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临高速公路集料生产及质量控制指南(试行)1 总则为了确保青临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特制定青临高速公路建设用集料质量与生产技术要求,以规范用于本工程集料的生产、运输、存放和计量等环节的行为,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本指南所指集料为用于桥梁、涵洞等结构物及路面各结构层等有质量要求的混合料中的粗、细集料,集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现行技术规范、招标文件有关规定及本指南的要求。在按本技术标准配制混凝土、生产混凝土制品及沥青混凝土时,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
2、0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山东省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碎石技术标准山东省沥青路面用集料技术标准 3 术语参见山东省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碎石技术标准、山东省沥青路面用集料技术标准。4、一般规定4.1 为保证本工程所需集料的稳定性,集料供应商单台设备小时产量不小于100吨,年生产能力不低于30万吨。4.2 集料供应商应在生产现场设试验室,配备相关试验仪器和人员,具备常规质量检验能力。4.3 生产设备应定期检查、标定,加强维护,保持集料品质的稳定性。5、技术要求5.
3、1水泥混凝土用碎石5.1.1粗集料5.1.1 .1碎石强度及材质按照技术要求和岩石材质,碎石分为i类、ii类、iii类。i类粗集料的岩石强度不低于80mpa;ii类粗集料的岩石强度不低于60mpa。iii类粗集料满足配制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不宜采用砂岩、页岩、泥岩等较低强度的岩石材质。5.1.1.2碱集料反应首先采用岩相法检验。i类粗集料应不含有发生碱活性反应的矿物。ii类、iii类粗集料若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应进行碱-集料反应试验。在规定试验龄期内,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其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采取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5.1.1.3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4、空隙率表1 粗集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指标技术要求指标i类ii类iii类表观密度/kg/m3270025002500松散堆积密度/kg/m3140013501350松散空隙率/%4850c50c30c505.0mpa4.05.0mpa4.0mpa耐久性指标抗冻-抗渗-抗裂-碱集料反应耐磨-粗集料抗压强度采用岩石抗压强度表示,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5.1.1.6.2级配原则采用2-3个级配,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500,紧密空隙率宜小于40%。粗集料进行单粒级控制,主要从防止粗集料离析的角度考虑。5.1.1.6.3公称最大粒径选择原则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用碎石最大粒径为
5、31.5mm,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采用5-10、10-20、20-30三个规格单粒级碎石级配而成;可采用更小的最大粒径。公路桥涵水泥混凝土用碎石最大粒径为37.5,公称最大粒径为31.5mm,采用5-10、10-20、20-40三个规格单粒级碎石级配而成;可采用更小的最大粒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的2/3(在严重腐蚀环境条件下不宜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的1/2),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5.1.2 细集料 5.1.2.1细集料应由颗粒坚硬、强度高、耐风化的天然砂构成,经监理人批准,也可由重量占50的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与天然砂组成。 5.1.
6、2.2按细度模数(mx)将砂分组如下: 粗砂mx=3.73.1 中砂mx=3.02.3 细砂mx=2.21.6在混凝土配制时应同时考虑砂的细度模数和级配情况,细度模数的计算可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f42-2005)第4章的规定执行。5.1.2.3细集料的级配范围、坚固性、杂质的最大含量应符合表5.1.2.3.1、表5.1.2.3.2及表5.1.2.3.3要求,试验应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f42-2005)进行。细集料级配范围 表5.1.2.3.1筛孔尺寸(mm)级配区区区区累计筛余(质量%)9.50004.75*10-010-010-02.3635-525-015-01.1
7、865-3550-1025-00.6*85-7170-4140-160.395-8092-7085-550.15*100-90100-90100-90注:1混凝土中细集料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表5.1.2.3.1任一区。2.表中除带有*号筛孔外,其余各筛孔累计筛余允许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不得大于5%。3.区砂宜提高砂率以配低流动性混凝土,区砂宜优先选用以配不同等级混凝土,区砂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混凝土强度。4.对于高强泵送混凝土用砂宜选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2.6,2.36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大于15%,0.3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砂的坚固性指标 表5.1.2.3.2混凝
8、土所处的环境条件循环后的质量损失(%)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循环后的质量损失(%)在寒冷地区室外使用,并经常处于潮湿或干燥交替状态下的混凝土8在其它条件下使用的混凝土12注:1寒冷地区系指最寒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为0-10且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不超过145d的地区。2对同一产源的砂,在类似的气候条件下使用已有可靠经验时,可不做坚固性检验;3对于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或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的地下结构混凝土用砂,其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应小于8%。细集料中杂质的最大含量 表5.1.2.3.3混凝土级别c30 c30含泥量(%)35其中泥块含量(%)1.02.0硫化物及硫酸盐折
