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规划23页_第1页
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规划23页_第2页
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规划23页_第3页
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规划23页_第4页
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规划23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规划“生态城并不是一个不可企及、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而是一种可望可及的持续发展过程,一场破旧立新的生态革命。”11 生态城市概念与标准1.1 概念“生态城市(eco-city)”最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提出。随后,生态城市的理念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城市发展的新概念。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反映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提高2。但迄今为止,全球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甚至对于生态城市也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和清晰的概念。前苏联生态学家N扬诺斯基(O. Yanitsk

2、y, 1984)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理想栖境1。美国生态学家R瑞杰斯特(Richard Register, 1987)则认为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康的城市(ecologically healthy city)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他还提出过关于生态城市的一系列原则,从土地开发、城市交通和强调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特征,指导城市的社会公平、法律、技术和经济等。黄肇义、杨东援等(2001)在对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3、之后,提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生态城市定义:“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复旦大学王祥荣概括: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是倡导社会的文明安定、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生态城市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过程,也是一种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条件下渴望实现的目标境界。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是要塑造一

4、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这也是当前人们对现代城市的需求。北京师范大学学者认为,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并且同自然相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一个城市不管它目前比较贫穷还是富有,只要它能够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在系统的内部与外部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使城市充满活力,这个城市就处于健康状态,即在朝向生态城市前进。规划界的研究更多地偏重于在城市规划理论中,体现生态城市的要求。黄光宇(1989)提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

5、与能源,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他后来将生态城市概括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具有“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的特点。此外还有众多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进行了研究。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新概念,生态城市理论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升华。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有如下特点:在环境方面,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还要有完善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在经济方面,除了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适当的经济增

6、长速度之外,更重要的是有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生产方式,有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高循环和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和控制系统;在社会方面,公众要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在全社会提倡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消费方式;在管理方面,要有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环保和环卫方面、节约资源和能源及物资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要有一个相关的切实有效的行政与执法制度。总之,生态城市作为一种和谐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国际生态城市会议摘要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内容第一次国际生态城市会议1990美国柏克莱聚集700多人讨论都市问题,提出依照生态原则塑造都

7、市目标的建言第二次国际生态城市会议1992澳洲阿特雷得继续讨论前次结果,阐述城市所有项目应创造“最大的改变及最小的旅距”第三次国际生态城市会议1996塞内加尔藉由生态都市概念提出引导生态城市的十项原则第四次国际生态城市会议2000巴西库里蒂巴城市在服务市民的同时能取得与自然之协调与平衡第五次国际生态城市会议2002中国深圳发起都市、工业、人文生态之方法论开发及资讯交流1.2 标准衡量城市的生态化水平必然要确定生态城市的标准,但实际上,对世界上如此众多且具有不同特征的城市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值来规定。因此,生态城市的标准只能是针对某个城市或某类城市性质和特征相近的城市而定。概括来说,生态城市标准的制

8、定可遵循以下原则:(1)据现有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力求将标准值定量化(2)凡已有国家标准的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准值。(3)参考国际上发达国家对现代化城市的量化指标值作为标准值。(4)参考国外生态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现状值作为标准值。(5)参考国内城市的现状值作趋势外推,确定标准值。以下介绍国内外若干影响较大的生态城市规划原则或评价指标。1.2.1 生态城市规划原则(MAB)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AB)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1)生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保护、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2)生态基础设施,即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

9、持能力;(3)居民的生活标准:(4)文化历史的保护;(5)将自然融入城市。另外,在生态城市规划上,还应考虑四个基本问题:即人口问题、资源合理利用问题、经济发展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1.2.2 美国克里夫兰市生态城市议程1.愿景:Greener乃是城市之责任,需要市民共同参与和创造。期待在不损失动植物栖息地的前提下,让克里夫兰市成为最具生活质量适合人居住之环境。2.成立负责推动永续发展单位雇用永续发展专业顾问,负责推动永续发展之各项行动及进行相关单位协调工作。3.生态城市议程:为成为生态城市,克里夫兰市提出许多新议题,在进行设计与规划遵循这些议题以降低环境冲击。克里夫兰市(Cleveland)生态

