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农村建构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广大农村全面推进,进展迅速,发展良好。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自实施以来,在农民增收、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随着建设的发展,土地系统所处的资源环境大系统必定会出现变化,在此情况下,新农村建设的效益考核依据不仅要考虑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还应该从更长远的角度去分析它给土地和谐造成的影响。然而,在目前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部分地方政府缺乏对新农村建设中土地伦理性思考,采取短期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意味着牺牲土地和谐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极大的损害。因此
2、,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考虑构建土地利用和谐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为了使得土地利用和谐模式顺利构建并实施,需要构建配套的运行机制来保护模式的实施。 一、新农村建设中运行机制现状 (一)国外新农村建设运行机制 韩国新村运动成功改变韩国农村落后面貌,激发农民改造新农村的自主性。这项运动的运行机制包括运动思想、项目实施、组织基础、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几方面。1首先,树立新村运动价值取向,以避免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观念冲突;其次,政府提供部分物质技术支持,并完善内部组织结构,由村庄领导人选择项目、制定计划,村民自主筹集建设资本,协调农村内部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最后,提供必要保障机制,包括政府物质资助
3、、政策倾斜、监督反馈,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日本在推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倾听农民意见,推行自下而上的原则。提倡转变农民观念和意识,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并成立农业协同组合,调动农民积极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注意维护自然环境,积极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用地布局,改进农村基础建设,建立农村保障制度。在政策与资金大力支持下,新农村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农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快速上升。 (二)国内新农村建设运行机制 我国新农村建设,政府作为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制定新农村的规划并组织实施,农民作为主要参与者协助政府完成建设以满足生产生活的发展需求。例如华
4、西村的运行机制,其核心是政府对政治权利的掌握。村党委对整个华西村的发展进行全面的领导,同时村民的意见反馈和村庄的发展需求也是推动制度改革、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许多农村通过调整农村内部及农村间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实现有效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创新农业产业布局,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简单农产品加工业;向农业内涵化发展,更新技术、加强农产品信息共享。注重环境保护,发展特色工业产业,加大主要工业产业投资力度,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集体土地经营权和收益权分离。各地积极建立适宜的土地经营模式,然而由于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本身并不完善,该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如
5、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滞后。从国内外新农村建设来看,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仍是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主导因素,主要目标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优化资源配置。 二、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和谐利用制约因素 (一)农村土地退化严重,制约农业发展 随着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对土地造成的危害已日渐显露。毁林开荒、工业三废排放、滥用农药等人为因素加剧农村土地资源退化,相对地,土地的退化也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其质量的下降必将不利于农业产品的质量、数量、收益,影响农业生产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产业化。鉴于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农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化,对土地资源的
6、质量要求也将提高,而土地的退化无疑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二)农村土地利用集约度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农村建房无序,农村宅基地布局散乱,规划不到位,大量占用耕地,大量空心村造成了土地的闲置。农用地利用粗放,耕地破坏和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小规模土地承包经营、分散农户家庭经营缺乏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导致土地分散、农业生产积聚效益极低。工业建设普遍乱占地,规划不合理,影响工业用地集约化。另外中小型乡镇企业散布农村,也给农村土地合理配置提出新挑战。 (三)耕地破坏加剧,发展中存在不持续发展观 农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保障农业生产的对土地的基本需求,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应加强耕地保护、确保耕地总量动
7、态平衡。由于当前乡镇急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缺乏科学规划,大量引进工业产业,致使建设用地激增,不仅占用了大量地力较好的耕地,也破坏了耕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农村建设中,人们往往因一时的短视效益,忽视土地利用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这些不持续的发展观导致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无形中助长了对土地的破坏行为。 (四)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环境污染未有效治理 农村基础建设落后,生活环境不佳、卫生条件较低,以及不和谐的传统生活方式、不适度的消费理念,这些都制约了农村生活环境状况的改善。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过程中资源浪费、农药污染现象普遍存在,加剧了对农村环境的破坏。 三、运行机制的构建 (一)构建健康土
8、地伦理利用观 土地伦理利用的研究范围,并不局限人与地的关系,而是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目标,需要的不只是人地协调,更是环境、经济、社会三者的协调。若要保证所构建的制度体系正常运行,需要合乎伦理程度的制度安排及对制度作用对象的正确规范与引导。1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和谐模式运行机制健康的土地伦理利用观应包括以人为本、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以人为本要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以人为本的追求落实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实践中,依法促进土地资源的整合和良性运作。2社会公平要求应认清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在自然承载力范围内,持续有序利用土地资源,切不可逞
9、一时之快掠夺性地开发利用,不顾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需倡导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保护有限的土地。环境保护要求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应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避免出现土壤烟碱化、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等土地环境污染问题,树立正视土地价值重要性的理念。#p#分页标题#e# (二)建立有效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 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环境保护、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农村土地制度、筹措建设资金、引导可持续土地利用观等一系列举措齐头并进。 1、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生存关系,人有责任维护生态平衡,确立两者间协调发展的关系。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首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珍惜土地和水资源,防治农药污染,开发绿色食品、
10、创新农业生产手段。其次,可持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有害物排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通过建立生态监督机制、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缓解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2、产业结构。农业生产对区域自然条件依赖较大,同时市场供求关系也是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的重要因素,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和谐利用土地有较大影响,因此,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应以区域自然条件地域分布规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合理利用土地,发挥区域优势,调整农业生产内部结构,保持农业生态平衡,以满足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尽可能获得最大效益。 3、土地制度。一是保护耕地,强化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占补平衡制度
11、,保证耕地数量质量在占补过程中不下降。二是引导土地流转规范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能动性,建立有效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因地制宜灵活地发展多样化土地流转形式、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土地流转形式,以配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三是完善土地补偿制度,要给予农民必要的经济补偿、就业岗位,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从而消除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生产顾虑。 4、资金运营。在市场经济中,任何项目的运作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及运转,为解决政府部门新农村建设及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资金瓶颈问题,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能动作用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有效引导市场资金的运作,利用信贷投放刺激资金融入,通过招商引资是快速解决资金短缺,充分调用社会闲散资金。 四、结语 人类若要持续发展,应认清资源的有限性,协调人与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