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题_第1页
山东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题_第2页
山东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题_第3页
山东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题_第4页
山东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山东省高中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三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30分;第卷为综合题,70分;共100分。时间为120分钟。2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第卷(选择题 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旌旗 荆棘 菁华 泾渭分明 精疲力竭B滞留 炽烈 对峙 栉风沐雨 炙手可热C韵律 熟谙 暗示 万马齐喑 黯然神伤D纰漏 庇护 秕谷 比翼齐飞 惩前毖后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为了弄清这起偷渡人员被蛇头推入大海造成六死二伤的惨案的真相

2、,福建警方决定成立专案组,立案 。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便利,但一些 于网络的“情绪性言论”,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应引起高度重视。艾滋病成为人类的公害,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防止艾滋病的行动,远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A侦查 漫延 于是 B侦察 蔓延 于是C侦查 蔓延 因而 D侦察 漫延 因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洪战辉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崇高的人生追求,对那些逆境厄运加身,总是觉得低人一等,自嗟自伤、怨声载道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B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

3、、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C以分发给每人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对民工集中追索欠款,德龙建筑公司的这种做法也只能是扬汤止沸,对问题的解决是毫无帮助的。D著名导演李安凭借断臂山获得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编剧三项大奖。一个华人导演能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上获此殊荣,真是匪夷所思。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和发展临港产业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市经济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B飞行器“山猫”可以像普通飞机那样从跑道上起飞,速度最高可达两倍音速,高度最高可达20万英尺(约合60公里)以上。C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

4、,防止余震再次发生。D炒得过热走势也过急的“两会行情”,骨子里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政策牛市,而是“讲故事”讲出来的“山寨牛市”。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中国古典诗学里的钟声中国古人写“钟声”的诗句很多,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杜甫的“晨钟云外湿”、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等。在这些诗句中,“钟声”以其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构成中国古典诗学一个饶有兴味的审美意象。钟声从一开始就与人类的文化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在欧洲,钟声所传达的缥缈、崇高、严静的宗教意味,是自始至终贯穿下来的。在中国,情况则有不同。在有关记载中,钟声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中的钟声,这种宗

5、教音乐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恐惧、松弛和宗教性迷醉。另一类是与古代庆典活动相关的钟声,多用来表达一种阔大、热烈的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钟鼓乐之”。后来这类钟声又演变成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信号,如王勃滕王阁序的“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随着这层意义的出现,钟声也就逐渐具有了审美属性。但这些都还不全是古典诗学中那种发人深省、令人超升、使人有所领悟的“钟声”意象。它的生成还有一个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层的原因,这就是:钟声昭示着时间。无论中西,钟声都与时间有特殊的关系,或者说,钟声常给时间一种特殊的内涵。钟声的这层时间含义实质上包含了两种意义:一是表示日常生活时间,如早钟、晚钟;二是表示带宗教色彩的时间,如

6、丧钟,我们可称之为“精神时间”。钟声的这两种意义,在中国古代也有昭示,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成分。在中国文化里,钟声常与桑榆等特定意象连用,表达对时光消逝的感觉和对生命的领悟。尤其在佛教东渡,带给中国传统思想以“空”的观念后,寺院的钟声被赋予了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从而逐渐变成人们反省、忏悔、探视内心和领悟生存的象征。钟声作为一种信号,它展示出生命在时光中消耗、磨损的程度,从心灵深处提醒人们:夕阳西下或早晨到来,旧的结束或新的开始,以及“我们向何处去”或“何处是归程”等。在西方,对“钟声”意象最为关注和凝神思考的当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他认为,对诗来说,重要的是“说出”“精神能量”。这蕴含的

7、精神能量,被他比喻为“沉寂的钟声”。中国人真正悟出这“沉寂的钟声”的悠长意味的,则应首推唐代诗佛王维。诗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谷口疏钟动,渔樵唯觉稀”。这些可以说是古典诗学中“钟声”意象的最佳表现。它充满了一种真正经心灵领悟、体验到的空寂。它具有那种令人大悟的“精神能量”,与海德格尔“沉寂的钟声”不同的是,它不是召唤人们皈依上帝,而是皈依佛家宣扬的空寂的世界本原。在古典诗学中还有一种召唤,它不是召唤人们走向“空寂”,而是召唤人们回归自然。钟声借助它积淀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宗教情感,往往能一举将人从现实世界引入虚幻王国。这对那些在现实世界中遭受挫折、困顿的人们来说,尤其如此,如常建的“万籁

8、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钟声”已失去原始宗教内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内容,而成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5下列有关“钟声”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诗学里的“钟声”是一种发人深省、令人超升、使人有所领悟的审美意象。B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钟声” 都是人类反省、忏悔、探视内心和领悟生存的象征。C“钟声”具有审美属性,中国“钟声”的审美属性是伴随宗教属性同时产生和发展的。D现在看来,“钟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已失去宗教内容和佛教内容,仅存审美属性。6下列对中西方文化中“钟声”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方,“钟声”自始至终只是传递宗教情感;而在中国,“钟声”除传递宗教情

