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主讲人 金志涛威海职业学院 院长 教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电邮:wh_地址:威海市初村北海(264210)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重课程轻体系重课程轻体系重设计轻实施重设计轻实施重模仿轻创新重模仿轻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一基于职业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一基于职业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二基于
2、工作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二基于工作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三基于行动导向组织教学实施三基于行动导向组织教学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两者统一到:两者统一到: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培养“需要工作的人需要工作的人”培养培养“工作需要的人工作需要的人”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一个关键点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一个关键点以就业以就业为导向为导向以岗位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需求为导向建立需求导向机制建立需求导向机制找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源头找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源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
3、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 课程开发要抓住课程开发要抓住“职业能力职业能力”这个关键,人才培养的这个关键,人才培养的着眼点是着眼点是“职业能力职业能力”,落脚点也是,落脚点也是“职业能力职业能力”需要工作的人需要工作的人职业能力职业能力2 2人才培养过人才培养过程程工作需要的人工作需要的人职业能力职业能力1 1 我们所做的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就是要获我们所做的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就是要获得前一个得前一个“职业能力职业能力”,这就是行动领域。我们所做,这就是行动领域。我们所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开发,就是要让学生得到后一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开发,就
4、是要让学生得到后一个个“职业能力职业能力”,这就是学习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学习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是“职业能力还原职业能力还原”过程。因过程。因此,职业能力分析不仅是为了课程体系的构建,也是此,职业能力分析不仅是为了课程体系的构建,也是课程内容开发的重要环节或关键点。课程内容开发的重要环节或关键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课程构建课程构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需求吻合程度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需求吻合程度决定职业教育人才
5、培养质量决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专业定位专业定位职业能力职业能力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职业分析职业分析行业 岗位群 工作岗位 专业设置和调整不再以学科建设和办学资源为出发点,而是专业设置和调整不再以学科建设和办学资源为出发点,而是以社会岗位和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依据。以社会岗位和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依据。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1、专业分析、专业分析 产业或行业分析产业或行业分析(1 1)专业分析与专业定位专业分析与专业定位行业岗位人才需求分析行业岗位人才需求分析服装行业发展
6、趋势分析服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1、专业分析、专业分析 职业岗位分析职业岗位分析(2 2)专业分析与专业定位专业分析与专业定位服装职业岗位(群)分析表序号序号具体岗位具体岗位岗位及岗位群岗位及岗位群1产品开发、服装设计师、跟单员、销售经理、陈列师、外贸人员、市场调研员、陈列师、色彩搭配师、店长、销售员、服装产品设计岗位及群2制板师、CAD制板师、生产经理、样板师、质检人员、裁剪工服装样板制作岗位及群3工艺师、样衣师、生产管理员、生产流程设计、制衣工、产品质检员、后整员服装工艺设计岗位及群室内
7、装饰设计室内装饰设计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装饰工程质量监督装饰工程质量监督陈列展览设计陈列展览设计企业形象策划设计企业形象策划设计设计岗位群设计岗位群施工岗位群施工岗位群装潢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专业面向的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岗位群室内装饰设计员室内装饰设计员产品广告设计员产品广告设计员室内陈列设计员室内陈列设计员展览展示设计员展览展示设计员会展设计人员会展设计人员室内空间艺术设计员室内空间艺术设计员企业品牌设计人员企业品牌设计人员装饰工程施工员装饰工程施工员装饰工程质监员装饰工程质监员相关职业岗位调研相关职业岗位调研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
8、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1、专业分析、专业分析 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能力分析(3 3)专业分析与专业定位专业分析与专业定位社会中的行为社会中的行为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社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按专业文献按专业文献学习学习按教科书按教科书学习学习基本发展能力基本发展能力基本生存能力基本生存能力基本发展能力基本发展能力关键能力或迁移能力关键能力或迁移能力有工作有工作 好工作好工作 新工作新工作综合综合技能和知识技能和知识单项单项技能和知识技能和知识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部分)(部分)课程学习课程学习中的行为中的行为集体活动集体活动中的行
