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_第1页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_第2页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_第3页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_第4页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

2、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三、学生情况分析: 1、可喜之处:三年级学生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2、

3、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的许多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甚至有些探究活动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影响,而至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四、教材分析:(一)、全册内容情况: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物体”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 “常见材料” 、“声”、“电”“光”、“磁铁”、“信息与通讯”等六个单元。(二)、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4、:1.常见材料单元是全册书的基础单元,让学生了解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培养学生了解新材料、关心新材料的兴趣。2.声单元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物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方面的探究能力。3.光单元让学生认识有些物体是能发光的,有些物体是透光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线路是可以改变的,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的兴趣和能力。4.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懂得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与人合作和交流的科学态度。5.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到讨

5、论、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6.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三)、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四)、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3、用

6、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第一课身边的材料教学目标: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的分类的标准。2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能举例说出我们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3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能区别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能举例说明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4能举例说明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能描述一些人造材料的

7、主要加工过程。教学准备:塑料袋、报纸、棉布布制的娃娃、铜钥匙、书、铁小刀、饮料罐、铁制饮料罐、不锈钢汤勺、带塑料柄的不锈钢汤勺、玻璃杯、塑料杯、放大镜、磁铁等(以上材料各小组一套);玻璃杯制造过程软件;自制表格(各小组一份);“集体评议记录表”一份。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了解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第二课时:认识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教学过程:(一)引入师:(教师出示矿泉水瓶):矿泉水瓶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生:“塑料。”师:你是怎么知道矿泉水瓶是用塑料这种材料制成的呢?生:“看”。师:通过“看”的方法,可以知道了矿泉水瓶是用塑料这种材料制成的。今天我们研究身边的材料。板书课题:身边的材料(

8、二)活动:认识桌面上摆放的物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1明确活动要求。师:在每个小组的桌面上摆放着一些物品和一张“材料研究记录表”。请同学们按照“材料研究记录表”的内容进行研究。注意认真记录,做好交流的准备。材料研究记录表(一) 第 小组物品名称制成材料研究方法(有选择的为学生准备好研究的材料,营造“结构情境”,再通过“材料研究记录表(一)”的研究内容和教师简单语言的提示,创设“目标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自主研究的状态。)2学生研究活动(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注意引导、鼓励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使用工具鉴别材料。如用放大镜观察纤维;用磁铁鉴别铁制品;用小刀刮开物品表面的异物等。使学生感受到使用工具判别材料更

9、准确。)3学生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研究成果,提出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等。)(通过交流可以使学生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谈研究过程和方法。如在上一年学年,我教这课时,有个小组学生汇报说“布娃娃是用布、毛线、线做成的,我们小组利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布、毛线、线都是由纤维做成的,所以我们知道了布娃娃制成的材料是纤维。”另一个小组的学生汇报说的:“桌面上还有两个饮料罐,蔡正杰说:其中一个重点的是铁做的其它同学不同意,认为铁容易生锈,不可能做饮料罐。最后我们用磁铁试了试,发现重点的饮料罐能被磁铁吸引,这说明重点的饮料罐是铁做的。”以上的事实说明注重过程和方法,有

10、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行为习惯、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4集体评议小组活动(1)明确评议要求教师出示“集体评议记录表”集体评议记录表 三年级 班 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任务合作创新交流注:此表用一学期。表格填写方式应用学生喜爱图形填写。师:请同学们根据研究活动情况,按照“集体评议记录表”的要求,讲事实,摆道理,进行小组活动评议。(2)学生评议:略(学生集体评议是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优缺点的自悟过程,也是一种自律的过程,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有效途径。)(三)活动:按材料给物品分分类1明确分类标准和要求。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课本的第二面,书的中间有个蓝色

11、的色块,色块上有四个白色的圆圈。同学们看看上面有什么要求。生:按材料给物品分分类。师:分类一定要有标准,这次给物品分类的标准是什么?生:材料。师:好!请同学们按材料给物品分分类,并在圆圈下面写出圈内物品制成的材料名称,圆圈不够用的可以在两边加,完成之后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2学生分类活动3学生交流:(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分类情况。)(应用、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明确分类标准,培养学生分类能力。)(四)活动:了解有的物品是多种材料制成的。1明确研究、探讨的要求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张研究表格和两把不锈钢汤勺。两把不锈钢汤勺外形基本相同,其中一把全不锈钢,另一把带塑料柄。)材料研

