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生态安全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城市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快速的工业和城市化过程之中。城市化推动了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把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推向了新的阶段。但是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生态安全问题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显现,严重威胁着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国内某些地方的经济活动和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目前我国正在以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世界数量最多的人口和以产量计算最大的制造产业,在一些重点城市污染更为严重,极大地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因此,认
2、识和研究城市生态安全问题,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通过对我国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现阶段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安全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应对对策和措施,以达到切实有效保护国家、人民生态安全之目的。1 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1.1 生态安全的基本含义生态安全的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即被提出,但是由于生态安全内涵的丰富和复杂性,以及人们对生态安全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因而并未形成统一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狭义的生态安全概念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反映。
3、健康系统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治,以及保持对胁迫的恢复力。广义生态安全概念以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ASA,1989)提出的定义为代表: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组成一个符合的人工生态安全系统。广义生态安全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防止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主要指环境质量状况和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削弱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二是防止环境问题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特别是导致环境难民的大量产生,从而影响社会稳定。
4、1.2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我国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脆弱,庞大的人口对生态环境又造成了重大的、持久的压力,加上以牺牲环境求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冲击和破坏,因此,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已在国土、水、生命健康和生物等四个方面突出表现出来。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生态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如果生态安全不牢固,就意味着大片国土失去对国民经济的承载能力,这与国土的割让一样会给国家造成无法衡量的损失;生态环境的破坏,会造成工农业生产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这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并无二致。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安全与国防军事安全、经济安全同等重要,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国防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
5、安全是致力于创造生态安全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而生态安全则是国防军事、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和载体。1.3 生态安全的构成生态安全就是生态系统的安全。该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彼此见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交换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十分复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土地、水、大气和生物。生态安全主要由土地安全、水资源安全、大气环境安全和生物物种安全等因素构成,这其中任何一个构成因素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生态安全并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1.4 生态安全的主要特点与影响国家安全的其它因素相比较,生态安全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整体性。生态环境
6、是自然界各种因素相连相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达到相互平衡的系统。任何一个局部环境的破坏,都有可能引发全局性的灾难,甚至危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条件。二是不可逆性。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有其一定限度,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利用如果超过环境自身修复的“阈值”,往往造成不可逆转的的后果,比如野生动植物一旦灭绝就永远消失了;而且,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想要恢复大面积受到破坏的环境也是不可能的。三是长期性。生态系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人类一旦对生态环境施加某种影响,这种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作用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在目前情况下,这种影响基本都是负面的,要想解决就要在时间和经济上付出沉重代价
7、。四是全球性。正如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安全密切相关一样,生态安全也是跨越国界的。目前世界各国面临的是各种全球性环境安全问题,包括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迅速减少、土地沙化、水源和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危害等。2 我国生态安全现状2.1 生态安全问题严重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面对13亿人口压力,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GDP数字的增长,做出许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我国的生态安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当前,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在国土资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环境资源安全和生物物种安全等4个方面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2.2 国土资源安全问题国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8、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国土资源的多少和优劣是决定一个国家安全程度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尤其重要。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37.08%。20世纪50年代以来,每年因水土流失而丧失耕地267万公顷,平均每年“流失”耕地6.7万公顷,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万平方公里,是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倍多,并且还在以每年24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沙化一个中等县。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据测算,按目前的砍伐速度,我国可采林将在短短7年内被砍完,我国草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草地质量也在明显下降,其中中度以上退化的草地已达1.3亿公顷,并
9、且还在以每年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我国湿地资源占世界湿地面积10,但已有近40的湿地受到中度和严重威胁。其他生态系统也退化严重,造成生态功能下降,生态平衡失调,已对国土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我国国土资源安全问题非常严重。2.3 水资源安全问题我国水资源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8,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可利用水资源为80009000亿立方米,现在一年的用水总量达到56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将达到8000亿立方米,接近我国可用水资源的极限。我国有660多个城市,其中400多个城市缺水,有110多个城市经常闹水荒,全国城市日
10、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影响4000万居民的正常生活。现有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河流污染由局部发展到整体,由城市发展到乡村,由地表发展到地下,我国主要河流普遍污染,七大水系有1/3以上河段达不到饮用水标准。海洋污染也相当严重,据1999年统计,我国近海海域,4类和劣4类海水已达46以上,其中东海劣4类海水比例高达53以上,因此,我国水资源安全问题已经敲响了警钟。2.4 环境安全问题我国目前向环境排放的各种废物数量远远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2000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27亿吨,市政污水排放量为220.9亿吨,而废水处理率却很低,工业废水处理率小于70,市政污水处理率在15以下,许多废水未经任
11、何处理便排入江河湖海。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分别达l995.1万吨和1165.4万吨。据统计1999年全国338个主要城市中,只有33.1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余66.9的城市均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还有137个城市低于国家空气质量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5。我国平均每天产生城市垃圾l.5万吨,每年要吞噬掉25万平方米的土地资源来处理这些垃圾。另外还有一些难解、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引发环境危害,因此,我国的环境安全问题十分严峻。2.5 加速恶化的趋势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生态环境安全有加速恶化的趋势。例如:近年来人人皆知的沙尘暴,20世纪50