9、为中的行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 。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1 1)专业分析与专业定位专业分析与专业定位2、专业定位、专业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例例1 1: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严谨的工作态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必需够用的专业知识,面向生产一线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及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修、
10、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应获取电工上岗证、维修电工、电气设备安装工、单片机工程师、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智能楼宇管理师中的1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还必须获得本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精湛技能证书。专业分析与专业定位专业分析与专业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例例2 2: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具备相应工作经历,适应现代制造业生产一线需要,在初始就业阶段可以胜任数控机床操作(中级)等岗位,从业
11、23年后,能胜任数控程序员、数控加工工艺员、三座标测量工等岗位,并可向数控机床维修工、数控机床装配工、数控机床调试工等岗位顺利迁移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数控车工(中级)、数控铣工(中级)、加工中心(中级)、数控程序员(中级)等职业资格证书中的1种。 专业分析与专业定位专业分析与专业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职业资格证书(2 2)(3 3) 专业分析与专业定位专业分析与专业定位2、专业定位、专业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
12、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服务面向服务面向 交通、水利、建筑等土建工程建设。交通、水利、建筑等土建工程建设。 就业去向就业去向 道路工程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公道路工程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公路维护与管理部门,以及水利、建筑、市政等路维护与管理部门,以及水利、建筑、市政等地建类企业。地建类企业。 就业岗位就业岗位 初次就业岗位:初次就业岗位:施工员、材料员、质检员、施工员、材料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测量员、资料员、试验员、安全员、预算员、测量员、资料员、试验员、合同管理员、旁站监理员等。合同管理员、旁站监理员等。 目标就业岗位:目标就业岗位:经
13、过经过23年的工程实践锻炼,年的工程实践锻炼,能够胜任项目经理、施工工长、工程部部长、能够胜任项目经理、施工工长、工程部部长、质检部部长、试验室主任、现场监理工程师代质检部部长、试验室主任、现场监理工程师代表等技术岗位。表等技术岗位。 岗位证书岗位证书 施工员、质检员、工程测量员、试验员、资施工员、质检员、工程测量员、试验员、资料员、安全员、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工程师、料员、安全员、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工程师、CAD制图员等技能证书至少获取制图员等技能证书至少获取1个。个。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定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定位 例: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
14、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高职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矩阵图(流程)高职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矩阵图(流程)专业定位专业定位人才规格人才规格能力描述能力描述职业能力职业能力项目引领任务驱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行业调研行业调研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岗位(群)岗位(群)岗位工作任务岗位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内容设置课程内容设置课程组织实施课程组织实施人才培养输出人才培养输出企业调研企业调研任务分析任务分析职业分析职业分析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导向行动导向行动导向建立多元评价反馈机制建立多元评价反馈机制学生顶岗或就业学生顶岗或就业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课程
15、内容重构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归纳教学内容归纳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岗位岗位1 1能力能力1 1课程课程1 1行动领域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学习情境职业分析与课程体系构建路径职业分析与课程体系构建路径岗位岗位2 2岗位岗位N N知识知识技能技能态度态度金志涛金志涛,2009,2009任务任务1 1任务任务2 2任务任务N N任务任务1 1任务任务2 2任务任务N N任务任务1 1任务任务2 2任务任务N N典型典型任务
16、任务1 1典型典型任务任务2 2典型典型任务任务3 3典型典型任务任务N N能力能力2 2能力能力N N能力能力1 1能力能力2 2能力能力N N知识知识技能技能态度态度知识知识技能技能态度态度课程课程2 2课程课程3 3课程课程4 4课程课程N N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内容选择与重构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内容选择与重构需求导向需求导向逆向反求逆向反求归纳转换归纳转换整合优化整合优化(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 (教学内容归纳与课程构建教学内容归纳与课程构建) )( (课程内容重构课程内容重构)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
17、涛金志涛,2012,2012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岗位岗位1 1能力能力1 1课程课程1 1行动领域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学习情境职业分析与课程体系构建路径职业分析与课程体系构建路径岗位岗位2 2岗位岗位N N知识知识技能技能态度态度金志涛金志涛,2011,2011任务任务1 1任务任务2 2任务任务N N任务任务1 1任务任务2 2任务任务N N任务任务1 1任务任务2 2任务任务N N典型典型任务任务1 1典型典型任务任务2 2典型典型任务任务3 3典型典型任务任务N N能力能力2 2能力能力N N能力能力1 1能力能力2 2能力能力N N知识知识技能技能态度态度知