12、究记录表(二)第 小组物品相同点不同点优缺点不锈钢汤勺带塑料柄的不锈钢汤勺讨论思考:所有的物品都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吗?研究之后,你对材料有什么新的认识?师:请各小组按表格的要求进行研究和讨论。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小组讨论。)3学生交流:略 (通过比较、分析两件物品的异同点、优缺点,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有的物品是一种材料制成的,有的物品是多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的材料其性能也不相同。再通过思考题的讨论,拓宽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集体评议小组活动:(评议方法见“集体评议记录表”)(五)分类游戏1游戏规则:师:根据材料的性能给桌面上物品分类。在两分种内,看哪个小组分类的种类最多。分类之前

13、,先让一位同学把分类标准写在纸条上,分类多的为优胜者。2学生游戏:(教师充当裁判的角色)(游戏是儿童乐于开展的一种活动。学生根据材料的性能,自己给物品制定分类标准,给物品分类,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用,从而达到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的目的。)(六)课后研究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研究台灯、春秋椅等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各有什么性能?准备下次课上进行交流。第二课 塑料教学目标:1、知道塑料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能够收集多种多样的塑料。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塑料进行研究。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4、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当爱护环境小标兵。教学准备:课

14、件、塑料制品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了解塑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师:同学们看,老师的手中是什么?生:饮料瓶!师:对!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呢?生:塑料!师:想想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用塑料制成的?(生说)师:哇,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收集了几张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图片)师:同学们,通过大家的汇报和老师出示的图片,你有什么感想?是啊,至从1910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德(课件出示照片)研制出合成塑料之后,塑料便与我们的生活相伴相随、密不可分了。那么,它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呢?它究竟有哪些优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板书课题)二、交流讨论,性能诞生1.比较塑料和其他材料之间的优缺点。师:课

15、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以及它的好朋友,你们找到了吗?带到班级来了吗?(带了)谁能告诉老师,塑料制品的好朋友是呀?(玻璃、陶瓷等)大家说的真好!下面请同学们将带来的所有物品整齐地摆在桌面上,比比谁最快!(评价)一会我们就在小组内办一个物品展,大家一起观察观察,研究研究,好不好?(好)请同学们一起来看活动要求:1)仔细观察,分析塑料制品有哪些优点。2)观察完毕后小组内展开讨论,并用关键词概括出优点,填写教材73页的活动记录。活动要求明确了吗?好,下面开始活动,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活动安全!(学生讨论中板书:优点)师:同学们都已经讨论结束了,谁愿意说一说,塑料制品有哪些优点呢?(适时板

16、书)谁还能夸一夸!(指名)哪位同学还能补充?(各组追问一次,如你为什么认为它便宜?为什么说它轻便?为什么说它结实?)(评价学生如:你真会观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很好!比较中发现优点,聪明!你真会比较!)小结:正是因为塑料有如此多的优点,因此塑料制品被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着。现在,已经研制出了抗菌塑料、纳米塑料,生物塑料、防弹塑料、塑料血液,塑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三、认识白色污染,共商治理方案。过渡:塑料对我们人类的贡献这么大,可老师却看到一份资料上这样写着 (出示课件:塑料袋被英国媒体评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这是为什么呢?(生答)那你知道它会造成什么污染?(白色

17、污染)对,其实不仅仅是塑料袋,那些塑料饭盒、饮料瓶等所有塑料废弃物造成的污染都叫白色污染。(板书)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生答)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出示)过渡:多么触目惊心啊!白色污染已然成为困扰全球环境的一大难题!出示:白色污染已成为困扰全球环境的一大难题!塑料垃圾很难分解,一般要过二百至四百年,有的可达500年;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事故;它破坏市容、景观,造成“视觉污染”;混入土壤,影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吸收水分、养分,导致农作物减产;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生病,甚至死亡,抛入水面,不仅影响船只的航行,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使水质变坏;混入生活垃圾

