 管管 理理 系系 统统 过过 坝坝 调调 度度 系系 统统 港港 监监 海海 事事 系系 统统 安安 全全 管管 理理 系系 统统 模型库模型库 方法库方法库 知识库知识库 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综合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平台决策支持平台 业务服务平台业务服务平台 基础信息平台基础信息平台 模型、方法、知识的集成、共享、交换模型、方法、知识的集成、共享、交换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基础信息平台在“智能信息化系统”建设中所处的 地位 v整合、优化辖区流域的主干信息网络;整合、优化辖区流域的主干信息网络; v完成采集站点技术升级,逐步实现远程动态监测,建完成采集站
32、点技术升级,逐步实现远程动态监测,建 立移动立移动GPSGPS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v建设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制订规范、措施和标准,建设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制订规范、措施和标准, 健全数据更新机制,安全管理制度,数据共享策略,健全数据更新机制,安全管理制度,数据共享策略, 建成符合管理局业务特点的数据共享体系;建成符合管理局业务特点的数据共享体系; v在数据采集、传输和共享方面,从现有的工作方式平在数据采集、传输和共享方面,从现有的工作方式平 稳过渡到基于信息网络为主的工作方式。稳过渡到基于信息网络为主的工作方式。 3.1 3.1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础信息平
33、台建设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近期目标近期目标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v建设覆盖辖区流域的综合信息网络;建设覆盖辖区流域的综合信息网络; v完善数据采集系统,建成远程动态监测体系并实完善数据采集系统,建成远程动态监测体系并实 现远程控制;现远程控制; v完善安全体系结构;完善安全体系结构; v全面实现基于全面实现基于Internet2Internet2的数据采集、传输、管的数据采集、传输、管 理和共享,为应用系统和综合决策提供支持。理和共享,为应用系统和综合决策提供支持。 中期目标中期目标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建设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建设 数据传输系统整合、发展与建设数据传输系统整
34、合、发展与建设 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存储与管理 基础信息平台安全体系建设基础信息平台安全体系建设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需要一整套的标准,工程需要一整套的标准,应该开展应该开展 专门的标准化工作专门的标准化工作,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协调一致。,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协调一致。 到到20152015年,综合利用国际、国内、部标、行标,初步建立年,综合利用国际、国内、部标、行标,初步建立 用于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的各类标准,遵循国家有关法律、用于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的各类标准,遵循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管理局信息共享和管理体系。有关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
35、管理局信息共享和管理体系。有关 数据方面的所涉及到的标准及规范包括:数据方面的所涉及到的标准及规范包括: 3.2 3.2 信息共享标准与管理体系建设规划信息共享标准与管理体系建设规划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v元数据标准元数据标准 v数据模型标准数据模型标准 v数据编码标准数据编码标准 v数据访问与交换标准数据访问与交换标准 v数据安全标准数据安全标准 v数据更新规范等数据更新规范等 GB2260-1995 GB2260-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编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编码标准 GB706-86 GB706-86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化工作导则-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的编写规定信息分类
36、编码标准的编写规定 GB7027-86 GB7027-86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化工作导则- -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GB/T7408-94 GB/T7408-9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 4657-1995 GB/T 4657-1995 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 GB/T 4754-94 GB/T 4754-9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11714-1995 GB/T11714-1995 全国组织机构代
37、码编制规则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GB 10114-88 GB 10114-88 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定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定 GB 1988-89 GB 1988-89 信息处理信息处理 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 GB 2311-90 GB 2311-90 信息处理信息处理 七位和八位编码字符集七位和八位编码字符集 代码扩充技术代码扩充技术 (1) (1) 数据库建设方面已有的国家标准包括:数据库建设方面已有的国家标准包括: 可供可供“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借鉴的标准和规范工程建设借鉴的标准和规范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GB 2312-80
