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常见修辞手法PPT学习教案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修辞手法PPT学习教案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修辞手法PPT学习教案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修辞手法PPT学习教案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修辞手法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修辞手法古代诗歌鉴赏常见修辞手法 岁岁 暮暮 杜甫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2010安徽卷安徽卷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寂寞壮心惊”的的 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分)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 两种并作赏析。两种并作赏析。(4分分) 本诗作于唐代本诗作于唐代 宗广德元年宗广德元年(763) 末,时杜甫末,时杜甫 客居客居 阆州阆州(今四川阆中今四川阆中 )。 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雪

2、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今 四川成都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西。雪岭临近松州、 维州、保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均在今四川成都西 北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 吐蕃攻占。吐蕃攻占。 第1页/共43页 岁岁 暮暮 杜甫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2010安徽卷安徽卷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寂寞壮心惊”的感的感 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分) 1 1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 国分忧;

3、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 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 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 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第2页/共43页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2010安徽卷安徽卷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 种并作赏析。种并作赏析。(4分分) 1 1借代,如借代,如“烟尘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代边境战争;与后文 “鼓角鼓角”相相呼

4、应呼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 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 典,如典,如“请缨请缨”,典出汉书;在诗句,典出汉书;在诗句 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 对国事的深深忧虑。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汉书汉书终军传终军传:“南越与汉南越与汉 和亲,乃尰和亲,乃尰(zhng)军使南越)军使南越 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 。军自请,愿受长缨,比羁南。军自请,愿受长缨,比羁南 越而致之于阙下。越而致之于阙下。” “岁暮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表面指的是时序 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

5、入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 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有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有 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 唐。唐。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 惊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自己的言行反差的 对比;对比; 第3页/共43页 折桂令问秦淮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 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 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2009重庆卷重庆卷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2分)分) 1 1借代,反问借代,反问

6、“粉黛粉黛”借指歌伎,借指歌伎,“笙箫笙箫”代指箫代指箫 声,均属借代;声,均属借代;“何处笙箫?何处笙箫?”反问。反问。 “粉黛粉黛”在课文中有注释在课文中有注释“借指歌伎借指歌伎” ,与,与“粉黛粉黛”类似的有类似的有柳毅传柳毅传“娥娥 眉不舒眉不舒”中的中的“娥眉娥眉”,课文也有注释,课文也有注释 ,代指漂亮女子,其它有,代指漂亮女子,其它有“红颜、倾国红颜、倾国 ”等都是代美女。与等都是代美女。与“笙箫笙箫”类似的有类似的有 “丝竹、胡琴、羌笛丝竹、胡琴、羌笛”大诗句中常代音大诗句中常代音 乐。乐。 第4页/共43页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 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7、 罢灯船端 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 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2009重庆卷重庆卷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 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描写了什么样的景 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分) 2 2通过通过“白鸟白鸟”“”“绿水绿水”“”“嫩黄花嫩黄花 ”“”“新红叶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 通过通过“飘飘飘飘”“”“滔滔滔滔”“”“有些蝶飞有些蝶飞 ”“”“无个人瞧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

8、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第5页/共43页 满江红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登黄鹤楼有感岳飞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 ,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 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 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 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 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 鹤。 2009江苏卷江苏卷 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 万岁山前珠翠绕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想当年,到而今。想当年,到而今。 借代。借代。 万岁山、蓬壶殿:指宋

9、徽宗时构筑的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 土山苑囿、亭台宫殿。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第6页/共43页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 ,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 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 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 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 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 鹤。 2009江苏卷江苏卷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 “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反映出作者的思想 感情有何变化?感情有何变化?(4分分) 第7页/共43页 遥望中原,荒

10、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 ,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 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 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 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 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 鹤。 2009江苏卷江苏卷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 “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反映出作者的思想 感情有何变化?感情有何变化?(4分分) 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 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

11、的 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 到想象中到想象中“提锐旅提锐旅”“”“清河洛清河洛”之后再登黄之后再登黄 鹤楼的舒畅心情。鹤楼的舒畅心情。 第8页/共43页 木芙蓉木芙蓉 吕本中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 一生开落任东风。 2008广东卷广东卷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 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分) (1 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运用了拟人手法。 窗前木芙蓉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范

12、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第9页/共43页 木芙蓉木芙蓉 吕本中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 一生开落任东风。 2008广东卷广东卷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分 ) (2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 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 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 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 象

13、,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 形象。形象。 窗前木芙蓉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第10页/共43页 随堂演练随堂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照要求答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照要求答题(6分)分) 。 清平乐清平乐李清照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挼尽梅花尽梅花 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 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注 挼挼,读,读ruru,“揉搓揉

14、搓”之意。之意。 (1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 “赏梅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 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3 3分)。分)。 (2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 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3 3分)分) 第11页/共43页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挼尽梅花无好尽梅花无好 意,赢得满衣清泪。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

15、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 风势,故应难看梅花。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1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 人对人对“赏梅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 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3 3分)。分)。 答答:(:(1 1)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常插 梅花醉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赢得满 衣清泪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