10、城市议程3空气品质政府应公正执行法令,削减车辆污染排放及大量空气污染源。基于环境公平性,城市应该着手降低收入户及少数居民地区不平衡之污染冲击。气候变迁与其它城市共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多元化让城市特色更加多元化。能源克里夫兰公有电力公司推动太阳能并积极替顾客节省能源。推动地区风力发电及燃料能等小规模之电力。绿色建筑采取绿色建筑法规以提升建筑质量,包括消耗最少之能源,产生最少之废弃物,提供较健康之户外环境。提供学校经费补助,鼓励学校进行学校建筑重建或整修时运用绿色建筑技术。绿色空间拥有绿色道路,公园及自然区域之复育。公共建设一个好的管理系统去保护及维护公共工程建设。小区特色让高密度小区合宜且舒适

11、,包括公园、公共建设等美好之地点成为居民生活之一部分。居民健康公共卫生部门应提升解决困难问题能力包括小孩气喘、中毒处理及空气污染等问题。永续发展政府应与民间企业、学校及非营利团体合作促进各种问题包括民众节能降低废弃物产生及污染防治等问题。努力成为美国五大湖之环境中心。运输选择与其它单位合资交通运输计划,如此计划之小区交通应包括脚踏车及行人徒步区等自由选择之意见。街道之设计及降低车辆使用等交通工程是需要被支持的。水质利用立法及地方执行水质改善计划。提高污水下水道之接管率。滨水区湖边、溪边等滨水区能提供民众亲水空间。1.2.3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北师大郭秀锐、杨居荣等(2001)遵循综合性、代表性、

12、层次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分别依据两种不同的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两套指标体系均包括三个层次,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其一从自然、经济、社会三方面建立;其二从结构、功能、协调度三方面建立。两种指标体系在一、二级指标有所区别,三级指标相同4。生态城市指标体系(郭秀锐等,2001)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自然生态城市绿化森林覆盖率(51.9)、人均公共绿地(16m2/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自然保护区覆盖率(12)环境质量环境综合指标(92分)、大气环境NO2浓度(0.04mg/m3)、大气环境TSP浓度(0.08mg/m3)、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13、)、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100%)环境治理环保投资占GDP比重( 3%)、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100)、工业废气处理率(10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100)、危险废物处置率(100)经济生态经济水平人均GDP(22万元)经济效益万元GDP能耗(0.5吨标煤)、万元GDP物耗(0.2万元)经济结构三产占GDP比重(60%)、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35%)、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5%)、科技进步贡献率(90%)社会生态人口建成区人口密度(3500人km2)、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8岁

14、)、三产从业人员比例(7080)、出生婴儿缺陷发生率( 5)、城市化水平(90)资源配置人均生活用水量(455L/d)、人均生活用电量(3.85.5kwh/d)、气化率(100%)、万人商业网点数(400500个)、恩格尔系数( 30%)、基尼系数( 5%)、万人在校大学生数(479人)、科教投入占GDP比重( 2.5%)社会保障失业率( 4%)、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100%)、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3)、刑事案件发生率( 0.05%)信息化水平信息化综合指数(100%)、人均信息消费占总消费比重(20%)、因特网上网人数比重(60%)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从生态系统角度)(郭秀锐等,2001

15、)黄光宇等(2002)提出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其准则层分为社会生态文明、经济生态高效度和自然生态和谐度三类,共包括64项单项指标。该指标体系从结构和状态两个方面入手,把具体的定量指标与高度综合性的目标相结合。生态城市指标体系(黄光宇等,2002)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64项)参考标准文明的社会生态人类及其精神发展健康略略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健全高效的经济生态经济发展效率高经济发展水平适度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强和谐的自然生态自然环境良好人工环境协调1.2.4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在生态示范区规划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颁发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

