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电解质代谢紊乱_第1页
绪论电解质代谢紊乱_第2页
绪论电解质代谢紊乱_第3页
绪论电解质代谢紊乱_第4页
绪论电解质代谢紊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组织学、解剖学 l生理学 l生化 l病理学 l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患病机体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患病机体 的生命活动规律及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发生机制发生机制的医学基的医学基 础理论学科。础理论学科。 病理生理学研究任务病理生理学研究任务 l研究疾病的原因和条件(病因学) l研究疾病过程中机体机能、代谢变化以 及发生的机制 l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发 病学) l疾病的本质疾病的防治 病因病因 原因原因经过经过结果结果 损伤损伤 机能机能 代谢代谢变化变化 形态形态 症状症状 体征体征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 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l从机能和代

2、谢的角度揭示疾病的 本质 l实验性学科 l桥梁学科 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 基基 础础 临临 床床 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 生理学生理学 药理学药理学 解剖学解剖学 组织学组织学 病理学病理学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 l疾病概论(总论) l基本病理过程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缺氧,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缺氧, 水肿水肿 发热,发热,DICDIC、休克,缺血、休克,缺血- -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 l病理生理学各论 心衰,呼衰,肾衰,肝性脑病 发展和展望发展和展望 l十九世纪:实验病理学十九世纪:实验病理学 l我国:我国:5050年代年代 l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l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病

3、理生理杂志 l一、健康的概念: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 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 状态,即体内外稳态的相对平衡。状态,即体内外稳态的相对平衡。 l二、疾病的概念:二、疾病的概念: 疾病是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疾病是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 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 活动过程。即机体内外稳态的失衡。活动过程。即机体内外稳态的失衡。 (Disturbances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 Balance) 第三章第三章 水、电

4、解质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Life Source Questions v 健康成人体内含多少水? v 细胞内外主要含哪些电解质? v 机体是如何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的? v 有哪些脱水的类型? v 你听说过水中毒与水肿吗? 有何区别? 一、正常水、钠代谢一、正常水、钠代谢 (Normal metabolism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 第一节第一节 水、钠代谢障碍水、钠代谢障碍 (disturbance of water and natrium) (一)体液的容量和分布(一)体液的容量和分布 (Volume and distribution of body flu

5、id) 体液体液(body fluid) 体内的水和溶解在其中的物质。体内的水和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成人体液总量成人体液总量 :占体重:占体重60% v细胞内液细胞内液(ICF) 40 v细胞外液细胞外液(ECF) 组织间隙组织间隙15组织液组织液 血浆血浆 5% 体腔体腔( third space) 1 核核 胞胞 浆浆 影响体液容量的因素影响体液容量的因素 体液体液 (Body fluid) TBW (%) Adult male TBW(%) Adult female TBW(%) Infant 正常正常(Normal) 605070 瘦(瘦(Lean) 706080 胖(胖(Obese)

6、 504260 q 年龄、性别、胖瘦年龄、性别、胖瘦 TBW:total body weight (二)体液的电解质(二)体液的电解质 (Electrolyte in body fluid) ECF: Na+、Cl-、 HCO3- ICF: K +、 HPO42- Pro- 体液的主要电解质含量体液的主要电解质含量 电解质电解质 血血 浆浆 组织间液组织间液 细胞内液细胞内液 mmol/L(血浆)(血浆) mmol/L(水)(水) mmol/L(水)(水) Na+ 142 147 35 K+ 5 4 115 Ca 2+ 2.5 1.25 2.5 其它其它 2 2 27 阳离子阳离子总量总量 1

7、51.5 154.25 179.5 HCO 3- 27 30 10 CL- 103 114 25 HPO4 2- 1 1 40 有机酸有机酸 5 7.5 37.5 其它其它 17 2 67 阴离子阴离子总量总量 153 154.5 179.5 ECF ICF 0 0 4040 8080 120120 160160 Na+ K+ Cl- HCO3- HPO42- 细胞内外电解质的分布细胞内外电解质的分布 l正常成年人每日主要 电解质的需要量约为: 钠钠(Na)4 6 克克 钾钾(K) 2 3 克克 磷(磷(P) 1.2 1.5 克克 钙钙(Ca)0.7 0.8 克克 食盐食盐 摄入摄入 排出排出

