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章第二章 直流直流直流变换电路直流变换电路 主讲:主讲: 任任 国国 海海 电话电话:电邮电邮: : 答疑答疑: : 理工楼理工楼3-1033-1032.1 2.1 概述概述1、直流、直流直流变换电路及功能直流变换电路及功能 直流直流(DCDC)变换电路是将一组电参数的直流电能变换为另一组电参数的直流电能的电路。 直流电幅值变换 直流电极性变换 直流电路阻抗变换 有源滤波2.1 2.1 概述概述2 2、变换电路的分类、变换电路的分类(1)无变压器隔离:)无变压器隔离: 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 升压式变换电路
2、(Boost电路 升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Boost电路) 库克电路(Cuk电路) Sepic电路 Zeta电路 (2)变压器隔离:)变压器隔离: 正激式变换电路 反激式变换电路 桥式隔离变换电路 推挽变换电路2.1 概述概述3、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占空比的定义:)占空比的定义: 开关接通的占空比定义为D, 其中ton 为开关导通时间,TS为开关周期。(2)脉冲宽度调制()脉冲宽度调制(PWM)或脉冲频率调制()或脉冲频率调制(PFM)v 所谓脉冲宽度调制的方法是一种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开关频率不变,而开关接通的时间按照要求变化的方法。v 所谓脉冲频率调制的方法是一种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开
3、关接通的时间不变,而开关频率按照要求变化的方法。on/SDtTdULL( )i tL( )u tC( )i tCRo( )u tdULL( )i tL( )utC( )ito( )u tCR开关导通时等效电路开关关断时等效电路基本电路结构2.2 降压式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电路)一、一、BUCK电路基本结构电路基本结构 二、等效的电路模型及基本规律二、等效的电路模型及基本规律(1)从电路可以看出,电感L和电容C组成低通滤波器,此滤 波器设计 的原则是使 us(t)的直流分量可以通过,而抑制 us(t) 的谐波分量通过;电容上输出电压 uo(t)就是 us(t) 的 直流分量再附加
4、微小纹波uripple(t) 。 2.2 降压式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电路)(2)电路工作频率很高,一个开关周期内电容充 放电引起的纹波uripple(t) 很小,相对于电容上 输出的直流电压Uo有: 电容 上电压宏观上可以看作恒定。 电路稳态工作时,输出电容上电压由微小的纹波和较大电路稳态工作时,输出电容上电压由微小的纹波和较大的直流分量组成,宏观上可以看作是恒定直流,这就是开关的直流分量组成,宏观上可以看作是恒定直流,这就是开关电路稳态分析中的小纹波近似原理。电路稳态分析中的小纹波近似原理。omaxrippleUu2.2 降压式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电路)2.2
5、 降压式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电路) (3)一个周期内电容充电电荷高于放电电荷时,电容电压升高,导致后面周期内充电电荷减小、放电电荷增加,使电容电压上升速度减慢,这种过程的延续直至达到充放电平衡,此时电压维持不变;反之,如果一个周期内放电电荷高于充电电荷,将导致后面周期内充电电荷增加、放电电荷减小,使电容电压下降速度减慢,这种过程的延续直至达到充放电平衡,最终维持电压不变。 这种过程是电容上电压调整的过渡过程,在电路稳态这种过程是电容上电压调整的过渡过程,在电路稳态工作时,电路达到稳定平衡,电容上充放电也达到平衡,工作时,电路达到稳定平衡,电容上充放电也达到平衡,这是电路稳态工作
6、时的一个普遍规律。这是电路稳态工作时的一个普遍规律。(4)开关S置于1位时,电感电流增加,电感储能;而当开关S 置于2位时,电感电流减小,电感释能。假定电流增加量大于 电流减小量,则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上磁链增量为: 此增量将产生一个平均感应电势: 此电势将减小电感电流的上升速度并同时降低电感电流的下降速度,最终将导致一个周期内电感电流平均增量为零;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上磁链增量小于零的状况也一样。 这种在稳态状况下一个周期内电感电流平均增量(磁链平这种在稳态状况下一个周期内电感电流平均增量(磁链平均增量)为零的现象称为:电感伏秒平衡。均增量)为零的现象称为:电感伏秒平衡。 这也是电力电子电路稳态
7、运行时的又一个普遍规律。这也是电力电子电路稳态运行时的又一个普遍规律。0Tu0)(iL2.2 降压式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电路) 三、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三、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CM)下稳态工作过程分析)下稳态工作过程分析开关导通时等效电路开关关断时等效电路BUCK电路 结构2.2 降压式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电路) a、 晶体管导通状态(晶体管导通状态(t0 t t1=DT) VD关断,依据等效电路拓扑,有: 由于电路工作频率很高,一个周期内ud 和 uo基本维持不变,可以视为恒定值,则(ud- uo)为常数,电流变化为线性,波形如图4-2,有: (io