9、感外,还常用来表达庆典的气氛等。B无论中西方,“钟声”都与时间有特殊的关系,都包含了日常生活时间和精神时间两种意义,只不过中国“钟声”里有独特的文化积淀成分。C诗歌所蕴含的精神能量被海德格尔比喻为“沉寂的钟声”,在真正悟出“沉寂的钟声”的意味这方面,西方早于中国。D从精神层面看,海德格尔的“钟声”是召唤人们皈依上帝,而王维的“钟声”则召唤人们皈依空寂的世界本原。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钟声”作为中国古典诗学中的审美意象,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它明白地告诉人们时间,而又常常给时间一种特殊的内涵。B“钟声”与宗教息息相关,被赋予了一切皆空的思想,从心灵深处提醒人们“我们向何处去”,“何

10、处是归程”。C“夜半钟声到客船”“钟鼓乐之”“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等诗歌中的“钟声”都与“精神时间”有关。D“钟声”借助缥缈严静的音律,将现实生活中遭受挫折、困顿的人们引入宗教的虚幻王国,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诛季君之乱,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昭王七年,魏冉相秦。昭王十四年,魏冉举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虏魏将公孙喜。明年,又取楚之宛

11、、叶。魏冉谢病免相,以寿烛为相。其明年,烛免,复相冉,乃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昭王三十四年,穰侯与白起复攻赵、韩、魏,破芒卯于华阳下,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且与赵观津,益赵以兵,伐齐。齐襄王惧,使苏代为齐阴遗穰侯书,曰:“臣闻往来者言曰秦将益赵甲四万以伐齐。夫三晋之相与,秦之深仇也。今破齐以肥赵,不利于秦。臣故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矣。”于是穰侯不行,引兵而归。昭王三十六年,穰侯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于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昭王于是用范睢。范睢言宣太后专制,穰侯

12、擅权于诸侯。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秦复收陶为郡。太史公曰:穰侯,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节选自史记穰侯列传)注:向寿:时为秦将,亲韩。芒卯:魏将。三晋:指赵、韩、魏三国。奸说:请求进说;奸,通“干”,求。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昭王七年,魏冉相秦 相:丞相B魏冉谢病免相 谢:托辞C夫三晋之相与 与:交往D以广其陶邑 广:扩大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A.于其身也,则耻

13、师焉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矣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乃越三晋以攻齐也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冉在秦武王死后拥立昭王即位,并把昭王兄弟中有图谋不轨的全部诛灭,因而威震秦国;再次担任丞相后,受封于穰,又加封陶,号称穰侯。B穰侯攻取了赵国的观津后又还给赵国,并准备增援赵国军队使其伐齐,但因昭王听信了齐使的一番说辞,穰侯只能停止进军,并引兵而归。C秦昭王重用魏人范睢后,采纳了范睢的谏言,免除了穰侯的丞相职务,穰侯只能出关回到自己的封地陶邑,死后陶邑被秦国收回改设为郡。DXXX司马迁用史学家的眼光来评判历史:

14、穰侯是秦昭王的亲舅,虽然他有盖世之功,但他贵极富溢却不知收敛,最终落得个身折势夺,以至于忧愤而死。第卷(综合题 共70分)四、(16分)11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然后用斜线()给给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人莫不以其生生,而不知其所以生;人莫不以其知知而不知其所以知知其所以知之谓知道不知其所以知之谓弃宝。 吕氏春秋侈乐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文: (2)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译文: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个小题,8分)(1)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荀子劝学)(2)冰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

15、 。(白居易琵琶行)(3)臣无祖母, ;祖母无臣, 。(李密陈情表)(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 ,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五、(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乡间的老屋陈小语在我的心灵深处,一直觉得那是我的精神家园,我的依托,我的大后方。在滚滚的红尘中,在喧嚣的都市里,我无法找到一个那样寂寞的地方,寂寞得让我心痛的地方。在午夜,我像一个任性的孩子一样,在梦里无数次回到那个地方,尽情地奔跑。我无法割舍,是那跟我血肉相联一脉相承的亲情。我的先人们在这个地方定居继而生活下来也不过才几辈子的事。往前追溯,在明

16、清两代,这个地界曾经一度荒无人烟。我推想,那时候这里一定是一个最环保的地方,树木葱笼,绿水淙淙,狼孤独而抑郁地行走,老虎啸遍旷野。野生动物无视一切地在大自然里穿行。我向往这样的地方。我的先人是从山东移民来到这儿的,最后栖息下来。我无法想象他们是怎样发现了这个地方,在这个绝妙的没人类文明的地方,生存是何等的艰难。难道也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漂洋过海而来?我穿越时空地想象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我出生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地方,从这个城市里出发,坐火车再换汽车到达一个山沟里。那个地方便是我的故园老屋。我的少年时光基本上是在这个地方度过的,那些时光影响了我的一生,甚至更长远一些。从我有记忆的时候起,印象最深的