38、GB 2312-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基本集 GB 6513-86 GB 6513-86 文献书目信息交换用数学字符编码字符集文献书目信息交换用数学字符编码字符集 GB 8565-88 GB 8565-88 信息处理信息处理 文本通信用编码字符集文本通信用编码字符集 GB7589 GB7589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二辅助集第二辅助集 GB7590 GB759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四辅助集第四辅助集 GB10112 GB10112 确立术语的一般原则与方法确立术语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GB/T1
39、3715 GB/T13715 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 GB 11383-89 GB 11383-89 信息处理信息处理 信息交换用八位代码结构和编码规则信息交换用八位代码结构和编码规则 GB/T 13726-92 GB/T 13726-92 术语与辞书条目的记录交换用磁带格式术语与辞书条目的记录交换用磁带格式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本标准和规范涉及到主要包括本标准和规范涉及到主要包括 国家测绘局、国家测绘局、GB CHIVGB CHIV3023028585等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等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 水利部相关部门标准;水利部相关部门标准; 交通部相关部门标准
40、;交通部相关部门标准; 国土资源部相关标准等。国土资源部相关标准等。 (2) (2) 部门和行业已有标准和规范部门和行业已有标准和规范 GB9361-88GB9361-88标准,标准,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T2887-2000GB/T2887-2000标准,标准,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50174-93GB50174-93标准,标准,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计算机信息系计算机信息系 统安全保护条例统安全保护条例 英国信息安全管理标准英国信息安全管理标准BS7799BS7799信息安全管理规程信息安全管理规程 (3) 3) 系统安全
41、建设方面的国家、国际标准和规范系统安全建设方面的国家、国际标准和规范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3.3 3.3 数据采集系统建设规划数据采集系统建设规划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到到20102010年,初步建成基于年,初步建成基于GPSGPS、无线通信系统等现代化、无线通信系统等现代化 数据采集系统,构建完整的数据采集系统,构建完整的“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数据采集数据采集 体系。包括:体系。包括: v 船载船载GPSGPS接收单元、无线通信系统建设;接收单元、无线通信系统建设; v 自动观测点建设;自动观测点建设; v 数据采集管理、更新机制建设;数据采集管理、更新机制建设; v 用于防汛
42、、防灾、安全等突发性需求的移动采集体系用于防汛、防灾、安全等突发性需求的移动采集体系 建设;建设; v 现场视频采集;现场视频采集; v 水文数据采集;水文数据采集; v 通航船舶各种参数采集等。通航船舶各种参数采集等。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q 基础数据采集技术基础数据采集技术 q 业务数据采集技术业务数据采集技术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q图形数据采集技术图形数据采集技术 q视频数据采集技术视频数据采集技术 q基础属性数据采集技术基础属性数据采集技术 1 1 基础数据采集技术基础数据采集技术 建议成立管理局信息中心并扩展其业务范围,信建议成立管理局信息中心并扩展其业务范围,信 息中心成立下属
43、的图形数据中心、视频数据中心、基息中心成立下属的图形数据中心、视频数据中心、基 础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中心,分别负责图形数据的采础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中心,分别负责图形数据的采 集、图像数据的采集、属性数据的采集、数据库管理集、图像数据的采集、属性数据的采集、数据库管理 等任务。等任务。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1) (1) 图形数据采集技术图形数据采集技术 q GPS GPS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采集技术 q GISGIS数据建库技术数据建库技术 在信息中心的图形数据中心,成立在信息中心的图形数据中心,成立GPSGPS工程部、工程部、GISGIS工程工程 部等业务部门,分别负责部等业务部门,分别负责G
44、PSGPS数据采集与建库、数据采集与建库、GISGIS系统维系统维 护与建库等工作,共同完成图形数据库的建立、维护、更护与建库等工作,共同完成图形数据库的建立、维护、更 新。新。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2) (2) 视频数据采集技术视频数据采集技术 采用基于嵌入式采用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服务器技术的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在锚地和闸室进行实时视频摄像,提供视频数据信息。在锚地和闸室进行实时视频摄像,提供视频数据信息。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信息中心的基础数据中心应该采集与通航管理相关信息中心的基础数据中心应该采集与通航管理相关 联的、与流域空间数据相对应的自然环
45、境数据、社会经联的、与流域空间数据相对应的自然环境数据、社会经 济数据、水文气象数据、防汛、防灾数据、工程管理数济数据、水文气象数据、防汛、防灾数据、工程管理数 据、水量调度数据、船舶基本信息、船舶运行信息等。据、水量调度数据、船舶基本信息、船舶运行信息等。 上述众多的属性数据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进行采集:上述众多的属性数据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进行采集: * * 网络技术网络技术 * * 定点观测技术定点观测技术 * * 通信技术通信技术 * * 综合统计技术综合统计技术 (3)(3)基础属性数据采集技术基础属性数据采集技术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业务数据的采集是以基础数据库应用为前提,根据业
46、务数据的采集是以基础数据库应用为前提,根据 各业务部门应用的需要、以及各业务部门应用的需要、以及“两坝统一调度两坝统一调度”需要的需要的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 2 2 业务数据采集技术业务数据采集技术 q船舶航行动态定位的数据采集船舶航行动态定位的数据采集 q船舶的基本信息采集船舶的基本信息采集 q水文气象数据的采集水文气象数据的采集 q防汛、防灾数据的采集防汛、防灾数据的采集 q水量调度数据采集水量调度数据采集 q工程管理数据采集工程管理数据采集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3.4 3.4 数据传输系统建设规划数据传输系统建设规划 (1 1)第一阶段组网方案(至)第一阶段组网方案(至2010201