8、恒定,iC与iL同斜率)1od)(tLUUILLiiVTRuiiiiLLooCtiLUUuddLodL0VTuDTILtIILUUuL12odL2.2 降压式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电路) b、 二极管二极管VD导通模式(导通模式(t1 t t2=T ) 晶体管关断,电感续流,二极管导通,依据电路等效拓扑有: 同样,由于uo视为维持不变,则输出电流线性减小,波形如图4-2,有: tiLuuLLddo12oddttILtiLuLLLttuIL)(12o0VTiRuiiiiLLooC(io恒定,iC与iL同斜率)dVTUu2.2 降压式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电路) 四、电
9、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四、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CM)下基本输入输出关系)下基本输入输出关系 从等效电路模型的分析可以知道,电容上输出电压uo(t)就是us(t) 的直流分量再附加微小纹波 uripple(t) ,且 ,晶体管导通时 ,晶体管关断时 ,则us(t) 的直流分量为: 忽略电路工作产生的损耗,输入输出能量守恒,则有: 其中:Iin为输入平均电流(直流电流),Io为输出直流电流,D为 占空比 ,Ud为输入直流电压,Uo 输出直流电压 0maxrippleUud)(Utus0)(tusdoffdono0DUTtUTtUooindIUIUoinDII2.2 降压式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电路
10、(Buck电路)电路) 五、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五、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CM)下电感电流和输出电)下电感电流和输出电 压脉动分析压脉动分析 考虑到稳态工作时电感伏秒平衡的特点,电感充放电过程电流波动值相等,依据前面的分析,晶体管导通时有: 考虑到输出电压脉动很小,有 iL iC,且有一周期内电容充放电平衡,根据图4-2中ic波形,Q的时间为T/2,则电容纹波峰峰值为(充放电波形如图43): fLDUDDTLDUtLUUILdd1od)1 ()1 ()(fITIQLL82121212dc8)1 (2LCfDDUCQuU2.2 降压式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电路) 2.2 降压式
11、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电路) 电容充放电波形六、电感电流断续工作模式(六、电感电流断续工作模式(DCM模式)简介模式)简介II21o 临界连续导通模式时 不连续导通模式时 对于CCM状态对于DCM状态II21o2.2 降压式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电路) 思思 考考 已知:输入电压30V,输出电压10V,输出纹波100 mV,输出电流最大1A,最小100mA,要求电路工作于电流连续状态,如何设计电路参数?2.2 降压式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电路) 设计方法考虑:设计方法考虑:(1)由 ,计算LC 的关系(2)最小输出电流与 的关系,见图中波形,由于电感电
12、流连 续,有 ,计算L的关系式。(3)由输入输出电压关系,计算D(4)由 求得MOS管的最大电流,同时依据波形计算 电流有效值,依此选择MOS管的电流。(5)MOS管的最高工作电压为输入电压,依此选择MOS管的耐压。 CUU0LImin21oII VTMAXLMAXII2.2 降压式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电路) 一、一、Boost电路基本结构电路基本结构基本电路结构开关导通时等效电路开关关断时等效电路2.3 升压式变换电路升压式变换电路(Boost电路电路) 二、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二、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CM)下稳态工作过程分析)下稳态工作过程分析a、 晶体管导通状态(晶
13、体管导通状态(0 t t1=DT) VD关断,依据等效电路拓扑,有: 由于ud 维持不变,为恒定值,电流线性变化,有: 1dtLUIL0VTuLiiVTRURtuiC00)(1dddtILtiLuuLLL2.3 升压式变换电路升压式变换电路(Boost电路电路) b、 二极管二极管VD导通模式(导通模式(t1 t t2=T ) 晶体管关断,电感续流,二极管导通,依据等效电路拓扑: 由于ud 和u0 在一个周期内维持不变,iL线性变化,考虑电感伏秒平衡,此时电感电流增量应该小于零,电流为下降曲线。 (斜率与电感电流相同))()(12odttLUUILRUiiiiLLCo00VTioVTUutiL
14、uuuLLddod2.3 升压式变换电路升压式变换电路(Boost电路电路) 三、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三、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CM)下基本输入输出关系)下基本输入输出关系 由于电感伏秒平衡,电路稳态工作时第一阶段(0 t t1)和第二阶段(t1 t t2=T )的电流净增量相等,有: 其中:t2 =T D= t1 / T 忽略电路工作产生的损耗,输入输出能量守恒,则有: 电路输入电流:1d12od)()(tLUttLUUdd122o11UDUtttUooindIUIUoin11IDI2.3 升压式变换电路升压式变换电路(Boost电路电路) 四、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四、电感电流连续工作
