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道德逻辑预设的高中德育论文 一、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持道德的个人发展功能、个人社会化功能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平衡,这需要个人和社会双方的共同努力。 社会归根到底是人与人间关系的存在,社会的良胜发展也离不开个人。作为高中生,其心智和生理机能都已经基本发育,已经开始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个体。他们接触了大量的社会信息,并以自己不太成熟的世界观去构建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使高中德育教育良胜运行,学生和谐发展,就要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双方的交流碰撞甚至冲突进而走向整合,要使社会和学生个体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社会要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以保证社会的稳定,这就要求社会确保最起码的公正和人与人间的平等,提供每
2、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机会,尊重每一个人的创造精神和反叛意识。同时,个人也应明白个人在社会中存在,必然或多或少地受社会的约束,每个人都相应的把一部分权力交给了社会,以使社会良胜发展。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并不是被动的,高中生有道德地去履行社会朽为准则要求的同时,也会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去反思社会,而这样的反思往往并不是全面的,在其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和逐步走向稳定的情况下,学生经常面临着对社会解读的困惑,他们关心政治经济形势、爱评论复杂社会现象和思想,但仍有片面、偏激的特点,以至于每一个社会上的道德事件都能深刻地影响其对道德的理解和实施。高中生的德育教师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面对道德困惑和冲突,他不可能从理论
3、上去深人分析,只能通过自己的个体行为表现出来,社会L有道德上的冷漠,就必然有学生表现为对道德的批判和重构。“从总体上说,一个人的人生存在问题上所能达到的可能幸福的最高限度是由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在客观整体上规定的。”闭“但个人仍然有可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自己存在的意义,即使是抗争不合理的环境这一行为本身,也能使人获得配作为人存在的最基本根据。在高中德育的实施中必须关注社会,不是把学生和社会隔离开来,主观上营造一个“纯净”的环境,让其接受道德说教式的德育教育。这本身就不符合德育实施的规律和学生发展的规律。让德育回归生活,不能仅仅理解为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应该包括社会生活,利用每一个社
4、会道德事件,加以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引导学生把自我学习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其内在动力和坚持力。 二、提高道德的创造水平,发展个体道德创造潜能。 道德是价值探索与价值创造的源泉。道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它对整个历史的影响也是深刻而持久的,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道德的必要,而人的精神属性却使人的道德成为可能,人的精神属性包括自我意识、目的性、创造性,理想意志以及精神需求。高中道德教育应该结合高中生的具体实际发展个体的道德创造力,使个体道德判断不再局限于行为结果的好坏,不在固守社会希望常模,而提升到社会原则水平,个体真正是从道德本意出发,不是从政治人、宗教人、经济人出发,从而突破
5、道德逻辑的二元对立,个体既能追求自我的世俗幸福,实现自我独特个性,又能创造性地保持个体和社会、个体与他人的和谐,怀有人类的共同理想。传统的教育总试图找到一个确定的永恒的道德,这是不可能的。人类更应该做的是尊重每个人的道德创造力,在创造性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寻求个人与社会的整合、个人内在的整合。“从本质上讲,德育应是一种人的主体性活动,是一种发展人、提升人为宗旨的活动,德育不仅应根据现行社会需要来设计教育活动,还应该根据人的发展需求、未来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德育不仅要求学生从前人那里继承传统美德,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强调开拓未来,真正实现发展人、提升人、创造人”。口 三、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道德教育目
6、的要生活化。 生活对于个人来说永远是完整的独特的情境性的,个人的道德与个人的生活是融为一体的,道德应有自己的内在规定性,但社会为了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教学生活的需要为道德强加了外在的逻辑。于是,知识取代了美德,善取代了美德,幸福取代了美德,仁取代了美德。于是道德教育离生活愈来愈远了,道德教育追求的是又空又大、超凡脱俗的圣人,结果不可避免的是道德教育的无力培养出那种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快乐至上的庸人,更为可悲的是很可能培养出口是心非的伪善者。我们要端正道德教育的目的,明确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能在生活中追求自我幸福又存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道德教育目的生活化意味着道德教育内容和道德教育方法的相
7、应变革。道德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在高中德育特殊的时空范围下、特殊的境遇下以及相对于高中生这一特殊对象,道德要求是不同的。特别是在现在特殊的时空、特殊的境遇下还存在各种道德要求的复杂冲突,社会道德危机层出不穷。因此,过分强调道德的永恒性、道德的确定性、道德的等级性是不可行的,妄图通过道德的逻辑抽象演绎普遍适用的道德法则是荒谬的。高中道德教育重心应该从过去的“他律”转变为“自律”,从注重目标的论证、意义的解释和理念的分析转变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克服各种冲突和挫折,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调整各种关系和矛盾,德育实施应该从过去那种以演绎和逻辑推导为特征的规范性教育转变为案例式的讨论或教育模式,发挥学校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组织有效的德育课程,依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时政内容、社会资源创新多种形式来组织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把学校的德育教育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德育在生活中实现,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面对和处理好各类的道德冲突和危机。 四、结语 道德困境问题不可能像康德那样幻想通过善良意志,也不可能像费希特那样幻想通过纯粹自我的实现得到解决,道德困境只能在社会中、在生活中、在个体的创造中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收银员个人工作总结怎么写(11篇)
- 银行员工辞职报告集合(35篇)
- “环保”的演讲稿(16篇)
- 小学美术15 剪雪花教案及反思
- 感恩励志诚信筑梦演讲稿(14篇)
- 日常工作计划(16篇)
-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5 多普勒效应教案
- 大型综合超市肉类商品购销协议(3篇)
- 骨干教师帮扶青年教师计划(5篇)
- 市区二手房购房定金合同(11篇)
- Python自然语言处理-课件-第05章-词向量与关键词提取
-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有趣的拉线偶人 全国通用
- 医疗废物管理PPT演示课件
- 海康监控阵列不可用数据不保留处理
- 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 卒中管理及中心建设
-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开招聘村(居)社区工作者模拟备考预测(共1000题含答案解析)综合试卷
- 【员工关系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800字】
- 外派劳务人员基本情况表(劳工表)
- 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复习课件
- 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及参考答案(1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