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研究_第1页
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研究_第2页
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研究_第3页
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研究_第4页
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牙克石市第七中学 语文组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一)背景: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79年级初中生写作有这样具体的要求:1、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2、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刚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能力。3、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可

2、是,初中语文教材中除了综合性学习规定了“写”的话题外,关于写作留给教师的可谓是一片空白,这项在语文中考试卷上分数比例将近42的写作项目就这样以“不讲道理”的方式“扔”给了每一位语文教师,所以,作文教学的研究就成了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二)目的、意义:全面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以课内外阅读带动写作,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理智地思考和写作,使写作成为一种能力;全面改善初中生写作现状。二、十年课改走过的路(一)探索早在2001年6月我校就加入了呼伦贝尔中语整改实验校行列,其中“写作教学”被作为单独的一个部分和阅读、活动课一样被重视起来,当时我们将写作分成两个专项来研究:作文指导和作文评改。其中,何华

3、老师的作文指导课采撷生活中的亮丽花瓣-童年趣事就曾得到武桂华老师的夸赞,她的录像课以“美”为话题作文指导课曾获自治区级一等奖;李敏老师曾在中语整改阶段性验收工作中代表学校出作文讲评展示课。其实最初阶段我们做这些的时候还是茫然和困惑的,老师们借鉴了许多关于作文教学方面的资料,例如 潜能作文、作文能力训练通用教材、创新作文大课堂等。做就比不做有收获,我们就这样一边学一边做地探索着。2003年9月呼伦贝尔市中语整改现场会第一届会议在我校召开,何华老师的作文指导示范课以“家”为话题作文指导课 终于在呼伦贝尔市教育同行面前展示,并获得好评,多年来作文教学领域里的空白被我们的一粒石子打破沉寂,在每个人心中

4、激起思考的涟漪。 而2006年4月在大杨树召开的第二届呼伦贝尔市中语整改现场会上我校李敏教师的作文教学经验交流文章初创佳绩路尚远,须放小舟深水行更是得到与会老师的认可和赞同,获大会交流经验材料一等奖。我校教师们就是这样渐渐在作文教学领域里整理出我们的思路,探索出我们的做法。 (二)完善2006年我校启动校本教研,2007年以教研组精致化管理为抓手开始全方位开展我校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老师们不再是过去的教书匠,而向研究型、科研型教师转变,学校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和平台为我们更踏实地做我们的作文教学研究大开方便之门,老师们以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课,小课题研究,学校、教研组、个人业务学习为抓手扎扎

5、实实地把我们的作文教学、课堂教学、校本教研融为一体。2008年4月,在我校承办的牙克石市校本教研现场会上,课题组李敏老师就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小课题和语文教研组管理做大会发言成长,其中老师们在教学改革道路上的踏实做法得到牙克石市教研室孟主任和各中小学校长、教研室主任们的肯定。到2008年申报课题时,我校语文校本课、文言文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教学等都以小课题研究的具体面貌成为我们常规而有序的教学研究活动,和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有机融合、密不可分。 (三)成熟课题申报初期,我们还以为我们的几个小课题是独立的,可是,在每月一次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备听评”课过程中,我们发现语文校本老师在课外阅

6、读课上写作的渗透指导,文言文教学、古诗词赏析中写作生长点的指导,语文口语交际和口语测试对学生选材、立意的引领,原来我们语文组老师的小课题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所以,我们决定将学校申报的两个课题整合在一起,确立了我校的初中生课内外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研究的课题名称,全组精编队伍14人齐心协力将我们的课题研究扎实地开展了起来。(四)推广如今,我校所有语文教师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的写法指导和总结已经成为常规项目和板块,而我们每学年四次的校本教研组内研讨课分别以语文综合性学习、读书汇报会、小课题、个性化教学等具体内容落实下来,综合性学习和作文教学相结合作为语文组特色教研以每学年4份材料整理

7、留存,古诗词竞赛和诵读每学年落实一次,老师们完成课标规定的“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写作教学已经渗透在我们语文教学的每一个角落,它再也不是我们教学的盲点和困惑,我们将一路踏实、创新地走下去。三、 实施的过程与方法(一) 生活是学生最大的语文课堂“大语文教学观”的理念是“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充分利用好同学们的生活资源,充分挖掘生活中一切可指导学生写作的资源,让生活这片浩瀚的艺术海洋为我们所用。 下面从两点谈谈我们的做法。 1、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可是我们最开始

