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原理讲解_第1页
铅酸蓄电池原理讲解_第2页
铅酸蓄电池原理讲解_第3页
铅酸蓄电池原理讲解_第4页
铅酸蓄电池原理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铅酸蓄电池第一节铅酸蓄电池基本知识作用:是贮存太阳能电池方阵受光照时所发出 电能并可随时向负载供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对蓄电池的基本要求是: 彳更用寿命长; 自方攵电率祗; 深放电能力殛;S5衣电楚85衣电池GFM-500(2V 500Ah) 雕式密锵精电池GFM-500 (2V 500AK) 冊跌密湘翳电池充电效率同;少维护或免维护;工作温度范围宽;价阁氐廉。新乡楠太电池科技删公司新乡市新太电池科技帥公司一、铅酸蓄电池的发展铅酸蓄电池是1859年卡斯通和普朗特(Gasto n&Plante) 发明的。他们用两片铅片作电极,中间隔以橡皮卷成的细螺旋 作隔板,浸在10%的硫酸(H2SO4)溶液(

2、密度1.06g/cm3沖, 扁成一个铅酸蓄电池。1906年,普朗特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一个由9个单体电池构成的铅酸蓄电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铅蓄电池 普朗特电池。由于它的主要原料是铅和酸,因而称为铅酸蓄电池或 简称为铅蓄电池。但普朗特电池存在着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化成 时间相当长、电池放电容量不大等问题,所以没有获得 工业上的应用。铅的氧化物和硫酸混合可制成膏剂膏,涂在铅片上可大大缩短化成时间,电极利用率和电池放电容量 也大为提高。1881年,富(Faure)发明了涂膏式极板,但它的一个 严重缺陷是铅膏容易从铅板上脱落。1881年末,有人提出了栅形板栅的设计,即将整体的平 面铅板改成多孔板栅,将

3、铅膏塞在小孔中。这种极板在 保持活性物质不脱落方面比整体平面铅板好。1882年,以铅锌合金(PbSb)作板栅,增强了硬度。铅粉.铅膏.合金板栅作为现代铅酸蓄电池极板结构 就此确定下来。板栅的制造图1书本钠遥方式的恳理及聊切后的板栅外现III传统的浇铸方式是将熔融的铅液注入板栅模具中铸造而成O 一般是一次铸成2片板栅,因凝固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下。 另外,1mm以下的薄型板栅铸造成形有一定岛难度。但这种 模具也有体积小、便于倒班、成本低.设计灵活等优势。压祖田事配煤踐切口 基厶红H解ts锐拥略I*图2拉两方式及剪切后的扳.栅外观册S3连销方式及專切后的板柵外观1910年开始,铅酸蓄电池生产得到充分

4、发展。原因:一是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用于启动、 照明和点火的蓄电池的发展;其次是电话业采用铅酸蓄 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并要求安全可靠又能使用多年,使 得蓄电池开始广泛用于汽车、铁道、通信等工业。1957年原西德阳光公司制成胶体密封铅酸蓄电池并投 入市场,标志着实用的密封铅酸蓄电池的诞生。1971年美国Gates公司生产出玻璃纤维隔板的吸液式电池,这就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VRLA电池)。VRLA电池商业化应用30年来,尽管出现过一些问题,如漏液、早期容量损失.寿命短等,曾一度引起人们的 怀疑,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其设计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并沿用至今。二.VRLA电池的结构和原理(一)结构

5、汇流导体溢气阀负极板负隔板正极板壳体壳体采用耐酸、耐热和 耐震的硬橡胶或聚丙稀塑料制成整体式结构,壳体内分 成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每 个单格内装有极板组和电解 液组成一个单格的蓄电池。.丿壳体的底部有凸起的筋, 用来支撑极板组,并使极板 上脱落下来的活性物质落入一y凹槽中,防止极板短路。丿(二)主要零部件及作用(1) 极板(板栅):以铅铢合金为骨架,上面紧密地涂上 铅膏,经过化学处理后,正、负极板上形成各自的活性 物质,正极的活性物质是PbC2,负极的活性物质是海绵 铅,在成流过程中,负极被氧化,正极被还原,负极板 一般为深灰色,正极板为暗棕色。(2) 隔板:隔板有水隔板、玻璃纤维隔板、微孔橡