18、识知识技能技能态度态度课程课程2 2课程课程3 3课程课程4 4课程课程N N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内容选择与重构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内容选择与重构需求导向需求导向逆向反求逆向反求归纳转换归纳转换整合优化整合优化(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 (教学内容归纳与课程构建教学内容归纳与课程构建) )( (课程内容重构课程内容重构)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 课程体系是根据与职业能力形成的相关性、教学内容的内存课程体系是根据与职业能力形成的相关性、教学内容的内存逻辑联系、以及认知与能力进阶规律,对一
19、组相互关联的课程进逻辑联系、以及认知与能力进阶规律,对一组相互关联的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而形成的课程群。行优化整合而形成的课程群。 金志涛金志涛,2011,2011课程体系描述课程体系描述软件技术专业(略)软件技术专业(略)课程逻辑课程逻辑培养目标培养目标面向对象应用面向对象应用程序开发程序开发网页设计与网页设计与网站开发网站开发UMLUML系统分析系统分析与设计与设计C C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结构HTML/XMLHTML/XMLJ JA AJava webJava web应用开发应用开发课程时序课程时序第一学年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三学年基础平台基础平台课程课程专业核心专业核
20、心课程课程能力拓展能力拓展课程课程课程结构课程结构StrutsStruts开源结构开源结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课程体系开发的方法和步骤课程体系开发的方法和步骤(六步法)六步法)主持人:专业带头人主持人:专业带头人团团 队:专兼结合队:专兼结合STEPSTEP1:1:STEPSTEP3:3:STEPSTEP4:4:STEPSTEP6:6:STEPSTEP2:2:STEPSTEP5:5:需求调研需求调研岗位(群)岗位(群)分析分析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分析分析典型工作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任务分析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分析领
21、域转换领域转换金志涛金志涛,2011,2011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步骤步骤1:专业调研:专业调研 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和职业岗位对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和职业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包括数量、层次以及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包括数量、层次以及专业建设可行性等分析,明确专业定位,进而提出建设可行性等分析,明确专业定位,进而提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相关行业、典型性企业、政府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典型性企业、政府主管部门 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企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企业及政府部门相关人员
22、业及政府部门相关人员 列出调查提纲(设置调查问题);设计调查工列出调查提纲(设置调查问题);设计调查工具;走出去(社会调研);请进来(邀请有关人士具;走出去(社会调研);请进来(邀请有关人士召开专题座谈会);参加人才供需见面会等召开专题座谈会);参加人才供需见面会等 主要内容: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写主要内容: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写出专业调研报告。出专业调研报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步骤步骤2:岗位(群)分析:岗位(群)分析 在社会需求调研基础上,深入企业对职业在社会需求调研基础上,深入企业对职业岗位
23、进行分析归纳,确定面向本专业的职业岗岗位进行分析归纳,确定面向本专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进而整体构位或岗位群、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进而整体构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关行业、典型性企业相关行业、典型性企业 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生产一线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生产一线直接从事操作或管理的专家直接从事操作或管理的专家召开岗位(群)分析专题研讨会、进行广泛深召开岗位(群)分析专题研讨会、进行广泛深入访谈等入访谈等 确定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及人才培养规确定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及人才培养规格,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格,构建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
24、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步骤步骤3: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分析 把岗位或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把岗位或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以掌握其具体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的解,以掌握其具体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的职业能力。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完成从工作任职业能力。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完成从工作任务到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务到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 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生产一线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生产一线直接从事操作或管理的专家直接从事操作或管理的专家 召开专题研讨会,采用头脑风暴法完成分析任召开专题研讨会,采用头脑风暴法完成分析任务。鼓励
