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指导过的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_第1页
我指导过的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_第2页
我指导过的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_第3页
我指导过的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_第4页
我指导过的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乘法的分配律教学设计 顺德XX小学 xxx老师 一、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建议:指明什么教材上的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第几册第几几单位。是属于运算律的范畴,同时也是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一个插件请用准确的说法?,四则混合运算探究的是关于运算的一般规律,运算不遵循这个一般规律,就会导致错误,但运算律可以改变运算顺序,不过是一种合理的改变运算顺序,不会导致运算结果的改变。在学习运算律之前,教材安排了一般四则运算顺序的学习,然后再系统学习运算律,形成一个合理的体系,旨在强调计算时既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运算,也可以寻找更加简便更加合理的运算途径。乘法分配律是运算律的最后一节课,同时也是最难的一节课。北师大版教材在

2、前面的四个律的教学中,都是通过观察算式入手,也就是说直接从数开始,观察、仿写、解释、描述。但是,本节课却是从“贴瓷砖”这个直观图形入手,通过直观图形到算式,足以说明本节课的难度,而且是需要充分利用“数和形”的结合,才能做到充分阐释、透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同时教材为了降低描述规律的难度,避免文字的生涩和拗口,引入用字母来描述规律的做法。但是,用字母描述,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有难度的,因为,学生正式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是在四年级下册。因此,在做课的过程中,跟学生适当做做铺垫,是需要的。纵观整个教材体系的安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同时能够很好地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积累数

3、学活动经验,体现学生三维目标的落实,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这节课,让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充分的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到算式,抽象到规律,能否修改得更准确一些?如:根据问题情景列出具体的算式,再通过对具体算式的观察来归纳和获得规律。那么这个难度就相对降低。同时,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接着学习“乘法分配律”,这个难度也相对降低,但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规律依然还是一个难点环节。3、 教学目标

4、(一)知识与技能: 懂得用字母来描述乘法分配律,发现乘法分配律的本质,为后续运算律的应用做准备。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感觉,发展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和积累,通过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同时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数学的严谨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感受力和对数学的热爱。这三维目标描述不够到位?教学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自主发现规律,抽

5、象归纳,并能用符号、语言或其他方式与同伴交流规律。 四、教法、学法分析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我们每一堂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新的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从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你这是旧课标了,2011新课标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我采用了以下的方法:(一) 说教法本节课,从教法上,我充分采用了“数形结合”理念,首先从“形”抽象到“数”,到离开“形”理解“数”,到从众多的“数”即等式中寻找规律,完成一次质的飞跃。具体来说,首先从简单的直观图入手,让学生初步体验乘

6、法分配律的基本结构,然后从反例让学生更加清晰认识到乘法分配律成立的要件,最后再次回到生活中间,在各种背景下,认识到乘法分配律的存在,接着从数到形,解释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完成规律的建模。整个过程,老师寻找主题素材,把握正确的轨道方向,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流连数学的世界,通过自己观察、比较、抽象、总结,实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增强学生的数学感觉,发展思维,提升能力。(一) 说学法创设环境,把握方向,给时间、给空间,给方向,给适当的提示,促进小组合作,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反思等活动,提升思维品质,发展创新意识。让学生自己动笔、做到手脑口并用,采用小步子,快节奏,同类素

7、材重现,不断巩固新知,不断稳定乘法分配律的模型,最后到“乘法分配律”呼之欲出,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正向和逆向的构成要件,从而牢固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本质。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之初,兴始发) 丽丽家又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她们家新买的房子要装修了!下图是丽丽家厨房墙面贴瓷砖的装修效果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观察图 整理后的信息群1 整理后的信息群2 引导学生说出信息,并将信息通过电脑整理,得出下面的信息群组,并将老师制作的实物教具图上的两堵墙从立体图上取下,贴在黑板上。 图一 图二(设计意图:以对话和情境图形式导

8、入课题,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课之中,兴盎然) 合作探究一: 从形到数,初步感知。1、 那同学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引导得出丽丽家厨房一共需要贴多少块瓷砖?(并板书)拿出自己人手一份的效果平面图,对照图进行列式计算,有几种方法就写出几种方法,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做完以后,同桌的同学可以相互说一说。) 2、 组织全班交流。说说你是利用哪个图来计算的?具体是怎么想的?根据图一,梳理出算式1:48+68=32+48=80块。根据图一,梳理出算式2:(4+6)8=108=80块。根据图二,梳理出算式3:310+510=30+50=80块。根据图二,梳理出算式4:(3+5)

9、10=810=80块板书: 48+68; (4+6)8 =32+48 =108 =80块 =80块。 310+510 (3+5)10=30+50 = 810 =80块。 =80块合作探究二: 从形感知,从式感知。从形感知 孩子们,你们用四种方法列出了算式,每个图形都代表了一种不同的思路,每种思路都有一个不一样的算式。同学们我们先仔细观察图,哪两个图形联系紧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通过观察两组图形,引导得出: 相同点:有三个数;行数都一样。点子总数是一样的。 不同点:第一个图形是用两部分相加得出瓷砖总数,第二个图形是用一整块算出瓷砖总数的。 从式感知:这里的四个算式,哪两个

10、算式联系联系紧密?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通过观察两组算式:第一组:48+68,(4+6)8 ;第二组:310+510 (3+5)10引导得出:相同点:有三个数;都有一个相同的乘数。得数都一样。 不同点:第一个图形有两个乘积相加;第二个图形只有一个乘积。老师适时总结:得数一样,那么这两个式子可以用等号连接吗?从而得出两组算式。48+68=(4+6)8 310+510 =(3+5)10合作探究三:丰富背景,强化认知。 问题一:生活中像这样合二为一的例子还有吗?像这样将两个积合为一个积的算式还有吗?请你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或者画出一组这样的图,或者你既把图画出来,又把算式写出来

11、,都可以,试试看。 展示两个图,展示两组算式,并且把两组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问题二:你用等于号连接这两个算式,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相等的?(列出算式,用自己的方法解释分配律是成立的。)同时让另外几组同学也解释一下,有的从正向解释,有的从逆向解释。 合作探究四:聚焦算式,揭示规律。 通过前面的探讨,已经得到了下面几组算式。 (4+6)8=48+68 (3+5)10= 310+510 (6+12)15=615+1215 (81+32)23=8123+8123 问题一:像这样的,左边的算式跟右边的算式相等,这样的算式有多少?今天写不完,明天也写不完,那这个规律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规律呢?谁能来说说看。主要用语言描述。 如果用a、b、c来描述这个规律,会不会更加简单呢?展示交流,引导得出,(a+b)c=a c+bc,最后总结得出,今天我们探讨的规律,就是一种运算过程中的规律,那同学们猜猜是什么运算中的规律?那到底是乘法的什么规律呢?揭示乘法分配律,出示课题:乘法分配律。(设计意图:让学生首先从“形”抽象到“数”,到离开“形”理解“数”,到从众多的“数”即等式中寻找规律,完成一次质的飞跃。)此处建议增加乘法对加法分配律的理解。(a+b)c=ac+bc公式从左到右,是表达什么含义?从右到左呢? 七、练习提趣(课已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