12、年代较大的暴发有5次,60年代较大的暴发有8次,70年代为13次,80年代为14次,90年代则多达23次;海洋赤潮暴发,60年代以前十分罕见,从70年代开始赤潮平均每两年发生1次,80年代赤潮增加到每年平均发生4次,到90年代,有的年份,赤潮竟达到30多次;土地沙化也在加速,50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沙化土地1560平方公里,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沙化土地2100平方公里,进入90年代后,则平均每年沙化土地2400平方公里。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种种表现,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生态环境安全正在加速恶化。3 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对策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是一个高度综合、高度复杂、涉及面很广的问题,任
13、何环境问题的解决都和经济问题有关,而且多数环境问题的核心就是经济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着共生的关系。仅仅依靠单一的环境政策并不能扭转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实践表明,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发生的,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将经济政策与手段引入环境资源保护中,实现环境政策的经济化和经济政策的环境化,实现环境政策与经济政策的融台,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政策保障。3.1 建立生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3.1.1 完善部门协商决策机制必须克服传统的部门分割决策,建立起部门协商机制,尤其是建立起经济职能部门与环境保护部门的协商机制,在综合决策
14、过程和在综合决策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各部门的利益和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并且通过实施合理的政策措施,不断改善生态环境。3.1.2 建立生态保护法律保障要制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的方式把综合决策的内容、对象、方式、程序及决策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责任、决策的程序、决策的制度等等予以确立,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作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准则和制度。3.1.3 建立环评、审查及反馈机制应通过加强和完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建立环境影响论证制度,建立地方政府决策,特别是政策、计划、规划等抽象决策的环境审查机制。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因此,需要决策者
15、能够不断吸收各方面信息,及时修正原定决策,使决策更具科学性。建立环境与发展信息反馈机制,使综合决策者能及时得根据动态变化修正决策,使其能真正有利于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3.1.4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要保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科学性,应建立综合决策评估和社会监督机制。开发简便实用的政策评估方法,对综合决策进行评估,提高决策者决策的环境合理性和决策的社会可接受性;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行政监察和司法部门、社会公众对政府、环保部门、企业等经济活动主体的监督。3.2 制定生态环境取向的产业政策制定生态环境取向的产业政策其基本的政策含义是在制定产业政策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把各种产业、各种产品的
16、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研究重要的考虑因素。严格限制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发展;积极扶持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其目标是要建立起一个资源节约型的有利于环境的产业体系。3.2.1 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结构性污染问题调整产业结构,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根本改变原有产业结构所造成的结构性污染问题,使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一致。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转变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为特征的传统工业化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结构调整同环境资源因素紧密结合起来,确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资源特色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加强对重点行业、重
17、点企业、重点产品的技术改造,用先进技术改造和基础环保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以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为核心,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减少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破坏。3.2.2 产业结构优化,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首先,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应是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以农业资源优势为依托,从高产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变,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其次,工业结构优化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再保留那些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污染重的工业,按照“物耗少、能耗少、污染少、技术密集程度高及附加值高”的原则,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合理进行工业布局,以期
18、达到既降低单位工业产品或产值的“三废”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负荷,又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第三,以信息化、技术化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强度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均最小、同时也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的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区域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加快资源利用结构由以自然资源为主向以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为主的转换步伐。3.2.3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从长远来看,环保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的一种新的产业类型,其发展能创造经济效益,对整个产业体系做出经济贡献。发展环保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一个内容,也是作为调整结构性污染的突破口。3.2.4 促进企业采用清洁生
19、产技术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政策应促进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生产污染问题。3.3 构建生态环境政策体系环境政策是协调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手段,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延伸和实现其发展目标的重要调控手段。将经济政策与手段引入环境资源保护中,实现环境政策的经济化,是未来环境政策的重要取向。3.3.1 环境资源价格政策应加快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和因级因类定价制度,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逐步调整资源和环境的价格,建立环境资源定价政策。3.3.2 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环境资源国家所有,虽然这种所有权十分明确,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普遍存在着所有权代理人缺位、环境资源产权界定不清而带来的“公地的悲剧”现象。应加快建立界定完善的自然资源产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化玻璃采购合同范例
- 保密协议商业合同的签订步骤与方法
-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合同
- 云南省曲靖市重点初中2025届物理高三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滁州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西双版纳市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含药物的涂刷型口腔护理凝胶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书法作品修复服务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柜员续签合同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催化剂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计算机那些事儿-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 JavaWeb程序设计-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 2024年《军事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含各题型)
- 2024年通信电子计算机技能考试-中国联通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新修订公司法专题讲座课件
- 会计技能大赛实训总结与反思
- 三年级上《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
- 《开放互动的世界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 无人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草案)知识考试题库(85题)
-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介绍
- 智能制造的自动化生产线与柔性制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