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商丘博物馆_第1页
案例分析 商丘博物馆_第2页
案例分析 商丘博物馆_第3页
案例分析 商丘博物馆_第4页
案例分析 商丘博物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微缩之城”-商丘博物馆商丘与归德古城黄泛区平原古城典型剖面:堤-湖-城商丘位于海河平原和淮河平原之间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低平。黄泛平原的古城镇长久以来形成了居高筑台、城墙护堤、蓄水坑塘的洪涝适应性景观,城市内部与周边伴生有大面积的水体,又由于黄河经常性的泛滥与退却,不断留下泥沙,被动性依次垫高城外与堤外地平商丘归德古城平面(1959)及鸟瞰商丘城内至今保存完好的归德古城就是具有黄泛平原古城池典型形制和特征的代表性实例,是中国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形如“外圆内方”的独特格局。城墙周长3.6km,砖城内面积1.13k,设东西南北四门,城内有十字主街(图2)。概念由来

2、 在中国的传统中,城市与建筑的概念难分彼此,城市是放大的建筑,建筑是缩小的城市。一幢四合院,可以看作是包容天地自然的一个小小城池 ;巨大的北京城,也可看作是坐拥三山五园三海的一组特大型多开多进四合院。所以,城市与建筑具有平面、空间布局的同构特征,我们称之为“城市与建筑的复合性”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在当代建筑设计实践中,引入城市中具有原型意义的空间模型,从而为建筑带来具有城市特征的空间关系和行为体验?博物馆与周边历史景观将博物馆以城而造,以归德古城为蓝本,造一座微缩的“城”,是最后确定的概念草图商丘博物馆将收藏、陈列和展示商丘的历代文物、城市沿革和中国商文化历史,主体建筑由3层上下相互叠加的展

3、厅组成,上下叠层的建筑体量喻示“城压城”的古城考古埋层结构,也体现自下而上、由古至今的陈列布局外围环以高起的堤台,东西北三面外侧绿植土坡,南面临水和坡道台阶 ;堤台之内是层层叠落的水景台地和庭院,水面和庭院环绕的最中间则是主体建筑;外、中、内这3个层次的空间是古城城郭、城湖、城体(墙)的转化。如古城一样,主体建筑设南北东西四门,均与四周堤台以大跨连桥相接。主入口设于南门,南侧堤台又分别经由台阶或坡道上至堤台,由正中一桥飞架于水面之上,进入主体建筑的“城门”对应于古城的十字主街,建筑主体内有3层通高的十字中庭共享空间,连通4个方向的“城门”,所有展厅环绕十字中庭而布设,并有一个连续的坡道系统连接三层的展厅。堤台下面设室外展廊。主入口南门之外,其他三门各有贵宾、临展、办公等用途。文物库房、业务和办公用房等附属建筑组成L形体量,坡状隆架于东北角堤台之上至此,商丘博物馆的整体布局和空间序列已呈现出对归德古城及其代表的黄泛古城池形制和特征的呼应和再现 :“外高内低”之空间布局、“城压城”之叠层结构。博物馆犹如一座微缩的古城,周围下沉式层叠的景观台地则亦是对文物现场发掘的模拟,使得建筑主体犹如被发掘出来。古象形文“商”字的涵义是“高台上的子姓族人”,博物馆所形成的层层高起的堤岸、平台和其上的参观者组合成为“高台上的子姓族人”意象,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