18、一同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师:同学们,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没想到我们顺手扔掉的塑料垃圾居然有这么大的危害,难怪英国人发出了这样的呐喊:(课件出示:塑料袋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学生齐读)师:英国人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是,白色污染真的是塑料本身的罪过吗?交流看法。(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是我们人类自己。)我们的生活能离开塑料制品吗?(指2名说:离不开,因为没有塑料制品生活会很不方便)师:需要和危害同时存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小组讨论)1)减少使用

19、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代替塑料袋等;2)重复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3)回收各种废弃的塑料。4)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四、了解社会,总结本课。师:同学们,正如你们所说,白色污染是可以防治的,世界各国政府也为此做出了相应的努力。我国也不例外,办工厂,建回收站、限制使用塑料袋、倡导重提菜篮子、在街头安装分类垃圾箱等等相信,只要我们大家携起手来,齐心协力,我们的地球就一定会充满阳光、充满绿色、充满生机!第三课倾听声音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用心去倾听周围的声音,找出有哪些声音。2、运用语言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能自己来制造声音,并且能听出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3、通过

20、对声音的倾听和描述,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并乐于与同伴交流。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一段优美的乐音从天而降的少女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这音乐好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倾听声音 二、倾听声音,了解声音。1、 玩游戏,猜猜声音首先我们来玩个猜声音的游戏,要求同学们在听到声音后讲出这是什么声音,注意要仔细听,用心感受哦! 多媒体辅助(打雷声、水声、狗叫声、鸟叫声、火车声、电话铃声、打游戏声)前面那些是老师录下来的声音,同学们想不想听听真实物体发出来的声音呢?好,那么大家还是要认真听,用心感受!(教师蹲下,在讲台后面,用铃鼓、三角铁、碰铃、口哨等实物发声,学生讲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想让学

21、生在游戏中接触声音,游戏是学生最喜欢、最感兴趣的,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讲是什么声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达到师生间的共鸣,从而促进师生的亲密合作。)2、找声音,说说声音听了这么多的声音,老师想让学生们来找找声音。能找到声音吗?告诉老师此刻你听到了什么?要是我们能静静地,屏住呼吸地听,相信会听到更多的声音。现在我们就屏息静静地听上个半分钟。 师做看手表的动作(学生开始安静地听周围的声音)学生汇报听到的声音3、造声音,了解声音周围环境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声音,有好听悦耳的,也有刺耳难听的,所以在下面制造声音的环节里,老师想让同学们用周围的材料来制造一些悦耳的声音,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吗?好

22、,那我开始介绍制造声音的材料了:大家都有铅笔盒、纸、橡皮,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水,还有一份大材料周围一大片的空气,待会我们就用这些来制造声音,但在制造之前先来看看活动记录单:课件出示倾听声音记录单(1)(1)、记录下你们让铅笔盒、纸、橡皮发出声音的方法,越多越好。(2)、哪些方法能让水发出声音?请马上把这些方法写下来!适当给某些小组准备吸管(3)、谁能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发出声音来?写下你们的妙计活动要求:只需动手操作和记录,不许动口说话!学生汇报交流小结:声音跟物体有关。4、敲钉子,辨声音今天的活动真当多,下面还有一个活动,还想继续参加的同学,就请用行动来告诉老师吧。(平时养成的习惯,用坐正

23、的行动来告诉老师你准备好了)好,那我就讲讲这活动中的一些材料,材料主角是钉子家三兄弟,大家看仔细了:老大个儿最大,老二个儿居中,老三个儿最小,但是它们长得几乎是一模一样。材料的配角是一个小锤子和一份记录单。(实物出示,记录单大屏幕出示)听听声音记录单(2)实验器材轻轻敲击后对声音的描述重一点敲击后对声音的描述大铁钉中铁钉小铁钉(再出示活动建议,和学生一起看建议,并突出强调第三点:只准动手做实验,不准动口说话。)活动建议:、两个同学把绑有三个钉子的木棒架起,注意要举平;、剩余两个同学一个用锤子去敲打,一个做好记录、谨记实验过程中只准动手做实验,不准动口说话,若要讨论必须要悄悄地,以免影响我们的实

