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公共意象问卷调查_第1页
大学校园公共意象问卷调查_第2页
大学校园公共意象问卷调查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校园公共意象问卷调查分析大学校园公共意象问卷调查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公共意象原理,人们对大学校园景观同样会形成公共意象。 从类比意义上说,大学校园环境意象就是同凯文 林奇的城市公共意象要素(包 括边界、节点、路径、标志和区域)类似的大学校园的景观要素,在人们视知觉 中留下的公共意象。本研究在从大学校园环境意象角度切入, 探讨大学校园的公 共意象元素。通过各个要素景观形象构建的研究,总结出整体校园环境意象构建 的基本规律。对于一个大学校园,人们会通过对其外部边界和标志形象的观察, 对其内部路径 和节点场所的现场体验和空间感知, 对其区域性景观形象的视知觉认知判断, 然 后利用形象思维及主观的推

2、断的方式对校园的整体形象进行总体上的概念印象 整合,最后形成大学校园环境意象。(一)、研究对象概述:1、学校概况我们选择我校工程大学作为研究对象。我校为以工科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 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 校舍建筑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校园环境良好,绿树葱郁,花香四季,景色宜 人,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2、被试者个人背景被试者均为入学一年半的大二学生, 分属建筑学专业和非建筑学专业,两组 被试者均来自五湖四海,具有大致相当的社会文化背景、 认知水平、绘图和文字 表达能力。并且使用规律比较简单一一教学区、 宿舍区、学生活动区以及生活服 务区中活

3、动,对校园各项设施比较熟悉。(二八研究的方法及目的:调查主要采用认知地图法、问卷和访谈,内容包括识别特征、结构特征和景 观评价。然后将这些资料加以汇总进行比较研究。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校园意象的分析与比较,鉴别影响意象的环境因素,考察能够引起特定意象的环境特点,以便立足意象,为校园规划和设计提供更好的参考。(三八 研究中意象元素的提取与总结:本研究运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种元素分类并辅以回顾大学校园规划文献, 将元素配合研究主题进行增添与修正, 初步构成大学校园环境意象七种元素。 研 究成果将大学校园环境意象归类出建筑群及其风格、道路、景观、场所、标志、 边界以及整体等七项意象要素。利用统计分

4、析比较各意象在受访者心目中排序关 系,提供意象营造时优先级的参考。经研究发现,各意象强度在受访者心目中有 显著差异。详细的数据分析见报告所列举的图表及绘制的认知地图。(四)、问卷答案分析根据收回的60份问卷答案(包括选择题与手绘印象地图题),通过各个意象元素 分析比较,得出影响意象的环境因素。如表1,问卷将一般意象元素分为建筑、道路、景观、场所、标志、边界、整体几个类别进行问题整理,现讨论如下:较差一般强较强%程度元素类别 20 整体规划建筑 11.6 1.7 66.715 1.7 色调与风格搭配 25 58.38.3 63.3 安排合理 6.7 道路 21.7 8.5 37.3 丰富 景观

5、33.9 20.325 25 3.3 与环境协调 46.751.7 场所 0 5 车位安排合理 43.31.7 2555校园入口清晰标志 18.346.7 1.7 36.7 15 道路标志系统完善边界 校园边界明显 28.9 40.6 23.7 6.8整体 各地认知 11.7 23.36.758.3注:样本总数为 60 表 1建筑:被试者基本都有对校内建筑的基本的认识, 在校内环境里, 建筑对人 的记忆和再认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建筑的整体规划上感知基本处于一般和较 差,仅有 13.3%是认为还不错的。在建筑色调与风格搭配比较整体规划上要好一 些,有着 26.7%的人认为较好。造成这种现象的

6、原因基本是由于建筑风格和外形 差异不够。道路:被试者在道路上感知清晰程度较高,在其合理安排上有着 70%的认同 感。说明校内道路划分区域和边界功能较为完善。景观:被试者对校内的景观丰富度较为满意在数据中有着 20.3%的强的认知, 高达 91.5%的人对景观的总体映象是可以接受的。 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绿化良好, 环境幽雅, 气氛清新外观整齐对人可形成适于学习的和研究的环境。 在与环境协 调方面就表现出 71.1%的一般及较差, 这说明在绿植在规模和搭配上存在着不合 理,丰富的植物与景色的搭配存在着协调问题。场所:车位安排合理上,被试者有着极多的不赞同,有着 95%的人认为车位 安排一般和较差。

7、 51.7%的人认为差,车位的数量和可停放的位置及分配存在着 较大的问题。基本没有被试者认为校内车位合理。 标志:被试者对校内的校园入口清晰程度认同较高, 80%的人认同校园入口的清 晰程度高, 这说明校园的大门对学生的印象还是比较深的。 在道路标志系统完善 上的态度处于中等态度, 说明在标志使用上没有存在着问题和不适, 同样也不存 在着让人记忆深刻的地方。从表 2 可以看出,校园意象的组成元素根据其重要性依次为道路、场所、建筑、 景观、标志, 边界则处于相对次要地位。 这一点与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五元素不 同。% )元素类别 岀现意象元素题目数(个) 岀现率(11.4 4建筑17.1 6道路1