8、操作的时候却并不是在什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只是觉得给学生布置的这个作文话题,要让学生有话说,像家、童年、成长等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因为有生活,才有话说。现在同学们作文普遍都敢说真话,所以这些源于生活的文章真是跃动着生活的光彩,使我们读来觉得百味人生尽在小小文章中。例如下面两个生活片断:要说吃,姐姐在我们家可是数一数二的。瞧!刚吃完晚饭,我们都懒洋洋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而姐姐却大步走过去,从水果蓝里拿了一个大苹果,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据我所知,此时离她吃完饭还不到五分钟,而且经验告诉我,两分钟后那个苹果将骨瘦如柴地躺在垃圾箱里。 我家交响曲童年是一支小夜曲,幽远、绵长;童年是一幅山水画,让你永

9、远欣赏;童年是一支永不老去的歌,在我心底轻轻歌唱。我童年的故事里有小船,也有迷藏。有蜻蜓,还有鸣蝉。小鸟的歌声是那么清脆,烤黄瓜片和小葱叶的滋味又是那么香。 童年,那一首不老的歌这些源于生活的文章,让我们批起作文来都觉得如在看一出生活的百味剧,从不觉枯燥和乏味,因此作文让学生和老师都感觉到了快乐。尝到了甜头之后,我们开始尝试挖掘生活中的一切写作资源,让生活成为学生作文的大课堂,成为学生笔下最鲜活、最生动的素材。例如:何华老师在初为人母时,以她在火车上的一次经历为素材,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并随后上了一节作文指导姊妹课发现人物瞬间美。李敏老师针对当代中学生活苦、辣、酸、甜,百味俱全,设计了一堂

10、用心抒写生活的作文指导课。由一些精彩的中学生活片断入手,再展示同学们自己丰富多彩的中学生活图片。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因为有生活基础,所以他们尽情渲泻,笔下所展现的当代中学生活真是生动而鲜活。比如下面两个片断:伴着急促的铃声,我们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个个小脑瓜向窗外望去,只见韩老师夹着一叠卷子,板着面孔走进了教室。考试!我多么希望老师像小丫一样,能为我们提供求助方式呀! 我想让考试更美丽“同桌、同桌”“哎呀、又干什么?”“刚才老师说什么?我没听清!”“家蚕的幼虫通常称为蚕,成虫通常称为蚕蛾”我不耐烦地回答着。“是这么写吗?”他说完便让我看,看完后,我扑嗤一声笑了出来,“大哥,我说的是蚕蛾,不

11、是嫦娥。”听罢,他也笑了起来。我又接着说:“想她了,想她就飞到月亮上去,到月球上随便找一个坑约会去吧!真服了you!” crazy 生物课再比如:针对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充满幻想而且敢想敢说的阶段,何华老师就指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童心诗趣,当她很有层次地指导学生由写比喻句到明白诗歌创作的物象、意象、移情等概念后,学生真是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首饶有诗味的小诗。李敏老师针对初二下学期学生普遍爱听流行歌曲这一现状,打算从歌曲入手指导学生写作文。可是作文指导课,不是音乐课,怎样既把音乐引入语文课堂以贴近学生,激发她们的写作灵感,让她们有话可说,又不本末倒置,偏离了语文课的主旨就成了一个难题。在经过一周多的反复

12、推敲和师生共同准备后,歌唱生活作文指导课呈现给全体师生。课上同学们随性随情的自由之作,尽显了当代中学生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生活。下面是一个同学的作文: 我的家可谓是五味俱全,什么新鲜事都有,瞧,这不又为音乐起了风波。 老妈老妈向来是我家的地主,万事都得听她的,就连听音乐,她也管。每天早上,老妈在厨房中做饭,嘴里时不时还唱着80年代最古老的歌曲,她说,老歌都是精典让我学学。我说:“我要是学会了,同学们还不管我叫大妈,这些歌都是沧桑老女人听的。”我毫不势弱的跟老妈顶嘴。老妈也不落后,举起铲子便说:“嫌我没品味了,嫌我老了,谁不老找谁当妈。”“你以为我不想换,如果可以,我一定换”。我两句话把老妈气得

13、火冒三丈。不过这还没有结束。 老爸老爸整天在电视机旁,等着盼着见张娜拉,张娜拉长的虽漂亮也不至于这样吧!再说她还是个韩国人,别看老爸平时还挺死板的,可这件事他却走在了时代的前端,不信,你回家问问你老爸,他认识张娜拉吗?” 我做完作业,无聊的在家里唱着周杰伦的夜曲,正唱的高兴,让老妈听见了,便说;“你这孩子都十五了,怎么还吐字不清,一定是营养不良。”我当时被老妈气抽了。 在我的童话世界里,家就是我的唯一,我仰望着天空数着星座,不由地说不能没有你。 muisc之战后来刘燕飞老师说,我们的这些教学实践符合新课程“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和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的教学理念,这就是一种课