24、验效果。要求看清楚了吗?那就开始敲吧!学生汇报交流小结:用不同的方法去敲同一个钉子,听到不同的声音;用同一种方法去敲不同的钉子,也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同学们听出钉子家族发出的不同声音,真的有点棒,可是不知道能不能达到更棒的水平呢?(讲台上摆放好钉子“三兄弟”)老师来敲,请同学们根据听到的声音来说老师敲得是哪个兄弟?现在大家把眼睛闭起来,我要开始敲钉子了。三、应用所学,拓展延伸听听是谁在朗读?看来同学们真的是非常会听声音,那么今天我们的课也学完了,不过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这个问题藏在一个游戏里,这个游戏叫做“听听是谁在朗读”。游戏要求:全班同学闭上眼睛,老师会在班里选一名学生来朗读,大家必须

25、闭眼,等老师说睁眼的时候,你们再睁开眼睛,然后告诉老师刚才是谁在朗读。游戏可重复让23个学生朗读,学生都能答出是谁在朗读,这样就可以引出一个课外的思考题,为什么我们能猜对朗读者?第四课物体传声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能理解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物体传声的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二、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原因,对这点的理解直接影响对后面知识的理解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声音是靠什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生讨论回答)学生对问题的猜想通过探究去寻求答案(二)新授课活动1:你听到了吗?实验要求小组成员交替操作

26、,每个人都能体验完整的活动过程挠桌面时用力要适中,切勿敲桌面或发出较大声响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实验效果注意:耳朵要贴在桌面上才能听到声音结论:我们能听到声音,仅有声源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空气(气体).水(液体).木头(固体)等都能传播声音。如果没有这些物体存在,我们就听不到声音。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通过刚才了解了固体传声后,你能设计出多种方案吗?如:木板.饭盒.木质或铁质等扶手等听声音的一系列方案。除了木头之外,其它物体能够传声吗?活动2:水能传声吗?实验:水能传声吗问题:我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说明了什么?举例说明哪些特体能够传声?(如人在游泳时,头埋在水里面仍

27、可以听到外面的声音.两个纸杯传声)上面我们认识了固体.液体是怎样传声的,那么大家知道空气(气体)是怎么传声的吗?(p14科学在线)(三)总结能用所学的知道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第五课自制小乐器教学目标:(1)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2)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3)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制定制作小乐器的计划,并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可以客观的评议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教学过程:一、研究乐器1.探究声音的大小和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今天都为大家准备了哪些乐器?(敲击)生:沙槌,碰盅,木鱼,串铃师:

28、想不想亲自玩一玩?生:想!师:一会儿老师就把乐器发给大家,你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组同学一起玩。不过,等会儿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好吗?生:我们组想给大家演奏快乐的节日。师:太好了,掌声欢迎!(大家热烈鼓掌,四个人边唱边用自己手中的乐器伴奏)师:真了不起,刚刚组建的小乐队就演奏得这么棒!那么,除了好听的音乐,还有没有什么发现要和大家讲一讲?生:我发现使劲儿摇沙槌时它的声音就特别响,轻轻摇沙槌时它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小。生:我也是,我发现使劲儿敲木鱼,你们听(演示),它发出的声音就特别大。我轻轻的敲木鱼(演示),它发出的声音就小多了。师: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发现?那你们认为声音的大小和什么有

29、关系呢?是不是用力的大小?(板书:力量大?声音大,力量小?声音小)生:用的力气大,物体振动的厉害,声音就大。我使劲儿敲木鱼的时候,手特别麻;轻轻的敲木鱼,手就感觉不太麻。师:手感觉麻说明什么?生:咱们研究过“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他感到手麻就是因为敲木鱼的时候木鱼在振动。 “手特别麻”就说明木鱼振动的厉害,“手不太麻”说明木鱼振动的不厉害。师:看来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板书:力量大振动强声音大,力量小振动弱声音小)2探究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听口琴演奏: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师:好听吗?那为什么口琴能演奏一段优美的旋律,而刚才的这些小打击乐器却不能呢?你们听(演示),这些

