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第六章1117_第1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六章1117_第2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六章1117_第3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六章1117_第4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六章111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陈小梅陈小梅 博士博士 QQQQ:894591603894591603 综综 合合 自自 然然 地地 理理 学学 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 绪论绪论 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 第一章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章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第三章第三章 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 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与土土地与土地分级地分级 第五章第五章 土地分类与土地结构土地分类与土地结构 第六章第六章 土地评价土地评价 第七章第七章 土地变化土地变化 第八章第八章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

2、九章第九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 土土 地地 评评 价价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 土土地潜力评价地潜力评价又称土地潜力分类,指依据土地的自然性又称土地潜力分类,指依据土地的自然性 质及其对于土地的某种持久利用的限制程度,就土地在质及其对于土地的某种持久利用的限制程度,就土地在 该种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对其作出等级划分。该种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对其作出等级划分。 土土地潜力评价包括土地利用潜力和土地生产潜力地潜力评价包括土地利用潜力和土地生产潜力。 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应该体现出: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应该体现出: 土地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 具有限制

3、影响的土地因素具有限制影响的土地因素 该限制因素的限制程度该限制因素的限制程度 土土 地地 评评 价价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 一、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一、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 二、中国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二、中国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一、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一、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 按照土地利用按照土地利用的多宜性的多宜性和限制性,将土地利用潜力分为:和限制性,将土地利用潜力分为: 潜力级、潜力亚级和潜力单元三个层次潜力级、潜力亚级和潜力单元三个层次 1 1、潜、潜力级(

4、力级(capability classcapability class): 限制性或危害性的相对程度相同的若干土地潜力亚级的归限制性或危害性的相对程度相同的若干土地潜力亚级的归 并,共有八个潜力并,共有八个潜力级。级。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一、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一、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 土地土地 潜力潜力 级级 野生野生 动物动物 林林 业业 放牧放牧耕作耕作 有有 限限 中中 等等 集集 约约 有有 限限 中等中等集集 约约 高度高度 集约集约 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增加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增加 土土 地地 利利 用用 的的 限限 制制 性性 增增 大大 1 1、

5、潜、潜力级力级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一、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一、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 2 2、潜、潜力亚级力亚级 具具有相同的限制因素和危险性的潜力单元的组合,共分为有相同的限制因素和危险性的潜力单元的组合,共分为 四个亚级(对应四种限制因素)四个亚级(对应四种限制因素) e e亚级:指亚级:指侵蚀危害侵蚀危害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的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的 土地土地 w w亚级:指亚级:指水分过多水分过多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限制因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限制因 素或危害的土地素或危害的土地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一、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一、美国农

6、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 2 2、潜、潜力亚力亚级级 s s亚级:指亚级:指根系层浅薄根系层浅薄,或土地中含有大量石块、,或土地中含有大量石块、 土壤持水容量低、含盐量高等限制的土地土壤持水容量低、含盐量高等限制的土地 c c亚级:指亚级:指气候气候为土地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土为土地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土 地地 亚级的表示方法是在罗马数字后注加亚级的表示方法是在罗马数字后注加1-21-2个小写字母,如个小写字母,如 e.e.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一、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一、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 3 3、潜、潜力单元力单元 是是对于一般农作和饲料作物的经营管理具对于

7、一般农作和饲料作物的经营管理具 有大致相同效应的土地组合有大致相同效应的土地组合。 属于同一个潜力单元的土地,应该在土地性质方面充分属于同一个潜力单元的土地,应该在土地性质方面充分 一致,从而导致它们具有相同的潜力、限制或危害。所一致,从而导致它们具有相同的潜力、限制或危害。所 以,属于同一潜力单元的所有土地应具有以下特点:以,属于同一潜力单元的所有土地应具有以下特点: 在相同经营管理措施下,可生产相同的农作物、牧草在相同经营管理措施下,可生产相同的农作物、牧草 或林木;或林木; 在种类相同的植被条件下,要求相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在种类相同的植被条件下,要求相同的水土保持措施 和经营管理方法和经营