14、程资源开发的行为,而且她还告诉我如果把师生的筹备过程和这节课结合起来,再延伸扩展一下就是一节很好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可以很好地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 2、学会给作文“化妆”。 我们曾对学生说:愿把文章比作一个美丽的女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希望同学们用手中的笔给她扮妆,或轻描、或淡写,只要能把她打扮成一个最美丽的女子。所以,作文在源于生活的基础上还要高于生活,要让学生明白,她所呈现给别人的是一篇作品,是作品就要有艺术美。所以要会“打扮”自己的作文,使其成为美文。 美化文章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多读书、多积累、多练笔等等,可这些都需要学生个体自觉、主动、有意识地人为约束和努力,而学生

15、从生活中的学习有时是不自觉、无意识的,就是说生活给予学生的不仅更多,而且引导好了会更省力气。我们尝试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化文章的“妆饰品”,给我们这个启示的是老教材驿路梨花中的梨花。所以,在歌唱生活作文课上,我们引导学生用歌美化生活的同时,美化作文,比如引用或化用歌名或歌词来美化作文的题目或语言等。象让我轻轻地告诉你、电脑,让我欢喜让我忧、都是考试惹的祸等文题都让文章拥有了先声夺人的美。而下面一段文字更是把歌词化用得恰到好处:“爸爸,只要一玩上电脑,就像一尊活佛似的,动也不能动,也要看看你,直到感觉自己的胃,有了岁月的痕迹,直到视线变得模糊,直到失去力气,为了你,我愿意。”再或者生活中一些美好

16、的事物:康师傅绿茶上的那句话:好心情其实很简单,看看云,兜兜风,或者就像现在喝一口清爽的绿茶;美丽的心相印纸巾;女孩子美丽的发夹;温馨的毕业留言纸等等,都可以拿来妆扮自己的文章。这样就可以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教给他们一种美化文章的方法并引导他们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让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在生活中学语文,“用”生活写作文,要求语文老师首先有一颗感悟生活的心,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二)以教材为蓝本,将作文教学指导具体化1、敏感地挖掘到教材中一切可以指导学生写作的切入点,将课内阅读与写作完美结合。下面以我们老师“化抽象为具体”的写作指导为范例,说

17、说我们老师是怎样挖掘教材写作生长点,“用”教材指导学生写作的。作文病例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相信这样的作文片段我们都不陌生,我们会评价这样的作文内容空洞、抽象、不具体。其实,真的是只有我们的老师在作文教学的指导上具体了,学生的写作才能具体。那么针对上述问题,怎样做到作文教学指导化抽象为具体,下面以这个作文病例为切入点来谈谈具体做法:首先,分析片断中存在的问题。作者虽然在歇斯底里地高呼“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可是读者若无其事,不为所动,因为叙述和描写得太抽象、太概括。那么怎样把过程写详细

18、,表现当时的紧张情景和伤心的心情呢?下面以心理描写为例谈谈教师的具体指导。第二, 教给方法,做到作文教学指导具体化。怎样教给方法,将作文教学指导具体化呢?教材是最好的写作指导的范本。充分挖掘教材,教师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使其闪耀着教师个性化的思想和智慧,以教材为范本,挖掘一切可以指导学生写作的因素,寻找作文教学指导的切入点,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以义务教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第三单元是小说单元,故乡、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心声等四篇小说都是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典范之作。以课文为范例,我们提炼出心理描写四种方法:(1)内心独白:就是人物直接倾吐自己的心声,通常有“想

19、、沉思”等提示语。例如心声中对李京京的多处心理描写“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心声 。都表现了他内心深处强烈的渴望。(2)借助语言、动作、神态、景物等描写手段和方法。有的时候心理描写需要借助其他描写手段来完成。例如孤独之旅中多处景物描写除了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还有表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的重要作用。如:“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成了无家的飘游者了。” 孤独之旅。就用鸭很好地陪衬了主人公的孤独。再如:“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成驱除杜小康的恐慌。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