9、算为so3(%)11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应以水泥砂浆进行抗压强度对比试验,加以复核云母含量(%)22轻物质含量(%)11000100050050025010001000500500250250jtg f40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表面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层次及其他等级公路各层次54444333t 0616t 06635.2.1.5 粗集料应洁净、干燥、粒形规则而有棱角、表面粗糙,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应硬化粗集料的堆料场,其加工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2.1.5的规定。表5.2.15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加工技术要求指 标单位高速公路及一级
10、公路二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试验方法表面层其他层次棱角性(颗粒指数iap)%1930193119351940见条文说明粗集料混合料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粒径大于9.5mm粒径小于9.5mm%15121818152020t 0312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01.01.0t 0310注:对s14即35mm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0.075mm含量可放宽到3。5.2.1.6当单一规格粗集料的质量指标达不到表中要求,而按照粗集料配比计算的质量指标符合要求时,工程上允许使用。对受热易变质的集料,宜采用经拌和机烘干后的集料进行检验。5.2.17 采石场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彻底清除
11、覆盖层及泥土夹层。生产碎石用的原石不得含有土块、杂物,集料成品不得堆放在泥土地上。5.2.2沥青路面用细集料技术标准5.2.2.1 沥青路面用细集料包括机制砂、石屑、天然砂等,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得单独使用天然砂。5.2.2.2 沥青路面用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石料加工企业生产,并按一定的粒径规格加工细集料,其中石屑在生产过程中应具备抽吸设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用细集料宜将s14与s16组合使用,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不得混合。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必须砌好细集料的堆料仓隔墙,严格按细集料的粒径规格堆放。细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按表5.2.2.2的规定生产和使用。表5.2.2.2 沥青混合料用
12、细集料规格规格名称公称粒径(mm)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0.150.075s150510090100609040752055740220010s16031008010050802560845025015注:当生产石屑采用喷水抑制扬尘工艺时,应特别注意含粉量不得超过表中要求。5.2.2.3 石料加工企业应选取优质岩石加工细集料,以满足沥青路面用细集料的料源质量要求,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2.2.3的规定。表5.2.2.3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料源技术要求指 标单位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502.45t
13、 0328坚固性,不大于%12-t 0340注: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5.2.2.4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粒形规则而有棱角、表面粗糙,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应硬化细集料的堆料场,其加工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2.2.4的规定。表5.2.2.4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加工技术要求指 标单位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试验方法表面层其他层次棱角性(流动时间)s344530t 0345棱角性(间隙率)%344530t 0344亚甲蓝值g/kg1.52.34.5t0349砂当量%6050t0334注:流动时间法试验简单、易精确控制,优先采用;细集料同时采用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mm或00.
14、15mm)与砂当量(适用于04.75mm)控制。5.2.2.5 机制砂宜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制造,其颗粒级配应符合s16的要求。5.3 路面垫层、底基层、基层用集料技术要求5.3.1垫层、底基层集料其最大粒径,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超过37.5 mm,对其他公路不超过53mm;用作基层时最大粒径,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超过31.5mm,对其他公路不超过37.5mm,颗粒组成见表304-1。适宜用水泥稳定的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 表304-1结构层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数37.531.526.5199.54.752.360.60.075底基层10090100679045