25、一线专家尽可能多地把不同意见展现出来。务。鼓励一线专家尽可能多地把不同意见展现出来。一个纸板写一条,格式:一个纸板写一条,格式:“名词名词+ +动词动词”,把写好的,把写好的所有纸板贴出来,先合并相同的,然后并掉能够被所有纸板贴出来,先合并相同的,然后并掉能够被包容的,再整合零碎剩下的。可以对结果进行补充包容的,再整合零碎剩下的。可以对结果进行补充 形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形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工作任务分工作任务分析表析表,并将工作任务分析结果归纳为典型工,并将工作任务分析结果归纳为典型工作任务作任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
26、012,2012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是系统化的、典型工作任务是系统化的、整体性的工作任务。整体性的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是对岗位上典型工作任务是对岗位上单件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整单件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整合而来的。合而来的。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一般的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一般的职业代表性,但它不一定职业代表性,但它不一定是实际职业岗位上的工作是实际职业岗位上的工作任务。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是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是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和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提。 典型工作任务对应构成一个或几个学习领域(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对应构成一个或几个学习领域(课程)。一个职业通常有
27、一个职业通常有10151015个。个。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分析任务任务1 1任务任务2 2任务任务3 3任务任务4 4任务任务5 5典型工作典型工作任务任务1 1典型工作典型工作任务任务2 2典型工作典型工作任务任务3 3确定确定确定确定职业能力描述职业能力描述专业能力专业能力 方法方法方法方法 社会能力社会能力工作岗位分析工作岗位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步骤步骤4: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归纳出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归纳出1 1项或若干项完项或若干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
28、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岗位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程。它反映了职业岗位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然后针对典型工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然后针对典型工作任务展开职业分析,描述职业能力作任务展开职业分析,描述职业能力 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生产一线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生产一线直接从事操作或管理的专家直接从事操作或管理的专家 召开专题研讨会,继续采用头脑风暴法,召开专题研讨会,继续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典型任务的归纳和职业能力的描述充分发表对典型任务的归纳和职业能力的描述充分发表意见,最终达成相对一
29、致的意见意见,最终达成相对一致的意见 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职业能力描述(第一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职业能力描述(第一次提出来,非常重要)次提出来,非常重要)u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但不一定是实际的具体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但不一定是实际的具体工作任务u职业能力是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逻辑结果职业能力是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逻辑结果提示:提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系统化的典型工作任务系统化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分析职业分析任务分解任务分解任务单元任务单元或或任务点任务
30、点任务单元任务单元或或任务点任务点任务单元任务单元或或任务点任务点任务单元任务单元或或任务点任务点任务单元任务单元或或任务点任务点任务单元任务单元或或任务点任务点任务单元任务单元或或任务点任务点对应任务单元或任务点导出对应任务单元或任务点导出方法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社会能力职业职业能力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步骤步骤5: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能力分析 对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分析,将职业能力对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分析,将职业能力细化分解为知识、技能、经验、态度,在此基细化分解为知识、技能、经验、态度,
31、在此基础上将知识、技能、经验、态度归纳转换为教础上将知识、技能、经验、态度归纳转换为教学内容(离散状态的、非体系化的)学内容(离散状态的、非体系化的) 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生产一线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生产一线直接从事操作或管理的专家直接从事操作或管理的专家 召开专题研讨会,继续采取头脑风暴和细分方召开专题研讨会,继续采取头脑风暴和细分方法将职业能力化解为更小的单元。找出其对应的众法将职业能力化解为更小的单元。找出其对应的众多知识点、技能点、经验点、态度点。用多知识点、技能点、经验点、态度点。用“具备什具备什么操作知识么操作知识”、“使用什么方法使用什么方法”,“从事什么操从事什么操
32、作作”、“解决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等语言表述。等语言表述。 将知识点、技能点、经验点、态度点进行将知识点、技能点、经验点、态度点进行整理、归类,形成职业能力分解汇总表。整理、归类,形成职业能力分解汇总表。u技能分析的要求是越详细越好,最好能把操作经验、操作诀窍纳入进去。尤其要注意操作细节分析,细节往往影响职业能力的形成。u知识分析的要求是以满足理解工作过程为原则,最好能找到对应的“点、线、面”知识,避免套搬理论知识体系的倾向。提示:提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 将知识点、技能点、经验点、态度点(行动领将知识