16、为规范生态住宅小区、生态县、市、省的建设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该指标对生态县、生态市和生态省分别给出了定义、基本条件和建设指标,建设指标均由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组成;其中生态县有38项指标,生态市有30项指标,生态省有22项指标。该套指标体系对若干项目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经济发展地区或不同地理区域采用了不同的指标,提高了对全国各县/市/省的适用性。以生态市建设指标为例5。生态市建设指标(国家环保总局,2003)序号名称指标经济发展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略2年人均财政收入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3农民年人均收入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4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5

17、678第三产业占GDP比例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规模化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比率环境保护9森林覆盖率山区丘陵区平原地区10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11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12城市空气质量南方地区北方地区13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4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15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16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7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18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旅游区环境达标率20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例社会进步21城市生命线系统完好率22城市人均铺装道路面积23城市化水平24城市气化率25城市集中供热率26恩格尔系数27基

18、尼系数28高等教育入学率29科技、教育经费占GDP比重30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1.2.5 中国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清华大学张坤民、温宗国、杜斌等(2003)在生态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一书中构建了中国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UESDI, Urban 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由指标层、系统层、指标层和变量层共4个层次的指标构成:较全面系统地描述了城市生态系统在经济、环境、社会以及体制等方面的运行和发展状况1。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方案系统名称指标名称变量名称系统名称指标名称变量名称管理支持系统8项21项

19、环境支持系统8项17项科技资源略气候变化略科技水平大气环境文化状况地表水人力资源海洋教育水平固体废物城市基础设施噪声自然资源土壤城市土地资源自然与人文景观经济发展能力系统6项15项体制和管理系统7项11项经济水平略战略实施略经济结构综合决策经济运行效率环境管理资源利用效率科技投入经济推动力财政能力经济竞争能力污染管理社会支持系统8项18项公共参与社会公平略健康保健城市化信息获取能力住房安全社会保障生活质量2 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传统城市规划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体,是人类主要聚居方式的研究。建国后我国按照集中计划体制的原则建立了一整套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这一套模式对于我国解放后40年间的城市建设

20、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其中最主要的不足是传统城市规划偏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的整体发挥。生态城市规划从单方面的自然生态到全方位的泛生态皆有涉足,它是以研究人和环境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人类聚居环境研究学科和方法。与城市规划一样,生态规划也是基于某一目标体系而提出对现状改进的设想,同时,两者以公众利益为主题的利益取向亦大致相同。现代生态规划从一开始就强调各种生态关系的系统性、关联性、提倡城乡一体,研究城市可能存在的自然流、经济流和社会流,以此奠定最适宜城市经济社会或动的自然基础,并且,以生态学观点来看,城市本身就是一个不完整的生态系统,它以来于周围环境对它的支持。生态城

21、市规划要以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城市,其思想和方法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有一定的启迪作用6。2.1 思维方式的转变2.1.1 从“线性思维”到“网络性整体思维”传统城市规划的思维是一种线性思维,其操作过程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城市基础设施。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城市发展是全方位的、连续的发展过程,其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社会的、经济的、生态的交织在一起,城市的发展目标就是追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而线性思维模式无法解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2.1.2 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文明观”在“人类中心论”思想的指导下,城市经济的发展以

22、消耗大量资源为代价,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对环境与资源疯狂掠夺的过程。与此相适应,传统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往往只考虑经济成本,对社会、环境代价常常忽略不计,其结果是不得不面对贫富悬殊、城乡差别扩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污染、土地浪费等严重的生态问题,而传统城市规划对此已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现代生态城市规划应运而生。生态城市规划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反对通过掠夺自然的方式来促进人类自身的繁荣,同时也反对自然中心主义。在价值观上,现代生态城市规划对人类、自然的价值重新进行认定,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文明观。现代生态文明观把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作为人类行为的终极目标和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行为的

23、终极尺度,是对自然界生命价值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价值与位置的科学评价。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必须赋予传统城市规划的新内涵生态文明,使人类真正意识到并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在保持内在平衡的同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1.3 从“为经济建设服务”转化为“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的目标在于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促进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表层的物质规划,在形式上表现为终极蓝图。这种静态的物质规划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生态