15、模式(CCM)下电感电流和输出电压)下电感电流和输出电压 脉动分析脉动分析 考虑到稳态工作时电感伏秒平衡的特点,电感充放电过程电流波动值相等,依据前面的分析,晶体管导通时有: 考虑到输出电压脉动很小,一个周期内电容充放电平衡,根据图4-4中ic波形,Q的时间为DT,则电容纹波峰峰值为:fLDUtLUILd1dfCDICtItiCtiCUttc010000cd1d1112.3 升压式变换电路升压式变换电路(Boost电路电路) 一、一、Buck-Boost电路基本结构电路基本结构基本电路结构开关导通时等效电路开关关断时等效电路2.4 直流升降压变换电路直流升降压变换电路(Buck-Boost电路
16、电路) 二、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二、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CM)下稳态工作过程分析)下稳态工作过程分析a、 晶体管导通状态(晶体管导通状态(t0 t t1=DT) VD关断,依据等效电路拓扑,有: 由于ud 维持不变,为恒定值,电流线性增加,有:1dtLUILRURtuiC00)(0VTuLiiVTtiLuuLLddd2.4 直流升降压变换电路直流升降压变换电路(Buck-Boost电路电路) b、 二极管二极管VD导通模式(导通模式(t1 t t2=T ) 晶体管关断,电感续流,二极管导通,依据等效电路拓扑,有: 由于u0 在一个周期内维持不变,iL线性减小,考虑电感伏秒平衡,此时电感电
17、流增量应该小于零,电流为下降曲线,有: (斜率与电感电流相同)12oddttILtiLULLLttUIL)(120RUiiiiLLCo00VTidoVTUUutiLuuLLddo2.4 直流升降压变换电路直流升降压变换电路(Buck-Boost电路电路) 三、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三、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CM)下基本输入输出关系)下基本输入输出关系 由于电感伏秒平衡,电路稳态工作时第一阶段(0 t t1) 和第二阶段(t1 t t2=T )电感的电流净增量相等,有: 忽略电路工作产生的损耗,输入输出能量守恒,则有:LtULttUI1d120)(dd121o1UDDUtttUoodIUIUi
18、no1IDDIin2.4 直流升降压变换电路直流升降压变换电路(Buck-Boost电路电路) 四、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四、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CM)下电感电流和输出电)下电感电流和输出电 压脉动分析压脉动分析 考虑到稳态工作时电感伏秒平衡的特点,电感充放电过程电流波动值相等,依据前面的分析,晶体管导通时有: 考虑到输出电压脉动很小,一周期内电容充放电平衡,根据图4-6中ic 波形,Q的时间为DT,则电容纹波峰峰值为:fLDUtLUILd1dfCDICtItiCtiCUttcc010000d1d1112.4 直流升降压变换电路直流升降压变换电路(Buck-Boost电路电路) 一、一、
19、CUK电路基本结构电路基本结构基本电路结构开关导通时等效电路开关关断时等效电路2.5 库克电路库克电路(CUK电路电路) 电路工作过程电路工作过程1、VT开通,电感L1充电储能,电容C1向电容C充电并向负 载放电、对L2充电,由于C1上的电压作用,二极管VD 关断。2、VT关断,电感L1向电容C1转移能量,电容C1充电,电感 L2续流导致VD开通,L2向电容C充电并向负载放电。3、电容C1上电压高于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2.5 库克电路库克电路(CUK电路电路) 二、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CM)下稳态工作过程分析)下稳态工作过程分析a、 晶体管导通状态(晶体管导通状态(t
20、0 t t1=DT) 由于 ,VD关断,依据等效电路拓扑,对于电感L1有: 电流线性增加同理,对于电感 L2有: 电流线性增加 01Cu11111112111dddtILtIILtiLULLLL11d1LtUIL12212122201tILtIILUULLLC12012)(tLUUICL2.5 库克电路库克电路(CUK电路电路) 斜率与电感电流相同b、 二极管二极管VD导通模式(导通模式(t1 t t2=T) 依据等效电路拓扑,对于电感L1有: 0VTu1VTLiiRUiiiiLLCo20212111211121d1ttILttIILUULLLC112d11)(LttUUICL2.5 库克电路
21、库克电路(CUK电路电路) 对于电感L2有: 由于电感伏秒平衡,此时电感电流增量应该小于零,电流为下降曲线 斜率与电感电流相同21202)(LttUIL1VTCUu0VTiRUiiiiLLCo202122212212220ttILttIILULLL2.5 库克电路库克电路(CUK电路电路) 三、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三、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CM)下基本输入输出关系)下基本输入输出关系 由于电感伏秒平衡,电路稳态工作时第一阶段(0 t t1)和第二阶段(t1 t t2=T )电感的电流净增量相等,可以得到: 忽略电路工作产生的损耗,输入输出能量守恒,则有: MOS管电流峰值:dd121o1U