20、睡。”孤独之旅。就用他紧紧挨着父亲的动作表现他内心的恐慌。(3)借助幻觉,通常用“似乎看见”“仿佛听见”等提示语。例如,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我的叔叔于勒借助对我们一家人的幻觉描写表现大家对于勒的强烈的期盼。(4)借助梦境描写心理。第三,学会运用。教给方法,学生再写起这方面的内容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了。下面是学生修改后的文章。作文示例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不由自主地打了寒颤。语文课开始了,老师要把批好的试卷发下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

21、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我紧张得要命,怕自己考砸了。试卷终于落到我的桌子上了。它反躺着,静默着。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6”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反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68,可怜的“6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我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

22、笑声。我是多么的懊悔,多么的伤心呀!再进一步请同学们运用学到的几种心理描写的方法描写生活中的某一种心情,同学们也基本上能够做到得心应手了。范文:马上轮到我了,站在医务室门前,心中不禁暗自发颤,手心里不由发出冷汗,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一样。四下静极了,仿佛掉下一根针都可以听见,“走吧!没有人知道,体检少我一个也没事吧?可老师发现了怎么办.如果大家不说,不就没人知道但我真感冒了,不说出来,会不会传染同学们?但如果真发现,既要打针,又要停课”心里思来想去,找不出结果。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最后,握紧体检单,我迈进了医务室。第四、巩固、深化、拓展。方法教到了,学生就一定学会运用了吗?还需要教师抓住一切契

23、机不断强化、巩固、深化、拓展,使之成为能力。第九册最后一课词五首中的武陵春是一首李清照的词,整首词都在表现一种抽象的情绪“愁”,而作者很巧妙地借用实物将这种抽象的情感具体化、物质化,使其具体可感,有感染力,可以打动读者。“化抽象为具体、为物质”是一种很有效的“化虚为实”的写作方法,是对心理描写的深化和拓展。那么怎样把这种写作方法教给学生,使其领悟,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成为写作能力呢?结合武陵春的阅读教学,我们是这样落实写法指导的:1、引导学生用词语来表达一下自己现阶段的心情。(板示在黑板和笔记上)2、小活动:把这心情“拿”出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很疑惑,纷纷说看不着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24、3、老师点拨:心情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情绪,可试图用三五句话描述一下。(学生无可奈何地动笔)作品展示:(1)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昨天刚挨完骂,今天一样肆无忌惮,我是快乐的,因为快乐,初三年级每个忙碌而紧张的日子便充满了希望(2)忐忑不安,有些害怕,初三年级的我每天心里像装着一块大石头,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4、学习武陵春,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绪的。a、自由阅读,体会是怎样的情绪。b、师介绍作者生平以及写作背景,肯定这种“愁”绪。c、学生自主“赏”读,看看能从词的哪些字里行间体会到这种“愁”绪,并谈谈自己个性化的体会和感受。d、师生“赏”读,交流:作者凭借实物“花、泪

25、、物是人非”和具体举动“倦梳头、事事休”,具体心理“拟、恐”以及物质化了的愁“载不动”等手段和方法将抽象的“愁”绪表达得具体可感。5、教师总结强调:“化虚为实”的写作方法,即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物质化。6、诵读体会7、交流积累过的将思绪寄托外物以表达的诗词,进一步体会这种写法。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问闲愁有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8、学以致用,运用这种“化虚为实”的写作方法,再把我们的心情“拿”出来看看,修改课前描写心情的片断。范文:(1)阳光暖暖地照进来,透过薄薄的冰花,在脸上轻轻印个温暖的吻。老师身上装点的的

26、蓝色亮片,也热闹地映在白粉笔字上,让每个字都缀上了色彩。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虽然昨天刚挨完骂,可是今天一样充满希望,因为充满希望,所以每个紧张而忙碌的日子都是快乐的,象那温暖的阳光,跳跃的色彩(2)日子像网络最流行的“囧 ”字,两个大眼皮垂到下睫毛上,无奈。嘴巴张得大大的,想呐喊却又被什么禁锢着。我的初三生活!9、运用这种学习方法迁移阅读醉花阳浣溪沙,强化“用具体外物表现抽象情绪”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一种阅读和写作能力。以上是以心理描写为例谈了怎样指导并巩固、深化、拓展的,而作文教学是一个立体的体系,要想使学生写作化抽象为具体,教师的写作方法指导必须具体。再比如:我校开展同课异构这种集体