8、1.4 4景观14.3 5场所11.4标志45.7 2边界22.98整体35注:样本总数为3 表问卷意象图中一般意象元素相对岀现率相对岀岀现理论环境中有效问卷理论问卷意象元素类率素数量(个象元素数(个素数量(个47.8222*60=1202*23=4618.3 建筑:图书23.92*60=1202*23=46119 场所:操食 29.8487*60=42011.47*23=16140.2标志:15.44*23=924*60=24037注:理论问卷60份有效问卷23份岀现率=问卷意象元素数量/理论环境元素数量相对岀现率=问卷意象元素数量/有效问卷理论意象元素数量对使用者需求分析1、使用者的心理需

9、求方面调查发现,场所中提及较多的就是食堂和操场,可见学生在食堂与操场逗留的时 间较多。然而,在这两个区域并没有过多的为学生停留而做的设计,建议可以在这两个场所设计一些可以娱乐的设施,让场所空间更具趣味性。2、使用者的精神需求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水景和雕塑是能够给他们带来强烈心灵感染力的两 种要素。因此,可以利用学校已有水体,做一些亲水平台或亲水活动场所设施等, 就新校区而言,水体区域的利用率太低,或者说基本没有利用,可以做一些处理, 增加一些休闲娱乐空间,增加师生活动空间。改良与建议这次调研报告将大学校园意象归类为七大意象元素, 希望能将学生对美好的大学 校园的印象与体验具体化, 并

10、针对各因素进行讨论说明。 另外,利用统计分析的 结果,也发现意象元素间的强度差异相当明显, “道路”、“场所”强度最高,“景 观”“建筑与风格”、“标志”“边界”为其次,有最多受访者对此进行相当的描述, 其次为“边界”“”。针对调查结果发现的问题,对校园规划提出以下几点改良建 议: 一、建筑群:1、对于一教、二教等这些年代稍久的建筑,可以对其进行改造,改造其空间形 式,以满足现阶段以及接下来的使用, 同时尽量保留其原有建筑特色, 在老建筑 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而且对于建筑而言不仅仅只有建筑存在, 更要有人的活动及 环境和其相衬, 学校很多建筑仅仅只是一个建筑, 仅仅只能满足教学要求, 并未 考

11、虑学生的活动与停留, 即使有一些教学楼设有内庭院, 但其内庭院的使用率很 低,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造, 或者去在建筑周围增加设施区增加教学楼周围活 动,并促进学生与自然接触的机会, 增加学生室外活动时间,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2、对于新校区规划,建筑形式过于保守,功能过于单一,并不能满足现有师生 活动需求,建议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些有益于师生活动的场所、空间,并且在新 校区与老校区之间的联系过于简单, 仅仅一座天桥连接, 建议在连接上做一些景 观等,让新老校区过度更加自然,能够促进新老校区之间的交流。3、对于西图书馆位置相对来说位置较合理,但外部造型及内部空间过于单调, 且并不能满足现有需求, 希

12、望能对内部空间做一些改造, 并在外立面上做一些处 理与调整, 从而满足使用需求, 并增加图书馆的存在感于及其重要地位, 对于新 校区图书馆设置过于随意, 可以暂时去去作为图书馆使用, 但应该新建图书馆毕 竟图书馆。二、校门:工程大学的校门是需要具有自己特色的, 它必须是众多意象中最完善 的一个,它见证了工程大学的发展与变迁。 东大门记录这学校一代又工程大学校 友的记忆,应该永久保留。但是东大门的设计并不能直接体现我们学校的特色, 需要进行一些改善。比如我们学校的办学性质, 专业特色等都需要在大门处体现。三、道路:根据工程大学道路的现状分析,拟作如下建议:1、校园道路布置过于单一,人车混行,安全

13、性较低,而且没有特色。在受访者 中极少有能记清楚路名的, 希望能够对道路进行整改, 处理的更加人性化, 具体 实施可以在道路两边做一些特色景观及特色的缓冲空间, 并且可以使每条主要道 路都各有特色,并且可以针对其特色对其命名,增加其可识别及可认识度。1、对于道路两边的停车位布置, 过于普通, 且占用道路空间, 建议结合建议 2 在做景观及缓冲空间处理, 将人行道路与车型道路区分开, 同时可在人行道与车 行道之间处理成特色景观,方便人行与车行。发现现有空间使用中存在的3、以及各座教学楼前缺少自行车停放处,学校学生大多以自行车为代步工具, 学校各教学楼前仅有少数的机动车停车位, 并未设有自行车停放处, 现有自行车 均散乱无规律的停放在各教学楼周围道路上, 占用道路的同时亦占用机动车停车 位,导致道路上较为混乱不方便使用,建议道路整改同时增加些自行车停放处。四、场所空间: 通过对工程大学校园场所进行调查,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建建议,小结如下:1、可供休息的设施及场所较少,且现有的休息亭等场所不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