8、 (三)体液的渗透压(三)体液的渗透压 和水的交换和水的交换 (Osmotic pressure of body fluid and water movement) 1. 1.体液的渗透压体液的渗透压 (Osmotic pressure of body fluid) 280310 mmol/L (mOsm/L) 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毫渗量/升) 细胞内外水的运动细胞内外水的运动 水自由通过水自由通过, , 蛋白质、蛋白质、NaNa 、 、K K 、 、 CaCa2+ 2+等不能自由通过 等不能自由通过 水Pro-、Na 、 、 K 、 、Ca2+ 2. 2. 水的交换水的交换 (Water

9、 movement ) 摄入摄入 (ml/day) 排出排出 (ml/day) 饮水饮水 10001300尿尿 1000 1500 食物水食物水 700 900肺肺 350 代谢水代谢水 300皮肤皮肤 500 粪便水粪便水 150 Total 2000 2500Total 2000 2500 体内外水的运动体内外水的运动 (三)(三)水和钠的生理功能水和钠的生理功能 (Physiologic function of water and sodium) 1. 1.水的生理功能水的生理功能 (Function of body water) v 促进物质代谢 促进物质代谢 v 调节体温 调节体温

10、v 润滑 润滑 2.2.钠的生理功能钠的生理功能 ( (Physiologic function of sodium) v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v 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静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静 息电位,并参与动作电位的形成息电位,并参与动作电位的形成 (四)水与钠平衡的调节(四)水与钠平衡的调节 (Regulation of water and sodium balance) 1. 1.渴感渴感(thirst) 渴中枢渴中枢 ECF渗透压渗透压 血容量血容量 饮水饮水 2.2.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 ADH

11、) ECFECF渗渗 透压透压 渗透压渗透压 感受器感受器 ADH 肾肾重吸重吸 收水收水 ECFECF量量 渗透压渗透压 有效循有效循 环血量环血量 容量感受器容量感受器 ECFECF渗渗 透压透压 渗透压渗透压 感受器感受器 ADH 肾肾重吸重吸 收水收水 ECFECF量量 渗透压渗透压 有效循有效循 环血量环血量 容量感受器容量感受器 3.3.醛固酮醛固酮(aldosterone) 有效循有效循 环血量环血量 醛固酮醛固酮 肾重吸收肾重吸收 Na+H2O ECF量量 低血低血NaNa+ + 高血高血K K+ + RAAS 4.4.心房钠尿肽心房钠尿肽 (atrial natriureti

12、c peptide,ANP) ECF量量 Na+ ANP 肾素肾素 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醛固酮 (-) (-) (-) Na+,水排出水排出 Q:心房钠尿肽释放入血后,主要通过心房钠尿肽释放入血后,主要通过 哪条途径影响水钠代谢?哪条途径影响水钠代谢? A. 减少肾素的分泌减少肾素的分泌 B. 抑制醛固酮的分泌抑制醛固酮的分泌 C. 对抗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对抗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 D. 拮抗醛固酮的滞拮抗醛固酮的滞Na+作用作用 E. 以上都是以上都是 5.5.细胞内外液之间的移动细胞内外液之间的移动 0.3% NaCl 0.9% NaCl 水水 水水 Example: *水总是

13、从渗透压水总是从渗透压低低处向渗透压处向渗透压高高处移动。处移动。 (Disturbances of water and sodium balance) 二、水钠代谢障碍二、水钠代谢障碍 脱水脱水(Dehydration): 体液容量减少体液容量减少(2%)(2%)。 body water deficit 正常血钠浓度:正常血钠浓度: 130130150mmol/L150mmol/L 低容量性低容量性低容量性低容量性 等渗性容量过多等渗性容量过多高容量性低钠血症高容量性低钠血症高容量性高容量性 盐中毒(少见)盐中毒(少见) 等容量性等容量性等容量性等容量性 (少见)(少见) 1. 1.概念概念

14、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 (一一) ) 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 v 失钠失钠 失水失水 v 血清血清Na+ 130 mmol/L v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失水失水 水移入水移入 细胞细胞 ECF渗渗 透压透压 ECF量量 组织液组织液 血容量血容量 脉速、脉速、BP 、V萎陷萎陷 ADH 肾血流量肾血流量 醛固酮醛固酮尿少、氮质血症尿少、氮质血症 尿尿Na+ 或无或无 脑细胞脑细胞 肿胀肿胀 恶心恶心, 呕吐呕吐 血血Na+ 血渗透压血渗透压 3. 3. 对机体的影响对机