27、备课模式,效果很好。因此教研员刘老师就让我们在全市语文集体备课时把这种备课模式呈现给大家,记得当时李敏和刘成华老师准备的是七年级上的羚羊木雕一课,刘老师参与备课时我们发现这节课上成一课时时间不够,两课时时间又多,而这篇课文人物多,个性鲜明,既适合朗读指导,又适合学习多种手段描写人物的写法,所以备课后决定刘成华老师完成第一课时讲读、指导、读品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任务。李敏老师完成第二课时写作指导,读写结合学习写作方法。市区语文老师听完两节课后,都感叹我们的设计,而且很肯定这种以课文为范本随机抓住写作契机指导写作的教法。所以,我们的老师要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写作方法指导的最好范

28、例,教师一定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指导学生写作的切入点,匠心独运,活用教材,让教书育人的古老传说因闪耀着教育者灵魂个性的光芒而绽放最美的奇葩!2、将综合性学习和作文教学完美结合,认真对待每一次大型写作。 我校校本教研工作要求每个教研组围绕自己的学科特点开展自己学科的特色教研工作,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被老师重视的现状,我们借鉴刘燕飞老师的建议,要求所有语文教师开展“综合性学习和作文教学相结合”的语文特色研修,每学期必须完成两次综合性学习和作文教学链接的资料搜集、活动开展、形成作文的工作,督促老师们将此项工作具体开展和落实下去。例如:学习七年级下的土地的誓言中有两大段景色描写,描写家乡美景以表现对家乡的

29、无比思念之情,李敏老师马上捕捉到写作契机,布置同学们课下去搜集美丽的图片,然后上了一节指导写景的作文课,指导学生注意写景的顺序、层次,以及景物描写的语言,并指导学生恰到好处地用景来美化作文,表达主题,这次写作就是一次阅读教学和综合性学习以及作文教学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三)以课外阅读材料为辅助,弥补写作的空白。1、以课外阅读材料为辅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情感的渗透,培养学生理性地思考和写作。课外阅读材料第一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第二可以进行相关的感情渗透,第三可以进行写作知识的技巧指导,它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所以要求老师重视课外阅读材料对写作空白的弥补,筛选典范的、富有文化内涵、文质

30、兼美、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课外阅读材料,将写作指导有计划地向课外延伸。为此,我们于八年级开设了以课外阅读为主要内容之一的语文校本课,由专任教师授课,向学生推荐文质兼美的古今中外美文名篇,指导学生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其主要内容是美词佳句的积累,优美句段的仿写、扩写、续写,读后感悟,赏析等。我们还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学校图书室。(附:图书室借阅时间安排)2、重视名著阅读,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学科特色教研工作开展以来,配合每册教材后面推荐的名著篇目,我们要求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必须落实一次读书汇报会。为此,我们每次在寒暑假期间都布置给学生读书的篇目,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赏析、整理读后感,每学期开学后我们

31、以“读书汇报会”为主题召开教研组研讨课,大家”备听评”课,所以每次新学期开始我校都会掀起轰轰轰烈烈的“读书汇报交流”的热潮。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师和学生不再满足于教材推荐的篇目,曹文轩作品、韩寒作品、狼图腾等时代性强、学生感兴趣的作品都被我们搬到了学生寒暑假的书桌上,我们也不再满足于每学期一次的读书汇报会,每月一次或者就某部作品随即召开读书汇报会的举动纷纷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阅读成了同学们快乐而享受的事情,而阅读那日积月累的语言功底会使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语言表达上行云流水、厚积薄发。(四)加强说与写的结合。下面以成华老师的具体做法来解读这个方面:让口语训练成为写作教学的前奏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

32、生写作能力的研究日志 在实施“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时,常常为课时不够用而困扰,因为一节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既要夯实字词,又要读、赏、品、悟,往往一节自读课也要用去两课时,作文教学与研究就只得压缩再压缩,不能把每一篇文章的指导过程、写作过程、自评过程、师评过程、修改过程做得扎实有效,怎样才能实现以写作为目标的一个听说读写的教学模式呢?在我校今年阶段性测试语文口语测试中,我得到了启发。 以往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大多是这样安排的,一名主持人,每天安排一名学生进行演讲,学生自己准备材料,提前背诵,顶多多个学生再评价。这样的三分钟演讲因为每节课只能一名同学得到锻炼,内容又往往与教学内容

