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饮食文化中蕴藏的传统文化指导教师:范俊峰胡智杰(理学院,数学13-2,131124204) 摘要: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人不但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中国美食,而且还把吃作为不可替代的一种生活享受乃至生活的艺术。中国的饮食文化是由中国民族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的,潜在地蕴含着大量的传统哲学思想,美学意蕴,人文情怀。这些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饮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 哲学思想 人文情怀 美学意蕴正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
2、、观念形态的总汇。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饮食建筑、生产生活内容甚至各种经典、文献、制度当中,它还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精神核心的当属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是由中国民族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的,潜在地含蕴着大量的传统哲学观,传统美学,人文情怀。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中国的饮食文化是由中国民族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的。潜在地蕴含着大量的哲学因素。这就使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不仅可以直接从饮食中产生。而且也可以建立在这种生活基础之上。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和为美的哲学思想、以食
3、疗病的哲学思想、烹饪喻治国的哲学思想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所以饮食必然也要遵循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因此,中国饮食文化中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以臊、焦、香、腥、腐五气为阳; 以甘、酸、辛、咸五味为。而药、食同源于五气,各具五味,日常摄入饮食五味,既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是为了调和阴阳之平衡,遵循着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去协调人体五脏的阴阳平衡。1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不仅在祭祀中有所体现,还表现为中国人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
4、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饮食方法也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中国人喜欢用二十四节气过日子,就是因为这份节气表是农业时代流传下来的秘密菜单。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哲学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说到底,就是要求人们顺应天的节律进食,遵循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和为美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最高哲学思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什么叫
5、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以食疗病的哲学思想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道的国粹。春秋战国时代,中医第一部总结性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科学饮食结构,而谷、果、菜均为植物性食物。正是这种以粮食为主,辅以适量的肉食、豆制品、蔬菜、水果等杂食型的食物结构,体现了中国饮食中以食疗病的哲学思想精华。当时的名医扁鹊认为:君子有病, 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东汉名医张仲景曾说:人体平和,惟须好将养, 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意思是人的身体本来平衡和顺,只需要好好调养就行了,不要随便乱服药物。因为
6、药的力量比较强,而且偏助身体某一个器官和机能,吃了会使人五脏的气不平衡,容易感受外来的疾病。3综观上述,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已贯穿、渗透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各个方面。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对饮食五味结构的建立起了决定作用,奠定了饮食烹饪文化和的理论基础,为人们提供了选择食物的最佳标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又是中国饮食文化升华的标志,表明了饮食不只是疗饥维生的功能,而且也是和自然呼应的生命运动。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才能交于神明,上通于天。中和为美的哲学思想折射出的是中国人讲求适度、平衡、和谐和重视自然的哲学思想。烹饪喻治国的哲学思想包含进行变革,除旧布新,并用以达到适中、平衡、和谐与统一的治国道理
7、,以食疗病的哲学思想使中国饮食把吃药与吃饭巧妙地结合起来,堪称中国一绝。这些哲学思想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瑰宝,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它就像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库,值得我们再三探索。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美学意蕴有一个词叫“ 精美绝伦”,用它来描述中国饮食文化所追求的境界可谓恰到好处,它之所以可以有这样的担当是因为中国饮食文化包含着美学意蕴。这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早在先秦时代中国人就十分重视饮食的色、香、味、形,并对其做了美、丑、善、恶的划分。如孔子说“ 割不正不食”“ 色恶不食”,丰子恺先生曾说:“圆满的人格就像一个鼎,真
8、、善、美是这个鼎的三个足。”中国的饮食文化就是在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中得以延续,得以传承的。4从美感的心理要素来说,每当人们参加一次丰盛的宴会通过美食、美味、美仪活动,都会在饮食活动中即时欣赏,追思回味,产生审美的体验,使人的美感经验得到升华。老子对“美、妙、味” 也有深刻的见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他还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这里说的“味”,虽然已经不是特指饮食之味了,但它道出了饮食是一种审美享受。5就饮食文化而言,其实这种美感的产生离不开饮食文化的真、饮食文
9、化的善、饮食文化的美。因为只有真、善、美才符合饮食活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在参与这种饮食文化活动时,使饮食美达到了崇高的境界。这种美,一方面源自于功能美,一方面源于形式美。“我情注物”“ 物移我情” 。孟子告子上中有记载:“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所以中国饮食文化最讲究形神兼备美食、美味、 美器、美境。6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着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人格”, 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文脉, 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地发展、创造。契合于人心的中国儒家文化引领着社会生活,中国人找到了富有人文情怀的“饮食生活样式”。孔子对颜回的
10、评价是将饮食与其人品行为联系起来, 赞其安贫乐道的品行, 而绝不是简单的饮食评价。陶渊明在“五斗米”面前更显其清高傲骨。儒家文化带给中国人的饮食理念就是不食嚼来之食。“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一肉之恩必谢, 一饭之恩必报。7中国饮食文化融入了情感元素。情, 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中餐具有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庄子乐中有曰“夫天下之所尊者, 富贵寿善也乐者, 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8 可见中国人将“食” 作为人生至乐至趣来追求, 吃饭成为第一要求。饮食中寄予了丰富的人的情感, 并且情感元素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吃, 不仅仅是一日三餐, 解渴充饥, 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
11、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以生命的大视野来纵观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可见其拥有者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怀。9时代不同了境遇不同了感受也不同了。历代中国人丰富的人生阅历见证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它使国人安康、顺心、舒适地生活,让更多的人对每一道食材及其做法、吃法都用心地去思考、去感受、去品味、去评价。其实不仅如此,人们更希望面对饮食能有“望峰息心” “窥谷忘返”的感觉, 而不是惶恐不安。10在饮食文化中融人更多的人文味道, 表现出更多的对人的尊重, 对人的关心, 对人的爱护, 这将成为人类对饮食文化的共同追求。正如一句食品宣传语所言“人品、食品, 品品相照苍生、民生, 生生相联。”
12、总结: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既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也在世界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在饮食文化的建设中,我们应充分依托优秀的传统文化,取精华弃糟粕,同时借鉴世界饮食文化的长处,汇通中外,丰富饮食文化的内涵,营建出雅致温情、积极向上、与时俱进、健康持久的文化氛围。用饮食文化升华人格,陶冶情操,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参考文献:1.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 江苏文艺出版社2.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孟晓翠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 年2 月号上(总第458 期)3.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邓天杰, 陈煦娟4.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探析 张立华 农产品加工学刊 5.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美学意蕴 张立华农产品加工学刊 文章编号: 1671- 9646 ( 2012) 02- 0109- 036. 中国饮食文化根本之道 王子辉 中国烹饪研究1 9 9 5 ( 4 ) : 2 6 3 47. 中国枚食灰化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石英玻璃纤维套管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3年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自主招聘高级中学教师及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考试真题
- 2024年电影发行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白灰煤炭配送方案
- 2024年电机及电动操项目申请报告的范文
- 病毒 课程设计
- 病态美学动画问题研究报告
- 病区安全质控方案
- 班级戳戳绣课程设计
- 2024年工业定制电源项目规划申请报告范文
- 电解原理的应用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 天线测试手册
- 高中数学-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课件设计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校本教材
- 露天煤矿边坡专项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 压疮登记表模板
-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方案
- 氯化氢合成及盐酸工艺管道施工方案
- AQ-1023-2006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解析
-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2
- 生物医药强国战略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