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科普文庙建筑规制及功能_第1页
知识科普文庙建筑规制及功能_第2页
知识科普文庙建筑规制及功能_第3页
知识科普文庙建筑规制及功能_第4页
知识科普文庙建筑规制及功能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科普】文庙建筑规制及功能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 庙建筑, 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 夫子庙、 至圣庙、先师庙、 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 自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儒家学说成为显 学, 在中国古代社会开始居于正统地位, 于是祭孔活动也倍受统治者 的重视, 成为国家不可缺少的常典, 扩建孔庙之风随之兴起, 到了明、 清时期,每一州、府、县治所所在都有孔庙或文庙。其数量之多、规 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在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 为突出的一种,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历史上的孔庙有两千多

2、所,根据其性质或类别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 是孔氏家庙,二是国庙,三是学庙。曲阜孔庙家庙 历史上中国有两座孔氏家庙。最早的孔氏家庙,就是现在称之为“国 庙”的曲阜孔庙。孔子卒于公元前 479 年,次年他的弟子将其居住的 三间小屋改造成庙堂,由孔氏族人供奉之, 其间经历了 283 年的家庙 历史。公元前 195 年汉高祖亲临曲阜孔庙祭孔后, 家庙开始向国庙过 渡。第二座孔氏家庙就是宋室南渡后,在浙江衢州建立的孔氏南宗家 庙。孔氏家庙分南宗和北宗,南庙和北庙。南宗南庙指孔子后第四十 八代衍圣公孔端友率族人迁至浙江衢州而建立的衙州家庙。 北宗指留 在曲阜的孔氏族人孔瑶袭封衍圣公,称北宗。衢州孔氏南宗

3、家庙国庙作为国庙性质的孔庙, 全国只有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 它们与“学 校”没有关系,是专为封建帝王、地方官员祭祀孔子的专用庙宇。曲 阜孔庙是中国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孔庙, 北京孔庙是专为清代帝王 祭孔的专用庙宇。国庙重在“国”字上,曲阜孔庙由中央政府委派孔 氏衍圣公 ( 朝廷命官 ) 来管理,并由国家出资维修的专为祭祀孔子的国 家级礼制性庙宇。北京孔庙也由朝廷命官来管理, 祭祀人员往往是皇 帝本人或政府主要官员。北京孔庙琉璃牌坊学庙学庙或称庙学, 在古代中国就是以办学为宗旨 的将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与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庙” 宇相结合的国家 行政教育场所和祭孔场所。它由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

4、理。 学 庙重在“学”字。除作为国庙的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现曲阜孔府内 家庙、衢州家庙这四座孔庙外,中国其他的孔庙都属学庙性质。包括 历朝历代的京师太学或国子监。作为学庙的孔庙, 它是一座古代儒学 教育的殿堂。中国古代的正统官学是儒学。 儒学是古代中国社会长治 久安的支柱。具体表现为三大支柱:一是朝廷的治国理论;二是学而 优则仕的科举制;三是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文庙学宫。三者互为联系, 互为因果。从历史上看,文庙建筑、布局,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 阙里到京城、再到地方的过程,而文庙建筑群布局的最终定式化大约 是在明代。 与其他古代建筑的庭院组群一样,中国孔庙普遍采用均衡 对称的方式, 沿着纵轴线与

5、横轴线进行设计, 其中多数以纵轴线为主, 横轴线为辅。 按纵轴线上的庭院划分, 国内孔庙可以归纳为九进院落、 三进院落等几种主要形式。 九进院落,完全享受国家的规格。目前仅有曲阜孔庙有此规格。第一 院落为棂星门至圣时门;第二院落为圣时门至壁水桥;第三院落为壁 水桥至弘道门;第四院落为弘道门至大中门;第五院落为大中门至奎 文阁;第六为奎文阁至大成门。由大成门起分东西两路:第七为西路 启圣门启圣殿圣王寝殿。 第八为东路承圣门崇圣祠 家庙。第九为寝殿圣迹殿。从曲阜孔庙的布局可以看出横轴线上 两侧几乎全是一一对称的建筑,充分显示出等级森严的气氛。图 4 曲阜孔庙平面示意图 自唐以来,各地孔庙均以曲阜孔

6、庙组群为基本模式,所有建筑格局 都不能超过其建筑式样,其礼制必须低于曲阜孔庙。目前,曲阜孔庙 作为孔子家庙享有孔庙礼制的最高规格: 九进院落、 大成殿面阔九间、 重檐歇山式、黄色琉璃瓦、龙柱、角楼、汉白玉栏杆等均为皇家宫殿 建筑群式样、北京孔庙作为皇家祭孔庙宇, 在一定程度上也享有此规 格。 府州文庙一般按照七间的规格, 县文庙一般按照五间的规格或七 间或三间。 府州县文庙大成殿的开间一般不会超过七间。 府文庙其盖 瓦为琉璃瓦, 县文庙为琉璃瓦或者青筒瓦。 其建筑式样为重檐歇山式、 单檐歇山式,也有为数不多的硬山式一般没有沿革限制。 依据地方经 济实力和地方官员对儒家文化的重视程度, 其大成殿

