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4.案例引领行为研究渗透理念共同成长_第1页
1174.案例引领行为研究渗透理念共同成长_第2页
1174.案例引领行为研究渗透理念共同成长_第3页
1174.案例引领行为研究渗透理念共同成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案例引导 行为研究 渗透理念 共同成长一次“案例研讨式”物理教研活动分析一、案例背景教研室的教研员通过教研活动这一载体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是他们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教研员开展的教研活动,对于指导教师课堂教学、探求教学规律、感悟课程理念、提高教学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新课程时,教师培训是我们教研工作的重心。在运用专家领引、校际交流、同伴互助等形式将教师培训与课程改革实验同步推进时,作为区县教研员,我们更注重“微观”以课堂教学案例为载体,即以案例为引导研究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行为,在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感悟新课程理念,推进教师共同成长。在教研活动中研究教学行为是指对教师在课堂

2、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研究,并从中获取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探索性的活动,其意义在于突出教师鲜明的主体地位,共享多元化的思想库,防止思维定势和思路狭隘,有助于教师反思和自我完善,有助于教师共同成长。2007年11月13日,我县物理学科在明觉中学举行了一次“案例研讨式”物理教研活动,全县15所初中有约30位物理教师参加了该次活动。我作为物理教研员全面的安排了这次活动,让张燕老师开了一节公开课作为案例供教师们研讨;通过这个案例,希望能在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中让教师感悟到一些新理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案例回放与解读本次活动的整个过程:确定开课教师与课题开课教师个人备课学校教研组集体讨论教案教师个

3、人修改教案教研员及中心组部分成员指导教案开课教师个人再次修订教案试听教研员及中心组成员提出改进建议开课教师又一次修改教案教研员及中心组成员制定出听课“听课思考题” 听课前发放“听课思考题”听课教师谈备课及上课后的感想或反思与会教师研讨总结、提炼。现对整个活动主要环节进行简要概述及解读。1个人及教研组集体备课(1)概述:根据教研室物理组教研计划及活动主题(主题:“案例研讨式”教研活动),确定于06年11月13日在明觉中学举行物理教研活动,张燕老师开一节公开课作为案例供教师们研讨。正式的教研活动前10天,我们根据该校的初三物理学科的进度及实际情况,确定了开课的课题力及其相互作用,布置教师根据我们的

4、要求先进行个人备课。在个人备课教案的初稿出来后再进行本校的物理教研组讨论,然后教师再修改。(2)解读:开课教师先进行个人备课,可以使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考、研究、内化,提升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提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一个人单干式备课容易产生思路狭隘,有时会对疑难问题百思而不得其解,而由于教研组中各个教师的工作背景、知识和经验等都存在差异,利用教研组的集中研讨,可以开阔思维、集思广益,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教研组内教师合作文化的构建。2教研员等检查、指导备课(1)概述:活动前大约5天,我作为教研员带几名中心组成员与开课教师及该校物理组成员一起对教案进行再讨论,然后开课教师对教案再次修改

5、。比如,讨论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举例)(2)解读:相对而言,教研员及物理中心组成员的专业素养较高,与开课教师及该校物理组成员一起对教案进行再讨论时,可以很好地对他们在教案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批判性分析,分辨出其中的较为合理的成份,引导他们发现并提出新的见解。通过这种讨论,不仅解决了他们心中的困惑,而且促进了他们专业素养的提高。3活动前试听及教案再修改(1)概述:活动前大约3天,开课教师在前期备课结束后,教研员、中心组部分成员及学校教研组其他教师对所开课题进行试听。(2)解读:前期备课效果如何,需要通过试听来检验。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有利于对比、感受,从中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为进一步修改教案找

6、到可行的依据。4发放“听课思考题”及观摩课堂(1)概述:正式活动听课前,我们印制并发放“听课思考题”,让教师在听课时记录、思考、研究。“听课思考题”主要内容如下:本课的重点开课教师是否讲清楚了?如再讲授这一课,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本课的难点突破是否有效?你认为还需怎样改进?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本课中哪几个环节体现的较好?你认为还需怎样改进?当提问能力较弱的学生,学生不能按教学设计回答出问题时,开课教师如何更改教学计划的?授课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问题时开课教师是怎样处理的?行为是否有效、到位?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点出现障碍时,开课教师是怎样处理这一问题的?哪些教学环节