8、管理方法; ; 相近的生产潜力相近的生产潜力( (在相似的经营管理制度下,同一潜在相似的经营管理制度下,同一潜 力单元内各土地的平均产量的变率不超过力单元内各土地的平均产量的变率不超过2525) )。 1 1:限制程度轻微:限制程度轻微 2 2:限制程度中度:限制程度中度 3 3:限制程度很大:限制程度很大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一、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一、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 e1e1: w2w2: s3s3: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二、中国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二、中国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 中国最具有影响的土地资源评价系统中国最具有影响的土地资源评价系

9、统中国中国1 1:100100 万土地资源图万土地资源图土地资源分类系统。土地资源分类系统。 1 1、土地潜力地区、土地潜力地区 2 2、土地质量等、土地质量等 3 3、潜、潜力亚等力亚等 4 4、潜、潜力组力组 土地限制型土地限制型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二、中国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二、中国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 土地土地 潜力潜力 等级等级 宜农宜林宜牧地宜农宜林宜牧地宜林宜林 宜牧宜牧 地地 宜宜 牧牧 地地 宜宜 林林 地地 其它其它 用地用地 农业无限农业无限 制质量好制质量好 的土地的土地 农业有限农业有限 制质量中制质量中 等的土地等的土地 农业较大农业较大 限制质量限制

10、质量 差的土地差的土地 适宜性减低适宜性减低 潜力减低潜力减低 2 2、土地质量等、土地质量等 东北地区土地潜力评价系统东北地区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二、中国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二、中国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 3 3、潜、潜力亚等力亚等 宜林地亚等:宜林地亚等: A A:最适于造林:最适于造林 B B:一般适于造林:一般适于造林 C C:临界适宜造林:临界适宜造林 宜牧地亚等:宜牧地亚等: a a:最适于牲畜饲养的草地:最适于牲畜饲养的草地 b b:一般适于牲畜饲养的草地:一般适于牲畜饲养的草地 c c:临界适宜牲畜饲养的草地:临界适宜牲畜饲养的草地 土土 地地 潜潜

11、 力力 评评 价价 二、中国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二、中国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 4 4、潜、潜力组力组 侵蚀限制(侵蚀限制(e e),), 坡度限制(坡度限制(p p),), 土壤质地限制(土壤质地限制(m m),), 土层厚度限制土层厚度限制(i i),), 水分及排水条件限制(水分及排水条件限制(w w),), 盐碱限制(盐碱限制(s s),), 基岩裸岩限基岩裸岩限制制(b b),), 水分限水分限制(制(r r),), 湿度限制(湿度限制(t t) 无限制(无限制(o o) Bbw Bar ?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基本步骤:基本步骤:

12、 确定基本的评价单元确定基本的评价单元 建立潜力评价系统建立潜力评价系统 拟定潜力评价表拟定潜力评价表 评定潜力等级评定潜力等级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1 1 确定潜力评价的基础评价单位确定潜力评价的基础评价单位 u 以土地类型单位为基础评价单位以土地类型单位为基础评价单位 优点:反映了土地的全部自然特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优点:反映了土地的全部自然特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缺点:土地类型图不易得到或不易满足评价的要求缺点:土地类型图不易得到或不易满足评价的要求 u 以土壤分类单位作为基础评价单位以土壤分类单位作为基础评价单位 优点:适合于土壤密

13、切有关的土地潜力评价优点:适合于土壤密切有关的土地潜力评价 缺点:适用范围有限缺点:适用范围有限 u以土地利用现状单位作为基础评价单位以土地利用现状单位作为基础评价单位 优点:评价界限与土地利用界限一致优点:评价界限与土地利用界限一致 缺点:土地利用界限不稳定,且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内部缺点:土地利用界限不稳定,且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内部 可能具有不同性质的土地可能具有不同性质的土地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2 2 建立潜力评价系统建立潜力评价系统 考虑评价目的和研究区域的土地特点,可借鉴现成的评考虑评价目的和研究区域的土地特点,可借鉴现成的评 价

14、系统,但不可完全照搬。价系统,但不可完全照搬。 广广 东东 省省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系系 统统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3、拟定潜力评价表、拟定潜力评价表 土地限制因素评价表土地限制因素评价表 1 1)设置限制因素)设置限制因素 2 2)限制因素的分级)限制因素的分级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潜潜 力力 级级 限制因素及其划分标准限制因素及其划分标准 坡度坡度土层厚度土层厚度 (cmcm) 障碍层深障碍层深 度(度(cmcm)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表土表土PHPH 1 110050中壤