30、小打击乐器只能表现出节奏的快慢和强弱。生:因为我们的乐器只能发出一种声音。生:不对,我觉得他说得不准确:因为口琴发出的声音有高有低,而这些打击乐器不能。师:它们不能发出大小、强弱不同的声音吗?生:这些乐器只能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不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比如我使劲儿敲木鱼和轻轻敲木鱼时发出的声音都是一样高的(演示),只不第一次声音大,第二次声音小。师:为什么口琴能发出声音,而且声音的高低都不相同呢?生:可能里面的空气在振动。生:可能是吹进去的空气在振动。生:肯定是因为每个孔里振动的零件都不一样。师:咱们怎么办?是不是想拆开看个究竟?生(齐声):是!(老师在实物投影下去掉口琴的外壳盖板。)师:仔细

31、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生:口琴上下各有一块铜板。生:铜板上有许多铜片,有的在小格子的外面高出来,有的在小格的里面藏着。生:我发现有的铜片长,有的铜片短!生:还有,它们的粗细也不一样,长的铜片宽,短的铜片细。生:对!我也看见了:长的铜片粗,短的铜片细。师: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老师再把这些小格挨个儿吹一遍,看看你还会有什么发现?(老师从口琴的一段吹到另一端)生:我发现了:那些又长又粗的铜片发出的声音低,又短又细的铜片发出的声音高。师:还有那些乐器可能也具有这样的发音原理呢?生:吉他。生:小提琴。生:古筝和钢琴。师:钢琴也是吗?是猜到的吗?生(肯定的):钢琴也是!教我钢琴的老师拆开钢琴的时候,我就看见

32、里面发出高音的琴弦又细又短,发出低音的琴弦又长又粗。师:你可真是个细心的孩子。(生一起为其鼓掌)师:可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在振动时会有什么不同?(板书:琴弦又短又细?声音高,琴弦又长又粗?声音低)还记得我们在桌子边上拨钢板尺时,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如果记不清了可以再试试。(学生拿出尺子,不停的实验、体会)生:尺子伸出来的长发出的声音低,伸出来的短发出的声音高。生:伸出来的长,振的利害;伸出来的短,振的不厉害。生:你讲得不清楚,是伸出来的长振动的幅度大,伸出来的短振动的幅度小。师:用的力气一样大,哪种情况振得快?生:当然是短的时候。尺子长了就比较重,振动的就比较慢了。自评:振

33、动的快慢不易发觉,教师有必要在关键时刻加以引导。(老师板书:琴弦又短又细振动的快声音高,琴弦又长又粗振动的慢声音低)二、做小鼓1做小鼓之前的准备师:其实根据乐器发生的原理,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许多材料自己动手来制作小乐器。就拿这个小鼓来说吧(出示作品),你看它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又是用什么样的材料做成的?生(边指边数):一个圆口的玻璃杯子,一根皮筋和一层牛皮纸的鼓面。师:你认为老师是怎么制作这个小鼓的?生:准备好材料后,先把牛皮纸的鼓面蒙在杯子上,再用皮筋把鼓面绷在杯子上。师:制作时应该注意什么?生:要把鼓面用皮筋绷紧,太松了不行。如果皮筋绷不紧,我们可以用细绳把鼓面系紧。师:你想得可真周到

34、。生:还得用一个圆形口的杯子。不光可以用杯子,茶缸、去掉口的易拉罐都行。2制作并展示做好的小鼓师:说得都很好。另外,除了牛皮纸,我们还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比如塑料薄膜、报纸、气球皮作鼓面。制作时如果遇到了困难可以找老师和同学帮忙。一会儿我们比一比哪一桌做的小鼓最好听,开始吧。(教师分发材料,学生相互协作。看到大多数都完成了制作,老师示意大家停下来。)师:有什么收获?生:一开始我想:肯定是塑料薄膜的鼓面声音好听,可是通过比较我发现还是牛皮纸的鼓面发出的声音好听。师:让大家也听听。(该生演示)生:你们听,牛皮纸的鼓面发出的声音又脆又亮,塑料薄膜的鼓面发出的声音又闷又弱。师:谁还试了试其他材料的鼓面?