24、城市规划的根本任务是正确处理人与土地(包括地表的水、土、气、生物和人工构筑物)的生态关系,通过生态辨析和系统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的手段去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关系,探讨并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促进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可行的调控对策。生态规划重点在于运用生态规划修复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失衡,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生态规划的许多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城市规划中,而许多城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时也编制城市生态专项规划,以弥补传统城市规划在生态建设方面的不足。2.2 规划方法的转变2.2.1 规划手段由“硬”变“软”城市规划以城市土地和空间为研究对象,其本质是一种物

25、质空间的规划,是一种有形的“硬”规划。而现代生态城市规划着重与生态系统内部各系统之间的能量、信息交换以及系统演进规律,它综合运用社会、经济、行为诱导等多种手段和方法,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软”规划。城市规划应借鉴生态规划动态的综合平衡的系统方法,由可见的物质空间规划转化为强调区域性研究的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弹性规划。2.2.2 规划任务由“安排”到“引导”城市规划往往对从城市土地、空间、市政设施、近期建设项目等各种城市物质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综合部署,是一系列的决策过程,其任务体现在“决策实施”过程之中。而生态城市规划的根本任务在于协调“人地”关系,侧重与利用政策、市场、文化教育等手段引导城市经

26、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启迪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社会文明进步,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由于“建设安排者”与“建设者”分离,传统城市规划的安排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应改变直接的“项目安排”模式为综合运用政策、市场宣传教育等多种调控、引导手段,使城市建设向既定的目标发展。2.2.3 用地布局由“均质”到“异质”城市规划脱胎于建筑学,它以适用性为原则将城市机械地划分为工业、居住、交通、旅游等功能。这种绝对的功能分区有其明显的弊端:一方面,只重视城市功能区划分,而忽视了社会区域分析;另一方面,由于将城市功能简单化而违反了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多样性原理

27、,使城市缺乏活力,导致城市各种社会、环境矛盾加剧。生态城市规划强调多样性以保持稳定性强调区域之间的能量信息交换及区域异质性。传统城市规划可从生态城市规划多样性原则中吸收营养,在用地功能布局中强调以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化的功能为基础,从而形成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综合平衡社区。城市外部空间发展应从区域的角度寻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3 生态城市规划实践3.1 概况当前,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实践在国内外发展势头强劲,国外较著名的有印度的班加罗尔,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桑托斯,澳大利亚的怀阿拉,丹麦的哥本哈根,美国的伯克利、波特兰都市区等。它们都是依据城市的特点有所侧重地建设,譬如库里蒂巴公交导向的生态城市开发实

28、践,伯克利紧凑、活力、节能与自然并存的生态城市建设等,具有生态原理指导下的自适应性和实用性。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

29、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2003年5月在国家环保局颁布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标准后,标志着生态城市规划在中国进入全面发展和逐步推广的阶段7。我国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和生态型城市的城市分布图6(2004)3.2 存在问题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规划建设的内容比现行常规城市规划编制与建设的内容更为复杂、宽广,仅依靠现行的规划设计编制办法和管理制度已显得很不适应。目前生态城市规划与现行规划体系的关系没有正确界定,无法将生态城市规划融入或通过现行规划的实施体现出来,最终导致许多生态城市规划通常只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题,即使部分能够实施,但也只是有限的范围。由于目前国内生态

30、城市规划的功能定位不是十分明确或缺少法律基础,造成规划编制缺失明确的指导方向和依据,使得规划师在编制过程中要么按照个人的理解进行编制,要么按照领导的个人意图进行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缺少恰当的功能定位,一方面使得整个规划过程和结果缺少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也使得生态城市规划无法与现行的规划体系(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衔接,无法将生态城市规划通过现行规划和制度进行实施与贯彻。在中国特有的社会与政策、法律、法规条件下,生态城市规划及生态建设的推进从本质上取决于国家政府。就生态城市规划的管理来说,目前生态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归于国家环保局,