15、体的影响 无渴感无渴感 ADH 肾重吸肾重吸 收水收水 尿量正常尿量正常 (早期)(早期) 尿比重下降尿比重下降 试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试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答案要点答案要点 失钠失水,细胞外液减少并处于低渗状态,水失钠失水,细胞外液减少并处于低渗状态,水 分从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致使细胞外液量进一步减少,分从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致使细胞外液量进一步减少, 易发生低容量性休克。易发生低容量性休克。 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早期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早期ADH分泌减少,分泌减少, 形成多尿和低比重尿,晚期血容量显著降低时,形成多尿和低比重尿,晚

16、期血容量显著降低时,ADH释放释放 增多,出现少尿和尿比重升高。增多,出现少尿和尿比重升高。 细胞外液低渗,水分向细胞内转移,血浆渗透压细胞外液低渗,水分向细胞内转移,血浆渗透压 升高,组织间液移入血管内,产生明显的失水体征。升高,组织间液移入血管内,产生明显的失水体征。 经肾失钠过多的患者,尿钠含量增加(经肾失钠过多的患者,尿钠含量增加( 20mmol/L),肾外原因所致者,因低血容量致肾血流量),肾外原因所致者,因低血容量致肾血流量 减少而激活减少而激活RAAs,尿钠含量减少(,尿钠含量减少(10mmol/L)。 4 4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v轻、中度补生理盐水轻、中度补生

17、理盐水 ( (机体排水量大于排机体排水量大于排NaNa+ +量量) ) v重度补少量高渗盐水重度补少量高渗盐水 ( (减轻细胞水肿减轻细胞水肿) ) 1. 1.概念概念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 ( (二二) ) 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v 失水失水失钠失钠 v 血清血清Na+ 150 mmol/L v 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310 mmol/L Note: 机体总钠量降低。 2.2.原因原因 (1)(1)入量不足入量不足 (2)(2)丢失过多丢失过多 v水源断绝水源断绝 v丧失口渴

18、感丧失口渴感 v进食困难进食困难 v大量大量出汗出汗:高热、甲亢:高热、甲亢 v尿崩症和渗透性利尿尿崩症和渗透性利尿 v呼吸道蒸发:癔病,代酸呼吸道蒸发:癔病,代酸 失水失水失失NaNa+ + 渴中枢渴中枢口渴口渴 血容量血容量 脉速脉速,BP,BP,尿少尿少 皮肤蒸发皮肤蒸发脱水热脱水热 ECF量量 ECF渗透压渗透压 3. 3. 对机体的影响对机体的影响 细胞内脱水细胞内脱水 CNSCNS功能障碍功能障碍 嗜睡嗜睡, ,昏迷昏迷, ,脑出血脑出血 ADH 肾重吸收水肾重吸收水 尿少,比重高尿少,比重高 血血Na+ 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尿钠(Aldo所致所致) Q:下列关于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19、的叙述下列关于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叙述, 哪项是错误的哪项是错误的? A. 失水失水失钠失钠 ,血清,血清Na+浓度浓度 150mmol/L B. 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310 mmol/L C. 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D. 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维持不变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维持不变 E. 又称为高渗性脱水又称为高渗性脱水 高渗 l早期的机体变化主要由高渗引起。早期的机体变化主要由高渗引起。 l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口渴,少有循环障碍。:口渴,少有循环障碍。 l晚期又加上晚期又加上ICF明显减少而造成:明显减少而造成: 唾液分泌唾液分泌 极度口渴。极度口渴

20、。 汗液分泌汗液分泌 散热散热 体温体温 (脱水热)(脱水热) 脑细胞脱水脑细胞脱水 神经精神障碍(高渗性昏迷)神经精神障碍(高渗性昏迷) 细胞代谢紊乱细胞代谢紊乱 氮质血症氮质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Summary:高渗性脱水的主要发病环节高渗性脱水的主要发病环节 ECF高渗,主要脱水部位是高渗,主要脱水部位是ICF。 脱水热脱水热 (dehydration fever) 因因皮肤蒸发水减少皮肤蒸发水减少 引起的体温上升。引起的体温上升。 *体温每上升体温每上升1.5,每天不显性出汗增加,每天不显性出汗增加500ml 无汗性外胚叶发 育不良,10岁 性染色体隐性 遗传 脱水热的极端例子 4 4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pathophysiological basi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v 及时补水:及时补水:5-10%Glucose v 适当补钠适当补钠 v 适当补钾:适当补钾:K+从细胞内移出并从尿排出从细胞内移出并从尿排出 1. 1.概念概念 ( (三三) ) 等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 (Isotonic dehydration) v 失钠失钠 失水失水 v 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