22、DDUtttUo1IDDIin)(2111)21()211(21o2o1o2212VTMIIIDIIIIDDIIILL2.5 库克电路库克电路(CUK电路电路) 四、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四、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CM)下电感电流和输出电压)下电感电流和输出电压 脉动分析脉动分析 电感电流脉动:L1 L2 1d11d1fLDULtUIL2dd221202)1 ()1 ()(fLDUDDUfLDLttUIL2.5 库克电路库克电路(CUK电路电路) 输出电压脉动分析: 晶体管导通: L2电感电流平均值为I0 由于 ,输出电压电流脉动很小,有: 流过电容的电流在一个周期内平均值为零,在T/2时间
23、内有: 输出电容电压脉动峰峰值: 21LCii101101fCDICtIUC02iiiCLCLii224242TITIQLCCLfDUfCICQULC22d2882.5 库克电路库克电路(CUK电路电路) 五、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五、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CM)下电容)下电容C1上电压分析上电压分析 晶体管导通状态(t0 t t1=DT)下有: 二极管VD导通模式(t1 t t2=T )下有: 由于电感伏秒平衡,有:12o12)(tLUUICL212o2)(LttUIL212o12o1)()(LttUtLUUCdoo121111UDUDUttUC2.5 库克电路库克电路(CUK电路电路)
24、一、正向激励电路的基本结构一、正向激励电路的基本结构2.6 正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正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 (Forward Converter) 二、正向激励电路的稳态工作过程分析二、正向激励电路的稳态工作过程分析a、晶体管导通状态(、晶体管导通状态(0 t t1=DT) 副边(N2)感应正电压导致VD1导通、VD2截止,副边(N3)感应电压与ud叠加,使VD3截止,电感两端电压为:可以看出,电感电流线性增长,有: 励磁电流线性增长,tiLuuNNuLLddod12121012d)/(IILtuNNuIL则有d1uu 1od12tILtILuuNNuLLLLii1VD02VDi2.6 正向激励直流
25、变换电路正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 (Forward Converter) b、晶体管关断状态(、晶体管关断状态(t1 t t2T) 绕组N1中的激磁电流转移到绕组N3中,VD3导通,N3 绕组电压为ud;由于同名端的关系,N3绕组的电压具有反向去磁作用,形成磁复位;此时N2绕组感应电压导致VD1关断,电感L续流导致VD2导通,电感两端电压为:电感电流线性减小,有:在t2之前,励磁电流在N3 绕组续流,在ud作用下线性减小,至t2时刻降至零,VD3关断,此时全部绕组均无电流,tiLuLddo1221oddttIILtiLuL01VDiLii2VDd31dVTuNNuudVTuu2.6 正向激励直流变
26、换电路正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 (Forward Converter) 三、基本输入输出关系分析三、基本输入输出关系分析 考虑到电路稳态工作时电感伏秒平衡,第一阶段(t0 t DT)和第二阶段(t1tT)的电感电流净增量相等。 由t1=DT,t3- t1=(1-D)T ,可以得到: 上式表明:正激D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平均值和Buck电路一样与D成正比,不同的是还与匝数有关。 d120UNNDU 2.6 正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正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 (Forward Converter) 为确保每个周期内磁路能够正常复位,第一阶段(t0tt1=DT)励磁能量必须于第二阶段(t1tT)完全释放,即
27、对变压器而言,第一阶段形成的励磁电流必须于第二阶段衰减至零,否则就会造成变压器磁路饱和。 假定对于N1绕组变压器励磁电感为Lm,变压器电流初值为零,则第一阶段的电流净增量为: 此值即为变压器N1绕组励磁电流的峰值,第二阶段N1绕组励磁电流转移到N3绕组,经绕组N3续流衰减,则绕组N3续流电流初值为:DTLUImdm1DTLNUNIm3d1ms2.6 正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正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 (Forward Converter) 第二阶段绕组N3电流净减量为: 为折算到绕组N3的励磁电感,有:为了确保能够完成磁复位,必须满足: ,即: 这是正激变换电路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2.6 正向激励直流变