31、但因其内容涉及广泛,管理却涉及许多部门(如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林业部、水利部等职能部门)。生态城市规划如果能对现实发生切实的作用,成为应用于中国社会的科学规划的核心模式,那么必须确立其法律地位或将其与现有规划法律体系结合,需要确定其行政责任和科学标准。3.3 案例3.3.1 德国埃朗根埃朗根(Erlangen)市位于德国南部,总人口10万,面积77km,是著名的生态城市,同时也是现代科学研究与工业中心。二战后埃朗根市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和城市人口成倍增长。然而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也在加剧,诸如城市绿地、森林与郊区闲置土地的大量失去,以及汽车增长导致越来越多的噪音、空气污染和街道的拥挤

32、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埃朗根市在1972年开始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主要措施如下8:制定城市整体规划。该规划的基础部分是景观规划,它强调了进一步发展的自然边界,保全了森林、河谷和其他重要的生态地区(占总面积的40),并建议城市中拥有更多贯穿和环绕城市的绿色地带。而在相应的分区规划中,则要求尽可能地在这些必要的生态限制内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新城区可接受的密度上尽可能地节约使用自然地带。节约资源。在项目中强化实行节能、节水和节约其他资源的方法,以防止对水、空气和土壤造成污染和破坏,并尽可能地强调反复利用资源。实行新的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改变以前以车为主的规划方法,在新的交通政策中不再给行车

33、交通以特权,并开始减少和限制在居住区和市区的汽车使用,同时积极鼓励以环保方式为主的城市内活动,如步行、骑车和公共交通。广泛的公众参与。政府在努力与市民一起进行规划的同时,也与各种组织(特别是与环境有关的组织)合作。而这些组织保持自由,并可以抨击当局的某些决策。通过调查获得各个年龄段的人以及学校、商界和工业企业人士的意愿,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埃朗根市30年的生态城市建设硕果累累:成功实现居住空间的增长与控制。通过对规划的执行,使得城市不仅满足了居民持续增长的对居住空间的需求,同时又没有对城市结构形态造成破坏(目前埃朗根市的人口为10万,而在市郊人口增长了4万。如果尝试让这4万人加入到

34、城市里人均40m2居住空间的需求者的队伍,那么整个城市将填满高楼)。正因为成功的规划,使得埃朗根成为一座绿色城市(森林覆盖率为40),并被区域发展计划所保护。绿色通道使得埃朗根成为健康之城。市内和城市周边的绿地被绿色通道连接起来,安全且适宜于各种活动,如上学、工作、购物和休闲。不管是步行还是骑车,城市中任一住处通往绿地只需57min,这也为锻炼身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家庭废物管理取得成功。在有关机构的协助下,整个城市实现了可利用废物的回收,因此不再需要一个新的、昂贵的和有争议的焚烧炉,从而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河流变得清澈干净。由于城市下水道系统的完善,以及稳定的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的建成,使

35、得河流不再受到污染。拥有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城市氛围。新的交通政策使得各种交通形式平等地享有在城市通行的便利。埃朗根市民的生活水平较高,机动化水平也很高,10万人拥有5.4万辆小汽车。但是,他们也拥有8万辆自行车,并经常使用,市区居民自行车使用率达到30%。通过在所有居住区和城区的缓制交通(限速30kmh),城市实现了更少的危险、噪音和空气污染。在城区规划一个灵活的混合型步行区域,只对步行者、自行车、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开放。城区是城市商业、社会和文化中心,各种城市空间为人们相识提供了场所,人们在此停歇,开展各种活动。这一切使得城市拥有活力和良好的氛围。3.3.2 台北1998年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

36、委托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编制台北市主要规划通盘检讨绿色生态城市规划,针对台北市既有总体规划以生态规划方法进行了通盘的审视工作。台北市的空间发展因为容许开发的基本强度过高,规划管理及开发机制欠缺弹性,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不足,而呈现普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根据台北市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目标,深刻审视整体城市政策、土地管理及城市设计的架构使台北市走上可持续的合理发展之路。台北市生态城市纲要规划是指导城市政策、土地管理与规划准则的先期规划,以生态环境取向的概念架构为基础,拟定城市发展的策略与规划原则。在此架构下,包含生态城市发展政策、城市环境土地管理体系及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准则三个