15、或轻壤中壤或轻壤6.05.5 2 2515100605040轻壤或轻粘土轻壤或轻粘土 5.55.0 3 3152560254030砂壤或重粘土砂壤或重粘土 5.04.5 4 4252530粗砂或砾质土粗砂或砾质土4.5 3、拟定潜力评价表、拟定潜力评价表 实例:福建省沙县土地农业利用潜力评价表实例:福建省沙县土地农业利用潜力评价表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潜潜 力力 级级 限制因素及其划分标准限制因素及其划分标准 地面侵地面侵 蚀程度蚀程度 地下水埋地下水埋 深(深(cmcm) 排水排水 状况状况 水源水源 保证保证 热量状况热量状况 1

16、1无侵蚀无侵蚀200100良好良好稳定稳定充足,无寒害充足,无寒害 2 2轻度,轻度, 面蚀面蚀 10050一般一般一般一般较好,受早春寒或较好,受早春寒或 秋寒影响秋寒影响 3 3细沟或细沟或 纹沟纹沟 5025不良不良勉强勉强一般,受早春寒、一般,受早春寒、 五月寒和秋寒影响五月寒和秋寒影响 4 4切沟切沟30积水积水无无不足,寒害严重不足,寒害严重 实例:福建省沙县土地农业利用潜力评价表实例:福建省沙县土地农业利用潜力评价表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4、评定潜力等级、评定潜力等级 土地综合评级土地综合评级 1 1)定性方法)定性方法

17、最最低因子限制定律低因子限制定律 (限制因素叠加,再降一级)限制因素叠加,再降一级) 2 2)定量方法)定量方法 (1)指数法)指数法 (指数和法,指数乘法)(指数和法,指数乘法)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分分 级级 值值 限制因素及其划分标准限制因素及其划分标准 坡度(坡度(g g) 土壤侵蚀(土壤侵蚀(e e)土层厚度土层厚度 (d d) 土壤养土壤养 分(分(n n) PHPH(a a) 0 060 cm高高7.55.5 1 11525 轻,中度片蚀,有轻,中度片蚀,有 少许细沟侵蚀少许细沟侵蚀 3060 cm 中中7.5 2 225

18、35 强度片蚀,并有细强度片蚀,并有细 沟、浅沟侵蚀沟、浅沟侵蚀 1030 cm 低低 35 强度片蚀、沟蚀,强度片蚀、沟蚀, 有裸岩有裸岩 10 cm微微 实例:贵州省土壤潜力评价的评价项目及分值实例:贵州省土壤潜力评价的评价项目及分值 指数和法指数和法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分分 级级 值值 限制因素及其划分标准限制因素及其划分标准 裸岩比裸岩比 率(率(r r) 洪涝机率洪涝机率 (f f) 水源水源 (w w) 气候(气候(c c)牧草(牧草(p p) 0 00无洪涝灾害无洪涝灾害有稳定有稳定 保证保证 对本区现有各种对本区现有各

19、种 作物均无限制作物均无限制 草质、草草质、草 量均优量均优 1 150每年洪涝灾每年洪涝灾 害均可危害害均可危害 缺缺仅宜少数或个别仅宜少数或个别 作物作物 草质、草草质、草 量均差量均差 实例:贵州省土壤潜力评价的评价项目及分值实例:贵州省土壤潜力评价的评价项目及分值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土壤潜力级土壤潜力级 分值和分值和 0 3 4 4 实例:贵州省土壤潜力评价的等级分值实例:贵州省土壤潜力评价的等级分值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习习 题题 例例子:某一评价单元其土地各组成要素

20、情况如下:子:某一评价单元其土地各组成要素情况如下: 有效土层厚有效土层厚度度为为60cm60cm,土壤养分高,土壤的酸碱性为,土壤养分高,土壤的酸碱性为 6.06.0,土壤侵蚀度为小许细沟侵蚀,地面坡度,土壤侵蚀度为小许细沟侵蚀,地面坡度为为5 5度度, 裸岩比率为裸岩比率为10%10%,地表季节性积水,有稳定水源保,地表季节性积水,有稳定水源保证,证, 当地气候对少数作物有限制,草质、草量一般当地气候对少数作物有限制,草质、草量一般。 土壤潜力级土壤潜力级 分值和分值和 0 3 4 4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实例:美国的斯托利指数分等

