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学案:如何分析_第1页
高三历史学案:如何分析_第2页
高三历史学案:如何分析_第3页
高三历史学案:如何分析_第4页
高三历史学案:如何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分析 一、学生存在的问题1.回答问题时,有时审题不清,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学生基础知识没有把握好或把握不牢,对基本概念或结论理解不深、不透,缺乏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而导致的。如:我们本次月考有个题目:为什么说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近代化运动?学生就是由于对近代化的概念掌握不准确,导致失分很严重。2.学生的思维习惯问题。当时也是受到了我们现在在用的教科书的影响。我们现在的教科书是分成政治、经济、文化三本书分别讲述,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时候,就缺乏整体意识。如我们上学期考了一个题目:请讲一下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的背景。还是我们班级中比较更好的同学,也只是讲了一句书本中的话民族危机

2、的深重。而根本就没有去考虑其他的背景,比如经济、思想文化等。二、解决的方案1.教师要把一些历史概念讲完整、讲全面。包括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2.要让学生有这样一个整体的意识。3.教师在课堂上多讲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还要引导学生去实践。如,分析背景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影响要如何分析等等问题。就背景的分析:背景可以分成国际背景、国内背景;也可以分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又包括历史条件(如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条件)、导火线、借口(如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如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其共性有: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

3、些太平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唐初的统治者也是吸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才出现了贞观之治这样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局面。生产力的进步。如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等,是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条件。例如唐朝时的曲辕犁、筒车的出现,还有水利工程的兴修,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也是经济

4、发展的重要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这是各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具体到某一朝代,调整统治政策的内容又有所不同,这也就是其个性。如:唐初,唐太宗推行的均田制、租庸调制等经济政策还有政治上推行科举制、重视农业等,都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如2009年浙江省文综试题:38.(2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主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

5、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材料三 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10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

6、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8分)(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8分) 其中的第一问,就考查了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要我们的学生首先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结合教材来回答。而原因要如何概括呢,就涉及到我们如何分析背景的范式了。从政治、经济、思想这些方面去进行概括。 影响的分析又比如,分析历史事件影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去分析思考;也可以全面地分析,让学生既要看到其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当然这其中还要学生分清主次;也可以让学生关于某个事件中外结合地进行思

7、考,可以思考中国对外国的影响,也可以外国的事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转移迁移和推广,让学生会转化思维。*中外结合思考的例子:如鸦片战争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对英国,英国战胜,凭借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一环。又比如: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上,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产生);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转化思维分析例子:一是从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的影响。如由鸦片战争的影响可以转化为思考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又如由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思考中国古代统一的影响。二是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课本上讲了对亚非拉的影响(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经济上经济的剥削和掠夺;思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迁移至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