33、点、技能点、经验点、态度点(行动领域)转换为与其对应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域)转换为与其对应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组合、删减形成不同门类课程(学习领域);分类、组合、删减形成不同门类课程(学习领域);对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形成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形成课程体系。 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 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完成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完成3 3项工作:项工作:1 1、将知、将知识、技能、经验、态度一一对应转换为教学内容;识、技能、经验、态度一一对应转换为教学内容;2 2、将离散状态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将离散状态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3 3、对课程按教育、对课
34、程按教育教学和职业教育规律进行体系化构建。教学和职业教育规律进行体系化构建。 文字描述教学内容转换、课程归纳和课程文字描述教学内容转换、课程归纳和课程体系构建,并运用相应的图表等工具进行表达。体系构建,并运用相应的图表等工具进行表达。步骤步骤6: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一职业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一职业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三基于行动导向组织教学实施三基于行动导向组织教学实施二基于工作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二基于工作体系改革教学内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
35、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工作体系是适宜于职业教育的课程逻辑工作体系是适宜于职业教育的课程逻辑 学科体系是一个知识体系学科体系是一个知识体系,是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组织的是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组织的, 课程内容是课程内容是按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编排的。工作体系是一个实践体系,是按照工作任务按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编排的。工作体系是一个实践体系,是按照工作任务之间的相关性组织的之间的相关性组织的,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某种组合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某种组合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那么完成这样一个工作过程更多需要的是作过程,那么完成这样一个工作过程更多需要的
36、是“工作知识工作知识”。因此,在。因此,在课程开发中,要考虑如何通过构建工作体系来还原课程开发中,要考虑如何通过构建工作体系来还原“工作知识工作知识”。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不是完全不考虑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关性,而是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不是完全不考虑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关性,而是将知识之间的相关性纳入到工作体系之中。职业教育最适宜的知识体系应该是知识之间的相关性纳入到工作体系之中。职业教育最适宜的知识体系应该是“工作体系工作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工作体系课程图纸分析毛坯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加工方法选择学科体系课程
37、学科体系课程传动设备主轴马达进刀马达控制系统指令按钮计算机机器零件夹具刀具夹存储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例工作体系是适宜于职业教育的课程逻辑工作体系是适宜于职业教育的课程逻辑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 工作体系是一种工作体系是一种“串行串行“结构,这种结构是按照工结构,这种结构是按照工作过程中不同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技能整合的作过程中不同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技能整合的 学科体系是按照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结构(相关性)或认知规律而展学科体系是按照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结构(相关性)或认知规律而
38、展开的开的“平行平行”体系,其内容编排是一种体系,其内容编排是一种“平行结构平行结构”。我们讲的这种。我们讲的这种“串行串行”结构是与结构是与“并行并行”结构相对应的,它更适宜于还源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结构相对应的,它更适宜于还源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课程开发中,关键是如何对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把握和技能。在课程开发中,关键是如何对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把握不同工作任务之间和某一工作任务内在的逻辑联系。只要找到了这种逻辑联不同工作任务之间和某一工作任务内在的逻辑联系。只要找到了这种逻辑联系,也就获得了这种系,也就获得了这种“串行串行”结构。结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
39、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致力于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致力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逻辑系统形象思维方式职业教育的教师除了要换一种体系来构建教学内容外,还职业教育的教师除了要换一种体系来构建教学内容外,还要尽可能将概念、定义要尽可能将概念、定义 、原理等、原理等“复杂问题简单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概念、符号、定义工作体系、工作知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 职业教育的教师除了要换一种体系来构建教学内容外,还要注职业教育的教师