17、是故园老屋,那些旧房子,烂得快要倒下一般,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民间窑场烧制的青砖灰瓦,有着斑驳的痕迹,透出一种苍凉的素朴。过了许多年后我回去,看到那房子还是像过去那样,立在那儿。我感动,它的生命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脆弱。我喜欢老屋的院子里那一间朝东的屋子,早晨,太阳出来时阳光温暖而又明亮地洒进来,穿透薄雾,照亮了我心中的每一个角落。我喜欢这个地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因为我的姥爷总是在这间屋子里看书或作画,姥爷画得几笔丹青写意又传神,意境表达的非常准确。他的藏书也很多,大多是一些线装书,大多数时候,我蹭到这儿来,只为看几眼那些宝贝一样的书。那时我对书的饥渴像对食物对水一样的满怀真挚的感情。姥爷

18、是故园老屋的代表人物之一。我的姥爷常穿一件茧丝绸衣,走起路来衣袖飘飘的样子,使他看上去更有一些仙风道骨的味道。姥爷几乎是一个全能的职业能手,他会拉二胡,吹笛子、吹箫什么的。我特喜欢姥爷的箫声,呜咽着像哭泣一样的声音,撞击着我的灵魂。这些苍凉的声音触动我的骨子里某些温凉的伤感,拨动我心灵深处的琴弦,这大概也是隐喻某些悲剧的成份,当然那时我无从意识。我姥爷还是养蚕的高手,那时我有幸目睹过由蛾到蚕,由蚕到茧,再由茧到蛹,生命进化的全部过程,所谓化蛹为蝶。我姥爷还会种植西红柿,果树嫁接等,是农桑行里一等一的好手,在如今,这种脚踏实地专心为农的人已经不多见了。那个时代,姥爷就是我的偶像。我从一个顽皮少年

19、走向了安静与沉稳,任凭外界红尘滚滚,我始终能耐得住寂寞,保持一份纯真。故园老屋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老屋身后的那一棵大梨树,有多少年的树龄在村子里没有几个人知道,反正是年深日久,枝叶繁茂。每年春天梨花似雪时,招引来成群结队的蜜蜂嗡嗡地叫着。小的时候,我总是在大梨树下荫凉的地方玩耍,嬉戏。后来破“四旧”时,姥爷那些宝贝一样的线装书被烧掉了。割尾巴时,那棵大梨树被无辜地割掉了。姥爷在一夜之间变得脸色腊黄,从此失去了衣袖飘舞的潇洒,不久便去世了。当然,为了那些书和大梨树我也痛哭过几回。早就不在乡间的老屋住了,可是我却依旧固执地想念它,仿佛那是一个至亲,一个老友,一个我存放灵魂的精神家园。在午夜,在灵魂

20、深处,在一些人生的缝隙里,我秉承了山东大汉倔强而执拗、热情而豪爽的个性。我永远坚守,因为那个地方留给我太多的爱和回忆。14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15如何理解“寂寞得让我心痛的地方”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3分)16XXX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乡村的老屋的?请简要概括。(4分)17文章结尾说,老屋是“一个我存放灵魂的精神家园”,“我永远坚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坚守精神家园的认识。(4分)六、(40分)18以 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语文模拟试题三一、(12分,每小题3分)1A(A项,都读jng。项,依资助读zh、ch、zh、zh、zh;C项,依次读yn、n、

21、n、yn、n;D项,依次读p、b、b、b、b)2C(“侦察”侧重点在“探察”,用于军事等;“侦查”侧重点在“查办”,用于司法案件等,此处应用“侦查”。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漫延:连绵不断的意思。句中是指信息扩散的情形,宜用“蔓延”。因而,连词,表示结果;于是,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3C(A项,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民众普遍不满。此处可用“怨天尤人”。B项,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此处使用对象错误。C项,扬汤止沸:从锅中舀起开水再倒回去,想制止水的沸滚。比喻办法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D项,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

22、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像的。不合语境)4D(A项,“重要组成部分”搭配不当,应改为“重要措施”。B项,句式杂糅,“最高可达20万英尺(约合60公里)以上”,去掉“以上”。C项,不合事理,“余震发生”是无法“防止”的,“防止”的是“余震发生”后出现的不应有的损失,“再次”的使用有违常理)二、(9分,每小题3分)5A(B项,“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错,原文说“在中国文化里”。C项,中国“钟声”的审美属性不是与宗教属性同时产生的,而是后来逐渐形成的。D项,原文只是说钟声“已失去原始宗教内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内容”,并不是说钟声仅存审美属性。)6C(文本仅指出“中国人真正悟出首推唐代诗佛王维”,究竟谁更早真正悟出“沉寂钟声”的意味,文本中并无提及。)7A(B项,“被赋予了一切皆空的思想”不当。C项,“都与精神时间有关”错,“夜半钟声到客船”“钟鼓乐之”属于日常生活时间。D项,“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