37、主要层次。该规划借鉴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原则,强调自然过程与城市发展在景观区域空间中密切交织、无法断然二分的现实。都市圈环境的生态系统及各种土地使用所组成的景观空间模式,视为一个土地嵌合体,用斑块、廊道、网络等三种空间型态元素来描述在区域及景观尺度里空间模式的组织与变迁。经由生态廊道与网络复育策略及景观生态空间策略点的决策与规划介入,提出适时适地的生态城市设计方案。台北市生态城市纲要规划的概念架构93.3.3 威海1996年底威海市新的城市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威海市做了大量工作:确定城市合理规模。认为城市发展应使城市规模控制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城市的现代化应追求环境

38、优美,功能完善,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活舒适。因此他们提出了“不求规模,但求精美”的城市建设口号。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城市的自然美。威海市强调在规划建设中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力求城市与山、海、天有机融合,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在城市发展策略上,遵循自然美,城市依山环海,形成环带状的城市格局,避免“摊大饼”的城市扩张模式。为保护自然环境,规定25以上的坡地不准搞建设,山地中则规定20年不砍树、30年不修枝,规划区内不准开山采石、不准填海造地。注意城市没计,形成独特风格。威海市把城市建筑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努力塑造“碧海蓝天,红瓦绿树”的城市特色。在建筑高度的控制上,以多层为主

39、,错落有致;在建筑造型上,要求一区一式,栋栋有别,强调总体协调,而义各具特色;在地形利用上,因地制宜,随坡就势;在建筑色彩上,坚持白墙红瓦,淡色门窗,与海、天有机结合。注重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威海市连续十多年享有“国家卫生城市”的美誉,其城市绿化强调因地制宜,强化绿化的系统性,并创造了“见缝捕绿、找缝插绿、造缝插绿”的城市绿化经验,市区绿化率达37.1,人均拥有绿地16.8m2。以人为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规划建设的整体协调,力求功能完善。威海市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制定城市发展规划,调整城市不合理的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了以电子、轻

40、工、食品、医药、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工业格局。自l987年建市以来,环境质量不断改善。3.3.4 崇明岛崇明岛地处长江口门户,面积1000余平方千米,在我国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是我国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其生态资源在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首屈一指,被称为“上海最后一块真正的生态净土”。2004年7月26日至29日,胡锦涛同志在崇明调研时要求上海和崇明两级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切实规划建设好崇明岛。崇明岛的发展早已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2年,上海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积极做好崇明开发准备”,并随后编制了崇明岛域总体规划纲要。2004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上海市提出“把

41、崇明岛建设成现代化综合性生态岛”的规划给予了肯定,希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规划好、建设好崇明岛。同年,国务院对崇明越江通道可行性给予批复。依照崇明岛域总体发展规划,根据崇明岛岛域自南向北的地带性规律,结合岛域东西两端的特色空间要求和道路布局特征,整个岛域总体布局将形成五大功能分区。(1)崇东分区:以生态示范、休闲运动和国际教育为主体的门户景观区;(2)崇中分区:以森林度假、办公总部和休闲居住为主体的中央森林区;(3)崇北分区:以主题乐园和生态农业为主体的乐园旅游区;(4)崇南分区:全岛人口和产业高度聚集的田园式中心城区;(5)崇西分区:以国际会议和滨湖度假为主体的东方日内瓦式景湖度假区。

42、到2020年,崇明岛将基本建设成为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品牌,以闻名的游乐度假为主导以发达的清洁生产为支撑,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保障健全、城乡融合的上海世界级城市的生态岛区和最优美的“海上花园”,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人类生态环境与生态活动示范岛区为了更好地实现崇明生态岛建设目标10。从2004年7月起,上海市科委组织十几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上百名专家先后几十次上岛实地调查,倾听建议,初步形成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科技支撑实施方案(20052007)。依照方案要求,目前,上海市崇明生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市科委布局的包括“崇明岛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研究”的一批科研项目正陆

