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性研究_第1页
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性研究_第2页
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性研究_第3页
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性研究_第4页
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性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家法官学院高起本毕业论文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性研究摘要近些年,我国机动车辆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交通事故数量的上升。由此,肇事人的逃逸行为也频频发生。虽然,现行刑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已经对交通肇事罪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不过,现行刑法和司法解释在交通肇事罪的规定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给司法实践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实践中,准确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并给予行为人相应的处罚,对于规制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极为重要。文章旨在对相关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进行准确的司法认定。关键词:逃逸;基本要件;行为性质;认定 目录绪论1一、交通肇事罪的概述1(一)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要件1(二)交通肇事罪的客体要件1二、交

2、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相关分析2(一)交通肇事之逃逸行为的分析21.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含义22.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行为构成23.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性质3三、交通肇事之逃逸行为的认定3(一)交通肇事后离开事故现场3(二)交通肇事后部分履行救助义务4(三)交通肇事后未离开现场但消极救助4(四)交通肇事后离开现场后又返回或者自首5结 论5参 考 文 献77绪论交通肇事中,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凸显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因此,对于这种在交通肇事后,置被害人生命财产安全不顾,一味逃避法律责任和救助责任的行为,刑法必须给予加重处罚,以此来规制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一方面,让行为人为自己的逃逸行为负起应有的责任,一方

3、面,警示社会上的其他人,让他们在交通肇事后,不敢随意逃逸。刑法和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交通肇事、交通肇事逃逸以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此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定罪量刑标准。但是,解释中的有关规定仍然存在问题,且现实案件中,行为人的心理状态以及客观的外在条件都是纷繁复杂的。所以,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行为人的责任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详细分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弄清它的基本构成要件和法律性质,以此作为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相关问题的基础,并希望未交通肇事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建议。一、交通肇事罪的概述刑法第133条对交通肇事进行了

4、明确的规定。根据刑法法条的规定我们可以将交通肇事罪界定为,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现行刑法对交通肇事罪划分了三个等次,一是基本的交通肇事行为;二是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三是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这三个等次,按照行为人行为表面出的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以及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对行为人科处的法定刑也随之升格。(一)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要件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祥言之,凡年满16周岁具备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的行为满足交通肇事罪的成立要件的都可以定罪量刑。具体来讲,本罪的主体大体包括两类人员:一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二是,其他

5、非交通运输人员。如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人员或者交通工具的实际使用控制人员不正确的履行职务或者失职的行为,导致了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可以成立交通肇事罪。不过,实践中本罪的主体大多为交通运输人员。(二)交通肇事罪的客体要件交通肇事罪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从现行刑法关于交通肇事罪的具体规定上来看,交通肇事罪的客体应该是公路和水路交通运输安全,即行为人的肇事行为扰乱了公路和水路交通运输安全,造成了不特定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由于铁路和航空运输安全刑法已经用其他罪名对其进行了保护,所以就不能包括在交通肇事罪的保护客体范围内了。由于交通运输直接关系到普通大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一旦事故发生,可能给不特定

6、对象造成重大的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危害公共社会的安定秩序。因此,刑法将交通肇事罪设置在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一章。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相关分析(一)交通肇事之逃逸行为的分析1.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含义目前,学界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含义的界定并没有达成一致。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立场阐述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含义,主要有逃避追究说、不履行义务说、私自逃离说以及折中说。其中,逃避追究说认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已经造成了重大的交通事故,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不履行义务说认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已经造成了重大的交通事故,不仅不履行相关的义务,反而逃离事故现

7、场的行为。私自逃离说认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已经造成了重大的交通事故,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不仅没有报警、保护现场和等候有关部门的处理,反而私自逃离现场的行为。折中说认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已经造成了重大的交通事故,有能力履行救助义务却不履行,或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不保护现场、不报警以及逃避事故认定责任的行为。解释中采取的是逃避追究说。2.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中,行为人逃逸行为成立的前提要件是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已经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也就是说,只有行为人的先行为已然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后,行为人后续的逃逸行为才

8、能成立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进而可以加重对行为人的处罚,适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量刑档次。根据解释的第三条的具体规定,我们可以这样来界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即由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的交通事故已经符合了解释规定的相关情形时,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其中,解释的第二条是对交通肇事基本构成的规定。由此可见,并不是只要有逃逸行为就能成立交通肇事逃逸的加重构成,还需要对行为人的先行行为进行判定。3.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性质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法律性质的界定,学界的观点并不一致,主要有作为和不作为的争论。行为具有两种基本形式,即作为和不作为。刑法学意义上的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

9、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刑法学意义上的不作为,是指行为人在有能力履行义务的情况下却不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笔者认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属于不作为。首先,行为人有作为的义务,即行为人在自己自己的造成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后,就产生了救助义务和报告义务,这是行为人在法律上和在道义上都必须履行的义务。其次,行为人有履行一定义务的能力,即行为人在造成交通事故后,有能力履行义务。如果行为人确实没有能力履行由自己的先行行为引起的救助义务和报告义务的话,就不能将行为人的逃逸行为视为交通肇事逃逸。最后,行为人没有履行义务,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已经给他人的人身或者财产造成了伤害,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和法律义务逃跑的。从这三点我们

10、可以看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具有不作为的性质。笔者认为,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性质界定为作为的观点,存在极大的谬误。这种观点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本身出发,认为交通肇事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是一种积极的身体活动,即行为人在逃跑时身体处于运动的状态,进而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性质界定为作为。很显然,认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作为的这种观点是机械片面的,没有将交通肇事后行为人的作为义务以及行为人不履行作为义务的情形囊括进去。因此,认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作为的观点并不可取。三、交通肇事之逃逸行为的认定现行刑法和解释虽然对交通肇事罪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和解释,但是由于逃逸行为和逃逸致人死亡概念的模糊,导致司法实践