35、生:我试着用报纸作鼓面。师:怎么样?生:不好,我都不敢使劲儿敲,怕把它敲破了。(生笑)不过我也知道了:报纸不如牛皮纸结实。(老师表示肯定)师: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做小鼓的过程,想一想:在制作乐器时需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师生相互补充,共同总结):确定作什么乐器之后,先想一想它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要用哪种材料,再考虑好怎样把这些“零件”组装在一起。做好后试一试,进行必要的改进。三、制作自己的小乐器1设计并制作小乐器2“自制小乐器演奏会”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同学们不仅又发现了许多有关声音的秘密,还亲自动手作了这么多有趣、好听的乐器。你有收获吗?生:有第六课声音与生活教学目的:1、能从日常现象中总结

36、出声音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无噪声书房”。3、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乐音”和“噪声”。4、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5、能举例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1:播放一段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视频(消声)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学生再次观看(原音重现)师:两次不同的观看效果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二、引出新课-声音与生活1、过渡:声音除了让我们了解了动画片好看的故事情节,声音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实施过程:(1)课件展示,启发学生思维(2)分小组探究:自由结组,畅所欲言(3)学生交流展示(4)师生小结:声音

37、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板书:声音-传递信息)2、过渡:声音真奇妙呀,你可以跟随他跳舞,歌唱,是不是所有的声音都能让我们这么高兴呢,同学们先不急着作答,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声音的王国感受一下他们的臣民吧,一会告诉我答案(播放音频,学生感受)(1) 学生谈感受(2) 尝试分类:乐音-使人心情愉快,噪声(3) 认识噪声并了解其对人身体的危害(课件展示补充资料,让学生充分感知)(4) 讨论解决方法,学生分小组进行,教师课件展示补充,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在现实生活中用那些方法可以减少噪声污染,减少对身体的伤害三、拓展性活动:设计无噪声书房1、能综合运用有

38、关材料性质和物体发声、传声等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个“无噪声书房”。2、能画出“无噪声书房”的设计图。3、对“无噪声书房”使用材料的性质附加文字说明。4、能吸取小组其他同学的意见改进自己的设计。实施建议:1、在学生设计“无噪声书房”前,教师要进行以下指导:a、房屋外部要选择容易反射声音的材料,房屋内部要选择吸收声音的材料。b、双层玻璃、带皱褶的布帘可减少噪声的传入。c、可以通过在房屋的周围设立标牌、植树等来减少噪声。2、如果课上完不成设计“无噪声书房”的任务,可以留为作业,布置学生课下完成。3、在听取同学、老师、家长的意见后,对自己的设计进行改进和完善。4、鼓励学生大胆设计有特色的“无噪声书房”,培

39、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四、作业:调查周围的噪声。第七课光的传播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2)知道小孔成像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3)动手制作简易“照相机”。2、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动手制作的能力;(3)运用互联网查找资料。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 新课引入:1、谈话:光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没有光,世界一片漆黑,没有光,万物死气沉沉,没有光,我们无法生存。同学们,你们知道光是怎样传播的吗?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2、展示一些

40、光与影的图片。3、板书课题:光的传播二、探究光的传播:1、活动(一): 用管子看光(1)引入:从门窗或密林缝隙中透过来的阳光是什么样的? 手电筒或汽车灯射出的光是什么样的? (2)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呢? (3)实验: 讲述:为了证明光是怎样传播,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的材料是这盏开着的电灯和一根细而直的塑料管。 讨论:通过这根直管能看见电灯光吗?如果将直管弄弯,还能看见电灯光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在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2、活动(二):光线打靶(1)做实验:用一个光线打靶的材料,老师边操作操作边提出问题:把中间挡板的孔挡住,光还能照到靶上吗?为什么会有