16、泪;“ 故应难看梅花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 第12页/共43页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挼尽梅花无好意,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2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 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3 3分)分) 答答:(:(2 2)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

17、的欢 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 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 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 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 经磨难的忧郁心情。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 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 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孤苦的处境和饱经

18、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今昔之感 和家国之忧)和家国之忧)第13页/共43页 随堂演练随堂演练 2.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分) 踏踏 莎莎 行行 欧阳修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2 2分)分) 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

19、毕现,境界全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 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 。古人评诗,有。古人评诗,有“炼字不如炼意炼字不如炼意”的说法。请的说法。请 选出词中炼字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选出词中炼字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 4 4分)分) 第14页/共43页 2.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分) 踏踏 莎莎 行行 欧阳修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 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

20、泪,楼高莫近危阑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 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3 3分分 ) 答:答:远行客子的思乡之情。远行客子的思乡之情。(“远行客子远行客子 ”1 1分,写分,写“离人离人”“”“行人行人”“”“旅人旅人”均可均可 ,“思乡思乡”1 1分,共分,共2 2分)分) 第15页/共43页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寸寸柔 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

21、芜近处是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 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 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 。古人评诗,有。古人评诗,有“炼字不如炼意炼字不如炼意”的说法。请的说法。请 选出词中炼字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选出词中炼字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4 4 分)分) 答:答:“候馆梅残,溪桥柳细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中的“残残”“”“ 细细”可谓炼字精品,既写出了时令特点,又把可谓炼字精品,既写出了时令特点,又把 满眼春光写得凄楚动

22、人。满眼春光写得凄楚动人。“离愁渐远渐无穷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 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 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 第16页/共43页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 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 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文字以少胜

23、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 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古人评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古人评 诗,有诗,有“炼字不如炼意炼字不如炼意”的说法。请选出词中炼字的说法。请选出词中炼字 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4 4分)分) 答:答:“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用叠字渲染出女,用叠字渲染出女 性居者对男性行者的思念之深,离愁无限;性居者对男性行者的思念之深,离愁无限;“平平 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对比、衬托,用对比、衬托 手法,写出春山已远,而行

24、人更在春山之外,将情手法,写出春山已远,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将情 景融为一体,景在想象中扩大了范围,情也在想象景融为一体,景在想象中扩大了范围,情也在想象 中增加了容量,层层深入,增加了情感的震撼力量中增加了容量,层层深入,增加了情感的震撼力量 。第17页/共43页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 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 而增加词句之而增加词句之含蓄含蓄与与典雅典雅者,即称者,即称 “用典用典”。 第18页/共43页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辛弃疾永遇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 过

25、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姜夔扬州慢扬州慢 写的是宋武帝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写的是宋武帝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 英雄气概。作者通过赞扬刘裕,表现出英雄气概。作者通过赞扬刘裕,表现出 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春风十里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引用杜牧的诗句,表 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 请指出下面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请指出下面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第19页/共43页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裴迪裴迪送崔九送崔九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杜甫杜甫江汉江汉 借借桃

26、花源记桃花源记中武陵人的典故中武陵人的典故 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 ,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三心二意。 用用“老马识途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自己的典故表达自己 老当益壮而又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老当益壮而又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第20页/共43页 “化蝶化蝶”一词,典出于一词,典出于庄子庄子齐齐 物论物论后人以后人以“化蝶化蝶”或或“梦蝶梦蝶 ”,借喻为,借喻为“睡觉睡觉”。而。而“闻鸡闻鸡 ”一词则出自一词则出自晋书晋书:“祖逖祖逖 与刘琨,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与刘琨,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 鸣,逖蹴琨觉曰:鸣,逖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剑因

27、起舞剑”。 其中其中“湘泪湘泪”一词,乃引一词,乃引述异记述异记中的故事:中的故事: “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舜妃娥皇女英伤心恸哭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舜妃娥皇女英伤心恸哭 ,泪下沾竹,而竹色尽斑。,泪下沾竹,而竹色尽斑。”“”“楚歌楚歌”一词指屈一词指屈 原指斥令尹子兰之故事。原指斥令尹子兰之故事。“陶公陶公”句,借当年陶句,借当年陶 侃之战功显赫,以暗讽当今之摒弃贤能。侃之战功显赫,以暗讽当今之摒弃贤能。“贾傅贾傅 ”句,借贾谊祠中蛛网尘封,风雨侵凌景象,而句,借贾谊祠中蛛网尘封,风雨侵凌景象,而 寓人才埋没之感。寓人才埋没之感。 第21页/共43页 比喻使所描绘的事物生动、比喻使所描绘的事物

28、生动、 形象。形象。 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 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 通俗,化冗长为简洁。通俗,化冗长为简洁。 【作用】 【术语】 第22页/共43页 将荷叶比作碧伞,生动形象,从将荷叶比作碧伞,生动形象,从 而传达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而传达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将平静的水面比作淡磨之明镜,将平静的水面比作淡磨之明镜, 写出水面的静态美。写出水面的静态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刘攽雨后池上 请指出下面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请指出下面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第23页/共43页 望洞

