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王晓云摘 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它逐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得各个方面中去,尤其是对环境监测信息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至今环保工作离不开的新型时代科学技术。进入新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领域中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更加有序、科学,提升了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同时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有良好的互补性与适应性。下面文章我们详细的阐述了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深入的对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信息管理领域进行分析,促进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的水平更加科
2、学高效。【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环境监测 信息管理系统 应用分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但是,社会的发展受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制约,对环境监测的任务变得越发重要起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监测信息管理领域也在大力的结合计算机技术,不过因为环境监测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和环境监测技术与人员配置的限制,很难发挥出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价值,所以一定要建立完整、有序和科学的信息管理网络。1 环境监测内容的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工业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内容也发生了转变,由传统的对工业污染进行监测变成了对生
3、态环境整体的监测,环境监测的主体不仅包括环境的污染因子,还涵盖了对生态系统中生物、植物和环境的动态监测。在进行环境监测的工作时,不能局限于监测环境内部的结构和成分数值,也要对环境的分布、物理污染和化学污染进行监测,这样才能全面的掌握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的程度,最终获得精准科学的环境质量评估系数。进行环境监测的目的主要是要表现环境质量的现状和环境的动态发展,给环保工作进行科学的指导,一般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第一点是要准确的依照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质量状况实施科学的评估;第二点是要联系环境污染的分布现状,及时寻找到环境主要污染源,为环境的综合治理和管理提供支撑;第三点是要对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整理
4、,建立数据库,为以后的环境监测提供参考,做好环境质量的预测;第四点是人们要想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序合理的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设置完整科学的环境保护制度。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在没有加世界贸易组织前是环保单位的环境监测站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的,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环境监测的数据和技术开始逐步公开,出现了一些民营的环境监测实验室,促进了环境监测的发展,其中发展最具有代表的就是上海的威正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般的环境监测单位都有一个cma的资质标准,没有这个资质就无法进行环境监测的工作。伴随着环境监测的发展,国家开始支持这些民营监测单位的发展,对环境监测本文来自于www.
5、zz-n的企业、结构进行综合的管理,引导环境监测更好的发展。2 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過程中的应用2.1 办公技术智能化的应用现在的信息管理系统一般采用的都是发展比较新建的群件网络,oa系统运行平台,还有配置了先进的电子邮件系统、信息管理数据库和信息数据加密机制等技术,依据工作的需要,提升信息管理办公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升工作的效率,减少成本的投入,促进信息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伴随着办公技术智能化的发展,有利于建设全面的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增强环境监测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统一的对环境监测进行管理,有效的发挥出环境监测数据的共享性和整体性,大大促进了环境监测管理的效率提升,优化配
6、置的环境监测的人力和物力资源。2.2 3s技术的应用2.2.1 网络技术现在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很快,互联网通信技术渗透到了人们生活得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依据3s技术建设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一定要对网络技术和gis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究,尤其是目前java技术的应用普及成为互联网技术3s系统提供了技术支工具支撑。2.2.2 空间模型管理和模拟技术伴随着空间模型管理和模拟技术的出现,环境监测的工作开始向着全面整体发展,由原本的监测点转变和构建监测网,促进了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对于环境污染的预测能力,及时有效采取的应对污染的措施,完善环境突发预防机制和环境监测评估机制。2.2.3 遥感技术遥
7、感图像和数据作为现在信息系统的基础,能够有效地展现地理地貌特征和区域空间状况,对地理信息进行精准的定位,真实的还原出来虚拟的地貌影像。因此遥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技术,综合了全球定位网络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环境监测的动态系统数据监测。在进行环境的动态监测过程中,必须要对大气层的辐射和化学气体的分布进行全面的了解,特别是co、co2等,目前数值标识在环境动态监测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监测的数据平均值要达到目前的数据数值。利用上面的几个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信息管理中能够对监测信息数据进行共享,对监测的表格、文字、声画等资料进行综合,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网络系统的价值。2.
8、2.4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原来的监测工作从地面相对的平面向立体发展,使得监测的方位变得更立体更全面,监测的数据更据连续性,更能为污染趋势提供可靠的依据。2.3 转变环境监测的工作方式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信息管理中,冲击了传统的空间和时间的理念,有效的促进环境监测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环境监测的单位、机构一定要整合现有的资源,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大对计算机技术研究和投入,保障环境监测更加规范、科学。3 结束语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领域中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更加有序、科学,提升了环境监测信息管本文来自于www.zz-new理的效率和水平,同时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与环境监测有良好的互补性与适应性。由于环境监测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和环境监测技术与人员配置的限制,很难发挥出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价值,所以一定要建立完整、有序和科学的信息管理网络。参考文献1郭宏伟.论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0):30-31.2叶小磊.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修建赞助合同范本
- 劳务时间合同范本
- 内外架合同范例
- 化肥合作合同范例
- 专项经理聘用合同范本
- 农业购货合同范本
- 化工产品购销服务合同范本
- 医院购销合同范本
- 出口布料销售合同范例
- 养殖水车出租合同范例
- DB34∕T 3247-2018 井采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 2024至2030年中国小模数齿轮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
- DB32T-公路桥梁水下结构检测评定标准
-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范文(5篇)
- 2023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课件【全套】
- 《茉莉花》(课件)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
- 肌肉注射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
- 景观模型设计与制作:第7章 建筑模型制作基本技法
- 关爱妇女防治两癌讲座课件
- DL∕T 584-2017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 (正式版)FZ∕T 80018-2024 服装 防静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