41、这样的现象呢?要想将光从a孔照到1号靶,你有办法吗?(2)指导学生找规律: (3)教师小结: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知道什么呢?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4)把研究结果填写在书上。3、活动(三):小孔成像(1)教师讲解“小孔成像”操作事项。(2)让学生猜测:白纸做的屏幕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让把自己的猜测画出来。(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帮助) 。 (4)汇报实验结果:看到了什么现象?(蜡烛火焰的像)在什么地方?(白纸做的屏幕上)像是什么样的?(倒立的) (5)讨论: 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蜡烛的像为什么是倒的?这与什么有关系? (6)教师小结:因为孔很小,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所以蜡烛火焰上部的光

42、通过小孔后照到纸屏的下部(画图说明),蜡烛火焰下部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到纸屏的上部。这样,在纸屏上出现与蜡烛的火焰形状相似、倒立的像。四、动手实践、拓展知识:1、拓展(一):自制简易“照相机”。(1)指导学生制作简易的“照相机”。(2)让学生用简易照相机看蜡烛的火焰。2、拓展(二):网上学(1)请到“小学科学网”查找有关小孔成像的资料:只要在互联网搜索关键词光、小孔成像,就可以马上得到很多这方面的内容,了解更多有关光的知识。(2)通过其它途径学习: 如图书馆、资料室等。五、回顾小结: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布置作业:做小孔成像活动时,为什么会在光屏上看到蜡烛火焰的倒像呢,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

43、这个现象吗?(试一试用画图来解释。) 第八课 透明与不透明教学目标:1、能按照物体和透光程度对物体进行分类。2、愿意把本组的发现与其他组进行交流。3、能说出将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依据。4、能正确说出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会产生什么现象。5、能分别举例说出透明材料和不透明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准备:手电筒、一瓶矿泉水、玻璃杯、书本、黑色布料、报纸、卡片纸、小玩具、白纸。教学过程:一、引入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时会怎么样?二、活动一:1、老师准备好实验用品2、提问:光能透过哪些物体?老师:让教室的光线暗一些,做好分工合作,并提示操作方法,提示后再让学生做实验。(与桌面平行,与物体保

44、持适当的距离,且距离不变)3、教师领着学生总结:提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个概念。4、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体,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5、这些灯罩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它们的透光效果一样吗?三、活动二:影子1、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时会有什么现象?2、将蜡烛前后、左右、上下移动时,小兔的影子有没有变化?四、总结全课第九课镜子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联系生活说说能照出影像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能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发现。 2、知识与技能: 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能动手制作简易的潜望镜或万花筒。 3、 情感、态度与

45、价值观: 注重事实、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探究精神; 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和科学知识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方便。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潜望镜和万花筒,凹透镜和凸透镜,光亮的不锈钢勺子及自制课件等。 2、学生准备:两片同样大小的平面镜,小件玩具,活动记录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活动引入。 1、谈话:谁还记得光是怎样行进的?当直线行进的光遇到其他物体的阻挡时会怎样呢?(板书:光延直线传播遇到阻挡) 2、谈话(出示镜子):同学们平时经常照镜子吧,有没有发现过什么有趣的现象呀? 3、谈话: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玩“照镜子”的游戏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46、二、探究新知,活动展开。 1、谈话:镜子为什么能照出影像? 2、学生尝试解释。 3、讲述:像皮球可以在墙壁上反弹一样,光线也可以在物体表面反弹,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板书:光的反射) 4、谈话:生活中除了镜子外还有哪些物体能照出物体的影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5、学生交流后汇报。 6、谈话:几乎所有物体都能反射光线,而且物体表面光滑,反射效果就越好。人们把表面平整、光滑的镜子称为平面镜,(板书:平面镜) 7、谈话:接下来让我们通过玩“照镜子”的游戏来进一步研究镜子的反光现象,把你们的发现写在或画在活动记录上。 8、屏显课件:介绍游戏方法(强调“科学小游戏”的三环节:目的、内容、结论。) 9