6、胶隔板、塑料隔板等,隔板的作用是储存电解液,气体通道, 使正、负极间的距离缩到最小而互不短路;隔板可以防 止极板的弯曲和变形,防止活性物质的脱落,要起到这 些作用,就要求隔板具有高度的多孔性、耐酸、不易变 形、绝缘性能要好,并且有良好的亲水性及足够的机械 强度。(3) 电解液:铅酸蓄电池一律采用硫酸电解质,是电化 学反应产生的必需条件。对于胶体蓄电池,还需要添加胶体,以便与硫酸凝胶 形成胶体电聲质,此时硫酸不仅是反应电解质,还是胶 律所需卑凝胶剂。一定浓度的硫酸配比_楚浓度的硅凝 辱,即成为软固体状的硅胶电解质。碱性蓄电池的电解 液是22 %40 %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4) 电池槽及槽盖:蓄

7、电池外壳,它为整体结构,壳内由隔壁分成三格或六格互不相通的单格;其底部有突起的 肋条,用来搁置极板组;肋条间的空隙用来堆放从极板上 脱落下来的活性物质,以防止极板短路。槽的厚度及材料 直接影响到电池是否鼓胀变形。外壳材料一般是用橡胶或 工程塑料,如PVC或ABS槽盖。(三)基本反应原理当用连有电流计的导线连接两极时,可以观察到三个重要的现象:Zn棒逐渐溶解,铜棒上有气体溢 出,导线中有电流流过此反应的实质是:Zn Zn2+2e(氧化反应)2H+2e, HJ (还原反应)组成蓄电池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把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过程(氧化过程)和得 到电子的过程(还原过程)分割在两个区域进行; 二

8、是物质在进行转变的过程中,电子必须通过外线路。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包括放电过程和充电过程。放电过程Pb2+和电解液中解离出来的SO/- 发生反应,生成PbSCXp且PbSC4 的溶解度彳艮小,所以生成后从溶液 中析出,附着在电极上,反应式为:2H2SO4 4H+2 SO42-Pb - 2e_ Pb2+Pb2+ SO42- PbSO4负极板:一方面铅板有溶于电解液的倾向,因此有少量铅 进入溶液生成Pb2+(被氧化)而在极板带负电;另一方面, 由于Pb?+带正电荷,极板带负电荷,正、负电荷又要相 互吸引,这时Pb2+离子又有沉附于极板的倾向。这两者 达到动态平衡时,负极板相对于电解液具有负电位,

9、其 电极电位约为-O.lVo正极放电时有少量PbC2进入电解液与H2O Pb(OH)4 Pb(OH)4 Pb4+ +4OH-Pb4+ +2eEMwlQr一 rli _ s -Pb2+ SO42 PbSO4 Pb2+ H+ +OH- H2O所以放电过程总的反应正极活性物 电解液 负极活性物 正极生成物 电解液生成物负极生成物PbO2 + 2H2SO4 + Pb PbSO4 + 2H2O + PbSO4放电过程是化学能变成电能的过程,这时正极的活性物 质Pb。?变为PbSO4,负极的活性物质海绵铅变为PbSO4, 电解液中H2SO4分子不断减少,逐渐消耗生成氏0,氏0分 子相应增加,虽解液的相对密

10、度降低。(2)充电过程:即将电能变成化学能。充电时,负极板上的PbS(进人溶液,解离成Pb2+与SO42电解液申的电0解离成H+与OH)在负极上, 充电时贵极板上的Pb?+这时获得两个电子,被还原成Pb(以海绵状固态析 出),这时电解液中的H+移向负极, 在负极附近与SO42-结合成H2SO4 o负极反应为:PbSO4 Pb2+4- SO42-Pb2+ 2e Pb2H+ SO42- H2SO4W H正极板上的Pb2+在外电源作用下被氧化,失去两个电子 变为Pb4+,它又与OH结合生成Pb(OH)4,然后又分解为 PbO2和氏0,而SO42-离子移向正极与H+结合生成H2SO4PbSO4 Pb2

11、+ SO42-Pb2+ - 2e_ Pb4+Pb4+ +4OH- Pb(OH)4Pb(OH)4 PbO2 +2H2O 2H+SCV- H2SO4所以充电过程总的反应正极物质电解液 负极物质正极生成物 电解液生成物负极生成物PbSO4 + 2H2O + PbSO4 PbO2 + 2H2SO4 + Pb充电过程中,正.负极板上的有效物质逐渐恢复, 电解液H2SO4比重逐渐增加,所以从比重升高的数值 也可以判断它充电的程度。电解液中,正极不断产生 游离的H+和SO/,负极不断产生SO42-,在电场的作 用下,H+向负极移动,SO42-向正极移动,形成电流。到充电终期,PbSO4绝大部分反应为Pb。?