47、0年)年) 到到20102010年以前,充分考虑通信条件和应用需求的不年以前,充分考虑通信条件和应用需求的不 同,在现在已经建立计算机网络基础上,以光纤、卫星同,在现在已经建立计算机网络基础上,以光纤、卫星 为主要通信手段,整合辖区流域的计算机主干网络。为主要通信手段,整合辖区流域的计算机主干网络。 (2 2)第二阶段组网方案(至)第二阶段组网方案(至20152015年)年) 根据通信基础条件的改善和应用需求的发展,建立根据通信基础条件的改善和应用需求的发展,建立 一个统一的、覆盖辖区全流域的、通达每个信息采集一个统一的、覆盖辖区全流域的、通达每个信息采集 (控制)站点的高性能、高带宽计算机网
48、络。(控制)站点的高性能、高带宽计算机网络。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普通计算机网 数字航运信息化运行管理体系 长江三峡航运过坝调度网络工程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 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通信基础设施 公众网互联网 数据采集 数据访问/存储/管理 公众通信基础设施 涉密计算机网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 Internet2 坝河口总调度中心 三峡大坝船闸乐天溪锚地 伍厢庙锚地 防火墙 GSM移动移动 网网 FC交换机 认证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监控处理服务器 邮件服务器 GPS服务器 计算中心服务器群 磁盘阵列 自动磁带库 WEB
49、服务器 FTP服务器 DNS服务器 安全审计服务器 入侵检测服务器 防病毒服务器 工作站 西坝分调度中心 葛洲坝船闸 宜昌港 西坝家属区 黄柏河锚地 中水门锚地 宜昌海事局 宜昌港监 信息中心 工作站 PC机 工作站 工作站 GPS定位系定位系 统统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GIS服务器 3.5 3.5 数据存储与管理建设规数据存储与管理建设规 划划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统一规划,以一种协调的运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统一规划,以一种协调的运 行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为基础,以一套完整的技术标行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为基础,以一套完整的技术标 准与规范体系为依据,以一个有效的系统集成与应用支准与规范体系
50、为依据,以一个有效的系统集成与应用支 持平台为手段,持平台为手段,实现整个管理局的数据资源共享,实现整个管理局的数据资源共享,这个这个 方案的实现可以为方案的实现可以为“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提供安全、可靠、提供安全、可靠、 快捷的资源共享支持。快捷的资源共享支持。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v建成体系完整、结构科学、分布合理的各种数据库系建成体系完整、结构科学、分布合理的各种数据库系 统,用于管理基础、业务、电子政务和信息发布等各统,用于管理基础、业务、电子政务和信息发布等各 种数据;种数据; v开发数据共享平台软件,提供对各应用系统一致的数开发数据共享平台软件,提供对各应用系统一致的数
51、 据访问、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接口,初步实现管理局据访问、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接口,初步实现管理局 内有效控制下的数据共享;内有效控制下的数据共享; v针对不同的主题,建立一些数据仓库,提供数据挖掘针对不同的主题,建立一些数据仓库,提供数据挖掘 工具,服务于决策支持;工具,服务于决策支持; v全面实现管理局范围内的数据共享体系,建设用于其全面实现管理局范围内的数据共享体系,建设用于其 它资源如计算、存储设备的共享体系。它资源如计算、存储设备的共享体系。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1) (1)基层数据汇集中心基层数据汇集中心 一方面汇集来自各地方数据采集点的原始数据,是许多源数据一方面汇集来自各地方数
52、据采集点的原始数据,是许多源数据 库的所在地;另一方面为上级提供综合数据,是数据中转站。船舶库的所在地;另一方面为上级提供综合数据,是数据中转站。船舶 进入三峡流域后,在航运监控点:宜昌港、庙河、中水门获取船舶进入三峡流域后,在航运监控点:宜昌港、庙河、中水门获取船舶 基本信息,并汇集进入基层数据汇集中心。基本信息,并汇集进入基层数据汇集中心。 (2)2)主数据中心主数据中心 主数据中心存放各种基础数据(包括空间地理数据、水文气象主数据中心存放各种基础数据(包括空间地理数据、水文气象 数据、航道基本数据、船闸基本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部分办公数据、航道基本数据、船闸基本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部
53、分办公 数据(规划、科研、日常办公等),部分历史数据。数据(规划、科研、日常办公等),部分历史数据。 (3)3)备份数据中心备份数据中心 备份数据中心是主数据中心的容灾备份,二者都应该有各自独备份数据中心是主数据中心的容灾备份,二者都应该有各自独 立的当地备份机制。立的当地备份机制。 主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应当是异地分布的,而且必须保证主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应当是异地分布的,而且必须保证 有足够的距离,同时,这两个地方不应当分布在同一种灾害的影响有足够的距离,同时,这两个地方不应当分布在同一种灾害的影响 范围之内。范围之内。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1) 1) 存储设备和管理方式存储设备和
54、管理方式 存储设备从体系结构上看可分为内部和外部存储器。内存直接与计 算机的CPU相连,存取速度高、成本高、容量不大。外存包括: 从管理方式上,可以分为: (1)磁盘存储、(2)光盘存储、(3)磁带存储。 联机存储器:如硬磁盘机、磁盘阵列等; 后援存储器:如光盘机、光盘库等; 脱机存储器:如磁带机、磁带库等。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2) 2) 网络存储技术网络存储技术 存储产品作为服务器的组成部分之一,这种存储形式称之为存储产品作为服务器的组成部分之一,这种存储形式称之为SASSAS (Server Attached StorageServer Attached Storage,服务器附属存