7、时间没有被有效利用?应该怎样改进?教案中学情分析部分中的“学生有什么”、“学生缺什么”分析的是否恰当?在课堂中体现的如何?学生在哪一段课堂气氛沉闷而不舒适?教师如何打破这一局面?还应怎样改进?请对本课进行综合评价。(2)解读:印制并发放“听课思考题”,可以让教师有明确的思考方向,并且还可以促使教师思考,减少教师“人到心不在”的弊病,增强我们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5教师谈备课及上课后的感想或反思(1)概述:上课结束后,我们开展集中研讨。首先我们请开课教师谈备课中的一些思考、困惑,谈上课后产生的新的思考、困惑等。(2)解读:与会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有丰富的教学实践体验,有教学成功的经验,也有教学失

8、败的教训,让开课教师抛出这些思考、困惑供与会教师结合听课情况及自身的经验再来思考我们布置的“作业”,对开课教师的教学行为展开研究,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研讨的效果。6根据“听课思考题”研讨(1)概述:教师谈备课及上课后的感想或反思后,其他与会教师对教案及课堂情况展开讨论,可以随机畅所欲言,也可以点教师发言。(2)解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讨论中,对开课教师的教学行为展开研究实际上就是一种教学反思,是一个集体参与的反思,它是教师教学研究、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很实在、很重要的一种方式。 它可以促进的思考向纵深发展。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还没思考出

9、具体的结果就产生了搁置现象,而这种对教学行为的研究,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的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地回忆,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地、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教师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它可以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由于要对教学案例展开讨论,在这种压力、需要的驱动下,教师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这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把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它还可以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这种讨论,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问题和思考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与思考进行对比,增加了问题与思考的深度。7总结

10、、提炼(1)概述:这个环节是由教研员或中心组成员完成。教研员或中心组成员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所开课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提炼,作一个总结性发言。(2)解读: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性发言,可以更好帮助听课教师学习、理解本次活动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并与老师们平时遇到的困惑进行有机的联系,这对对提高我们的教研活动质量、对促进教师不断积淀、构建自己的教学体系,都是很有作用的。三、案例反思1案例特点(1)以“案例”为抓手,增强了对新理念的感知以“案例”为抓手,让教研活动不再是“空”对“空”的纯理论的宣讲或纯案例的观摩,而是充分站在参与者的视角,为他们的行为研究提供一“针”一“线”的可“触

11、摸”的示范。我们不否认理论阐述的重要性,但是作为新课程理念落实的重要一环,一线教师更希望那些能够密切联系教学实际的实用性“微观”层面的具体“解剖”。实际上,再好的理念最终也都是而且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一招一式的教学情境之中。从目前参训教师的反映情况来看,相当多的教师都渴望培训的课程与教学方式能够密切他们的教学实际,以帮助他们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而微的“针线”问题,而不是那些纯粹的中看不中用的理论分析与宏观剖解。特别是培训过程中普遍的研究气氛营造与方法的指导“缺席”,更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重视对基层一线案例的取证,加强培训者(授课教师)与受训者、受训者与受训者之间的对话、互动、交流与

12、合作,让培训过程贲张着较为浓郁的“研究”氛围,让受训者初步感受培训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比较好地弥漫着对教与学的“行为”改造的气氛,那么行为研究所铺展的对教师职业幸福与专业成长的美好前景,不就在新课程背景的策应下,有了一个良好的初步“萌动”?(2)以“过程”促深入,提高了开课教师的水平(3)以“方案”为框架,提高了备课的质量(4)以“作业”逼思考,提高了活动的效果(5)以“互助”享收获,扩大了活动的成果2存在不足与重建“案例研讨式”物理教研活动,整个过程注重了细微之处。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各个过程都追求了实效,但通过反思,我觉得还是有不足之处需要去改进的。(1)不足:在对所上的课进行研讨时有

13、20人之多,教师参与发言的面不广,较多的老师心中的感想、困惑没有机会说出来供大家研讨。重建:可以尝试先按56人分组研讨,然后再集中。这样,利用分组,可以让更多的人有展示与说出心中困惑的机会;利用集中,可以交流有价值的问题、解答共同的疑惑,共同倾听教研员或中心组成员的总结性点评。(2)不足:教学研究活动不是我们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全部,而是一个学习、交流、解决困惑的机会。我们希望活动后,参与者要根据他人诊断和自己反思,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去探索和验证,但是,很多教师活动后没有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去探索和验证,仍然按自己的老方法进行教学。重建:我们知道,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去验证在研讨中达成的共识与寻找到的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探索到解决自己疑难困惑的途径。为了能做到这一点,今后可以尝试让老师交“作业”过一段时间后提交自己解决上面部分“听课思考”的具体事例,比如,对“学生在哪一段课堂气氛沉闷而不舒适?教师如何打破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