29、庭 刘禹锡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运用比喻,将运用比喻,将 潭面比作未磨之镜,潭面比作未磨之镜, 尽显月下湖面之朦胧尽显月下湖面之朦胧 美,将湖中的君山作美,将湖中的君山作 比皓月银辉下银盘里比皓月银辉下银盘里 的一颗青螺,山水映的一颗青螺,山水映 衬,精美绝伦,惹人衬,精美绝伦,惹人 喜爱,给人以莫大的喜爱,给人以莫大的 艺术享受。艺术享受。 判定判定举例分析举例分析点作用点作用 【赏析】 【思路思路】 第24页/共43页 【20082008江苏江苏】阅读唐诗,回答问题。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

30、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一水中分白鹭洲。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注】一水:亦作一水:亦作“二水二水”。 (2)(2)“总为浮云能蔽日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一句用了何种修辞修辞 手法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 ? 比喻比喻。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 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 ,忧国忧君忧民

31、。,忧国忧君忧民。 第25页/共43页 拟人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拟人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 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灵性灵性,给,给 人以人以亲切亲切之感;使所描绘的事物之感;使所描绘的事物 更加更加形象形象、生动生动。 【作用作用】 第26页/共43页 “柳条藤蔓柳条藤蔓”用拟人化的用拟人化的“系系”的的 动作挽留主人,从而表现主人对湖上亭动作挽留主人,从而表现主人对湖上亭 的依恋之情。的依恋之情。 作者把海棠写成了一个睡美人,突作者把海棠写成了一个睡美人,突 出了海棠的高洁美丽,以及作者对海棠出了海棠的高洁美丽,以及作者对海棠 的喜爱之情。的喜爱之情。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

32、系离情 戎昱移家别湖上亭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轼海棠 请指出下面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请指出下面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第27页/共43页 晚晚 春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下面这首诗中拟人手法的妙处赏析下面这首诗中拟人手法的妙处 “ “草木草木”本属无情物,却能本属无情物,却能“知知”能能 “斗斗”,有,有“才思才思”高下之分;高下之分;柳絮柳絮、榆荚榆荚虽虽 乏色少香,却不藏拙,也来凑热闹,显得十分乏色少香,却不藏拙,也来凑热闹,显得十分 可爱,令读者不禁为其勇气叫好。诗人用拟人可爱,令读者不禁为其勇气叫好。诗人用拟人 手法,赋

33、予草木以人的思想情感,形象地描绘手法,赋予草木以人的思想情感,形象地描绘 出百花争妍,似乎要将春留住的情景。出百花争妍,似乎要将春留住的情景。 【赏析赏析】 第28页/共43页 可以借助双关表达委婉含可以借助双关表达委婉含 蓄,意味深长的情感。蓄,意味深长的情感。 【作用作用】 第29页/共43页 晴,与晴,与“情情”字谐音,诗人用双关的字谐音,诗人用双关的 手法,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说这歌声手法,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说这歌声 好像好像“无情无情”,又好像,又好像“有情有情”。 “雪雪”与与“薛薛”谐音,指薛宝钗,谐音,指薛宝钗,“ 林林”指林黛玉。指林黛玉。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

34、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竹枝词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红楼梦 请指出下面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请指出下面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第30页/共43页 春春 思思 李白李白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赏析双关在下面这首诗中的妙处。赏析双关在下面这首诗中的妙处。 诗题中的诗题中的“春春” 既指自然界的春天既指自然界的春天 ,又喻指青年男女,又喻指青年男女 之间的爱情;之间的爱情;“丝丝 ”(思思)、)、“枝枝” (知知)属谐音双关)属谐音双关 ,传达出男女之间,传达出男女之间 的思念之情和心

35、心的思念之情和心心 相印的亲密关系。相印的亲密关系。 【赏析赏析】 第31页/共43页 请指明下面诗句的双关手法请指明下面诗句的双关手法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第32页/共43页 【作用作用】 对比可以突出各自对比可以突出各自 鲜明的特点,有助于表达鲜明的特点,有助于表达 思想情感。思想情感。 第33页/共43页 陶 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下面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下面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这首诗运用对比对比 手法,制陶者辛劳手法,制陶者辛劳 却屋无片瓦与富贵却屋无片瓦与富贵 者不劳却居住大厦者不劳却居住大厦 形成形成鲜明对比鲜明对比,深深 刻刻地揭露了极端不地揭露了极端不 合理的社会现象,合理的社会现象, 表达了诗人对劳苦表达了诗人对劳苦 人民的深切同情。人民的深切同情。 【赏析赏析 】 第34页/共43页 【作用作用】 1 1揭示本质,揭示本质, 给人以启示。给人以启示。 2 2烘托气氛,烘托气氛, 增强感染力。增强感染力。 3 3增强联想;增强联想; 创造气氛。创造气氛。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