12、和海绵状 Pb,如继续充电,就要引起水的分解,正极放出。2, 负极放出II?2H2O 2H2t +O2f三、铅酸蓄电池制造的工艺流程 按化成方式的不同,将电池工艺流程分为生极板系列电 池和熟极板系列电池。其中熟极板系列需要进行槽式化 成,即将极板放在专门的化成槽中,多片正、负极板相 间连接,灌入电解液,与直流电源连接,进彳亍充放电化 成。生极板不需要专门的化成槽,而是将生极板装配成 极群组装入电池壳内,灌满电解液,通电进行化成。生极板的化成工艺流程,避免了生极板在槽化成中化成时 析出气体携带酸雾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也减少了化成后 的洗涤干燥等工序,相对于槽化成工艺有明显的优越性。 但对于高型蓄

13、电池(800A-h以上的电池),由于极板比较高 而厚,采用内化成工艺极板较难化透,容量往往不合格, 因此还是采用槽化成工艺。L抓板紐側瞇应孵個伽UZ)斛熾嘲紳釦唧4敲卿卜熾#张十肛册弭唄側板)四、铅酸蓄电池的分类、命名和一些常用术语(一)铅酸蓄电池的分类1. 按照电解液数量和电池槽结构分为传统开口铅酸蓄电 池和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前者为开口半密封式结构, 电解液是处于富液状态,使用过程中需要加水调节酸密度。 后者为全密封式结构,电解液为贫液状态,使用过程中不 需要进行加水或加酸维护,简称VRLA电池。2. 按照电池的用途分为循环使用电池和浮充使用电池。 浮充电池主要是后备电池。循环和启动使用

14、的电池有铁路 电池、汽车电池、太阳能蓄电池、等类型。3. 按照电池的使用环境分为移动型电池和固定型电池。 固定型电池主要用于后备电源,广泛用于邮电、电站和医 院等,主要是密封型VRLA电池和传统富液电池。移动型 电池主要有内燃机车用电池、铁路客车用电池、摩托车用 电池、电动汽车等。(二)蓄电池的命名方法、型号组成及其代表意义CH TI黒建空 电池功能池格数 或形状等S1代号汉字全称G固固定型F阀阀控式M密密封J胶胶体D动,动力型N内内燃机车用T铁:铁路客车用D电电力机车用3 GrFM-1-5001个固阀密1500单体定控封Ah6V型式O 004-h1 1 A J胶体M密封F 阀控式 G固定型

15、-诊2V六单1(三)蓄电池的常用术语1、蓄电池容量完全充电后放电到规定的终止电压时所能给出的电量。符号:C例:C=120A h2、放电率以某电流放电到规定的终止电压时所经历的时间 标识:20h、10h、5h、3h、lh、05hC2O=100Ah20h放电率放电电流为5A启动型,以20h率标定,表示C20固定型,以10h率标定,表示Ci。3、终止电压电池放电时电压下降到不宜再放电时(至少能再反 复充电使用)的最低工作电压。一般的终止电压为1.80V /单体。4放电深度(DOD)17%25%浅循环指蓄电池放出的容量占该30 %-50 %中等循环电池额定容量的比值。60%80%深循环5循环寿命蓄电池

16、经历一次充电和放电,称为一次循环(一个周期)。在_定放电条件下,电池使用至某_容量规定值之前, 电池所能承受的循环次数,称为循环寿命。韬歼次数(循环)故电深度对就电池循环使用寿命的影响6.电池内阻欧姆内阻:主要由电极材料、隔膜.电解液.接线柱。 等构成,也与电池尺寸、结构及装配有关。极化内阻:电池放电或充电过程中两电极进行化学反应时极化产生的内阻。内阻严重影响电池工作性能,因而愈小愈好。(四)VRLA电池分类AGM电池:主要采用AGM(玻璃纤维)隔板,电解液被吸附在隔板孔隙内。GEL电池:主要是采用PVCSiO2隔板,电解质为已 经凝胶的胶体电解质。A(;M电GEL电池性能比较GEL电他AGM