43、续展开,新成立的六大实验室已经启动,生态崇明蓄势待发11。4 生态理论的应用城市生态规划理论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自然生态理论、经济生态理论以及社会生态理论。4.1 自然生态理论在自然生态体系中城市可看作一个生物体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产生各种活动的作用与反作用,自然生态理论就是研究生物与物理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研究这种关系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具体包含有以下几种主要学术理论。4.1.1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属于地理学与生物学之间的交叉科学。它将地理景观的空间交互作用和生态生物的系统功能相结合,以系统理论、生物控制论及耗散结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研究自然环境当中各种自然要素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作

44、用、相互制约的现象,透过景观生态系统中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及社会经济过程来探讨各类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稳定性及演替过程12。景观生态规划是对景观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后,做出综合性的评价并提出最优化的景观利用方案,使景观内部的社会活动和景观的生态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达到景观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果。景观生态学对城市地区环境及生态进行研究,对土地开发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在土地使用规划和生态保护方面有极大的应用价值。4.1.2 土地嵌合理论在1995年哈佛大学的Richard TT. Forman教授提出了土地嵌合理论,其主要内容是研究人的知觉与所能感知的尺度。通过各种地景空间元素(斑

45、块、廊道、基质)的组合,来描述区域空间模式的组织与变迁。通过安排这些地景空间元素的空间关系,重新调整区域中各种自然要素的流动过程、动植物的变迁和土地利用的模式。土地嵌合理论讨论的是包括了空间与时间的四维尺度问题,这个尺度所包含的“空间”就是土地嵌合体的物质形态和景观空间模式。它所跨越的“时间”就是从水文变化、生物迁徙、植被演替过程和嵌合体空间模式的变迁过程,这一切都是土地嵌合理论关注的重点。在城市更新规划中,由于土地嵌合体扩充组合成为更大的区域,并通过地景空间元素组成一个复杂的整体,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嵌合理论可以让我们了解生态系统如何运作并能够提供较全面的系统分析,为生态城市的规划提供依据13。

46、4.1.3 承载能力理论“承载能力”的观念是由生态学中发展出来,用来探讨生态环境系统中所能支持生存的生物量。城市经济学家也曾提出过相类似的“最佳城市规模理论”,然而最佳城市规模理论所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和物质形态建设对于自然环境与生态物种所能提供的资源优势却未加以关注。而承载能力理论经过不断的修正与应用在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计算区域所能支持人口的能力上更加具有优势12。承载能力理论是以环境成长与管理为出发点,在充分考虑环境体系自净能力的情况下,探讨自然环境对土地使用行为的承受力,并分析土地的使用性质和使用型态。承载能力理论的应用重强调管理部分,利用临界门槛值的管制,控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

47、数量、形态、区位与品质等等,积极影响了城市的管理和土地规划的决策分析,而且对生态资源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与保护。4.2 经济生态理论城市也是一个经济生态系统具有和生物圈类似的生产、消费、养分循环与能量聚集等特性。经济生态理论以经济生态系统的观点探讨城市生态,认为城市可以看作一个高强度物质流与能量流相互作用的系统。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城市不断进行诞生、发展、兴盛、衰亡等演替过程。通过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物质代谢、能值转换、货币流通等城市运作机制的研究,经济生态理论探讨城市生态系统的转换过程、生态经济效益与调控该系统的方法。4.2.1 能值系统理论生态学家H.TOdum首先提出用能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城市系统

48、。Odum以系统理论、热力学两大定律和最大功率原则为主要基础理论,透过量化系统中各组成份子的能量值将系统中能量的流动、贮存与转换等过程以图形方式表达,描绘出城市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透过生态系统图可以清楚展现生态系统的组成架构、输入与输出的能量关系和能量流向。这些成果可以作为分析地区各种生态系统的模型,用来进行社会、经济、资源、与能量流动的分析。Odum以能量值的原理为基础,进而提出五项城市生态系统指标:城市结构体边缘指标、城市结构体紧邻开放空间边缘规则度、城市结构体密度、能量动力密度及压力密度用以表现出城市及区域能量交互的复杂度并可以作为确定土地使用功能的根据。4.2.2 生态效益理