21、系统实例:美国的斯托利指数分等系统 SIR=X1X2Xn/100( (n-1) 土壤潜力级土壤潜力级 分值分值 0.851 0.70.84 0.550.69 0.30.54 0.3 指数乘法指数乘法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实例:美国的斯托利指数分等系统实例:美国的斯托利指数分等系统 因素因素A土壤剖面特性的评分土壤剖面特性的评分 新生冲积扇、泛滥平原或其它次生沉积层上具有未发育新生冲积扇、泛滥平原或其它次生沉积层上具有未发育 剖面的土壤剖面的土壤 100 薄层相,厚薄层相,厚60cm 5060 薄层相,厚薄层相,厚90cm 80 心土砾石

22、极多心土砾石极多 8090 心土为层状粘土心土为层状粘土 8095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2.2.定量方法定量方法 (2)权重法)权重法 (确定权重:经验判断,等差法,回归分析(确定权重:经验判断,等差法,回归分析 法,关联度法,主成分分析法)法,关联度法,主成分分析法) n P = Pi ai i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P Pij ij 样地样地 标标号号 土壤的土壤的PHPH土壤厚度土壤厚度 (mm)(mm) 土壤湿度土壤湿度不受风沙影不受风沙影 响响 情况情况 1 17.07.

23、02002002002005 5 2 26.96.93003003003004 4 3 37.57.52502502002001 1 权权重值重值 a aij ij 用地类型用地类型 土壤的土壤的PHPH土壤厚度土壤厚度 (mm)(mm) 土壤湿度土壤湿度不受风沙影不受风沙影 响情响情况况 粮粮食作物食作物0.20.20.150.150.20.20.10.1 林林地地0.10.10.20.20.10.10.10.1 园园地地0.20.20.10.10.250.250.050.05 养养殖殖0.10.10.10.10.30.30.10.1 土土 地地 潜潜 力力 评评 价价 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24、三、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样地样地1 1: 粮食作物粮食作物=7.0 =7.0 0.2 0.2 200 200 0.15+200 0.15+200 0.2+5 0.2+5 0.1=0.1=71.971.9 林地林地= 7.0 = 7.0 0.1 0.1 200 200 0.2+200 0.2+200 0.1+5 0.1+5 0.1=0.1=61.261.2 园地园地= 7.0 = 7.0 0.2 0.2 200 200 0.1+200 0.1+200 0.25+5 0.25+5 0.05=0.05=71.6571.65 养殖养殖= 7.0 = 7.0 0.1 0.1 200 200 0.1+200

25、 0.1+200 0.3+5 0.3+5 0.1=0.1=81.281.2 养殖粮食作物园地养殖粮食作物园地 林地林地 综综 合合 自自 然然 地地 理理 学学 土地评价土地评价 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评价概述土地评价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 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 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 第五节第五节 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评价 土土 地地 评评 价价 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潜力评价是针对各种土地利用,而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评价是针对各种土地利用,而土地适宜性评价 则针对某种土地利用。则针对某种土地利用。 土地适宜

26、性评价就是判断土地对不同利用方式是否适宜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判断土地对不同利用方式是否适宜 以及适宜程度如何,从而作出等级评定。以及适宜程度如何,从而作出等级评定。 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评价系统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评价系统 二、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二、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与案例分析三、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与案例分析 土土 地地 评评 价价 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潜力评价是针对各种土地利用,而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评价是针对各种土地利用,而土地适宜性评价 则针对某种土地利用。则针对某种土地利用。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判断土地对不同利用方式是否适宜土

27、地适宜性评价就是判断土地对不同利用方式是否适宜 以及适宜程度如何,从而作出等级评定。以及适宜程度如何,从而作出等级评定。 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评价系统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评价系统 二、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二、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与案例分析三、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与案例分析 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评价系统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评价系统 N1m-1 N1m-2 S2m-1 S2m-2 N N1m 1m N N1e 1e S S3e 3e S S2m 2m N N1 1(当前不适宜)(当前不适宜) N N2 2(永久不适宜)(永久不适宜) S S1 1(非常适宜)(非常适宜