40、除了要换一种体系来构建教学内容外,还要注重为所教授的知识做重为所教授的知识做“翻译翻译”、“简化简化”、“转换转换”、“淡化淡化”、“形象化形象化”等工作,尽可能将概念、定义等工作,尽可能将概念、定义 、原理等、原理等“复杂问题简单复杂问题简单化化”。这也是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一种能力要求。这也是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一种能力要求。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致力于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致力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一)课程开发的思路(一)课程开发的思路 课程建设的思路,就是以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
41、课程建课程建设的思路,就是以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有关理念和方法作支撑,来回答并解决这样几个问题设的有关理念和方法作支撑,来回答并解决这样几个问题课程建设思路形成的过程,同时就是课程建设理念、方法、经课程建设思路形成的过程,同时就是课程建设理念、方法、经验等综合运用的过程。验等综合运用的过程。 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什么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什么课程建设的路径是什么课程建设的路径是什么课程建设的方法和手段是什么课程建设的方法和手段是什么课程建设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课程建设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课程建设预期效果是什么课程建设预期效果是什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
42、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 要以职业岗位和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要以职业岗位和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为导向 ,在工作任,在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并将其务、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并将其细化成若干技能点、知识点、态度点,由此再将其转化为由细化成若干技能点、知识点、态度点,由此再将其转化为由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所构成的课程内容。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所构成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突出过程性知识,让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突出过程性知识,让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能够知道在实际岗位工作中学习能够知道在实际岗位工作中“如何做如何
43、做”、“如何做会做如何做会做得更好得更好”。 要科学确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内容和比例,以学习性任务为载体的课要科学确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内容和比例,以学习性任务为载体的课程设计,要用任务驱动知识、项目引导知识、案例分析知识等。程设计,要用任务驱动知识、项目引导知识、案例分析知识等。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参照职业资格标准。 (二)课程内容的选取(二)课程内容的选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 我们应该应该根据实际岗位完成工作任务的逻辑来安我们应该应该根据实际岗位完成工作任务的逻辑来安
44、排教学内容。所以,课程内容的序化不再是按学科体系来编排教学内容。所以,课程内容的序化不再是按学科体系来编排课程内容,而根据工作体系或行动逻辑体系来对课程内容排课程内容,而根据工作体系或行动逻辑体系来对课程内容排序排序 。 课程内容序化的关键,就是要找到能够将课程内容融课程内容序化的关键,就是要找到能够将课程内容融入其中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必须依赖于学习性载体来构建,入其中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必须依赖于学习性载体来构建,根据不同课程性质,学习性载体可以是根据不同课程性质,学习性载体可以是任务、项目、案例、任务、项目、案例、产品、工件、设备产品、工件、设备等等。等等。课程内容序化的逻辑相对应的可以
45、课程内容序化的逻辑相对应的可以是完成任务的顺序、项目实施的流程、产品加工过程、工件是完成任务的顺序、项目实施的流程、产品加工过程、工件的加工方法、设备的操作程序的加工方法、设备的操作程序等等。等等。(三)课程内容的序化(三)课程内容的序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建设探索与实践金志涛金志涛,2012,2012 课程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于构建课程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于构建“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构建学习情境构建 学习情境是以任务、项目、学习情境是以任务、项目、案例等为知识和技能载体的学案例等为知识和技能载体的学习单元,实际上是真实的工作习单元,实际上是真实的工作情境、任务情境在学习领域里情境、任务情境在学习领域里的再现。的再现。 课程开发要认真研究和设计能够体现课程开发要认真研究和设计能够体现“学习性工作学习性工作”的教的教学载体;教学载体的各个学习单元之间要体现工作任务或工作过学载体;教学载体的各个学习单元之间要体现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的逻辑;要对情境教学的流程进行动态设计或构造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仓储保管合同范本
- 农村买房建房合同范本
- 临汾外墙保温分包合同范本
- 升降电梯合同范本
- pvc泳池合同范本
- 冷库设备订购合同范例
- 公司签订工作合同范本
- 业务 居间合同范本
- 农村住宅出售合同范本
- 保姆合同范本带婴儿
- 2025年新闻部工作计划
- 中国近代史纲要西安财经大学练习题复习资料
- 中国成人ICU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解读
- 延长保修服务合同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How are you第3课时说课稿 湘少版
- 铁路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6900字(论文)
- 《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800字
- 桥梁专业承台墩身试题及答案
- 医院进修汇报
- 2024至2030年中国阻隔防爆橇装式加油装置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