47、、谈话:应该注意些什么? 10、小组活动:“照镜子”的游戏。(比一比,谁的发现多,哪一组合作得好等。) 11、谈话:在游戏中,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么做的?能解释吗? 12、学生尝试解释。 13、谈话:你能想个办法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吗?想好可以试一试。 14、教师出示潜望镜和万花筒,问学生想不想制作。 15、屏显课件:制作潜望镜和万花筒的方法。(强调“手工制作”的三环节:材料、内容、步骤。) 16、谈话:应该注意些什么? 17、小组活动:用语言或图画解释用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 三、总结延伸,活动拓展。 1、谈话: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出示凹透镜和凸透镜,问学生用这样的镜子来照一照,会照出什么

48、样的像?并让学生看看光亮的不锈钢勺子会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3、学生尝试解答。 4、谈话:哪些地方用到了这样的镜子? 5、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比较特别的镜子吗?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种有趣的现象。 6、谈话:请同学们课后按要求小组合作自己动手制做一个潜望镜或万花筒,下节课带来我们互相欣赏一下,比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 第十课七色光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彩虹的成因,使学生知道太阳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复合成的。 2根据色散实验推想彩虹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初步学会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的实验能力 3激发学生对于彩虹的探究愿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见到的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室

49、学生理解光的组成和虹的成因。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三棱镜、喷雾器等。 2图片:彩虹、彩虹的七种颜色、七色光名称。 学生准备:厚纸板、白纸、细线、针、颜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1)出示图片:彩虹。 (2)这是什么?(彩虹)说一说彩虹是什么样的? (3)彩虹多在什么时候发生? (4)关于彩虹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2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复合成的。 (1)讲述:为了弄清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来做个实验。每个组都有一个三棱形的透镜,叫做三棱镜。拿起三

50、棱镜,让阳光照在三棱镜上,慢慢转动三棱镜,看到什么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出示七色光图,讲解七种色光的名称。 (5)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6)教师小结。以上实验说明,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通过三棱镜后能使七种色光散开成一条彩带。 2指导学生认识彩虹的形成 (1)讲述:也许有的同学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空中没有三棱镜,阳光怎么会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每个组都有一个喷雾器,喷雾器的瓶子里装有水。到院子里,用喷雾器背着太阳喷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喷水时

51、,看到什么现象?(有彩虹) 停止喷水后,还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吗? (4)讨论: 以上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彩虹的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根据以上两个实验,推想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5)讲解: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成的;下雨时(或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6)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7)学生复述彩虹的成因。 三、巩固应用 1提问: (1)太阳光是一种单色的光吗?它由哪几种色光复合成 (2)使用什么仪器能使太阳光分散成七色光? (3)你认为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学习评价 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_、_、_、_、_、_、_七种色光

52、。 2阳光是由_种色光混合成的。下雨时(或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_ ,他们会像_一样,将阳光分散成_种色光,形成彩虹。 四、布置作业: 课下自己制造一次彩虹,看谁的方法与众不同。 第十一课 电在我家中教学目标:1、探究性目标:a、能从“我想知道”的角度提出关于电的问题。b、能归纳出电是现代生活中宝贵的能源的结论。2、科学知识目标:a、能举例说出停电对现代人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并说明理由。b、列举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电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a、能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于电的看法。b、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开展调查活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重点:a、能用图或文字的形式描述电是

53、怎样到达自己家中的。b、能找出三种节约用电的方法。 教学难点:电的用途。教学过程:一、导入1、多媒体导入活动用的图画,引出“在发明电之前,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和“在停电之后,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两个假想性讨论。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多媒体上的图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认识电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2、学生对发明电以前的陌生,教师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对电改变生活方式有初步的认识。3、在讨论结束后,教师鼓励从“我想知道”的角度提出关于电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最想知道的关于电的问题,并把最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后逐步地去研究。这个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二、活动一:它们需要什么才能工作?1、活动目标:a、能说出各种常见家用电器的功能。b、能举例说明电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能源。c、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知道关于电的知识。2活动过程:a、每4个人一组,便于讨论和交流。大约需要20分钟。b、要求学生课前调查自己家中电器的情况,并记录下来,以便课上交流。教师课前调查自己家中电器的图片,以便课上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家用电器。c、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教材中以及收集到的家用电器图片,启发学生说出它们各自的用途和功能。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出各种家用电器工作时都需要电,如电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