28、) S S2 2(中等适宜)(中等适宜) S S3 3(临界适宜)(临界适宜) N N (不适宜)(不适宜) S S (适宜)(适宜) 单单元元 (unit) 亚级亚级 (subclass) 级级(class)纲纲 (order) 适宜性适宜性适宜程度适宜程度限制因素限制因素经营地块经营地块 在此土地上按所考虑在此土地上按所考虑 的用途进行持久利用的用途进行持久利用 产生抵偿投入的收益,产生抵偿投入的收益, 而且没有破坏土地资而且没有破坏土地资 源的危险。源的危险。 土地质量显示土地不土地质量显示土地不 能按所考虑的用途进能按所考虑的用途进 行持久利用。行持久利用。 土土 地地 评评 价价 二

29、、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二、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19811981年拟定的年拟定的中国中国1 1:100100万土地资源分类系统万土地资源分类系统(草(草 案)是参照案)是参照FAOFAO和美国、澳大利亚土地分类系统,结合和美国、澳大利亚土地分类系统,结合 我国特点拟定的。我国特点拟定的。 首先按首先按土地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的区域性,将全国分为若干区,在的区域性,将全国分为若干区,在 区内,对土地资源作区内,对土地资源作类、等、型、单元类、等、型、单元五级划分,即五五级划分,即五 级分类系统。级分类系统。 土土 地地 评评 价价 二、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二、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1 1、零、零

30、级单位级单位土土地潜力区地潜力区 以气候因素中的以气候因素中的水热条件水热条件为依据,为依据,反映区域间生产力反映区域间生产力 的对比的对比,同一区内应具有大体相同的土地生产能力,同一区内应具有大体相同的土地生产能力, 包括适宜的农作物、牧草、林木的种类和组成、熟制包括适宜的农作物、牧草、林木的种类和组成、熟制 和产量及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主要措施。共划分和产量及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主要措施。共划分9 9个个 土地潜力区土地潜力区 。 华南区,华北华南区,华北辽南区,辽南区, 四川盆地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区,长江中下游区, 西北干旱区,云贵高原区,西北干旱区,云贵高原区, 黄土高原区,东北区,黄

31、土高原区,东北区, 内蒙古半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内蒙古半干旱区,青藏高原区 土土 地地 评评 价价 二、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二、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2 2、土、土地适宜类地适宜类 是在土地潜力区的范围内,依据对土地农、林、牧业生是在土地潜力区的范围内,依据对土地农、林、牧业生 产的适宜性划分。共分产的适宜性划分。共分9 9个个土地适宜类土地适宜类:宜农宜农、宜林宜林、 宜牧宜牧、宜农林宜农林 、宜农牧宜农牧、宜林牧宜林牧、宜农林牧宜农林牧、宜其它宜其它 用途用途、不宜利用的土地不宜利用的土地。 土土 地地 评评 价价 二、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二、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土 地地 评评 价价 二

32、、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二、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3 3、土、土地资源等地资源等 在土地适宜范围内,反映土地的适宜程度和生产潜力的在土地适宜范围内,反映土地的适宜程度和生产潜力的 高低,是高低,是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各土地适宜类,均可按。各土地适宜类,均可按 农林牧适宜程度农林牧适宜程度与与质量高低质量高低划分,每个适宜类都包括三划分,每个适宜类都包括三 个质量等。个质量等。 如:宜农土地如:宜农土地 宜林土地宜林土地 一等地一等地 一等地一等地 二等地二等地 二等地二等地 三等地三等地 三等地三等地 农农 林林 牧牧 土土 地地 评评 价价 二、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二、中国的

33、土地适宜性评价 4 4、土地限制型、土地限制型 在土地等的范围内,按其限制因素及其深度划分,在同在土地等的范围内,按其限制因素及其深度划分,在同 一限制型内,具有相同的主要限制因素和相同的主要改一限制型内,具有相同的主要限制因素和相同的主要改 造措施。造措施。在同一等内,型与型之间只反映限制因素不同,在同一等内,型与型之间只反映限制因素不同, 而没有质上的差别而没有质上的差别。 如如:同一个土地等内,可划分出土壤侵蚀、地形坡度、:同一个土地等内,可划分出土壤侵蚀、地形坡度、 土壤盐碱化、沼泽化等几个限制型,它们之间没有等级土壤盐碱化、沼泽化等几个限制型,它们之间没有等级 差别。土地型的划分对农