11、中在具体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时存在困难。所以,我们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支撑下,结合具体的案件情况来对交通肇事行为进行准确的认定。笔者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几种典型情形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一)交通肇事后离开事故现场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离开现场的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应该根据当时存在的主客观情形具体予以确定。首先,无过错的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如行为人甲横穿马路,导致正常行驶的乙在紧急刹车后仍然将甲撞至重伤。这一案例中,虽然乙将甲撞成了重伤,但造成事故的过错并不在于乙,乙的行为并没有构成交通肇事罪,所以乙离开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其次,无认识的

12、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的行为也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即如果行为人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肇事行为或者根本不存在认识的可能性时,依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就不能要求行为人承担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刑事责任。如行为人甲超速行驶后将骑自行车的乙撞到,但由于当时天色太暗,公路旁的路灯以及行为人甲的反光镜已经坏掉了,行为人甲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将乙撞伤,而开车离开事故现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中的行为人的主观心态是故意,而该案中,行为人甲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交通肇事罪,所以甲不存在逃逸的故意,甲的行为只能构成交通肇事罪,而绝不能升格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二)交通肇事后部分履行救助义务交通肇事后,行为人在履行部分义

13、务后离开的情形,如给予被害人一定赔偿或者将被害人送到医院救治后离开等情形。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予以具体的分析。对于肇事后给予被害人一定赔偿后离开的情形,如行为人甲由于违规驾驶,将被害人乙撞到,导致乙重伤晕迷,由于乙身上没有明显的伤痕和血迹,甲便认为乙伤得不重,留下5000元现金后,就离开了现场。笔者认为应该将甲的行为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的相关规定,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没有给被害人造成人身伤亡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处理;如果造成人身伤亡的,行为人应该立即抢救被害人。此案中,甲的行为已经造成了乙重伤晕迷,甲由于过于自信,认为乙的伤并不重而离开现场,最终导致乙死亡。此时

14、,甲主观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它对结果的不发生存在侥幸心理,而正是甲的行为直接导致了乙的死亡。因此,甲的行为构成了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对于交通肇事后,行为人甲将被害人乙送到医院救治后,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后离开的情形。笔者认为,应以联系方式的真实性作为判断行为人交通肇事逃逸成立与否的标准。如果联系方式是真实的,就说明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逃避责任的故意,则甲离开医院的行为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如果联系方式是假的,就说明甲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就可以将甲离开医院的行为界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三)交通肇事后未离开现场但消极救助交通肇事后,行为人既没有离开事故现场,也没有积极履行自己的救助义务。这里有一

15、个真实案例,行为人黄某交通肇事致被害人李某等人重伤,事故发生后甲留在了现场,但甲既没有救助被害人李某等人,也没有报警,使得两名被害人在公安机关赶到之前死亡。笔者认为,此案中甲虽然没有离开事故现场,但他的消极救助行为仍然构成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因为,甲虽然留在了事故现场,但他既没有积极履行救助义务,也没有报警,自动投案。所以,甲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笔者认为,刑法之所以规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加重处罚,在于威慑行为人,使其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能够立即开展救助行动和报警,挽救被害人的生命或者财产。上述案件中,甲虽然留在了事故现场,但其消极救助行为导致的危害结果与离开事故现场导致的危害结果并

16、没有什么不同。所以,甲行为的根本性质仍然是逃避法律追究和义务履行。(四)交通肇事后离开现场后又返回或者自首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有救助义务和报告义务,即行为人在造成交通事故后,应该立即报案和抢救被害人。如果行为人交通肇事后离开事故现场而后又返回时,笔者认为仍然可以认定行为人的离开现场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如行为人甲违规驾驶将被害人乙撞成重伤后,立即离开事故现场,在离开过程中行为人甲由于良心发现又返回事故现场,或者到相关部门自首的情形,仍然可以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之所以这样界定,原因有二:一是甲从事故现场离开就表明其逃逸行为已经实施完毕,即便其又回到事故现场或

17、者自首,均不能改变其行为的性质;二是,只有当甲既履行救助义务和又履行了报告义务,甲离开现场才不构成逃逸。此外,根据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如果行为人甲在交通肇事后离开现场前往相关部门投案,只要甲在投案过程中如实的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就可以认定甲的自首成立。结 论本文详细论述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含义、概念以及法律性质,在此基础上对司法实践中具体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通过深入的阐述,笔者认为,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或者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均应该以是否具备前提要件、主观要件以及客观要件三个方面为判断基准。在论述时,笔

18、者发现现行刑法和解释在规定交通肇事罪时存在一定的漏洞,但笔者知识储备有限,且缺乏实践经验,对于应该如何完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立法思考还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故而笔者在本文中就没有论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立法完善,而是将重点放置在如何界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上面,旨在为司法实践提供有效的建议。另外,笔者在论述过程中发现,法律的规制力度并不是导致我国交通事故频发的惟一原因。事实上,道路交通管理不善、群众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的缺乏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为了保障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我国在完善交通肇事法律规制的同时,应该加强对道路交通运输管理的力度,让交通运输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还要积极宣传道路安全知识和相关的法律知识,以提高群众的道路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以三管齐下的方式,来降低我国交通事故的数量。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日子,我国交通事故的数量能够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大众的努力下逐渐下降,使得我国交通运输安全指数得到提升。参 考 文 献1马克昌.比较刑法学原理一外国刑法总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