17、电池韩充性能由于电解质的址常余性執汝 右热失控那故掘生灣充轴悅敷热储撫失控縣时有掘生循环性能IE% DOD循环箱命600次以上100% DOD 环舟佈150忒左右自放电自故电率为2%/月,电池在常矗下町M 2年自舉电率为2%5旳月带故期超 过6个月需补克充电初期复合敷來较循但循坏数次后可 以达到95%以上ZWM合效率靑达99%电解液分层现象无鮒檢度分层现需电池可以竖直 加水平安装|有电解嘶理集离罚电施只歯水第二节a铅酸蓄电池的一般设计一. 板计在正负极活性物质、电解液.板栅体积或质量之间作出分配和平衡。比质量:板栅质量活性物质量+板栅质量最佳0.350.6小于1 .Og/cm2比体积:二、电池

18、容量设计1、厚度的选择2. 单片电极板容量经验公式涂膏式极板在1.3g/cm3电解液中经验公式C极板容量,A-h h极板高度,mmC = 4.87xlO4bhVb极宽度,mm6极度,mm根据所需功率与时间确定容量电池容量(A-h )=所需瓦时电池组电压三、电解液浓度和用量计算电解液密度太低,电池容量降低;电解液密度太高,则板栅更容易被腐蚀O硫酸密度为1.22g/cm3时,即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电 导率最高,酸的体豪通常大于隔板孔体积与干充电状态正.负极活 性物质的孔体积之和的80 % o能灌酸的空间有限,因此采用比富液电池密度高的酸. VRLA通常在设计时充电态酸密度为1.280 1.31

19、0g/cm AGM隔板中含有5 %的憎水剂,保证即使有自由酸存在, 隔板仍保持10 %孔不被淹没,作为氧气传输的通道。理论酸量w = 3.66X电池设计容量质量百分比浓度实际=理论x(1.12.0)第三节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_) 失1、原因:氧复合不能达到10%;妥全阀失效或频繁开启,向外排气导致失水;电池泄漏和外壳材料选择不当导致水的渗透;2、后果:电池会因水损失干涸而失效,严重影响寿命。(二) 负极硫酸化铅酸蓄电池在正常工作中,负极板上PbSC4颗粒小,充电时很容易恢复为绒状铅O在充电不足或经常进行深度放电,成了难以还原的大颗 粒硫酸铅,称为硫酸盐化。内阻大大增加,甚至电池失

20、效。(三) 早期容量损失主要表现为:电池在使用期间,过早的出现容量衰退,使 电池不能继续使用,并且在一般充电制度下容量难以恢复。3种模式:突然容量损失(PCIJ),慢慢容量损失(PCL-2)和 负极无法再充电(PCL3)。PCL1:表现为电池在最初的10-50次循环内,电池性能 快速下降从而引起容量突然下降。解决了板栅与活性物 质之间的结合力和导电性,就解决了PCL-1O主要解决途径:板栅与活性物质之间的结合力和导电性。PCL-2:认为正极的导电性限制了电池容量。这是由于在循环使用过程中正极PbC2的膨胀而引起活性 物质颗粒之间连接的破坏,从而影响导电性。放电越深越快,放电速率越大,活性物质膨胀和容量损 失的趋势就越大。PCL-3:负极再充电不足导致负极板底部硫酸盐化,从而 影响负极导电与单体电池也压。这是一种仅在VRLA电池才有的早期容量损失模式,一 般在200 250个循环时发生。预防PCL可采取措施:高温、高湿固化正极板,形成4PbOPbSC)4铅膏。在电池充电放电过程中采取高倍率充电。在正板栅合金中加入添加剂Sn、Sb或活性物质中加入 SnSO4和Sb2()3化合物。加入S11SO4和Sb2()3活性物质更易于生成凝胶区。Sn、Sb加入板栅铸造,可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