33、无关,学生背出来的文章从语气、语调上不够吸引人,最后许多老师因为它越来越形式化而毅然决然砍掉了。我一直觉得应该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但怎么说才说得有兴趣,说得有价值,说得学生都跃跃欲试地想说想表达,在做了口语测试评委后,我终于找到了具体可行的好办法。具体操作过程:(1)、说话训练的内容安排一定要与课内阅读教学紧密联系。比如,初一上册语文课本第三单元的文章为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古代诗词四首,综合性实践活动则是以“感受四季”为话题的作文。这样,我就可以安排学生口语训练题目为“我爱 季”,学生以此为话题展开说话训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强调的是讲的人一定注意内容,听的人就一定要听内容,打破以往学

34、生只注重声音、表情、动作等外在问题,在老师有的放矢的指导下,学生渐渐步入佳境,形成会说、会听的课堂“景象”,而这里面,老师一定要把对学生说话内容的评价做为重点。因为同是一个话题,学生自然会在听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那说话训练自然会呈现越说越好的趋势,水到渠成时再安排以“感受四季”为话题的作文,学生自然写得成功。(2)、在口语训练评价中,要以传授写作技巧为目标,尽量与课本阅读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带着一种学习、欣赏写作手法的目标来学习新课。如,在学习冰心荷叶 母亲的课前,口语训练内容为以“友情”为话题,当学生口语训练结束后,老师点评时强调“大家说几天友谊了,感觉在材料的安排及文章的立意上都是一个路子,

35、怎样才能创新呢?(学生思考)那如果给你一个话题为母亲,你是不是只想通过病痛时母亲的关爱,伤心时母亲的问候为思路呢,这样就太老生常谈了,那怎么样才能推陈出新呢?(学生很感兴趣)”老师引出新课荷叶 母亲。这样,学生带着一种求未知的心理来学习新课,那能不受益吗?(3)、课堂的赏析环节也要与写作密切结合,指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来赏析文章。指导学生以“美在 ,表现在 。”的句式来汇报赏析,老师引导学生第一横线可填:构思、立意、描写、情节、词句、修辞、细节、文题,坚持这样做下去,学生自然而然对写作不再陌生,不再皱眉头了。课堂上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举手想说的越来越多,表述自己观点的越来越多,求新创新的越

36、来越多,对于写作不是哀声叹气而是盼着上一期作文快点发下来,期待着这一期作文是什么了。如果能坚持做到:说话训练说最真实,最生活的内容;赏析要赏最突出,最典型的写作手法;老师点评要最简短,最具体表性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真的不是梦想了,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通过赏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的收效吗?附:七年级下口语训练题目:第一周:寒假趣事(学习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练写两个片段:1、仿写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2、连用几个动词仿捕鸟写一段游戏过程。对于仿写,老师一定要点拨到位,认真听学生写得是否正确,及时纠正。认真查周记,对于不正确的,一定

37、要亲自告诉学生,并引导其修改)第二周:世上还有爸爸好(学习第二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写作手法)第三周:成长的烦恼(链接综合性学习)第四周:读后感(寒假必读书目童年昆虫记在开完读书汇报会后,整理到作文本上)(在第二单元学习过程中,抓住第七课,重点点拨学生如何进行心理描写及外貌描写,练写两个片段在周记上,课上一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展示,老师点拨,选出好段印发。)第五周:我也追“星”(学习第三单元,为综合性学习做准备,在学完第十一课邓稼先后,教学生写颁奖词,注意修改)第五周:学习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外貌描写:2011-4-13(具体内容在学生作文笔记上有)(五)重视作文的指导、评改和反馈对于考场的命题、半

38、命题、话题作文,我们从来不是“扔”给学生就不管了。一般我们是这样做的:(1)写前充分交流指导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2)形成草稿教师抽查一部分以发现优、缺点。(3)讲评、修改、誊写。(4)教师详批。(5)再反馈,有的同学需要二次成文,由学生互批。附:学生作文我在挑战中成长这篇文章就因为语言丰富优美、事件详实、注重细节描写、篇末精炼点题、条理清晰、规范使用标点等六条具体优点而印发给同学们做作文讲评的范文,这样我们的讲评、反馈环节就因为案例具体而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了。另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批阅和讲评作文的能力,使同学们在互相合作中理性地分析和思考写作,使写作成为一种能力。四、 取得的成果(一) 学生作品获奖和发表:在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组办的“希望杯”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和中国修辞学读写教学研究会组办的“为学杯”全国中小学创新作文大赛、自治区教育学会组办的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学会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活动、中国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会组办的“新人杯”全国中小学生校园文学大赛中我校 63 名学生获各级各类奖项,更有多名学生在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和中国修辞学读写教学研究会组办的“为学杯”全国中小学创新作文大赛全国现场开题总决赛中获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