34、业生产有很大意义,基本与差别。土地型的划分对农业生产有很大意义,基本与FAOFAO 土地适宜性亚级同。土地适宜性亚级同。 土土 地地 评评 价价 二、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二、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5 5、土地资源单元、土地资源单元最低一级分类单位最低一级分类单位 表明土地的自然类型或利用类型,是由一级具有较一致表明土地的自然类型或利用类型,是由一级具有较一致 的植被、土壤及中等地形或经营管理与改造措施上较相的植被、土壤及中等地形或经营管理与改造措施上较相 同的土地构成。同的土地构成。 土土 地地 评评 价价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案例分析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案例分析 1 1、

35、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步骤、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步骤 1) 1) 评价系统的选择与制定评价系统的选择与制定 2) 2) 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单元的划分 3) 3) 参评因素的选取参评因素的选取 4) 4) 参评因素质量分值的量化参评因素质量分值的量化 5) 5) 参评因素综合分值计算与适宜性等级的划分参评因素综合分值计算与适宜性等级的划分 土土 地地 评评 价价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案例分析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案例分析 案例案例1:湖北宜昌柑橘土地适宜性评价:湖北宜昌柑橘土地适宜性评价 (1)调查适种柑橘土地的生态立地条件)调查适种柑橘土地的生态立地条件 (2)在全县选择适种土

36、地,根据气温、土壤、水分等因素)在全县选择适种土地,根据气温、土壤、水分等因素 的不同划分土地类型的不同划分土地类型 (3 3)对主要限制因素(冻害、土厚、水分、土壤养分)进)对主要限制因素(冻害、土厚、水分、土壤养分)进 行分级行分级 冻害的分级标准(限制因素的分级标准)冻害的分级标准(限制因素的分级标准) 年均极端低温年均极端低温-2-2-2.1 -3.5 -2.1 -3.5 越冬极端低温越冬极端低温-9-9-9 -11 -9 -11 低温持续时间低温持续时间2h4h2h4h -7出现频率出现频率5%5%10%10% 土土 地地 评评 价价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案例分析三、土地适

37、宜性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案例分析 案例案例1:湖北宜昌柑橘土地适宜性评价:湖北宜昌柑橘土地适宜性评价 (4 4)对限制因素进行综合分)对限制因素进行综合分级级经验判断法经验判断法 一等地一等地 二等地二等地三等地三等地四等地四等地 冻害冻害 土体厚度土体厚度或或 或或或或 或或或或 排水状况排水状况或或 或或或或 或或或或 供水条件供水条件或或 或或或或 或或或或 土壤养分土壤养分或或 或或或或或或 平均亩产平均亩产或或 或或或或 土土 地地 评评 价价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案例分析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案例分析 案例案例2:海南省旅游地适宜性评价:海南省旅游地适宜性评价 (1

38、1)评价指标)评价指标 景源价值:欣赏价值,游乐价值,保健价值,文化价景源价值:欣赏价值,游乐价值,保健价值,文化价 值,科学价值值,科学价值 景点丰度(景点类型密度)景点丰度(景点类型密度) 景点密度景点密度 环境水平环境水平 旅游条件: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服务条件旅游条件: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服务条件 规模容量:土地容量,环境容量规模容量:土地容量,环境容量 区位条件区位条件 土土 地地 评评 价价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案例分析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案例分析 案例案例2:海南省旅游地适宜性评价:海南省旅游地适宜性评价 (2 2)评价系统)评价系统 适宜级:分适宜级:分3 3级,高中低级,高中低 景观资源类:分景观资源类:分1111类,如:海滨沙滩旅游地、热带动类,如:海滨沙滩旅游地、热带动 植物旅游地、社会风情旅游地植物旅游地、社会风情旅游地 旅游功能型:分旅游功能型:分3 3种功能型,观光旅游、康乐旅游、种功能型,观光旅游、康乐旅游、 专项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