55、储)和,服务器附属存储)和DASDAS(Direct Direct Attached StorageAttached Storage,直接附属存储)。传统的存储技术和管理方式对信,直接附属存储)。传统的存储技术和管理方式对信 息的存储量有很大限制,信息的访问也局限于单个的服务器,以服务器息的存储量有很大限制,信息的访问也局限于单个的服务器,以服务器 为中心的存储网络架构已经很难满足源源不断的数据流需求。为中心的存储网络架构已经很难满足源源不断的数据流需求。 通过将网络技术与存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网络存储技术应运而通过将网络技术与存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网络存储技术应运而 生。生。以以SANS
56、AN(Storage Area Network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和,存储区域网络)和NASNAS(Network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为代表的网络存储技术在数据中心,网络附加存储)为代表的网络存储技术在数据中心 领域成为对传统的服务器连接存储是强有力的补充和替代领域成为对传统的服务器连接存储是强有力的补充和替代。SANSAN针对海针对海 量、面向数据块的数据传输,而量、面向数据块的数据传输,而NASNAS则提供文件级的数据访问功能。则提供文件级的数据访问功能。SANSAN 和和NA
57、SNAS相互补充,提供对不同类型数据的访问。相互补充,提供对不同类型数据的访问。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3) (3) 网络存储的建设规划网络存储的建设规划 在在“智能信息化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工程中,应用网络存储可以工程中,应用网络存储可以 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并提高数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并提高数 据共享和集成的能力。据共享和集成的能力。 建设:建设: (1 1)主数据中心、主要的数据分中心、以及关键数)主数据中心、主要的数据分中心、以及关键数 据可采用据可采用SANSAN技术;技术; (2 2)文件共享可采用)文件共享可采用NASNAS技术。技术。
58、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2010 2010年,利用中间件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与应用集成平年,利用中间件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与应用集成平 台的基本功能,建立数据共享平台,达到数据共享方式从台的基本功能,建立数据共享平台,达到数据共享方式从 应用直接访问非专有数据库到通过共享平台的转换,要实应用直接访问非专有数据库到通过共享平台的转换,要实 现的内容主要包括:异构数据库的集成、资源统一管理、现的内容主要包括:异构数据库的集成、资源统一管理、 资源共享、访问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工作。资源共享、访问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到到20152015年,利用中间件和网格技术,建立完整的服务年,利用中间件和网格技术,建立完整
59、的服务 类型(类型(Service GridService Grid)的网格系统()的网格系统(Grid SystemGrid System),实现),实现 资源共享与应用集成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在此基础上,资源共享与应用集成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在此基础上, 开展其它类型资源的共享。开展其它类型资源的共享。 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资源共享与应用集成平台采用中间件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与应用集成平台采用中间件技术实现。 中间件中间件(Middleware)(Middleware)是位于硬件、操作系统平台和应用程序之间是位于硬件、操作系统平台和应用程序之间 的通用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并且对
60、于不同的硬件、操的通用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并且对于不同的硬件、操 作系统平台具有符合标准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具体体现。中间件主要用作系统平台具有符合标准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具体体现。中间件主要用 来解决分布异构问题。具体来说,它能满足大量应用需要,运行于多来解决分布异构问题。具体来说,它能满足大量应用需要,运行于多 种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支持分布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和操作系种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支持分布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和操作系 统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的交互,支持各种标准的接口和协议。统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的交互,支持各种标准的接口和协议。 由于引入了中间件,用户的应用得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牛津译林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浙教新版选修4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沪科版选修化学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青岛版六三制新高三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度农产品市场调研与分析服务合同11篇
- 2025年度农业合作社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南京市家庭装修工程承包合同书4篇
- 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
- 光伏发电并网申办具体流程
- 建筑劳务专业分包合同范本(2025年)
- 企业融资报告特斯拉成功案例分享
- 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专题12区域发展解析版
- 《阻燃材料与技术》课件 第8讲 阻燃木质材料
- 低空经济的社会接受度与伦理问题分析
- GB/T 4732.1-2024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第1部分:通用要求
-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
- 六编元代文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