49、论“生态效益”的概念是由1995年成立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Of Susta1nable Development,简称WBCSD)提出。其主要目的是强调生态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兼顾生态系统的平衡。其主要内容是在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和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逐步降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生态冲击与资源的极度消耗以达到与地球预期的承受能力相一致的程度3,12。WBCSD提出的生态效益的试行指标为:生态效益产品与服务产生的价值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城市规划的管理部门在进行规划推行时也需要具有生态效益的观念,在整个城市生命周期中,逐步减少

50、环境冲击和天然资源的消耗提供满足人们需求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城市空间,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并延长城市的使用年限。4.2.3 生态足迹理论生态足迹理论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其博士生Wackernagel于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它是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以人类给自然带来的“负荷”作为计算基础。生态足迹理论的分析采用列举式的计算方式,将人类发展所必需的各项资源分化成6种不同的资源生产用地:石化能源生产地、耕地、牧草地、森林、建成土地、海洋,然后把每人所需要之各种用地面积加总,在乘上该地之人口数,所得就是该地区的“生态足迹”。生态足迹的理论可说是承载能力理论

51、的延伸,不单纯以生物学的观点考察人类的消费模式更加入科技及贸易的影响,考虑到了生态作用经过产业或文化的影响后得以放大的结果,以一种量化的方式评估地区的发展特性1。4.3 社会生态理论城市生态系统不只是一个自然的地理的实体,也是一个社会的实体。社会生态理论的研究以城市的核心人作为主要对象探讨人的生物特征、行为特征和社会特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4.3.1 人文区位学20世纪初由芝加哥学派倡导而发展起来的人文区位学理论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体各个部位通过竞争、合作、依赖、共生、寄生等方式产生各种关系而空间环境也因此产生集中、分散、隔离、侵入与承继等现象,这一切影响着城市内部的结构并产生变迁的过

52、程因而形成各种城市社会现象。人文区位学理论便是探究人类在这种空间分布过程中,各种社会性与非社会性影响所产生的原因12。人文区位学应用生态探究的观点观察城市土地如何使用及成长更替的变化发展出三种主要模型即同心圆、扇形及多核心。完全对照上述三种模型发展的城市虽寥寥无几,但城市成长发展与空间结构的拓扑关系大致仍旧是这几种。人文区位理论在环境、人群与空间分配关系上进行研究与探讨,对于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成长方向能够做出概括性的分析,能有效地指出地区的内部社会结构与空间发展的特性,可以很好的指导生态城市中土地使用与城市软硬件的建设。4.3.2 文化生态学1955年,美国人类学家J斯图尔德发表了他的文化变迁理

53、论(Theory of Culture Change),阐述了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念。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内部及外部环境的科学,它不仅要研究文化与外部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也要研究文化的内外各种不同形式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把“环境”纳人到文化研究之中,是文化生态学研究对象的显著特点,也是文化生态学应用自然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主要方面12。文化生态学从环境与文化的双向互动中研究文化。特别是随着资源短缺和环境危机成为世界难题,自然界与文化的关系开始得到重视,从文化的角度研究自然界和环保已成为学术潮流,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等成为文化研究的重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54、卡尔奥特温,苏尔(Carl Ortwin Sauer)发表的景观的形态和历史地理学序言等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构进行研究,被称为伯克利学派甚至直接称为文化生态学派。现代文化生态学理论除进化论、人地关系论、文化时空耦合理论外还主要包括系统结构理论、生态功能理论以及景观感知与映射理论。如此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当老师呢?梁教授通过分享自己在实际中如何去安排复杂多样的工作任务、生活的琐事the re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si, ruthless. Tough, requirement,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a nail, and t

55、he corrective measu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rve endings, do not let the rectification is not in place, not to retreat, the people are not satisfied. Pin four is to adhere to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To reform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courage to turn style, against four winds, the courage to face the contradictions, good at solving the chronic ills, dare to break the outdated customs and bad habits Hensha unhealthy tendencies, trees, fresh healthy. The five is to adhere to tackling the problem. That 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