7、建筑规模在此范 围内变化。三进院落,是地方孔庙比较普遍的礼制。一般由万仞宫墙 至大成门为第一进,大成门至大成殿为第二进,大成殿至崇圣祠为第 三进。在选址和布局上,地方孔庙多能遵守朝廷坐北朝南图式, “万 仞宫墙”就是孔庙建筑之南始端。 1 、万仞宫墙 文庙最前面的主体 建筑,起照壁、屏风的作用,正面镌刻万仞宫墙,或宫墙万仞,或宫 墙数仞,此语出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 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 赐之墙也及肩, 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 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 ”引用词语,意在勉励学习。由万仞宫墙起始的第一进院落还包括泮

8、池、棂星门、戟门,两侧建 筑包括圣域、 贤关两坊 (有的为礼门、 义路或德配天、 道冠古今坊等) 乡贤祠、名宦祠、更衣所、陈设所、神厨、祭器库等。 2 、圣域、 贤关或礼门、义路 位于照墙两侧,是文庙的出入口。建筑没有定式, 或作前坊后屋式,如德阳文庙,或作门庑式,如资中文庙,或作随墙 拱形门,如富顺文庙。 3 、棂(灵)星门 古代重要的祭祀性建筑, 棂星即天田星,是天帝座前三星,宋时因“王者居象之,故以名门” 棂星门使用等级规格只限于高等级祭祀性的建筑。 棂星门是文庙建筑 群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制或石结构的重要建筑,一般石构居多。雕刻 装饰较为精美,主见于上下石枋和坊心边框。就内容和题材而言,

9、明 间枋上多采用浮雕技法雕刻龙凤题材, 次间枋上浮雕卷云, 祥禽瑞兽、 祥花瑞草等装饰。 明间坊顶部不施装饰或施宝顶。 4、泮池 又称泮水, 是地方官学标志。由于古代帝王立学名“辟雍” ,四周环水,中央建 堂,俯瞰如玉璧。诸侯所设学校在等级上低于皇帝,因此只能以半水 环之,故称“泮水” 。泮池一般为半圆形,壁为石砌。或位于棂星门 前面,或位于棂星门后面。池边及桥上均施望柱、栏板,栏板一般为 整石,不施雕刻。除一庙一池外,还有一庙两池的,即有内外两个泮池,但严格意义 上的泮池仍旧是内泮池外泮池或以湖为池,或以溪为池。 5 、大成 门(戟门)孟子万章:“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 而玉振之也

10、,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大成 门由正门与侧门构成,平时侧门开启,正门只有在祭祀孔子的时候才 开启。宋太祖建隆三年( 962 年),诏庙门立戟十六,用正一品礼。徽 宗大观四年 (1110 年)又增加到二十四戟。这种戟是一种礼仪器,木 制,无刃,在门庭设专架二列,列戟的多少与官职的高低相关,因此 大成门又称戟门。大成门左右设更衣所,陈列所或斋宿所或祭器库、 礼器库等附属建筑,建筑体量要低于大成门。第二进院落是文庙的主题部分,大成殿位于中轴线上,前有拜台, 台周设栏板;两侧为两庑。也有在此院落附属其它建筑的,如德阳文 庙在第二进院落内还有礼乐亭、钟鼓楼和御碑亭。 6 、大成殿

11、 大成 殿是孔子的享殿,也是文庙建筑群最重要的建筑。殿前有月台,与大 成殿形成“凸”子形布局。拜台是举行祭孔仪式的主要场所。大成殿 之名始于宋,明嘉靖以来殿内正中供孔子牌位,两侧为四配、十二哲 的牌位。大成殿与拜台相连,但台基要高于拜台。台基一般为青石砌筑,有 的作须弥座式。屋顶很少用建筑等级最好的庑殿式, 以单檐或者重檐 歇山式最常见,屋面不拘一格,或铺黄色琉璃瓦,或铺青筒瓦,或铺 青板瓦(蝴蝶瓦) ,地方特色较为浓厚。大成殿装饰题材内容多位等级最高的龙峰装饰, 装饰部位包括御路、 柱础石、柱、撑栱、雀替、脊部等,方法除了雕刻外,还有灰塑和嵌 瓷。 7 、东、西庑 位于大成殿与大成门之间的两

12、侧,是附祭孔子的 弟子及历代名贤大儒之所。在位置的设置上,南端为孔子弟子,北端 为名贤大儒。 关于两庑祭祀的先贤先儒的人数和位次, 历代多有变化, 清初从祀先贤先儒人数为 97 人,到了清末人数达到 156 人第三进院落以崇圣祠为主,东西两侧为配殿。 8 、崇圣祠 又称启圣 宫、启圣殿、启圣祠,是文庙建筑群最后一进院落中的主体建筑。崇 圣祠是传道同时注重孝道的产物, 为祭祀孔子先祖五世的场所。现存 文庙崇圣祠多位于大成殿后,这也是官定的位置。但也有例外,如资 中文庙崇圣祠则居于大成殿后右侧。崇圣祠多为带前廊或回廊建筑。减柱柱网结构,彻上露明造。梁架 结构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两架结构。一般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屋面 或覆盖琉璃瓦,或覆盖青筒瓦、板瓦。东、西配殿从祀宋代名儒周敦颐等五人之父。 此外,有的文庙在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