15、682950183882207289基 层10090100728947672949173582207289注:1.集料中0.6mm以下细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2.本工程垫层、底基层、基层的集料级配祥见本工程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有关文件。 5.3.2碎石的压碎值,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不大于30%,其他公路不大于35:对底基层,垫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应大于30,其他公路不大于40。5.3.3有机质含量超过2的土,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土,不适宜作水泥稳定土。5.3.4在满足施工和易性条件下提高粗
16、集料用量,在满足强度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减少裂缝。粒径4.75mm以上的集料含量不宜少于70%。6、生产设备6.1 粗集料生产设备 4.1.1 为满足公路施工技术要求,保证集料的规格和级配,粗集料生产必须采用二级或二级以上破碎工艺且不得使用锷式破碎,对于硬度较高、脆性较大的硬质岩(如玄武岩、辉绿岩等)最后一级破碎必须使用反击式破碎机生产。对于硬度较低脆性较大的硬质岩(如石灰岩、白云岩等)最后一级破碎可采用锥式、锤式破碎机生产,应保证稳定的生产量,避免使生产出的集料缺少棱角性。用于生产人工砂的石料宜采用反击式破碎机生产。6.1.2集料筛分宜采用湿法或干法筛分工艺,筛分设备宜应采用圆振筛
17、,不应采用直板筛。筛孔尺寸应满足产品级配的要求。6.3为保证产品洁净,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面层及桥涵上部、下部结构混凝土用粗集料必须水洗,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要求具有同步水洗设备,必须在集料加工场地进行水洗,并能保证产品洁净度要求;桥涵上部、下部结构混凝土用粗集料可在预制场及拌合场进行水洗。此外,为保护环境和防止成品料的二次粉尘污染,应具备除尘设备。6.4 除尘设备的应用为保护环境和防止成品料的二次粉尘污染,应具备除尘设备。7试验方法参照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及其他相关技术标准、规程。8检验规则8.1
18、 检验项目8.1.1 出厂检验项目为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压碎值。8.1.2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5章所规定的所有技术要求,碱集料反应根据需要进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1)新产品投产和老产品转产;(2)原料资源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3)正常生产,每年一次;(4)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要求检验。8.2 批组规则按同品种、规格、适用等级及日产量每600t为一批,不足600t亦为一批;日产量超过2000t,按1000t为一批,不足1000t亦为一批。日产量超过5000t,按2000t为一批,不足2000t亦为一批。8.3 抽样取样位置和取样量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gb/
19、t14685-2001)关于试样的要求。8.4 判定8.4.1检验(含复检)后,各项性能指标都符合本标准的相应类别规定时,可判为合格品。8.4.2若其中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应再次从同一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并对该项进行复检,复检后指标符合本标准要求,可判为合格品;复检后仍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为不合格品。8.5标志、储存8.5.1 碎石出厂时,供需双方在厂内验收产品,生产厂应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书。产品合格证包括下列内容:a.类别、规格和生产厂名:b.批量编号及供货数量;c.检验结果、日期及执行标准编号;d.合格证编号及发放日期;e.检验部门及检验人员签章。8.5.2 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
20、杂,防止久存和倒堆以及人为碾压、污染产品。9、集料的运输与堆放要求9.1 生产企业堆放要求料仓地面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相应的硬化处理,场地应整洁,并做好保护措施,防止成品被污染;料仓要有标志牌,内容包括:岩性、粒径、所用工程部位、施工单位名称;储存不同粒径集料的料仓间应采取措施,防止成品料的混料,倒运成品料应充分混合,防止产生离析。9.2 运输要求各施工单位自己组织的车辆运输或由集料生产企业负责的运输,要求材料能及时、足量的送至施工现场,保证施工进度。不论采用何种运输方式,在集料的运输过程中,车辆所装集料不得超过车厢上沿,防止产生离析。9.3 施工现场堆放要求9.3.1 不同粒径的集料应分别堆放,并标明集料的粒径、种类和供应商;料仓地面应进行硬化,中间设置隔离墙,防止不同集料混合,作好保护措施,防止石料被污染。集料堆放边缘应距离隔离墙上端0.5-1.0米,防止取料时料堆上拥超过隔离墙造成混料。9.3.2 运输车辆卸料形成的料堆,后一车挨前一车卸下,用装载机将几堆料重新打堆至另外几堆料上,尽量减少离析,保证石料均匀。9.3.3 施工现场堆放集料,料堆高度不得超过3米。10、施工单位集料采购、使用10.1 施工单位要有专职的材料工程师,负责选择合乎施工要求的材料,拟选材料供应商,对要购买和使用的集料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10.2 各施工单位必须定时、不定时到生产厂家抽样进行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油开采业的资源储量与利用现状考核试卷
- 竹材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电子电路的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考核试卷
- 童车制造企业市场拓展与渠道建设考核试卷
- 电视机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实现路径考核试卷
- 那一段什么的时光初三语文作文
- 理想初二语文作文
- 工艺美术创新与实践考核试卷
- 移动通信技术在智慧金融的应用考核试卷
- 纸张与纸板生产中的质量检测与控制考核试卷
- 建筑工程安全知识课件
- 钢材三方采购合同范本
- 贸易安全培训管理制度
- 全民营养周知识讲座课件
- 2025年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门牌安装施工方案
- 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 GB/T 24477-2025适用于残障人员的电梯附加要求
- 风力发电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 2025-2030中国PH传感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福建诏安闽投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