28、换电路正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 (Forward Converter) TDLUI)1 (md2mmLm213m)(LNNL m2msII311NNND一、反向激励电路的基本结构一、反向激励电路的基本结构2.7 反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反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 (Flyback Converter) 二、电流连续模式(二、电流连续模式(CCM)下反激电路稳态工作过程分析)下反激电路稳态工作过程分析a、 晶体管导通状态(晶体管导通状态(0 t t1=DT) 副边感应电势导致VD1截止,电感L1充电储能, 有: 可以看出,电感电流线性增长,有: 则有: 副边感应电压: 晶体管电流:tiLuuLLdd11d11
29、d1LtUIL11111112111dddtILtIILtiLuLLd122uNNuL1VTLii2.7 反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反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 (Flyback Converter) b、晶体管关断状态(、晶体管关断状态(t1 t t2T ) 绕组N1中的激磁电流转移到绕组N2中,VD1导通,电感 L1转移能量到副边绕组N2中,有:L2电流线性下降,由于磁能不变,电流初值、终值有: 绕组N2的电感L2: 输出电压U0: 122122INNI12122)(LNNL 12112112111221212212220ttINNLttIINNLttIILULo222ddutiLuLL2VD1Lii1
30、12121INNI2.7 反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反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 (Flyback Converter) 反向激励电路的特点:反向激励电路的特点:1、具有变压器隔离2、变压器先电感储存能量,然后传递储存能量3、BuckBoost电路的变形2.7 反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反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 (Flyback Converter) 三、电流连续工作模式(三、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CM)下基本输入输出关系分析)下基本输入输出关系分析 考虑到稳态工作时变压器磁路伏秒平衡,第一阶段(t0tt1=DT)和第二阶段(t1tT)的折算到原边或副边的电感电流净增量相等,由t1=DT, t3- t1=(1-D)T ,可以得到: 可以得出: 上式表明:反激D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平均值和Buck-Boost电路一样与D/(1-D)成正比,不同的是还与匝数有关。d1201UDDNNU12112112111221212212220ttINNLttIINNLttIILUL11d1LtUIL2.7 反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反向激励直流变换电路 (Fl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镜头装饰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房车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2025年芙蓉李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米、面制品及食用油批发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自动埋弧焊焊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直柄磨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支撑柱模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折角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车辆用灯具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直接耐晒艳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LY/T 3400-2024荒漠与荒漠化防治术语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 2025年往年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 幼儿园开学前的厨房人员培训
-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案-单元6 幼儿园的工作人员
- 虚拟制片技术在VRAR应用中的角色建模与渲染-洞察分析
- GB/T 45167-2024熔模铸钢件、镍合金铸件和钴合金铸件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
- 2023年东北公司加油站账务人员考试题库
- 2024年四川绵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光伏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消防员证考试题库2000题中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